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1. 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荡秋千等。
这些游戏通常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既是娱乐活动,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
2. 武术: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各种拳法、剑法、刀法等。
武术不仅具有健身作用,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3. 舞蹈与体育:许多民族的传统舞蹈都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如藏族的锅庄舞、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
这些舞蹈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能锻炼身体。
4. 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指与民间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体育活动,如赛龙舟、踩高跷、扭秧歌等。
这些活动通常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中举行,既是体育竞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5. 传统体育竞赛: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绊跤等。
这些竞赛项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体育实力,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体系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瑰宝。
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运动项目介绍一、项目介绍:1.珍珠球:模仿满族渔猎生产方式采珠人的劳动过程演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比赛时运动员可在“水区”内任意传投。
拍或滚动“珍珠(球)”,力争让手持抄网。
站在得分区内的本方队员采到“珍珠”,场面激烈动作优美,极富观赏性。
2.蹴球:蹴球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源于民间广泛流传的踢石球,多流行于汉、满、蒙古、回等民族中,经过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努力,蹴球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则,进入了推广普及阶段。
在10米见方的平整土地或塑胶地面上进行比赛。
以高度准确、灵活多变的战术斗智斗勇,以击中对方保全自己为目的,以得分多少定胜负。
3.毽球毽球运动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体育项目,由手毽演变而来,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类似于羽毛球场地,比赛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接球,但不能用手臂触球。
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得分方必须是发球方(第三局采取每球得分制),以先得15分者为胜一局。
4.陀螺:又叫“得螺”、“格螺”。
打陀螺在各民族民间流行已久,有单人、双人、多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多种形式,陀螺制作有木、陶、竹、牛角等,形状大小多样,击打者上下肢、腰、眼睛、大脑都在运动,泥地、草地、硬地均可开展,老少皆宜,设个人、团体、男女组别比赛。
5. 板鞋竞速: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成绩名次。
目前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个项目。
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6. 推铁环:半个世纪前在北京市盛行的各族儿童喜爱的游戏项目,经过加工整理1995年起列为北京市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
比赛的实质是比速度,一是直线前进的竞速,二是通过各种障碍的竞速,还有4人合作的接力赛。
7. 夹包:流传于北京汉、回、满、蒙古等多民族儿童中的游戏,开始只是夹包比远,历经整理加工成为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在羽毛球场上进行比赛,双方隔网比赛,网高50至70厘米,一方夹包为进攻,一方设法阻拦,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
小学体育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拍毽子》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拍毽子》教案【民族传统体育拍毽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拍毽子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
2. 技能目标:掌握拍毽子的基本技术和规则,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拍毽子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技术和规则。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拍毽子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2. 难点:培养学生眼手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毽子、讲解板书、PPT、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引发学生对毽子的认知和兴趣。
步骤二:知识传授(10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民族传统体育拍毽子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毽子的历史渊源。
2. 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拍毽子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包括握毽子的方法、运用腕、臂的力量等。
步骤三:技能训练(3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自由搭档,进行拍毽子的基本技术练习。
2.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不准确或姿势不正确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交流。
3. 配备一个指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回答问题,加强个别学生的训练效果。
步骤四:竞赛与表演(30分钟)1. 小组内进行比拼,比对谁能拍得更多,结束后进行评分并记录。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人技术特长,进行小组间的表演交流。
3. 教师组织评委和学生代表进行点评和总结,表彰优胜团队和个人。
步骤五:复习总结(10分钟)1. 教师复习拍毽子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形成思考或小结的文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拍毽子练习中动作的准确度和技巧运用的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结合小组竞赛和表演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拍毽子的掌握情况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尝试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竞赛项目的设置和分类研究

基本内容
在竞赛项目的设制方面,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要考虑了不同民族 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点。以龙舟比赛为例,该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 之一,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而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龙舟比赛的设制既体现了 南方水乡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兼顾了北方地区的参与,从而使得这项传统体育运 动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基本内容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我们总结出以下建议:首先,应重视竞赛项目的文化传 承,保留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次,应增加具有广泛参与度的竞赛项 目,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最后,应加强竞赛项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 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基本内容
总之,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未来,在保留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应不断推动竞赛项目 的创新与发展,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做出贡献。
