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刑法

合集下载

09级刑法泛论 试卷A及答案

09级刑法泛论 试卷A及答案

D.检察院
B.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D.预防社会上一般人犯罪
5.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15 周岁的甲聚众斗殴
B.15 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残疾
C.15 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 800 克
D.15 周岁的丁强奸幼女
6.犯罪未遂的类型有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C.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D.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
6.在共同犯罪中,如果被教唆人着手后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负犯罪( )的责任。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7.罚金刑的执行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监狱
C.法院
8.万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 10 年,对万某的追诉时效是
A.7 年
C.15 年
9.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是
A.预防社会上的危险分子犯罪
C.预防违法分子犯罪
B.10 年
D.20 年
10.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
得分
A.发给一定报酬 B.同工同酬
C.不发给报酬
D.发给部分工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阅卷人
2.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d
A.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和保护原则
C.属地原则和普通原则
A. 各级人民法院

核分人
5
5
6
6

B. 各级人民检察院
C.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民法答案

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民法答案

民法答案规定的时间: 180分钟您用时间: 0.2分钟1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A. 因为双方约定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而双方后来没有订立合同,合同自然不能成立,李某有权不付款,但应当返还青铜牛B. 虽然双方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是张某已经交付青铜牛,李某也接受,合同成立,李某应当支付款项正确C. 因为买卖祖传青铜牛的合同并不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因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D. 如果双方已经拟好书面合同,只是李某没有签字,那么在本案情形下该合同也不能成立A. 只能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B. 只能要求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正确九天考资C. 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D. 有权同时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A. 经营状况恶化B. 丧失商业信誉正确C. 转移财产D. 更换法定代表人A. 乙享有合同解除权,甲不享有合同解除权B. 甲享有合同解除权,乙不享有合同解除权C. 甲乙遭受的损失,由他们平均分摊D. 甲乙遭受的损失,由他们各自承担正确A. 体委和自行车厂间达成了买卖自行车的合同正确B. 对于自行车厂的要约,体委未作出承诺C. 自行车厂的要约被撤回D. 自行车厂的要约被撤销A. 某电脑公司甲销售1000台电视机给乙公司,后乙公司发现甲的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电视机的业务,因此有权请求法院认定该买卖合同无效B. 某公司董事长甲在公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越权以公司的名义向不知情的某钟表厂购买了一批名贵手表,总计货款12万元,公司有权请求法院认定该买卖合同无效C. 甲将其手表放在乙处保存,乙擅将手表卖与丙,甲并不知此情况,并在10天后表示将手表赠与乙,后甲知晓乙在此之前擅自卖出手表,因此甲有权请求法院认定该买卖合同无效D. 甲邪教组织与雕塑师乙订立合同,约定由乙为其制作一组邪教宣传雕像,市民丙知晓后,有权请求法院确认该合同无效正确A. 附近某村民甲因看管不严,其自家的牛越过围栏至河边饮水而死,该厂不承担赔偿责任B. 数日后该河段水质接近正常,附近某村民乙的一头牛因饮此河水而患病,丧失耕作能力,该厂要承担赔偿责任正确C. 该厂超标污染的河水流入附近某村民丙的农田,造成庄稼损失2000元,丙欲起诉,应该将厂和张某列为共同被告D. 该厂超标排污致使附近丁村的农作物大面积死亡、牲畜大量伤亡,只发生民事赔偿责任而不发生刑事赔偿责任A. 受托人正确B. 委托人C. 受托人和委托人按份共有D. 受托人与委托人共同共有A. 张某的行为属于依法行使监护权B. 张某的行为属于不当行使监护权C. 乙精神病院应对王某负侵权责任正确D. 王某的弟弟有权请求张某承担赔偿责任A. 只能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正确B. 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签订书面合同时成立,自登记时生效C. 该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届满后,自动续期,但应办理相应的登记D. 甲公司可以将该建设用地上原来合法架设的电线杆清除A. 甲承担B. 乙承担正确C. 乙与小孩的监护人共同承担D. 甲、乙共同承担A. 王某应自行承担损失B. 王某有权要求张某赔偿损失C. 王某有权要求张某和赵某赔偿损失D. 王某有权要求张某和赵某给予一定的补偿正确A. 甲为乙的仇敌,在乙死后不久便四处张贴大字报称“乙的死是作孽太多的缘故,是报应,快哉快哉!”B. 非法偷盗死者遗体并出售器官牟利的C. 著名小说家贾某将死者A生前告诉的隐私写入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中,但隐去死者姓名正确D. 某殡仪馆因工作疏忽提前焚烧了即将举行追悼会的死者A的遗体,无奈只有以死者B的遗体冒充,追悼会举行过程中此事为A的家属发现A. 附否定的生效条件B. 附否定的解除条件C. 附肯定的生效条件正确D. 附肯定的解除条件A. 乙委托丙采购,必须事先征得甲公司同意B. 乙只能在20万元的限度内委托他人采购,乙可以委托丙一人采购,也可委托两人采购正确C. 丙作为乙的委托代理人,不需要直接对甲公司的损失负责D. 甲公司有权拒绝接受该笔20万元茶叶A. 该条款有效,超市应赔偿甲100元正确B. 该条款无效,超市应按实际价值赔偿C. 该条款可撤销,超市应按实际价值赔偿D. 超市存在重大过错,应按实际价值赔偿A. 甲是自助行为,不应当承担责任B. 甲构成侵权,应由甲一人承担正确C. 乙教唆甲挖陷阱的,应由乙一人承担D. 甲乙构成共同侵权,应对丙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A. 由甲、乙、丙、丁承担连带责任B. 由刘某承担赔偿责任C. 由刘某和甲、乙、丙、丁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正确D. 由刘某承担赔偿责任,刘某承担后可以问甲、乙、丙、丁追偿A. 3月10日,B公司根据交易习惯作出承诺的行为时合同成立正确B. 3月12日,B公司的通知实质上为承诺,承诺到达时合同成立C. 3月15日,A公司通知B公司表明B公司行为符合要约要求,合同方成立D. 6月10日,A、B两公司签订书面合同时,后一方签字时合同成立A. 有效正确B. 无效C. 效力未定D. 可撤销2 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2009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多项选择题

