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智慧

合集下载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石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shilei@
记者问老汉:你幸福不
• 陕北一老汉,冒着寒风架 设高压电线 • 记者:大爷你幸福不? • 老汉:幸福个球! • 老汉回到地面,记者给老 汉点支香烟 • 记者:大爷,你现在幸福 不? • 老汉:呵呵,幸福着捏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 母亲面对孩子的行为 • 孩子捡起的垃圾是别 人丢下的 • 延伸解读…… • 龙应台:一个母亲面 对自己一个七岁的孩 子
失 有败 点的 像机 中制 东设 难计 民: 营怎 ?么
第一讲
引论与知识准备
我们为何需要用经济学来解读中国 ?
讨论一: 人类的重大难题之一: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问题 经济学的终极使命:资源如何合理有效配置 资源稀缺,因此必须有效配置 谁都需要资源,因此必须合理配置 中国是人均资源严重稀缺的人口大国,资
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更显重要。
讨论二
关于自利,我们知道和理解多少
人有自利倾向,中国人也不例外。 自利未必有害,损人而利己才真正有害。 经济学希望以有效的机制设计来达到两种状态: 给善行者以最大化收益 给恶行者以最大化成本 于是经济学在制度层面上要研究: 机制的有效设计、福利分配、成本担当 当下的市场乱象……
部分重点阅读书目
• • • • • • • • • •

苏星,2007:新中国经济史,中央党校出版社 亨利. 基辛格(美),2012:论中国,中信出版社 黄仁宇,2011:现代中国的历程,中华书局 朱镕基,2011,:朱镕基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李岚清,2008: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吴敬琏,2010: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 张宇、卢荻,2012:当代中国经济,人民大学出版社 石磊,1994: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复旦大学出版社 石磊,1999: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变迁,山西人民出版社 傅高义(美),20•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答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东方社会主义的发祥地是(1.0分)1.0分A、苏联B、日本C、朝鲜D、印度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2下面哪项不属于基本民生问题?()(1.0分)1.0分A、基本公共服务B、基本公共设施C、基本消费品D、扩大生产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哪一年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0分)1.0分A、1999年B、1989年C、1982年D、1979年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经济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逆选择。

(1.0分)1.0分A、行为现象B、意识现象C、文化现象D、制度现象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5通过分工和合作,能够产生大于单要素简单代数和的效果,这种现象叫做()(1.0分)1.0分A、分工效应结构效应C、合作效应D、整体效应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6下面哪一项是关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说法?()(1.0分)1.0分A、认为苏联非搞社会主义不可B、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C、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D、是苏联第一位总统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7母(父)爱主义配置资源的方式会导致哪一种结构性的问题?()(1.0分)1.0分A、短缺和闲置并存B、闲置量越大,短缺程度越弱C、短缺与闲置现象交替发生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81857-1893年,欧洲历史上发生过几次与宗教有关的战争(1.0分)1.0分A、4B、3C、2D、1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9哪一类型的企业是私人品供给实现的途径?()(1.0分)1.0分A、合资企业B、公有制企业C、外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0“看不见的手”最先出自于下列哪本著作(1.0分)1.0分A、《资本论》B、《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国富论》D、《货币论》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1下面()不属于“要素市场”。

(1.0分)1.0分A、房地产市场B、劳动力市场C、商品市场D、产权市场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2“马太效应”的含义是(1.0分)1.0分A、富者变贫,贫者更贫B、贫者越贫,富者越富C、富者变贫,贫者变富D、富者助推贫者,使其变富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3《国富论》的作者是(1.0分)1.0分A、凯恩斯B、李嘉图C、马克思D、亚当·斯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4在配给制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经济学分支是(1.0分)1.0分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政治经济学D、制度经济学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5马克思认为“自由人”有()种状态。

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

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

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答案:对2.经济学研究的主题都是国家大事,与个人生活无关。

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经济学是研究()。

答案: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

答案: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3.基于理性人假设,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会计师的平均薪水增加50%,而教师的平均薪水增加20%,我们可以预期()。

答案:学生将从教育专业转向会计专业4.实证分析是强调“应该怎么样”的分析。

答案:错5.“如何生产”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学应该回答的问题。

答案:错6.下列情况中涉及到权衡取舍有()。

答案:睡午觉;买一辆新汽车;上大学;星期天下午看一场足球比赛第二章测试1.需求定理说明,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答案:该物品需求量减少2.下列几组商品中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是()。

