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修)[感悟]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修)[感悟]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霍尔效应是导电材料中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电动势的效应。

187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在研究金属导电机理时发现了这种电磁现象,故称霍尔效应。

后来曾有人利用霍尔效应制成测量磁场的磁传感器,但因金属的霍尔效应太弱而未能得到实际应用。

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发展,人们又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霍尔元件,由于它的霍尔效应显著、结构简单、形小体轻、无触点、频带宽、动态特性好、寿命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在电流体中的霍尔效应也是目前在研究中的“磁流体发电”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霍尔效应实验不断有新发现。

1980年原西德物理学家冯·克利青研究二维电子气系统的输运特性,在低温和强磁场下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这是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目前对量子霍尔效应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应用,例如用于确定电阻的自然基准,可以极为精确地测量光谱精细结构常数等。

在磁场、磁路等磁现象的研究和应用中,霍尔效应及其元件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它观测磁场直观、干扰小、灵敏度高、效果明显。

霍尔效应也是研究半导体性能的基本方法,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所测定的霍尔系数,能够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

【实验目的】(1) 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机理及霍尔元件有关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利用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性能的方法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

(3) 学习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B 及磁场分布。

(4) 学习用最小二乘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 霍尔效应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在不同侧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

这个现象叫做霍尔效应。

如图1.1所示,把一块半导体薄片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B 的方向沿Z 轴方向),若沿X 方向通以电流S I 时,薄片内定向移动的载流子受到的洛伦兹力B F 为:quB F B = ,其中q ,u 分别是载流子的电量和移动速度。

霍尔效应的应用及其原理

霍尔效应的应用及其原理

霍尔效应的应用及其原理1. 霍尔效应的原理霍尔效应是指当通过一块横跨于磁场中的导体中的电流时,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霍尔电压产生的现象。

霍尔电压的大小与电流、磁场强度以及导体材料的特性有关。

霍尔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磁场作用: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矢量形式上磁场会施加力在导体上,这个力称为洛伦兹力。

•费米能级:导体中存在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在不受外力影响时遵循费米-狄拉克分布,填满电子能级。

•霍尔电场的产生:在磁场的作用下,电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沿着导体中的一侧堆积,导致电子在正负两侧积累,形成电势差。

综上所述,霍尔效应的原理可以理解为在磁场的作用下,用来描述导体中电荷在侧向堆积的现象。

2. 霍尔效应的应用由于霍尔效应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等特点,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磁场测量因为霍尔效应对磁场的灵敏度高,所以通常用来测量磁场强度。

利用霍尔效应可以设计出各种磁力计和磁场传感器,常见的应用包括:•汽车仪表板中的指南针;•磁床或机械臂中的位置传感器;•磁条读写头。

2.2. 电流测量由于霍尔效应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用来测量电流。

通常用于电流表和电流传感器等设备中。

2.3. 速度测量霍尔效应可以用于测量旋转物体的速度。

例如,在车辆的轮边部分安装一个磁铁,当车轮旋转时,霍尔效应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磁场变化,从而测量车轮的速度。

2.4. 位置传感霍尔效应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置。

例如,在安全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门等设备中,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检测物体的位置,以实现自动控制。

2.5. 霍尔效应元件除了上述应用之外,霍尔效应还可以作为构成一些元件的基础,如霍尔传感器、霍尔开关和霍尔电流传感器等。

这些元件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生产、电子设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总结霍尔效应是一种将电流与磁场联系在一起的现象,通过霍尔效应原理可以在各个领域应用中发挥作用。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实验的原理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实验的原理

霍尔效应原理及其应用实验的原理1. 霍尔效应原理简介霍尔效应是一种基于磁场和电流相互作用的现象,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霍尔 (Edwin Hall) 在1879年发现。

它指的是当电流通过一块薄膜或导体时,如果该薄膜或导体处于垂直于导流方向的磁场中,将会在薄膜或导体的两侧产生电势差,这个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

2. 霍尔效应的原理机制霍尔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自由电子沿着导流方向运动时,受到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力作用,这个力使电子聚集到导体的一侧,导致该侧电子浓度增加;而在另一侧,由于电子迁移带走了部分正电荷,导致该侧缺电荷,即电子浓度降低。

这种聚集和带走导致产生了两侧电荷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电势差。

3. 霍尔效应的实验装置为了观察和测量霍尔效应,通常使用以下简单的实验装置: - 磁铁:产生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 - 直流电源:提供电流; - 导体材料:将电流引入,并测量霍尔电势差; - 电压测量仪:用于测量霍尔电势差。

4. 霍尔效应实验的步骤进行霍尔效应的实验,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磁铁、直流电源、导体材料和电压测量仪。