2009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多项选择题

51.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其标图。

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甲构成盗窃罪,入户盗窃是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B.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C.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D.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考点】帮助犯【相关法条】《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参考答案】CD52.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

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D.甲不构成犯罪【考点】犯罪未遂与中止的区别【参考答案】BC53.关于自首中的“如实供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拒绝说明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B.乙犯有故意伤害罪、抢夺罪,自动投案后,仅如实供述抢夺行为,对伤害行为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仍然可以成立自首C.丙虽未自动投案,但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贪污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丙交代贪污罪行的,应当成立自首D.丁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考点】自首的认定【相关法条】《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009司考大纲解读——刑法部分

2009司考大纲解读——刑法部分

2009司考大纲解读——刑法部分2009司考大纲之刑法解读今年刑法大纲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德日刑法理论中的“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取代了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

大纲全面采用了德日的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原来的四要件论在新大纲中荡然无存,第三至五章章名也变成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其实,大纲的变化看似很大,实则并不大,大家根本不用恐慌。

甚至可以说,和2008年相比,总论部分没有新增考点。

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大家在以前都学过了,现在只是对原来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一、刑法大纲新增、删除、变更考点一览:2009年司法考试大纲刑法部分变化较大,其中新增考点30个,删除考点18个,变更考点25个。

在总论部分,犯罪构成由以往的四要件改成德日理论的阶层化体系;在分则中,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内容,比如刑法分则中个别罪名的增加与细化、犯罪主体的扩大等。

新增考点:第二章犯罪概说第一节“犯罪的概念”中,新增考点“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新增“犯罪论体系”作为第三节,包括考点“犯罪论体系的概念”和“犯罪论体系的特征”。