2、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2、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九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推动了民族传统 体育的发展,也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此外,九运会也为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 教练员提供了机会,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3、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促进地方经济和社和社会效益。通过九运会的宣 传和推广,贵州省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游客。此外,九运会 的筹备和举办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九运会的举办为贵州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九运会的举办促进 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九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 的就业机会。此外,九运会还为贵州省的形象塑造和品牌推广提供了契机。
三、九运会赛事效应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方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的推广工作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廖其华副组长:杨跃、唐明松、令狐荣林成员:体艺组全体教师及各班主任三、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内容:武术、牙加、陀螺、高跷、协力板、田径、足球。
四、实施目标: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活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6、学校成立足球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象棋比赛等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的训练,在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传统项目的活动争创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五、实施主要内容与活动安排:1、内容:(1)下午课外活动活动或中午12:00—13:00时间,全体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组织和管理下进行校园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的通知

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0.04.06•【文号】•【施行日期】2010.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体育,民族区域自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修改部分的通知(发布日期:2011年5月17日,实施日期:2011年5月17日)修改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体育局: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2、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竞赛规程3、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竞赛规程4、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木球竞赛规程5、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竞赛规程6、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竞赛规程7、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竞赛规程8、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竞赛规程9、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竞赛规程10、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射弩竞赛规程11、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陀螺竞赛规程12、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押加竞赛规程13、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竞赛规程14、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竞赛规程15、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竞赛规程16、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式摔跤竞赛规程17、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术竞赛规程18、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规程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1年在贵阳市举行。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则目录

目录花炮竞赛规则001第一章比赛001第二章场地、器材001第三章运动队003第四章比赛通则005第五章时间通则008第六章违例、犯规及罚则010第七章赛制和名次排定013第八章弃权与申诉014第九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014花炮竞赛裁判法016前言016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016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017第三章临场裁判员的区域分工与职责024第四章裁判员鸣哨与手势026珍珠球竞赛规则030第一章比赛030第二章比赛场地和器材030第三章运动队034第四章时间通则036第五章比赛通则040第六章水区队员通则049第七章封锁区、得分区队员通则051第八章违例、犯规与罚则054第九章名次评定065第十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065第十一章裁判员手势068珍珠球竞赛裁判法070前言070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070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071第三章比赛开始077第四章裁判员的位置、职责及区域分工配合082第五章出界和掷球入界情况086第六章投球时的分工与配合091第七章宣判的程序与换位093第八章罚点球时的分工与配合098第九章暂停和替换099第十章记录表的使用方法100木球竞赛规则102第一章比赛102第二章比赛场地及器材102第三章运动队105第四章比赛通则107第五章时间通则110第六章违例、犯规及其罚则112第七章成绩与名次115第八章弃权与申诉116第九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117木球竞赛裁判法119前言119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19第二章比赛前的准备120第三章比赛开始前的任务122第四章临场裁判员的配合124第五章临场裁判员的区域分工与职责125第六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129第七章裁判员的鸣哨与手势134蹴球竞赛规则140第一章定义140第二章比赛场地及器材140第三章运动员和教练员141第四章计胜方法及名次判定143第五章比赛通则144第六章弃权与申诉151第七章裁判人员及职责152蹴球竞赛裁判法155前言155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55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内容及要求156第三章裁判员的工作方法161独竹漂竞赛规则177第一章比赛177第二章比赛水域设施及器材177第三章运动员180第四章比赛通则180第五章犯规及罚则182第六章弃权与申诉183第七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183独竹漂竞赛裁判法188第一章竞赛工作特点188第二章裁判员应具备的条件189第三章裁判工作流程190第四章独竹漂竞赛裁判器材及比赛编排192秋千竞赛规则199第一章比赛199第二章场地及器材199第三章运动员和教练员201第四章比赛通则202第五章名次的判定206第六章弃权与申诉208第七章裁判人员及职责208秋千竞赛裁判法211前言211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11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212第三章临场裁判员的站位及其相互配合219射弩竞赛规则222第一章总则222第二章场地设置和器材223第三章比赛项目227第四章比赛通则228第五章成绩及名次评定231第六章弃权和申诉233第七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234射弩竞赛裁判法237前言237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37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岗位、职责与配备238第三章比赛开始前的工作及准备241第四章裁判员的工作程序244第五章有关问题处理和犯规处罚247陀螺竞赛规则252第一章比赛252第二章场地及器材252第三章运动员和教练员255第四章比赛通则256第五章比赛间断与延误比赛259第六章得分、比赛胜负及名次计算261第七章犯规、不良行为及判罚262第八章弃权与申诉264第九章裁判人员及职责265第十章裁判员手势及旗示267陀螺竞赛裁判法273前言273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73