答案:录音机和磁带3.一种物品供给减少将会引起()。

答案: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4.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答案:黑市交易5.如果蓝牛仔裤价格上升引起网球鞋需求增加,那么,蓝牛仔裤和网球鞋是()。

答案:替代品6.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的,它必定是()。

答案:低档物品7.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生产者征税。

假如政府希望税负能全部落在消费者身上并且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零8.胰岛素这类必需品往往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答案:错9.如果某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是1.3,那么,其价格上升10%,它的供给量就会增加13%。

答案:对10.下列元素中,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有()。

答案:商品的重要程度;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第三章测试1.人们常说的“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说,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

答案:总效用递增2.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形状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大纲

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大纲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教学大纲乔薇《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学时:36学时学分:2.0学分适合专业:全院本科各个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从以下要点用经济学的知识智慧解读中国,即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得与失,课程中老师多处举例,便于学生掌握并记忆。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2.培养学生以宏观经济学的视角,理性看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讲、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导言:从生活简单的生活现象,引出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围和对象,介绍经济学的经世致用之道,对于改善社会的作用等。

一、通过生活的现象介绍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本节重点:经济学的定义,中国社会改革的得与失,基本公共品,和谐社会以及从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的不同维度。

第二讲、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导言:主要讲中国自1919年以来的社会的四次转型,讲解四次社会转型的背景,取得的成就,解决和产生问题,尤其是第四社会转型中背景,出现的问题以及矛盾。

一、1919-1949年救亡多于启蒙,解构多于构建的社会转型本节重点:改革和开放的关系,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建立的民国政府的使命和遗憾二、1949-1978年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本节重点:第二次转型的历史背景,第二次改革中经济、政治成就以及问题;三、第三次转型改革30年的转型本节重点: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城市化,医疗体制等出现的问题四、第四次转型公民社会的全面构建本节重点:第四次转型的背景,第四次转型中的经济市场化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以及转型的复杂化第三讲、农村农业和农民导言: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放在国家长期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去观察,思考和分析研究,找到一切用来解释农村农民农业的诸多因素,进而对中国社会包括制度、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演进找到一种很好的解释的逻辑。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参考答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参考答案

2基本健康权是基本人权。

()1.0 分我的答案:√3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两个因素包括人口和制度因素。

()1.0 分我的答案:√490 年代初的“两权分离”改革中“两权”是所有权和经营权。

()1.0 分我的答案:√5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亏损时国家全额补贴。

()1.0 分我的答案:√61981 年国有企业中的两权分离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0 分我的答案:√7消费所附带的审美观念包括系列化审美和结构化审美两个部分。

()1.0 分我的答案:√8中国除了存在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异以外,实际上还存在南北发展差异。

()1.0 分我的答案:√9中国要实现市场经济,必须改变传统的公有制。

()0.0 分我的答案:×10当下在考虑保护资源环境的时候,必须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

()1.0 分我的答案:√11提高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1.0 分我的答案:√12传统集权计划体制下的国家之所以没有开放是因为它没有改革。

()1.0 分我的答案:√13用民生现象不可以用来解决发展与增长的问题。

()1.0 分我的答案:×14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势必导致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对外贸易。

()1.0 分我的答案:√15人类社会在同一个时间界域中只可能有一种社会形态。

()1.0 分我的答案:×16公共品的配置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

()1.0 分我的答案:×17市场配置资源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被动出清市场。

()1.0 分我的答案:×18参与制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机制。

()1.0 分我的答案:×19商品市场中的买卖关系可以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来解决。

()1.0 分我的答案:√20中国农业银行是从50 年代的信用合作社中分出来的。

()1.0 分我的答案:√21劳动蓄水池的存在实际上是对在业工作者工资水平的一种限制。

()1.0 分我的答案:√22不同人群对于同一类的公共品需求强度是一样的,使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的一门学科,它揭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规律。

在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中,了解和应用这些经济学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财务智慧。

下面是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供求定律: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供求定律: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2. 机会成本定律: 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必然放弃其他可替代的资源。

机会成本定律: 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必然放弃其他可替代的资源。

3. 边际效应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应递减。

边际效应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应递减。

4. 货币贬值定律: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降低。

货币贬值定律: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降低。

5.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倾向消费率。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倾向消费率。

6. 李嘉图定律: 土地生产力递减。

李嘉图定律: 土地生产力递减。

7.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8. 投资回报率递减定律: 投资回报率会随着投资额的增加递减。

