2014-2015下学期最新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了解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3)学会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
(2)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搜集生物的分类信息。
(3)学会用生物学词汇描述生物的形态结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分类。
(3)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1)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2)生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细胞结构。
(2)实验法: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生物实验。
(3)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验器材:进行生物实验。
(3)互联网资源:搜集生物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级上册所学内容,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
(2)提问:你们对生物有什么疑问?2.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1)讲解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2)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3. 讲解生物的分类:(1)讲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如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2)介绍生物的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
(3)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
4. 讲解生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讲解细胞的功能,如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等。
(3)举例说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细胞结构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一种生物的信息,了解其形态结构特点,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课题8.1人类的食物教学案课时第1课时任课人【学习目标】1、学生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难点: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观察、体验、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人类食物奥秘。
同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教过程】一、目标导入:1.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检测:食物的营养成分回答:1、食物中所含的六大营养物质是:、、、、和。
其中和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
2、三大产热营养素是、、。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回答:3、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里才能被吸收利用。
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左右。
4、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代谢活动。
例如,儿童缺钙会患病,(成人患症)钙的来源主要是,深绿色和等食物;缺钙会造成,补铁的食物主要有、、和等食物。
5、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糖类主要包括没甜味的和有甜味的、等。
糖类主要来自和食物。
6、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也可提供。
成人缺少蛋白质会出现肌肉萎缩等现象。
蛋白质主要从和豆类中获得。
7、通常作为备用能源的物质是。
、、和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脂肪。
8、维生素可分为维生素和维生素两大类,常见的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的有和;属于水溶性的有和。
9、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人体每日对他们的需要量也很小。
但维生素可维持人体,是其他营养成分不可替代的,人体缺维生素A时易患缺维生素D时易患和,缺维生素B1时易患,缺维生素C时易得。
三、激情互动,魅力精讲一、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现象:甲试管乙试管讨论: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2、为什么甲乙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二、维生素C的检测现象:甲试管乙试管讨论:1、为什么甲乙两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同?2、用吲哚酚可检测哪种水溶液物质3、乙试管的作用原因是三、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填写P4表格二2、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水、无机盐和脂肪时可用材料,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时只能选用材料。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课时 大脑皮层

组内评价:好 中 差
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堂导案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脑对肢体是交叉对侧管理的,即左半球 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 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 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 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堂导案
2.中风病人的四肢都完好,但出现了左侧肢体没有 感觉不能活动的情况,这是损伤到了哪些功能区?
右侧躯体运动中枢、右侧躯体感觉中枢。 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 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 质是人类大脑皮层特有什么中枢?
语言中枢。
第3课时 大脑皮经系 统的最高 级中枢
(教材 P77~
P78)
知识点 (2)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躯体的管理为交叉对侧管 理,即左半球管理___右____侧躯体,右半球管理 ___左____侧躯体。 (3)管理运动的__躯__体__运_动__中__枢___,管理感觉的 _躯__体__感__觉_中__枢__,__视__觉__中__枢__,__听__觉__中_枢___。 人类特有的__语__言_中__枢___。 3.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__大__脑_皮__层___的参与。能够 对___语__言_____和____文__字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 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第3课时 大脑皮层
课后练案
5.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 就迅速松手。如下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二人的生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朱馨雅
日期
3.2
教学流程:
一、检测展示:8分钟
二、重难点突破展示:20分钟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三、巩固提升展示:12分钟
学
习
目
标
1、能概述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次备课:
一、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4、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二次备课: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
1、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是通过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男性生殖系统由、、、尿道;阴茎、、、等器官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3、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等,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
4、输卵管与和相连,输送卵细胞。
5、人类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等环节。
6、胚胎最后着床的位置是在(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7、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课后反思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课时 血管

处。
第1课时 血管
课前学案
知识点
2.静脉(回心血管):将血液从___身__体__各_部__位____
送回__心_脏___的血管。管壁__较_薄___,弹性__小___,
管腔___大___,血流速度___慢___。四肢的静脉中
有__瓣__膜___,可防止血液倒流。有些静脉与动脉
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第1课时 血管
课后练案
2.(2019·福建)如下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第1课时 血管
课后练案
第1课时 血管
压或扎止血带时,应按压或扎住出血血管的
__近__心__端。
组内评价:好 中 差
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
第1课时 血管
课堂导案
课前完成,堂上讨论 :人体血管结构特点 请你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静脉曲张:人体四肢静脉有静脉瓣,若静脉 瓣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 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多出现 于老年人的腿部。中年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长时间 站立或久坐不动,也可能出现静脉曲张。
第1课时 血管
课堂导案
1.根据下图,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 流速度有什么区别?
三种血管:③静脉、①动脉、 ②毛细血管;血流速度: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第1课时 血管
课堂导案
2. 在你看到的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 的吗?请说说毛细血管具有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哪 些? 是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 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 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 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节 血液