第三章构成要件该当性新增“构成要件该当性概述”作为第一节,包括考点“构成要件该当性的概念”、“构成要件的机能”、“构成要件的分类”和“构成要件的要素”。

第五章有责性(1)新增“有责性概述”作为第一节,包括考点“有责性的概念”、“有责性的特征”、“有责性的要素”。

(2)新增“责任能力”中作为第二节,包括考点“责任能力的概念”、“责任能力的减弱与丧失”、“刑事责任年龄”。

(3)新增“故意责任”作为第三节,包括考点“故意的概念”、“故意的种类”、“故意的认定”、“事实认识错误”。

删除原“犯罪构成”整个章节变更考点:2009年刑法大纲的变更之处主要缘于新增的“构成要件该当性”一章所附带引起,故主要把握对新增考点的学习即可。

二、大纲中新增重要内容解读(一)、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1、内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

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三国法答案

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三国法答案

三国法答案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A. 国际法的强制力是由国际法院来保障实施的B. 国际法从规则体系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比国内法完善和发达C. 国际法的强制性并不能保证所有违背国际法的行为都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正确D.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条件下,个人也可作为国际法的主体A. 登临权和紧追权的主体都是军舰、军用飞机或得到正式授权且有清楚可识别标志的政府船舶或飞机正确B. 登临权和紧追权的领域都是在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公海进行C. 登临权和紧追权针对的不法情况包括海盗、贩奴、非法广播、船舶无国籍或拒不展示旗帜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于同一国籍D. 紧追权在被追及的船舶进入第三国领海时应当立即终止,而登临权则不必终止于他国领海A. 救助费用的理算适用巴拿马法律,工资支付适用中国法律B. 救助费用的理算适用中国法律,工资支付适用巴拿马法律C. 救助费用和工资支付均适用中国法律正确D. 救助费用和工资支付均适用巴拿马法律A. 对于外国法院向我国送达的法律文书,我国接受邮寄送达B. 对于我国法院向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文书,若是受送达国接受邮寄送达则可以邮寄送达正确C. 对于外国法院向我国送达法律文书的情形,外国驻我国领馆可以向在中国的非派遣国涉案当事人送达D. 对于我国法院向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文书时,若向其在我国设立的代表机构送达,则不可以适用留置送达A. 冲突法B. 程序法C. 实体法正确D. 实体法和冲突法A. 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B.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C.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正确D. 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A. 国际赔偿责任是由国家不法行为所引起的,行为可归因于国家B. 国际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国家和领导人个人共同进行赔偿,即实行“双罚原则”C. 对于发射的外空物体对他国造成损害的,由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即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在营运人不足以赔偿时,由国家补充赔偿D. 对于发射的外空物体对他国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对外的赔偿责任正确A. 派遣国派遣使馆武官之前,应征得接受国同意正确B. 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秘书,不必经接受国同意C. 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派遣国使馆馆长人选,但须说明理由D. 接受国可宣布派遣国的使馆随员为“不能接受”A. 马某为使馆购买楼房一栋,因价款问题被房地产商告上乙国法院B. 马某与外交官同事李某之间有债务纠纷,被李某诉至乙国法院C. 马某叔父将自己位于乙国首都的别墅遗赠给马某,被叔父之子诉上乙国法院正确D. 马某目击乙国首都街头一起凶杀案,乙国警方欲让马某出庭作证A. 英国法B. 中国法正确C. 日本法D. 《海牙规约》A. 如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属于根本违约,买方可对该批货物解除合同正确B. 只要第二批货物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买方均可解除合同C. 买方A公司可以解除整个合同D. 买方A公司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要求损害赔偿A. 3月1日货物发运时B. 3月20日合同订立时正确C. 3月30日抵达丙公司指定的港口时D. 丙公司付清货款时A.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B.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C.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D.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正确A. 900吨玉米是因为海上恶劣天气,海水涌进货舱浸泡所致B. 300吨玉米是因为包装不妥受潮而致C. 200吨玉米是因为玉米本身含水分过高所致D. 600吨玉米是因为货舱通风不良所致正确A. 对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人民法院并无责任查明其内容B. 对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可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正确C. 无法查明外国法时,人民法院应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选择应适用的法律D. 对我国法院在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时发生的适用外国法的错误,当事人不可提起上诉A. 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均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B.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C. 船舶优先权适用船舶登记国的法律正确D.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A. 出票人甲的本国法,即A国法为准据法B. 出票人甲的住所地法,即B国法为准据法C. 出票人甲的惯常居所地法,即C国法为准据法D. 出票地法,即中国法为准据法正确A. EXWB. FOBC. CIFD. DDP 正确A. 磋商、仲裁、调解是争端解决的必经程序B. 上诉机构可以维持和变更专家组的法律裁决和结论正确C. 上诉机构既进行法律审查,也进行事实审查D. 专家组是常设机构,上诉机构可以将案件发回专家组重审A. 抵免法有全额抵免法和限额抵免法两种具体形式,其中大多数国家采用全额抵免B.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是全额抵免法,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是限额抵免法C. 联合国范本采用了累进免税法和限额抵免法,但经合组织范本只采用了限额抵免法,没有采用累进免税法D. 在全额抵免中,不考虑纳税人已经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是否超过了按居住国税率计算的数额正确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3)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3)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D。

