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研究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在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点。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
其主要包括民族性、地域性、交融性、多样性、文化性等五大特点。
标签:民族传统体育;特点1民族性所谓的民族性就是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特点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特点对物质、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各个层次的不同影响,造就了不同的民族。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健”和“寿”为目的,以静为主,动静结合,修身养性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内外合一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和舞龙、舞狮。
武术的民族风格体现在“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追求形体和精神的同步发展;另外,如舞龙、舞狮、风筝、龙舟、秋千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区别于当今世界流行的现代体育运动。
除此之外,能够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性特点的还有:服饰、活动仪式、风俗、历史传承等方面。
2地域性在我国,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各民族间的地域差异非常大,例如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都存在许多差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造就出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例如,“南人善舟,北人善骑”就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和传统体育的影响。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以及西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善于爬山、攀登、骑马、射箭等传统体育;南方气候湿润温和,江河湖泊较多,多数少数民族善于戏水,赛龙舟活动长久不衰。
“草原骄子”的蒙古族,精骑善射,由于过着随草迁移的游牧生活,形成了以骑射为特点的赛马、赛骆驼等传统体育项目。
另外,南方少数民族以集体性体育项目为主,如赛龙舟、抢花炮;而北方少数民族多以个体化的体育项目为主,如摔跤、马上项目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浅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浅谈【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长期流传的具有浓厚民族⾊彩的,⽤于强⾝健体,娱乐⾝⼼的各式活动。
基于⽣理和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的⼈民不断创造,并随着运⽤者的认识⽔平提升和⼈民⽣活⽔平的不断上升⽽发⽣变化。
本⽂就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和价值⽅⾯做⼀阐释。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因⽣产⼒⽔平和⾃我认识能⼒的不同,⼈民从事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的。
从远古时代开始,为了满⾜⽣理和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属于⾃⼰的体育活动。
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久远的历史,当然这种传统体育的创造都与其⽣活、⽣产甚⾄宗教、政治军事有关。
1、满⾜本能的需要⼈和动物最基本的⽣存⽅式之⼀就是运动。
动物会通过运动捕⾷、占领空间,也会⽤运动来保护⽣命、抵御敌类,这是⼀种与⽣俱来的本能。
⽽⼈类通过运动⽣存、保护⽣命等已不能满⾜⼈们⽣存需要,因此,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孕育⽽⽣。
⾃然是有规律的,⼈们的⽣活也在这种规律中劳逸结合的度过。
许多传统体育就是⼈们劳动间隙为了放松创造的。
同时,少数民族⾃给⾃⾜的⾃然经济使他们和外界的接触较少,体育活动的创造丰富了他们的⽣活,也达到娱乐的⽬的。
譬如苗族的跳脚会,壮族的打陀螺、倒⽴竞⾛,瑶族的跳铜铃等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
正是这种本能和⽣存、社会需要的糅合超越了⾃然本能,让⼈们达到更⾼的⽂化境界。
2、⽣产劳动的需要原始社会⽣产⼒⽔平低下,每个部落都是依靠狩猎、捕鱼等⼿段⽣存和延续。
这种环境下各民族为了锻炼⽣产技能、不断提⾼⾃我的竞争⼒⽔平创造出很多体育活动。
为了战胜恶劣的⽣存环境,⼈们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对抗恶劣环境的⽣存意志。
因此类似摔跤、射箭、赛马等的竞技类体育活动应景⽽⽣。
⽽现在,这些活动已不再只为了⽣产活动,渐渐演变成⼈们⽇常的体育活动。
3、军事战争的需要⼈⼝的增多和资源、空间不⾜的⽭盾导致⼀些民族运⽤战争来满⾜⾃⼰的族群。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课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是少数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了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传统体育是指一种由民间自发形成,代代相传的民间体育活动,它根深蒂固、历史悠久,在舞蹈、武术、射箭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意义。
在少数民族中,传统体育更是代表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
比如,与蒙古族相关的摔跤、马术等传统活动,比如藏族的赛马、射箭等活动,都是其中的代表。
如今,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又遭受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文化多样性,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提高民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复杂。
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发展可以更好地补偿社会其它方面的文化损失,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传统文化值域体系、文化历史、科技发展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谋划。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有一整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应该进行文化保护,通过宣传保护文化遗产、培养文化观念、改善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着力。
其次,要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将学习传统文化纳入教育规划,并进行优化完善,构建专业化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最后,要推行多元化传承活动,比如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等。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鼓励。
同时,还需要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推动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搏击武术科学4,:罐钎未?嘲【民族传统体育】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刘素梅(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河南濮阳457000)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据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交融性、大众性等特征。