2. 将导体材料安装在磁铁附近,并用夹子固定。

3. 连接直流电源和导体材料,调节电流大小。

4. 用电压测量仪测量导体材料两侧的电势差,即霍尔电压。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霍尔系数、霍尔电压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 霍尔效应的应用霍尔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下所示: - 磁敏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实现磁场测量,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磁浮技术、轨道交通等领域。

- 速度测量:通过测量霍尔电压来确定导体的速度,用于车辆的速度测量、电机控制等方面。

- 电流测量:通过测量霍尔电压来测量电流大小,用于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保护。

- 位置传感器:结合磁场和霍尔效应,实现位置的精确测量,用于自动化生产和机器人控制。

量子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量子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量子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在物理学的领域中,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叫做“量子霍尔效应”,它为人们探索量子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挑战。

量子霍尔效应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冯·克尔门和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D·C·泰勒分别在1980年和1982年发现的。

它是指在二维电子气中,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子会在其磁场下形成一系列别具魅力的量子态。

这些“量子霍尔态”具有非常特殊的电导性质,它们在电场下无电阻地输运电子,也就是说,电流将不再受到外界干扰而保持流动状态,这就是“量子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

量子霍尔效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它不仅扩展了凝聚态物理理论的边界,而且可以在新型的电子器件中得到应用。

例如,由于量子霍尔态具有无电阻输运性质,因此可以为能源传输带来新的可能。

此外,在信息领域中,量子霍尔效应还可以用于构造以量子位为基本构件的量子计算机,这将极大地加速未来信息领域的进步。

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并不容易。

首先,由于它发生在极低温度下(接近绝对零度,通常低于1K),因此所使用的实验设备必须具备非常高的稳定性和准确定量度能力。

此外,由于三维杂质和表面缺陷等因素可能对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和态的性质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避免这些影响,开展高精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研究团队已经在多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张首晟教授团队通过改变二维电子气中的间隔距离来控制量子霍尔效应,首次获得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拉古达博士和他的同事则发现,在一些拓扑材料中,可以存在一些特殊的量子霍尔边界态,它们具有强大的能量跨越能力,可在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中担任重要角色。

总的来说,量子霍尔效应和其应用是物理学和电子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方向。

未来,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新的应用前景。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设计实验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设计实验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设计实验物理学院微电子学1042023046 史瑶摘要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霍尔(A.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构时发现的。

霍尔效应在当今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

关键词:霍尔效应,,测量,自动化.前言:本论文是在ZS一1型霍尔效应合实验仪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数据都是利用该仪器测得,进行了五个实验:1.基础性实验:霍尔效应实验。

2.应用性实验:(1)直流电压高精度的隔离传送和检测实验。

(2)直流电流越限时准确的隔离报警实验。

3.设计性实验:(1)直流电流高精度的隔离检测实验。

(2)直流电压越限时准确的隔离报警实验。

实验原理:.1霍尔效应闭环原理‘如图1所示,被传电压Ut。

通过Ri。

的电流It。

在原边产生的磁场,由受霍尔元件控制的补偿电流Io在副边所产生的反向磁场补偿,当副边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原边线圈产生的磁场平衡时,补偿电流Io在风上的电压降Uo与被传电压Ut。

相等.这就是霍尔效应闭环原理,也是霍尔电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Abstract Hall effect is a magnetic effect, this phenomenon is the Hall (AHHall ,1855-1938) in the study in 1879 when the metal conductive bodies found. Hall effect in many ar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measurement technology,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Keywords: Hall effect,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on.。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精)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精)
求出上述数据的代数平均值,可得
VH (V1 V2 V3 V4) 4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测量VH~IS曲线(取IM=0.6A)
Is(mA) 0 0.5 1 1.5 2 2.5 3 3.5 4 V1(+ +) V2(+ -) V3(- +) V4(- -) VH(mV)
2.测量VH~IM曲线(IS=3.0mA)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 ※ ※ ※ ※
思数实实实
考据验验验
题记内原目
录容理的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霍尔效应实验原理 学习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测量
试样的VH~IS和VH~IM曲线 确定试样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 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 (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 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中上产生正负电荷的 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
5.求出霍尔系数 RH ,载流子浓度 n ,电导率 ,迁移率 。
说明:由VH ~ Is曲线得出斜率
其中 k

RH
B d
B kBIM
k B 为实量电磁铁端口的磁场分布(自己拟定步骤,注意在变化大
的区间应增大)
思考题
1.霍尔元件都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而不用金 属材料,为什么?
Y
4
++++++++
Is
EH V
FE -e
FB
----------
Z
B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实验报告摘要: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导体时,会产生一种垂直于电流流向和磁场方向的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本实验通过测量霍尔电势差和电流的关系,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并研究了其在磁通密度和电流变化下的性质。

最后,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霍尔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势差、磁通密度、导体、应用引言:霍尔效应是19世纪中叶由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霍尔首先发现的一种电磁现象。