甲在实施这三次偷盗行为的时候都未满16周岁,所以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2.【答案及解析】A。

甲对丁是积极追求丁的死亡,因此是直接故意;对戊的死亡采取的是一种放任的态度,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避免,所以属间接故意。

3.【答案及解析】A。

因甲尚未着手实犯罪,所以应属于犯罪预备。

4.【答案及解析】B。

因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属于犯罪未遂。

5.【答案及解析】A.甲对乙某虽然使用了“劫持”的行为,但仍然是当场强取在被害入控制、支配下的财物,故仍属于抢劫罪。

6.【答案及解析】A。

控制被害人的人身。

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甲某等人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绑架罪。

7.【答案及解析】A。

该行李车不应认为是乙遗忘或失控之物,故应构成盗窃。

8.【答案及解析】A。

国家工作人员在本职工作以外,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业务时间为他人提供劳动,获得报酬的,不能成立受贿罪。

9.【答案及解析】B。

甲知道其配偶收受他人财物而不作相反表示,而且实际为他人谋取了利益,则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受贿的放任故意或概括故意,其行为应当构成受贿罪的既遂。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BC。

同一性质的犯罪,动机可以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不同性质的犯奸自己妻子的,以强奸罪的共犯论处。

15.【答案及解析】BED。

B选项中,他人暂时遗忘的现金并不属于遗忘物,因为财物仍然处于银行保安的控制之下,因而,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选项中,丁与王某不具有合法的委托关系,无财物返还请求权,因而,丁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16.【答案及解析】BCD。

A项中,甲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其写的信并不构成威胁或者要挟,因而,甲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17.【答案及解析】BD。

因为对方是公安特勤,其交易不可能实现,故成立不能犯未遂。

18.【答案及解析】BD。

挪用公款炒股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从事营利活动,没有挪用时间的限制,挪用款从事营利活动是否归还也不影响构成犯罪。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分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李某对张某的钱财垂涎已久。

一日趁张某一人在家之机将其杀死,后拿走其家中现金5万元,对李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A.应按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处断B.按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C.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取财行为可作为一个情节考虑D.定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两罪,择一重罪处断2.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B.抢劫罪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D.故意杀人罪3.甲、乙二人多次在火车站出口处伺机劫取旅客的财物,见有单身旅客出站,二人即尾随在旅客的左右,前行一段后,由一人赶上前去撞击旅客的肩膀,乘旅客转身不备之机,另一人迅速上前用刀(经查为管制刀具)将他人背着的包带划断,劫取他人背包及包内财物。

二人屡次得手,多次作案取得财物数千元。

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4.下列选项不构成抢劫罪的是:A.甲见对面房间住的港商很有钱,就骗开房门,将港商打死后,拿走值钱的东西B.甲拦住一女子要钱时,女子拼命反抗,甲用力一推,女子脑袋正好撞在台阶上死亡C.甲盗窃他人财物后,对追捕的受害人使用暴力挣脱的D.以甲为首的一伙5人整天游荡街头,一日见一辆载着名贵水果的汽车翻车,甲喊了一声“抢啊”,与其他四人一道抢走500公斤的水果5.某企业老板田某从税务机关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50多张先后卖给他人,后见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利可图,就购买了300张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转手倒卖给他人。