投资回报率递减定律: 投资回报率会随着投资额的增加递减。

9. 需求曲线下降定律: 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需求曲线下降定律: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10.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的消费或生产会带来边际效用的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的消费或生产会带来边际效用的递减。

11. 厚利定律: 在垄断市场中,厂商能够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厚利定律: 在垄断市场中,厂商能够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12. 哈克定律: 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效率递减。

哈克定律: 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效率递减。

13. 比较优势理论: 个体或国家应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 个体或国家应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

2020年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期末答案

2020年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期末答案
C、
鼓励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重新整合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6下列选项中,最早对资源配置理论做出比较深刻讨论的是(1.0分)1.0分
A、凯恩斯
B、李嘉图
C、马克思
D、
亚当·斯密
我的答案:D
7下面哪项不属于“人口再生产”?()(1.0分)1.0分
A、体力
B、心力
C、智力
D、财力 我的答案:D
8在统计城市化率时,所谓广义城市人口中的()是不被包含在内的。 (1.0分)1.0分
25下列对非流通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1.0分)1.0分
A、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占一定比例
B、
企业的所有资本评估、定价、运行方式均相同
C、不能在交易市场自由买卖
D、
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等
我的答案:B
26合作化的第一个阶段是(1.0分)1.0分
A、互助组
B、初级社
C、
高级社
D、人民公社 我的答案:A
10为什么中国即使没有高新技术也能够维系经济的高增长?()(1.0分)1.0分
A、出口业发达
B、劳动力成本低
C、重工业比重大
D、人口基数大 我的答案:B
11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威廉·佩蒂的错误描述?()(1.0分)1.0分
A、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B、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之一
C、是法国的经济学家
A、自然环境影响
B、
增加收入
C、
政策引导
D、
耕地不足
我的答案:B
19下面哪项不属于基本民生问题?()(1.0分)1.0分
A、基本公共服务
B、
基本公共设施
C、
基本消费品

经济学的人生智慧经济师如何做出明智决策

经济学的人生智慧经济师如何做出明智决策

经济学的人生智慧经济师如何做出明智决策经济学的人生智慧:经济师如何做出明智决策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是每一位经济师追求的目标。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人生中做出明智决策的智慧。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对于经济师如何做出明智决策的指导作用。

1. 深入分析决策问题经济学教导我们在做出决策之前应该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

对于经济师来说,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相关的经济背景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

只有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准确把握和对各种因素的全面考量,经济师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2. 考虑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个决策都涉及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的权衡。

经济师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全面衡量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并比较其带来的边际效益。

只有在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的综合考虑下,经济师才能做出最佳决策。

例如,在投资决策中,经济师需要评估每个投资项目的潜在回报和风险,以确定最具价值的投资选项。

3. 考虑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的情况。

经济学教导我们如何在信息有限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决策。

经济师需要运用经济学模型和方法来评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此外,经济师还需要学会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信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4. 考虑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平衡经济学强调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

经济师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内的利益分布,并权衡其相对重要性。

有时候,为了长期利益,需要做出短期的牺牲;而有时候,为了短期利益,可能需要放弃一些长期的收益。

经济师需要在短期与长期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实现最大的整体利益。

5. 考虑个体和社会的利益经济学告诉我们,决策不仅仅关乎个人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祉。

经济师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和社会的利益,并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经济学为经济师提供了公平与公正的思维框架,帮助他们在制定政策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做出明智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智慧的学习心得
经济学智慧,刚开始我对要这门课真的是一无所知。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这门课程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心得体会。

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肯定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并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先入为主。

当然,首先你必须对这门课程有足够的兴趣。

经济学对现实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往往能用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这能让我们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兴趣。

要学好这门课程,你得重点把握基本原理的学习,结合自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意学习它整个理论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

我们在学习它的同时要善于思考,注重分析讨论,结合实际。

要学好这门课程,肯定也要学习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例如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以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

经济学智慧这门课程主要是学习西方经济学,了解经济学家的思想理论及他们的成就。

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大师辈出。

经济学主要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及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调控。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主要的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微观经济学主要围绕的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这些理论实际上可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参考和借鉴,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少走弯路。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

学习了这门课,我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提高了自身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掌握经济规律的能力。

这样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在充满经济活动的生活中,不会对经济生活一无所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我对自己能够了解和学习经济学感到庆幸。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成本和效率问题,做什么事都有代价,同时也有最佳的解决办法,在每件事面前,我都应该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和代价。

这门课程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有了些许对于经济方面的认识,在此感谢经济学智慧这门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