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_opt(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
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偏用小油总质
量 不,变测得的食用油密度
。(选填
“偏大”“不变”或“偏小”)
• 3.(2016广安)如图6-3-6所示是小强同学设 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
•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 1(如图甲)
•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 量为m 2(如图乙)
• 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 置做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 倒入烧杯,
• 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6-3-12所示。量筒 内倒出水的体积V
•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 •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C 会( )
• A.偏大 • C.偏小
B.无偏差 D.无法确定
• 10.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 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
• D.50mL、2mL
• 3.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的测 量”,下列的几种方法B 中不可行的是( )
• A. • B. • C. • D.用量筒量出0.2kg的水
• 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
B
()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
围前10是,0 水m面L;对分应度的值刻是度501值为
mL;放入物体 mL;放
入物体后,水面对应60的刻度值为
m1L0;物体的体积为 cm3。
• 1.甲、乙、丙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
体积时,读数的方法如图6-3-3所示乙,其中 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内液体6的0 体积为 mL。
• 2.一般量筒做成细而高的形状,不做成粗而 矮的形状,如图6-3-4所示,主C要原因是 ()
阳春市六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8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一、新课导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新课教学1.量筒的使用(1)由公式ρ=m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提问】使用量筒时应如何读数呢?【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采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2.测液体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上节课,我们得出了密度的公式,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物质的密度都不相同,这节课,我们来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看看可以发现什么.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学习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节课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用天平和量简测量一下物质的密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既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地认识、了解、掌握密度概念的过程,也是突出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性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活动的安排就非常重要.本实验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对刻度尺、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进行复习,对于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要进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第一,上课(去实验室)前应将学生分好组,每小组按3个人为宜,各小组做完之后将结果与其他小组对比.第二,按照科学的探究过程组织教学,实验探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难点在于正确测出水的体积,关键是求出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一是比较同种物质三次质量和体积的比是否相同.二是比较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是否相同,并进行交流与评价,重点在于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的,通过探究你有什么体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教学方法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教具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二、测水的密度.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 ,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公式V =π(2d )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 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 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 2-V 1.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 除以体积V 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生]三次为宜.[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师]具体如何来测呢?[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师]怎样测呢?[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生]有.[师]怎么测呢?[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ρ花岗岩:2.6~2.8×103kg/m3ρ水:1.0×103kg/m3三、总结这一节课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于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大帮助.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方法不仅有这一种方法,今后还要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我们后面学到的许多知识都有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四、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加任何限制.也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但要求说明理由,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结果]1.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也强.全球的年产量越低,市场的价格越高.2.(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在这两种金属中,铜更适合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较高,价格也比银便宜得多.(2)银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铁(钢)或铝做的,一般蒸锅用铝做的多,而炒锅一般用铁做.因为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好得多,而铝的熔点不很高.若用铝做炒锅,一方面会使食品局部温度很高而变糊;另一方面炒菜时外焰的温度都较高,所以炒菜时宁用铁锅不用铝锅.(3)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铝的地方很多,如门、窗框、器皿、锅、导线等.因为铝的密度小,轻便;导电和导热性能都不太差,同时它的产量较高,价格便宜.。
山东省聊城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小梦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
在一次对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她对污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其探究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置在桌面上。
游码归零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调节平衡螺母前,中央分度盘的指针偏(选填“左”或“右”);(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适量污水的总质量为144.4g。
将玻璃杯中的污水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量筒中污水的体积为cm3;用天平测出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为g,则污水的密度为kg/m 3;(3)不考虑系统误差,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梦所测污水的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2.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酱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水平,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就立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这样测出的总质量比真实值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2)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按如下步骤实验: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酱油,读出酱油的体积V;③用天平称出的总质量m2;④根据m1和m2计算出倒出部分的酱油质量m。
⑤将m、V带入公式中,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3.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调节;②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g;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g/cm3。
4.清清太湖水孕育了世代苏州人,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太湖水的密度究竞有多大,于是她舀取了一些太湖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太湖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或做部分数据处理:(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太湖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慢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 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小砖块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故C错误;
⑥根剩余盐水的质量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能浸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小红在做“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量筒的使用
D
基础巩固
乙
60
甲
丙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3.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C ) A. 测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B. 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 测出此时量筒和牛奶的总质量 D. 测倒出牛奶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12.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B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
10
30
50
C
1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如
图甲所示.接着按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量筒每个小格代表如测量不规则铜体积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注意:测不规则的易溶于水的固体体积时,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水,如面粉、细沙等。
【例】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cm3。
答案:12点拨:由图可知,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乙图量筒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甲图中水的体积,即V石=36 cm3-24 cm3=12 c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石块)的密度实验原理ρ=。
、量筒、细线、石块、水、烧杯。
由量筒口慢慢将石块浸没在量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ρ==。
从而使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填“左”或“右”质量为54 g=, ==2.7 g/cm103=。
==。
==。
这种做法但由于从量筒向烧杯倒液体时不可能全部倒出(1)小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盐水的密度是kg/m所持的观点是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盐水的体积V=100 mL, ===1.11k g/mC.将蜡块和石块系在一起,如图乙所示,用手提住细线,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水面到达的刻度V2=50 mL;D.将石块和蜡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3= mL,如图丙所示;E.计算蜡块的密度ρ= g/cm3。
请将上面的数据填写完整,你认为的测量是多余的。
答案:40;70;0.8;水的体积V1点拨:由于蜡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要测其体积常用“针压法”和“沉坠法”,本题采用的是“沉坠法”。
蜡块体积V=V3-V2,所以测水的体积V1是没有必要的。
蜡块的密度ρ====0.8 g/cm3。
考点2:有关液体密度误差的实验探究【例2】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的空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