同时还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教育、经济等功能。
文章就此展开论述,以期对此进行更深了解认识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功能中图分类号:C,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l—0074珈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我日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是相对于外民族及现代新兴项目而言的,不是已消火了的古代体育活动。
它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本民族自身各种囚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它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闪此,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参与伞球化文化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1.1民族性特征所谓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丁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
它渗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它能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行为制度,一种规范,一种习惯,模塑本民族的新一代人,使之作出符合民族体育价值观和民族体育0理的文化选择。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能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从物质层面卜看,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赛马就是很好的证明。
马匹是游牧民族生产必备的-[具,离开了马匹,生产就无法进行。
与人朝夕相处的77j l压.作为¨[具,为人们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但人们仍难以超越它进行其它的生产活动,演化出体育活动内容只能是马上运动,使自身特点更为突H:,而且牢同地成为民族传统,因此,升华为游牧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弓匹就成为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典型的物质产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也是十分显著的。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运动形式、运动方式和运动习惯上,还体现在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上。
下面就来具体探讨一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首先,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典型形式:1. 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是一种集拳、剑、棍、刀、枪、戟、鞭等武器与肉体技术为一体的传统武术体系。
中国武术不仅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表达。
2. 四大球类运动:篮球、排球、足球、网球都是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比较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
3.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和武术,其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各种身体的部位,包括手、脚、腰、肩、骨、气等。
4. 活动类运动:跳舞、跳绳等运动形式,也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不仅在健身减肥方面有所帮助,还能在锻炼人的协调性、柔韧性等方面有所帮助。
以上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都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中,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在运动方式和习惯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注重“外圆内方”的运动方式,其练习方式也更注重于动静结合、呼吸控制、心境调整、目光凝练等。
例如,在太极拳中,一个基本的动作就是拳头要紧握,而小指则不要死死地握起来,留出一些“圆”的空间。
这个“圆”的空间,就是太极拳所强调的“精神圆融”的升华呈现。
此外,中华民族还有很多运动习惯,比如喜欢在公园跳广场舞,喜欢在街头找几个人打乒乓球等,这些运动习惯也演绎出了一种亲近自然、生命活力旺盛、幸福向上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
最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认同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礼仪和习俗的民族,在传统体育文化方面也不例外。
我们从小就会看到长辈们在公园练太极拳、跳广场舞、打乒乓球等等,这些运动也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基础。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
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体育,可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些族群非常注重体育活动,并且拥有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呼麦和马术,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射箭和摔跤,壮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赛和跳竹竿等。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传承和继承自祖先的智慧结晶。
通过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增进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传统体育项目的背后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蒙古族的呼麦为例,它不仅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民族音乐和舞蹈形式。
呼麦歌唱的内容通常是赞美草原和表达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这种文化内涵的存在,使得呼麦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示方式。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通过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培养,使得这些项目能够在新的时代得到发展和传承。
我国设立了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班和培训基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和传承这些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展览,为传统体育项目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广大民众也可以通过参加和观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了解和体验这些项目,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特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由于受到自身地域性等方面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存在和发展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和影响,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使某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至于消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及做好某些项目的整合工作。