霍尔效应不仅可以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还可以用于测量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

因此,它在电子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验证霍尔效应的存在。

2.研究霍尔电势差和电流的关系。

3.了解霍尔效应在磁通密度和电流变化下的性质。

4.探讨霍尔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实验仪器和材料:1.霍尔效应实验装置(包括霍尔探头、恒流电源、磁铁等)。

2.电流表和电压表。

3.导线、电池等。

实验原理和步骤:1.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导体时,会产生一种垂直于电流流向和磁场方向的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电势差与电流和磁通密度成正比。

2.实验步骤:(1)将霍尔探头连接到实验装置上,并调节磁铁的位置,使得磁场垂直于电流和导线。

(2)打开电源,设定一定的电流强度,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值。

(3)调整磁铁的位置,记录不同磁通密度下的电压和电流值。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霍尔电势差与电流和磁通密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表:(略)2.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霍尔电势差与电流和磁通密度成正比的关系。

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电流越大,霍尔电势差越大。

当磁通密度增加时,霍尔电势差也会随之增加。

实验结论:1.实验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证明了电流通过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导体时会产生霍尔电势差的现象。

2.实验结果表明,霍尔电势差与电流和磁通密度成正比。

3.霍尔效应具有测量磁场强度、导体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等应用价值。

霍尔效应的应用举例及原理

霍尔效应的应用举例及原理

霍尔效应的应用举例及原理简介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载流子密度较高的材料时,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电势差现象。

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中。

本文将介绍几个应用霍尔效应的实际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1. 磁场检测器霍尔效应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磁场检测器。

通过测量通过材料的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可以实时监测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这种检测器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用于测量电机、传感器和磁铁生成的磁场。

•磁场强度测量:通过将霍尔元件置于被测磁场附近,可以根据霍尔电压的变化来推导磁场的强度。

由于霍尔效应对磁场的敏感性很高,因此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强磁场和弱磁场。

•磁场方向检测:通过在材料中放置多个霍尔元件,并分别测量它们的输出电压,可以判断磁场的方向。

根据霍尔电压的变化规律,可以获得磁场的方向信息。

2. 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在位置传感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结合磁场和霍尔效应,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位置测量。

•线性位置传感器:线性霍尔元件被用于测量物体相对于传感器的位置。

通过不同位置上的磁场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这种传感器常用于汽车行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应用中。

•旋转位置传感器:旋转霍尔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角度。

通过将磁场和霍尔元件组合在旋转部件上,可以实时记录旋转部件的位置。

这种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以及汽车行程控制系统中。

3. 电流测量器霍尔效应还可以用作电流测量器。

通过测量通过材料的电流和产生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可以实时测量电流的强度。

•直流电流测量:通过将霍尔元件置于电流载流子流动的路径上,可以根据霍尔电势差的变化来测量电流强度。

可以将霍尔元件配合一个伏安表来实现准确的直流电流测量。

•交流电流测量:对于交流电流的测量,通常需要将霍尔元件与其他电路元件(如滤波电感、电容)组合使用,以消除干扰信号。

通过采集霍尔电势差的变化并根据对应的电路设计进行处理,可以实现交流电流测量。

4. 磁力计霍尔效应也常用于制作磁力计,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耳效应及其应用
加灰色底纹部分是预习报告必写部分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
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个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耳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
耳效应。如今霍耳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
霍耳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检
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耳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熟悉并掌握这一
具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目的】
1.了解霍耳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耳器件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2.学习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测量试样的SHIV 和MHIV曲线。
3.测量电磁铁空气隙中的磁场分布。
【实验原理】
1.霍耳效应:
霍耳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
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
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耳电场HE。如图1所示的半导体试样,若
在x方向通以电流SI ,在z方向加磁场B,则在y方向即试样 AA 电极两侧就开始聚
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a( 1所示的
N
型试样,霍耳电场逆y方向,)b(的P型试样则沿y方向。即有:

)(P 0)Y(E )(N 0)Y(EHH型型

显然,霍耳电场HE是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
H

Ee

与洛仑兹力Bve相等,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动态平衡,故有:
BveEeH
(1)

其中HE为霍耳电场,v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设试样的宽为b,厚度为d,载流子浓度为n ,则:
dbvenIS
(2)

由(1)、(2)两式可得:
dBIRdBIen1bEVSHSHH

(3)

即霍耳电压HV(A ,A电极之间的电压)与BIS乘积成正比与试样厚度d成反比。
比例系数en1RH称霍耳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
)V(V
H
以及知道)A(IS、B(特斯拉)和)cm(d可按下式计算/C)(cm R3H :

4
S
H

H
10BIdVR

(4)