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及要求274第三章比赛程序276第四章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280押加竞赛规则285第一章比赛285第二章场地与器材285第三章运动员和教练员287第四章比赛通则287第五章胜负及名次290第六章犯规与罚则291第七章弃权与申诉292第八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293押加竞赛裁判法295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95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296第三章称量体重工作298第四章检录工作299第五章裁判工作299第六章比赛中的判罚方法302高脚竞速竞赛规则306第一章比赛306第二章场地及器材306第三章比赛通则308第四章名次判定312第五章弃权与申诉312第六章裁判人员及职责313高脚竞速竞赛裁判法318前言318第一章竞赛工作特点318第二章裁判员应具备的条件319第三章裁判员任务与职责320第四章高脚竞速比赛中易出现的问题331板鞋竞速竞赛规则333第一章比赛333第二章场地及器材333第三章比赛通则334第四章名次排定338第五章弃权与申诉338第六章裁判人员及职责339板鞋竞速竞赛裁判法343前言343第一章竞赛工作特点343第二章裁判员应具备的条件344第三章裁判员任务与职责345第四章板鞋竞速比赛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357少数民族武术竞赛规则358第一章比赛场地与器械358第二章竞赛通则359第三章评分标准与方法361第四章名次评定365第五章弃权与申诉366第六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366少数民族武术竞赛裁判法370前言370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70第二章裁判工作及职责371第三章比赛开始前的准备及任务374第四章比赛中的配备及分工375第五章裁判员评分过程中的有关要求377民族式摔跤竞赛规则382搏克(蒙古族式摔跤)竞赛规则382第一章比赛场地及规格382第二章运动员与教练员383第三章比赛通则384第四章犯规及罚则387第五章胜负与名次388第六章弃权与申诉391第七章裁判人员及职责392第八章裁判员服装、手势及口令393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竞赛规则399第一章场地及器材399第二章运动员和教练员400第三章比赛规定401第四章比赛通则402第五章犯规、消极与罚则404第六章胜负及名次评定405第七章弃权与申诉408第八章裁判人员及职责408第九章裁判员分工与手势410格(彝族式摔跤)竞赛规则413第一章场地及规格413第二章运动员和教练员414第三章比赛规定415第四章比赛通则416第五章犯规、消极与罚则418第六章胜负及名次评定420第七章弃权与申诉422第八章裁判人员及职责423第九章裁判员分工与手势425北嘎(藏族式摔跤)竞赛规则427第一章场地及规格427第二章运动员和教练员428第三章比赛规定428第四章比赛通则430第五章犯规、消极与罚则431第六章胜负及名次评定433第七章弃权与申诉435第八章裁判人员及职责436第九章裁判员分工与手势438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竞赛规则440第一章场地与规格440第二章运动员和教练员441第三章比赛规定443第四章比赛通则444第五章犯规与罚则447第六章胜负及名次评定448第七章弃权与申诉450第八章裁判人员及职责451第九章裁判员分工与手势453附件:“希日木”(朝鲜族式摔跤)跤带系扎方法455民族式摔跤竞赛裁判法459前言459第一章裁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459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460第三章临场裁判员的区域分工与职责466少数民族马术竞赛规则472民族赛马竞赛规则472第一章总则472第二章竞赛的组织机构和职权472第三章比赛通则477第四章禁止虐待马匹484第五章场地、设备及器材485目录011第六章申诉487第七章行为准则489第八章附则489走马竞赛规则490第一章比赛490第二章场地及器材490第三章运动员、马匹和装具491第四章比赛通则492第五章成绩与名次判定496第六章裁判人员及职责496跑马射击竞赛规则499第一章场地及器材499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500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501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502跑马射箭竞赛规则504第一章场地及器材504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505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506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507跑马拾哈达竞赛规则509第一章场地及器材509第二章运动员、服装与马匹510第三章比赛与名次评定511第四章裁判人员及职责512少数民族马术竞赛裁判法514前言5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012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514第二章裁判人员工作程序及要求515第三章比赛开始前的准备及任务517第四章比赛场地器材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易于犯规问题的判罚519民族健身操竞赛规则527第一章总则527第二章比赛通则528第三章成绩与名次排定530第四章评分方法531民族健身操竞赛裁判法537前言537第一章裁判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537第二章裁判人员的组成和职能539第三章比赛程序544表演项目比赛规则553第一章选项原则553第二章项目分类553第三章比赛方式554第四章评判办法555第五章成绩与名次判定556第六章弃权556第七章裁判人员及职责557。
1如何认识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的意义

1.如何认识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的意义、特点和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的特点:(1)基础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都较差,体育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占了重要位置,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训练对象的广泛性。
凡是愿意参加业余训练的中、小学生,不分成绩高低,有无运动天赋,都可以任意参加民族传统体育训练。
(3)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实施过程的个人针对性。
只有在深刻了解运动员的长处后,才能挖掘个人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其不足,促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4)课余性。
主要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业余时间)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
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以学期和学年为周期的训练特点是学生进行脑力劳动和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最佳形式,是其他专业训练无法比拟的。
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训练,不但能促使他们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正常发展,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包括一些当代体育的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而且通过培养积极分子,以“滚雪球”的方式,把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增强民族地区学生的体质,丰富校园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再者,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训练,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还能从中发现和吸收大批有发展前途、热爱体育运动的好苗子,不断壮大体育训练队伍,使当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两不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应遵循哪些原则?试述这些原则的概念及其贯彻时的基本要求?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应遵循的原则有:(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二)不间断性原则;(三)周期性原则;(四)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五)区别对待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是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
一般训练指根据未来专项运动的需要,选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及训练方法和手段而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改善体型,初步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为获得专项运动的优异成绩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姓名学号院系
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任课教师
你认为在高校适合开展哪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什么?