其实,流失殆尽的体育活动项目肯定有其消亡的客观原因,其中有些可以通过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从而进行发掘和整理进行补救,从而实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和繁荣。
1部分社会学理论范式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化能够帮助我们寻找研究体育运动和身体文化、社会文化的新模式,使我们从不同的社会学视角来审视体育运动。
卢元镇教授也曾指出:在体育研究中运用何种理论作为指导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确定。
毕竟不同的理论可以相互补充,看到对方所没有看到的。
在体育运动研究方面应用较多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有:功能主义、冲突理论、解释社会学、女性主义、构型社会学(即"过程";社会学)和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等。
功能主义社会学家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系统,通过人们之间共享价值、达成共识将各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整合在一起。
他们强调对引发社会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事实进行研究。
不过他们常常夸大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忽视社会现实中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忽视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力等。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不是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在共同价值和共识下所整合的相对稳定系统,相反,以内在的经济利益差异为特征的相互关系一直是不断变化的。
冲突理论吸引人们关心社会问题、变化和社会不平等。
它的局限性在于在研究体育运动时仅仅关注经济因素,忽视了与性别、人种、民族性、年龄、宗教、性取向和身体能力(身体健康或有残疾)等因素的重要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体育是特质属性的体现,是以性别、宗教、民族性、种族、文化和地区为基础的,所以不仅重视原有的体育,而且重视新体育,同时批判那些以一种理论体系来解释错综复杂的体育现象,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观点享有同一个主题,即反对传统、中心、权威、真理等形而上学同一性的虚妄性,追求多元化、不确定性等。
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1. 民族传统体育那可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呀!就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射箭、摔跤等项目,不就是他们文化的生动体现吗?这些体育项目承载着历史和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呢!
2. 你想想看,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性多强啊!比如说傣族的泼水节,大家拿着水盆欢快地泼水,这多有意思呀!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呀!
3. 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简直让人惊叹!像壮族的板鞋竞技、朝鲜族的顶瓮竞走,各种各样的项目,不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吗?
4. 嘿,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性也很突出呢!像拔河,那可是大家都能参与的,谁都能乐在其中,不是吗?
5.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也非常重要哦!就如同武术,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不就是对先人的致敬和延续吗?
6. 哎呀呀,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也相当明显啊!好比南方的赛龙舟和北方的冰嬉,完全是不同地区的特色展现呀!
7. 民族传统体育可有着深深的民族情怀呢!就像舞龙舞狮,一看到那热闹的场景,心里不就自然而然涌起对民族的热爱吗?
8. 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那可是杠杠的!像太极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修养身心,多好哇!
9. 民族传统体育真的是魅力无限啊!它承载着文化、带来欢乐、展现多样性,有着这么多特点,我们真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它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借鉴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体育文化学、民族传统体育等学科的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探讨和论述。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特征。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将使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面和科学的进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征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朝着规范化、社会化、民族化、世界化的方向前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对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及其传承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以身体活动为形式,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1]。
中国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就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其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特殊积淀形式,除了具有人类社会文化一般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内涵与民族文化特质,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运动特征、民族文化风格与历史文化特征。
相对与现代体育来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民族性特征
民族性是指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特殊性与象征性,也体现出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经济生活方式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不同于现代体育,更不是一种世界性的通行的体育运动形式。
由于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流行于个民族中,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相互熏陶,时时侵润着、影响着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其中的民族性就反映了创造这类体育运动形式的民族的群体性格。
许多民族的体育运动形式,在经过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千年发展传承过程中,也会不断融进其它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因素,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革、演化,但它始终保留着初创时的民族烙印和印迹。
纵观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所出现的体育项目,从其活动