上式中的410 是由于公式中磁感应强度B用电磁单位(特斯拉)。
2.霍耳系数HR与其它参数间的关系:
根据HR可进一步确定以下参数:
(1)由HR的符号(或霍耳电压的正负)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判别的方法是按图1所示
的SI和B的方向,若测得的,0VVA'AH即点A点电位高于点A的电位,则HR为负,
样品属N型;反之则为P型。

(2)由HR求载流子浓度n。即eR1nH。应该指出,这个关系式是假定所有载流子都

具有相同的漂移速度得到的,严格一点,如果考虑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83的修
正因子(可参阅黄昆、谢希德著《半导体物理学》)。
3.霍耳效应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根据上述可知,要得到大的霍耳电压,关键是要选择霍耳系数大(即迁移率高、电阻率
亦较高)的材料。因|R|H,就金属导体而言,和均很低,而不良导体
虽高,

但极小,因而上述两种材料的霍耳系数都很小,不能用来制造霍耳器件。半导体是制造霍
耳元件较理想的材料,由于电子的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所以霍耳元件多采用N型材料,
其次霍耳电压的大小与材料的厚度成反比,因此薄膜型的霍耳元件的输出电压较片状要高得

多。就霍耳器件而言,其厚度是一定的,所以实用上采用den1KH来表示器件的灵敏
度,HK称为霍耳灵敏度,单位为T)mV/(mA。
4.霍耳电压HV的测量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生霍耳效应的同时,因伴随着各种副效应,以致实验测得的
AA
两极间的电压并不等于真实的霍耳电压HV值,而是包含着各种副效应所引起的附加电压,
因此必须设法消除。根据副效应产生的机理可知,采用电流和磁场换向的对称测量法,基本
上能把副效应的影响从测量结果中消除。即在规定了电流和磁场正、反方向后,分别测量由
下列四组不同方向的SI和B组合的A'AV(A ,A两点的电位差)即:
B
,SI 1A'AVV

B
,SI 2A'AVV

B
,SI 3A'AVV

B
,SI 4A'AVV

然后求1V、2V、3V和4V绝对值的平均值:
通过上述的测量方法,虽然还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的副效应,但其引入的误差不大,可以忽略
不计。

【实验仪器】
FB510
型霍耳效应实验仪 1 套 。
【实验内容】
1. 测定励磁电流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测绘MHI~V曲线

测量励磁电流MI与HV的关系。(测量电磁铁的磁化曲线),把各相应连接线接好,闭合

电源开关。1000mA~0IM,
(为了避免学生接线错误,把电磁铁的励磁电流错接到霍尔元件上,仪器设计时,特地用四种
不同的多芯插座和专用电缆连接,其中继电器电源用三芯线,霍尔元件工作电流用二芯线,
励磁电流用两根香焦插头连接线,霍尔电压与半导体体电阻压降用四芯接线。)调节霍尔传
感器位置,使霍尔传感器在电磁铁气隙最外边, 。通常调节霍尔工作电流

S
I1.00mA3.00mA为~中的任意一个值

预热5分钟后,测量霍尔传感器的不等位电压一般mV 3U0 ,该电位可以通过调零旋钮
消除(这时候,只有采用正、反方向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才可以抵消调零对实验数据带来
的附加影响)。然后调节霍尔传感器位置,使传感器印板上基准线对准刻度尺0cm处,即传
感器处于电磁铁空气隙中心。调励磁电流为0、100、200、300、400、„„。记录对应
数据并绘制电磁铁磁化曲线。励磁电流方向、霍尔元件工作电流方向、霍尔电压与半导体体
电阻压降分别用三个继电器进行切换。
2.测绘SHIV曲线:

把霍尔传感器位置调节到磁铁空气隙中心,保持MI绝对值不变,改变SI的值,SI取值范
围通常为(1.00~3.00mA)。电流方向的切换用继电器控制,(MI可用实验仪面板左边按钮
改变电流方向,而SI用中间按钮来改变电流方向);
将实验测量值记入表1中。
3.测绘XB曲线:
保持SI、MI值不变(取SI1.00mA,MI300mA),改变X的值,将测量数据
记入表3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 测绘MHIV关系曲线实验数据记录表(固定IS,改变IM)
IS= mA

(A)I
M
1(mV)HV 2(mV)HV 3(mV)HV 4(mV)H
V
1234(mV)4HHHH

H

VVVVV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表2 测绘SHIV关系曲线实验数据记录表(固定IM,改变IS)
IM= mA
I(mA)
S
1(mV)HV 2(mV)HV 3(mV)HV 4(mV)H
V

1234(mV)4HHHH

H

VVVVV

3.00
2.50
2.00
1.50
1.00

表3电磁铁气隙沿水平方向的磁场分布数据表格(SI1mA,MI300Am)

上表中HHSVB=KI,其中HK= (已经标记在实验仪器上,记下)
X/mm 1HV 2HV HV B/mT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X/mm 1HV 2HV HV
B/mT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