关于田某的行为应成立的犯罪:①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②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③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6.甲.乙二人预谋,由甲驾驶摩托车载乙沿自行车道尾随骑自行车的的女青年丙,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乙用力抢夺丙的右肩挎包,并加速逃离现场。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总则)答案和解析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刑法总则)答案和解析

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题答案与解析(刑法总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答案:D解析:贾某教唆杀手郭某故意杀人,属于共同犯罪,应当对犯罪行为整体结果负责。

由于贾某没有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仍成立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中止。

2.答案:C解析:由于累犯的的成立以“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罪为条件,所以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不成立累犯,故A选项错误;累犯的成立条件必须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故B选项不成立累犯;根据《刑法》第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故C选项正确;累犯成立条件要求前后两个罪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D选项后一个刑罚被判处拘役,故不成立累犯。

3.答案:D解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是为了骗取他人财物,骗取结婚的不属于诈骗罪范围;招摇撞骗罪要求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警察;此处未使用暴力等手段违背妇女意志与之发生性关系,故也构成强奸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张某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只能算是民事欺诈。

4.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对单位犯罪的理解。

单位犯罪须有法律明确规定才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应对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然人犯罪追究。

5.答案:D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没有完成究竟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还是出于犯罪分子自己的意思(犯罪中止)。

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著名的弗兰克公式:欲达目的而不能的是犯罪未遂,能达目的而不欲的是犯罪中止。

在本题中,甲尽管发现乙认出了自己,但是这并不妨碍甲继续对乙实施暴力,只是甲不想这样做而已。

因此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排除A、C两项。

判断甲的中止是预备阶段的中止,还是实行阶段的中止。

区分这两个阶段的关键标志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着手实行犯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系统强化班配套测试——刑法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甲.乙二人预谋,由甲驾驶摩托车载乙沿自行车道尾随骑自行车的的女青年丙,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乙用力抢夺丙的右肩挎包,并加速逃离现场。

其夺包行为致丙当场摔到,因重度脑损伤死亡。

甲乙构成:A. 抢劫罪B. 抢夺罪C. 抢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 抢夺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5周岁的甲在寻衅滋事时致人重伤,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丙某重伤,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乙的刑事责任C. 15周岁的丙在组织他人卖淫过程中强奸妇女,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刑事责任D. 15周岁的丁在绑架他人过程中,故意杀害被绑架人,不构成犯罪(3) 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A. 甲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B. 乙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C. 丙某因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刑罚执行完毕10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D. 丁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4) 甲商场为打垮竞争对手乙商场,由总经理葛某牵头并与副经理刘某、部门经理杨某、朱某等集体决议,雇请当地黑社会势力孙某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乙商场打砸抢,造成乙商场财物损失9万多元,关于葛某等人的行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甲商场构成单位犯罪,因为是决策机关集体决策为本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B. 甲商场不构成单位犯罪,因为只有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能成立单位犯罪,本案中行为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未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C. 此案中应适用双罚制,对甲商场判处罚金,对葛某等人判处刑罚D. 本案只属于一般违法,不构成犯罪,由甲商场赔偿乙商场损失即可(5) 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枪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6) 张某长期单身,为了能达到和王某结婚的目的,谎称自己是美籍华侨,拥有巨额资产,以此骗取了王某的信任,结婚后王某才发现上当受骗,导致精神失常,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断?A. 诈骗罪B. 招摇撞骗罪C. 强奸罪D. 不构成犯罪(7) 甲到一商店,乘老板不备,将其关在厕所内,然后打开钱箱抢走现金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 盗窃罪B. 诈骗罪C. 抢夺罪D. 抢劫罪(8)朱某、陈某以谈生意为名将债权人私营企业主李某骗至市郊的一个宾馆内,将李某的双手铐在窗户栅栏上,强迫其写下“收到10万元欠款”的收条,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