1.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
中。下图的____A_____选项是在鸡血中加入抗凝剂的 结果,下图的____D____选项是鸡血自然凝固的结果。
A
B
C
D
第1节 血液
课堂导案
2.不少同学容易混淆血液、血浆、血清。它们之间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补全下列表格内容。
名称 颜色
组成关系
备注
第1节 血液
课堂导案
1.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情况紧急时也可 少量、缓慢输入个别类型的异型血。小组讨论并完成 下列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 AB、O
AB
O
O A、B、 AB、O
第1节 血液
课堂导案
2.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的选用 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严重 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减少症患 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红细胞、全血、血浆、 血小板。
第1节 血液
课堂导案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如 果一次失血超过全血量的15%时,机体的代偿机能 将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可引起机体活动障 碍,此时就需要输血。输血原则上应输同型血,并 作交叉配血试验,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方可进行。输 血的途径一般采用静脉输血。抢救重症低血压时, 较少量的动脉输血能迅速使血压升高。骨髓内输血 仅用于垂危小儿。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第1节 血液
随堂检测
7.甲失血后,乙(B型)和丙(O型)各献血200 ml,而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第十三章第三节人体免疫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路丽敏审核人杨丽英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方法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学案导案预习导学1人体免疫分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抗原是指__________ ,抗体是指____________ 。
3、免疫有哪些功能?4、我国规定的“四苗”常规接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导入新课。
阅读全文并思考问题。
课堂探讨 1、交流预习情况认真思考问题。
学习小组内部讨论问题,并求同存异。
学习小组长负责 2、小组展示成果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
3、教师对疑难点适时点拨问题预设:⑴、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⑵、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了解免疫功能异常情况。
⑶、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
⑷、如果没有患过某种疾病也没有进行疫苗的接种,人体是否有可能产生抗体? 1、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当提示、点拨。
2、老师明确答案。
并对各组表现予以简单评价。
3、对于学生的疑问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
知识反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作用弱强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抗体、抗原等概念。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堂导案
由于从肾脏排出的物质种类最多,数量很大,而且可随着机 体的不同情况而改变尿量和尿中物质的排出量,在调节机体 的水和渗透压平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肾脏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排泄器官,而是机体内环 境调节系统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肾脏还能产生多种 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即兼有一些内分泌功能,例如产生促 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和高活性的维生素D3等,能 起到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钙磷代谢等作用。故 肾脏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
课后练案
6.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
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
判断,甲、乙分别是( C )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项 目
血浆
肾小囊 输尿管 腔内的 内的液 液体 体
甲 0.03% 0.03% 2%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乙 0.1% 0.1% 0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后练案
7.如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后,一些成分的变化
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C )
A.心脏 B.小肠 C.肾脏 D.肺
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后练案
二、非选择题。 8.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 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比较(单位:g/L)
第2课时 尿的形成与排出
随堂检测
2.某人的尿液常常引来许多蚂蚁,那他的尿液中可
能含有( B )
A.血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水、无机盐和脂肪时可用材料,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
1.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活动2、调查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1、血浆
7、血液的凝固与血浆的什么成分变化有关?
8、人受伤流血时防止血在损伤血管处外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板释放出一些促进血使血液凝固成块。
、
我国的献血制度。
献血量。
1、小组合作,解读33页两表
1、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人体的
A 动脉
B 静脉
C 神经
D 毛细血管
2、下列有关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流动脉血的血管
B、流静脉血的血管
C、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3、下图表示做“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时,所观察的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方向)
思考以下问题:
1.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
2.动脉血是指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
3. 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C.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
D.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
5.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或脚的腕部,这时发现橡胶软管上方的血管变得扁起来,橡胶软管下方血管变得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
试判断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判断
6.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A.动脉 B.动脉和静脉 C.静脉 D.无法判断
7.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8.构成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层数是()A.一层 B.二层 C.五层 D.十层
9.下列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10.所有血管中,管壁最薄的是()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 D、某些静脉。
11.下列关于动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管壁厚
B、血流速度快
C、都分布于较深部位
D、弹性大
12.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血管,人体表层摸到一些在搏动的血管,
⑴⑦与④相通,把血液(填“送出或送回”
2.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反复吹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石灰水将变。
B机物,储存能量
9、根据模型2中的膈顶部上升,下降引起的容积变化的事实,分析说明肺容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二)肺的换气(看56页图10-8理解肺的换气)
10、气体可以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动,就是。
11、肺的换气是指与之间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这个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1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由变为。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即形成尿液)单位是( )
⑶P64,阅读教材“泌尿系统的卫生”,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痛。
血检显示,说明炎症任然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2)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
7.右图是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右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⑴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讨论以下问题:
1、掉落的“头皮屑”是哪个部位的细胞?这层细胞不断脱落为什么我们的皮肤没有变薄呢?
2、皮肤受伤后,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愈合了,这与皮肤的哪个部位有关?
3为什么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比较黑?这与皮肤哪层有关?
4、“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为什么手被针扎破了我们会感到疼?
5、为什么头发几天不洗会变的很油?
请你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推测一下皮肤的功能:
4、天气热或紧张都会出汗,你能简述汗液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出汗后会感觉到凉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图一中,运动员除了要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外,身体还有哪些反应?(如呼吸,心跳等等)
2. 患者语言,行动受限,为什么?
3. 小孩学走路时摇摆不定,为什么?从三幅图中你得出什么结
1. 图一中,运动员除了要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外,身体还有哪些反应?(如呼吸,心跳等等)
2. 患者语言,行动受限,为什么?
3. 小孩学走路时摇摆不定,为什么?从三幅图中你得出什么结论?”引入
(一)自主学习
上形成物像,并转化为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33、右图是人体眼球结构图,据图回答:
(二)合作共建
1、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2、如果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的作用是()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1__________ 3__________ 5__________ 6___________ 8___________ (2)人看物体时,光线经过______、______进入,再经过
(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经过[ ]________
(2)感觉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1、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哪些激素有关系?
2、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人体会出现那些症状、如果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那些症状?
(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2、激素概念:激素是由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