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2页)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词】: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翻译】: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寂静的园林里,柳树飘动,樱桃花期已过。
太阳快要下山了可还是安静的照坐,远远地青山上有一抹横云。
送别的已经走到路的尽头,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
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
希望能像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在我思念友人的时候他也在想我。
【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该词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这是一首送别词。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
“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
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
”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
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5cc827e45c3b3567ec8ba5.png)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诗词赏析《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下面是蝶恋花苏轼赏析,欢迎参考阅读!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练习(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暮春的特点?(3分)(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分)答案:(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3).点或破(2分);突出青山的高峻(2分,言之成理即可)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该词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这是一首送别词。
簌簌无风花自亸,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
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好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
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
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苏轼《蝶恋花--春景》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52]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53]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54] 。
注释:[52]褪(tùn):萎谢,脱落。
[53]天涯:天边。
据《说郛》卷八十三之《林下词谈》:苏轼贬惠州(今广东惠阳)时,令朝云(苏轼之妾)歌此词。
朝云未开口已泪满衣襟。
轼问为何,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事在绍圣三年(1096)。
[54]“多情”句:指多情的行人被佳人之笑语所撩拨,而招致许多烦恼。
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评析:这首词缘情绮靡,婉转动人,为东坡词中别调。
柳绵吹少,芳草天涯,惜春而不伤春。
含刚健于婀娜,不落软媚一路。
下片语带调侃,杂以俳体,格调略有不同,而横见侧出,无非奇情也。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中进士。
父洵亦能文,世称三苏。
苏轼虽早享盛名,仕途却十分坎坷。
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却也不赞成司马光尽废新法,“不复较量厉害,参用所长”的态度,导致他迭遭贬逐。
晚年更远谪儋州(今属海南)。
徽宗立,遇赦归,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主将,诗词散文,无不精妙。
其《东坡乐府》更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所开创的豪放词派,清旷雄奇,气象万千,丰富了表现手法,扩大了词的领域,有着截断众流、别开风气的作用。
正像胡寅在《酒边词序》中所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教学总结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词】: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翻译】: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寂静的园林里,柳树飘动,樱桃花期已过。
太阳快要下山了可还是安静的照坐,远远地青山上有一抹横云。
送别的已经走到路的尽头,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
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
希望能像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在我思念友人的时候他也在想我。
【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该词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这是一首送别词。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
“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
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
”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
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
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
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蝶懒莺慵春过半。
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这是苏轼写的一首闺情词。
主人公是一位多情善感的少女,她在暮春时节,独处幽闺,不免苦闷无聊,对花伤春。
李冠也有一首写少女伤春的《蝶恋花》,词中说:“桃李依依春暗度……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苏轼这首《蝶恋花》写的也正是这样的内容。
比较起来,李词显得较为明畅疏朗,苏词则颇为含蓄细腻。
此词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
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
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
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 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
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
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人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人的内心世界。
头上发髻散乱,眉间黛墨淡浅,可见无心梳妆。
古代闺阁少女是很讲究打扮装束的。
如今她懒画蛾眉,慵于梳头,说明心事沉重,精神不振。
首句以形写神,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
唐代诗人李咸用《途中逢友人》诗说:“烟花随处作愁媒。
”烟花泛指春景,佳景本可娱人,但对情绪不佳的人,偏会撩拨起无限愁情。
“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
到此已把愁情推向*** 。
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古乐府·杨白花》歌有“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之句;庾信《春赋》也说:“二月杨花满路飞。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灯⽕钱塘三五夜,明⽉如霜,照见⼈如画。
帐底吹笙⾹如麝,更⽆⼀点尘随马。
寂寞⼭城⼈⽼也,击⿎吹箫,却⼊农桑社②。
⽕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下。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此时诗⼈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祭神的地⽅,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社祭祈求丰年。
⼀: ⼀: (1)词题为“密州上元”,上⽚却写钱塘上元之景,有什么作⽤?(4分) 【答案】写钱塘上元的繁华热闹,反衬(衬托)出密州上元的清冷寂寞,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和表达技巧的能⼒。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时的情景和由此⽽产⽣的感想。
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
写灯、写⽉、写⼈,声⾊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
“寂寞⼭城⼈⽼也”是⼀句过⽚,使情调陡然⼀转,⽤“寂寞”⼆字,将前⾯“钱塘三五夜”那⼀⽚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2)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请简要分析词⼈寂寞的原因。
(4分) 【答案】环境凄清:密州粗犷的箫⿎、稀疏的灯⽕、昏暗的雪云;(2分)忧伤社稷:密州连年蝗旱,民不聊⽣,举⾏社祭祈求丰年。
(2分)(答出“慨叹时光易逝”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
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连年蝗旱,民不聊⽣。
作为⼀个爱民之官,他⼜怎能快乐开怀呢?“⽕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则不但写出了密州⽓候的寒冷,⽽且也让⼈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苏轼《蝶恋花》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蝶恋花》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褪(tùn):指萎谢。
柳绵:柳絮。
秋千:一种游戏用具。
在架上悬挂长绳,绳端栓木板,人在木板上可悬空摆动。
【大意】
枝头上残留的杏花已经萎谢了;花褪处结出的颗颗杏子玲珑而碧绿,挂满了枝头。
燕子双双飞来时,正是溪水环绕人家的春暮夏初。
树上的柳絮已经被和煦的风越吹越少;极目望去,青青的芳草早就铺满了大地,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一道蜿蜒的粉墙围住了一方幽深的庭院。
墙外大道上孤独赶路的我,可以隐约看到院中高悬的秋千架。
隐隐地,墙内传来了一阵女子的娇笑声。
待我留神听去,这美妙的声音却渐渐地消逝了。
多愁善感的我啊,却又为了这美人的无情生出了更多的烦恼!。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蝶恋花》的阅读参考答案附赏析「篇一」蝶恋花王诜①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
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王诜,北宋著名画家。
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
(2分)(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与词人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多么相似啊。
但夕阳黄昏,词人也年华老去。
(2分)(2)上片运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描绘雨后初晴,富丽迷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春色,(1分),反衬下片词人因被贬流落多年,如今归来,物是人非,年华老去,内心孤独、凄苦和悲哀的感情(2分)。
二:(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2)词的下片写到作者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答案(1)词的上片描绘了园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池塘处杨柳袅袅、嫩荷无数之景,可见此园林之富丽,春意之盎然,给人一种景色怡人的感觉。
(2)下片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作者带来了无尽辛酸,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更让作者倍感凄清孤寂。
从全词看,作者运用的是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
[赏析]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
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
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词】:
蝶恋花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翻译】: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
寂静的园
林里,柳树飘动,樱桃花期已过。
太阳快要下山了可还是安静的照坐,远远地
青山上有一抹横云。
送别的已经走到路的尽头,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
朋友
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
希望能像召唤屈原
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在我思念友人的时候他也在想我。
【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是
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该词上片
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
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这是一首送别词。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
“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
“樱桃过”是
写樱桃花期已过。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
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
”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