随后朱、陈二人立即持该字据从李某的私营企业财务室取走10万元债务的借条,之后才放走李某。

朱某、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 绑架罪B. 抢劫罪C. 敲诈勒索罪D. 诈骗罪(9) 杜某在担任某私营医院副院长期间,利用其分管该院药品采购、结账的职务之便,为药商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药商贿赂共计人民币63800元,杜某的行为构成:A. 受贿罪B.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C.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D. 贪污罪(10)下列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说法正确的有:A. 甲为走私向乙(国企人员)借款,谎称用于购房,乙从单位挪用5万元给甲,两个月后乙归还,乙构成挪用公款罪B. 甲第一次挪用公款5万元,三个月后再次挪用10万元,其中5万元归还上次挪用款,然后案发,对甲应认定为挪用公款15万元C. 甲挪用公款后为防止被他人发现,就将帐目销毁,到案发时甲尚且没有归还行为,对甲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D. 甲(国企人员)挪用单位国库券,数额较大,三个月后归还,其构成挪用公款罪(11) 郭某与邻居杨某有仇,于是郭某就从黑市上买来一支手枪和若干发子弹打算打死杨某。

一日郭某来到杨某窗外并朝杨某开枪射击,但由于枪法太差,枪里的子弹都没有打中杨某,郭某本来可以再装身上剩余子弹的,但怕杨某害怕被抓,就没有再射杀杨某。

郭某的行为属于:A. 犯罪中止B. 实行终了的未遂C.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D. 犯罪既遂(12) 某甲为铁路扳道工,其工作是在相向的火车驶来时负责将铁轨岔开,以使火车安全运行。

一日某甲因奖金分配问题与领导发生争执,为了发泄不满,在其值班期间没有扳道岔就擅自离开,结果造成两列火车迎面相撞的重大事故。

则某甲的行为:A. 属于作为的故意犯罪B. 属于作为的过失犯罪C. 属于不作为的故意犯罪D. 属于不作为的过失犯罪(13) 刘某欲用该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硫酸亚铊蓄意报复同班同学江某。

事先在图书馆查得其致死量为10-15mg。

某日,他向江某的水杯里投放了20mg硫酸亚铊,但效果不明显。

次日,为验证硫酸亚铊的毒性,他把与其有过节的同学陆某作为试验对象,“看他死得了死不了,死不了症状又如何”,一次性在陆某的奶粉里投入了30mg的硫酸亚铊。

经法医鉴定,江陆二人均已死亡。

关于刘某对陆某下毒时的主观态度以及构成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接故意;故意杀人罪B. 间接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C. 直接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D. 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罪(14) 下列情况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是:A. 丁知道仇人周某是血友病患者,故意辱骂周某挑衅其袭击自己,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将周某打成轻伤,结果周某血流不止而死亡。

丁与周某的死亡结果B. 甲开枪射击乙没有击中,但乙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因枪声所惊,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C. 甲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乙的住所,意图杀死乙。

在两人厮打时,乙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D. 甲意图杀乙,但仅导致乙受轻伤,乙迷信鬼神,而以香火涂抹伤口,致使细菌侵入体内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15) 小偷甲深夜潜入乙家,在其客厅翻找财物时惊醒了乙,乙大声喝斥甲,甲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乙猛扎,乙遂持棒反击,朝甲头部猛击一棒致乙死亡。

下列对乙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一般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B.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C. 紧急避险,不应当负刑事责任D. 防卫过当,但不负刑事责任(16) 下列行为中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是:A. 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在明知赖某的4000万元系走私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协助赖某将资金汇往境外,帮其将黑钱漂白B. 某日,盗窃犯乙窃得宝马车一辆,销赃后得款50万元C. 丙与张某系恋人,在得知男友张某因贩毒现正被公安机关通缉的情况下,将张某贩毒所得的80万元藏匿在自己家中D. 丁贪图便宜,从李某处进来一批影碟机销售,在得知李某的影碟机系诈骗所得后,仍继续从李某处进货并销售(17) 甲某开设夜总会组织多名少女卖淫,同时以其夜总会雇佣服务员为诱饵,从外地诱骗来少女乙某等3人,住进旅店安排其卖淫。