(要求:1500字以上)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据统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977项。
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
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
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所有项目,就其历史发展及其运动的主体功能而言,可划分为三大类:即“技击壮力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武术、举重、摔跤、田径、射术项目等;“休闲娱乐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球戏、舞戏、舟戏、水戏、冰雪戏、棋戏等“养生健身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导引、太极、气功等。
因此我认为高校适合开展武术,田径,棋戏,和太极等传统体育项目,如果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开设射术和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
原因如下:
首先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
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作为其技术核心的。
就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说,技击术不可能是中国独有的。
比较世界各地的技击术,武术不仅在技击方法上更为丰富(诸如快摔法、擒拿法等)。
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
也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这种发展模式,也迥然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技击术。
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无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当今武术的主要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它内涵丰富,寓意深,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光彩。
因此,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因此,高校开展武术使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巨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
其次田径运动是对人类机体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在进行田径运动过程中,不管哪一个年龄阶段,也不管哪一种体育范畴,只要合理选择和运用某些田径练习都能确保人体机能和形态得到最佳的发展。
竞走、赛跑、跳跃以及投掷都能大大促进循环和神经系统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掌握田径动作可以巩固人类动作的基本形式(走、跑、跳、投)。
使人们掌握动作技巧,促进机体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完善人类的运动能力,节省地、合理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任务。
田径运动在提高人类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对于人类的自我完善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田径运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体能、素质高低以及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因此在高校开设田径项目也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就是开设棋戏,棋戏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娱乐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脑已经走进了每家每户,大学宿舍也不例外,很多大学生的时间都会白白浪费在电脑桌上,常期如此大学生的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会下降。
而棋戏如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迫使对方设法应对,而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要求你设法打退他。
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
并且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
对待生动活泼、战斗激烈、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常下围棋的人,大多有临危不乱的镇定功夫,谦虚、谨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风度。
更重要的是围棋重思考,对弈中每下一子都有攻防作用,全过程斗智斗勇,紧张激烈,能有效地培养高度的注意力、快速的计算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分析力、灵活的应变力、全局的统筹力,使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围棋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提高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开设棋戏。
最后就是开设太极,现代国际奥委会的奠基人顾拜旦说过:“体育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就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因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面对学习,找工作等等的压力,难免会导致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等病态。
而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是人们优秀的健身运动,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
太极拳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
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静、自然,神舒体松,有益于身体康健。
太极拳的特点和其他运动的区别就是身体放松、心静,身心完全沉浸在运动中,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
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静,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国际武术联合会提出每年五月是世界“太极拳月”。
如果人们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练习太极拳,使身心进入到柔和、舒适、平静的状态,摆脱烦躁和焦虑,这对身心的调剂、心理、生理都很有好处。
练太极拳用意念来引导动作,引导身体各部位的放松、大脑的入静,调节肢体的虚、实,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心神体操。
太极拳是一种情趣,使人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思想
完全沉浸其中,消除大脑的紧张和紊乱,对脑电波的有序化是很好的调节作用。
练习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的有氧运动,动作中正安舒。
同时在心理、精神、自控能力有独特的作用。
练太极拳时许多人能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和干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摆脱了焦虑和烦恼。
身心都进入了太极拳的宁静状态。
在现代紧张的生活中,习练柔和、缓慢、轻灵的太极拳,以意念导引形体运动,导引气血运转,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精神与形体双重修炼,培养沉着、耐久、坚毅、机智的品质,所以说在高校开设太极也是很重要的。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载体。
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具有很强的教育、健身娱乐、竞技表演和经济价值,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丰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身观念的升华与转变,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被引入高校体育课程。
因此,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重担在肩。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与探索,遵循科学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筛选和改造,择优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使其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