形式和活动规则上,都因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特点的影响,而形成了在技术上和动作上的不同风格。
如回族的踏脚、藏族的赛牦牛、白族的霸王鞭、彝族的跳火绳、朝鲜族的跳板、傣族的孔雀拳等都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
就是同一体育项目,其运动形态与规则制度在各个民族之中也是不同的。
例如:蒙古族式摔跤“搏克”,彝族式摔跤“格”,藏族式摔跤“北嘎”,回族式摔跤“绊跤”,虽然都是民族式摔跤比赛,但比赛方式或规则差异很大,风格亦迥然不同。
他们的摔跤比赛都反映了本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个性与民族风格。
(二)传统性特征
传统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时间上传衍的连接性,是世代相传,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来的,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到今年的发展现状,应该说按照传统的方式不断沿袭、继承和发展。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优化了的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无论其活动规则、形式、方式还是活动功效,都是人们长期积累、总结下来的实践经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不仅只传承着各个体育项目的形态、方式、方法、技能、技战术、技巧,而且还传承着民族体育历史背景、起源、演进的神话传说故事,传承着民族体育活动中的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思维方式、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然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会经过种种变革,或扬弃或丰富,但它始终保留着本民族习俗文化的活动特征,以强大
旺盛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传承、发展至今天。
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举办了九届,而且一届比一届更兴盛、隆重,参赛的项目与人数也逐渐增多,举办规模、科技含量、运动水平也不断壮大提高,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发展注入了更新、更强、更高的生命活力。
(三)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是指某民族长期在特定地域内,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等影响,产生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行为习惯、生产方式、文化心理的地域特征,并会形成不同的多姿多彩而又具有各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就一个民族来说,每一个民族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地域,该地域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心理对该民族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该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
各民族的体育项目的形成及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民俗习惯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处地域的影响。
由于各个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所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
如江南地区经常开展的龙舟,朝鲜族开展的秋千,藏族开展的赛牦牛,草原地区开展的赛马等,显然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保留着不同环境、不同地理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的烙印,并伴随着当地民族风情演变沿袭至今。
例如:北方草原地区的赛马、射箭、摔跤,南方水乡的龙舟、划船、独竹漂等项目。
北方地势平缓开阔,季节明显,湿度较干,太阳光照较强,为人们生产
和生活提供了宽阔的活动空间,并逐渐形成了崇尚武力、豪爽奔放的性格,因此,力量型的项目较为突出,如摔跤、奔跑、投掷、搏斗、举重等等;南方多丘陵山地,且山环水绕,气候温和,人们的性格也趋于平和细腻,富于思考,长于心智、技巧活动类的项目,如游泳、弈棋等。
除南北方的地域差异外,还存在着山地与水乡,平原与高原等更为细致的差异。
也正因为这些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运动项目,也因其产生的地域、民族不同,所包含的内涵、技艺等均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其地域性。
(四)健身性特征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运动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一样,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在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并促使人的体力和体内运动能量物质的消耗、恢复、超量恢复、周而复始的循环,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
在各民族中,人们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成各具特色的锻炼手段。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如侗族的抢花炮、傈僳族的射弩、回族的木球、藏族的押加、白族的霸王鞭、哈尼族的秋千、朝鲜族的跳板等,都具有显著的强身健体功效,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余,能得到体力的锻炼和精神的调节。
(五)娱乐性特征
娱乐性,是通过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以自娱自乐、消遣和游戏活动方式出现。
与西方体育相比,民族运动会的运动项
目更偏重娱乐性和随意性。
它着重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欲望的满足,以自娱自乐、消遣、休闲和游戏的活动形式出现。
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所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里上得到愉悦[3]。
娱乐最早并不是为了娱乐别人而出现的,而跟多的是为了发泄自我内心的情感,也就是说人们在欢娱心情达到高潮时才会表演起来。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像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龙舟、舞龙、舞狮,可以说是娱乐成分较高的项目,它能使人们在激烈的竞争气氛中感受到合作的需要,享受取得胜利的喜悦,不仅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而且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展示了各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求促进了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融合,对各民族的关系交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2011年度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前期培育《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
2011qsp09。
参考文献:
[1] 冯胜刚.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4).
[2] 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论[m].人民出版
社.2009.7.
[3] 钟敬文.论娱乐[j].浙江学刊.1999(5):92-95.
[4] 钟全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类型及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5] 袁华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本概念的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