对于不从者,以打骂威胁逼迫卖淫。

有位少女坚决不愿从事卖淫,甲某将其强奸,而后迫使其卖淫。

甲某的行为:A. 构成强奸罪和组织卖淫罪B. 构成强迫卖淫罪C. 构成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D. 构成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强奸罪(18) 秦某为筹集木料建造房屋,盗伐了他人自留山、责任田等地边种植的零星树木3个多立方米;同时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所有的森林7立方米,则对秦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B.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C. 以盗窃罪和盗伐林木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D. 以滥罚林木罪定罪处罚(19)丁某欠甲某现金3万元,甲某多次向丁某索要,但丁某以种种借口拖延不还。

甲某遂与他人将丁某骗到其亲戚家一空屋内关押起来,使用暴力方法逼其还债,致使丁某左眼伤残,丧失视力。

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 非法拘禁罪B. 故意伤害罪C. 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D. 绑架罪(20)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说法正确的是:A. 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即使情节严重,也不构成犯罪B. 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其中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的行为C.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诈骗较大数额钱财的,应认定为诈骗罪D.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1—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 赵某在临时被派往某展览馆担任保安时,在一次闭馆前乘机把几幅特别名贵的字画装到盒子里,打开展览馆里的一个井盖扔进去,准备日后来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因为盗窃罪是严重的犯罪,所以如果赵某在14岁至16岁之间也应承担刑事责任B. 因为字画还没有被偷出展览馆大门,赵某也还没有控制字画,所以赵某构成盗窃罪未遂C. 如果名贵的字画中有珍贵文物,赵某可能被判处死刑D. 赵某不可能被判处死刑(2) 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的是:A. 某省副省长赵某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大量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B.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C. 县教育局局长孙某为购房挪用公款20万元后,采取销毁有关账目的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已难以在单位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D. 市财政局局长李某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全部公款潜逃(3) 甲男欲强奸某女丙,但怕自己力量不够,于是让某女乙来帮忙,乙帮助甲按住丙的双手,甲男顺利完成强奸行为。

以下关于乙的行为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 此案中,如果没有乙的帮助行为,甲就不能顺利实施强奸,所以甲是从犯B. 乙按住丙双手的行为,属于帮助甲的行为,因此乙是从犯C. 乙虽然是女性,但是其与甲构成共同犯罪,所以本案中乙是强奸罪的主体D. 乙因为是女性,所以不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4) 甲乙丙丁是某地的无业游民,经常惹事生非。

一日夜里,四人喝酒后打车回家,半路上四人心生邪念,企图打劫出租车司机,甲向乙丙丁使个眼色后,三人都心领神会。

当甲按住出租车司机乙丙丁抢劫司机身上财物的时候,乙忽然害怕按当地习惯半夜打劫会遭鬼敲门,于是恐惧下逃跑并且边跑边喊,甲丙丁看见乙逃跑,并且周围有巡逻的保安出现,甲丙丁无奈下放弃抢劫逃跑。

对甲乙丙丁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是共同犯罪,构成抢劫罪(中止)B. 甲乙丙丁是共同犯罪,构成抢劫罪(未遂)C. 甲乙丙丁是共同犯罪,甲丙丁构成抢劫罪(未遂),乙构成抢劫罪(中止)D. 甲乙丙丁不是共同犯罪,甲丙丁构成抢劫罪(未遂),乙构成抢劫罪(中止)(5) 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医疗事故罪?A. 药剂师钱某在配药时心不在焉,错将应当给张某的药给了郑某,幸亏当时被郑某发现,否则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B. 医生刘某闲急于下班,对患者常某未认真检查即说没有问题,让常某回家休息,造成了常某病情恶化,导致双耳失聪C. 取得执业资格的个体医生马某在给胡某拔牙时,使用的钳子未经消毒,造成胡某创口感染而引起败血症,6个月后死亡D. 护士孙某在护理监护室的病人时,因接听一个长达40分钟的电话,造成危重病人王某严重缺氧,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6) 下列哪些行为成立不成立犯罪中止?A. 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后被群众扑灭B. 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