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来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自诩.xǔ 繁冗.拖沓rǒng 尺椟完璧归赵B. 羸.弱léi 两涘.渚崖sì 麂皮鸣琴垂拱C. 杜撰.zhuàn 数.见不鲜shù 取缔斑驳陆离D. 毗.邻pí 人为刀俎.zǔ 拮拘骇人听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尺牍;C项,数见不鲜shuó;D项,拮据。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这些文章中,写得最好的当然是《怀念萧珊》这一篇,人们爱读它,但又,读者从她“日子难过啊”“要坚持下去”这短短的话语,从她代替巴金接受拷打的举动,从她在经历肉体、精神的巨大痛苦折磨之后仍能在临终前表现出如此、雍容的神态中,看到一个伟大、美丽的灵魂。
A. 纪录不忍卒读安详B. 纪录不堪卒读慈祥C. 纪念不堪卒读安详D. 纪念不忍卒读安详【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以价格低廉、方便出行等面貌问世的共享单车,在尚未探索到盈利模式之前,就已经给社会管理造成困惑,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
B. 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与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分不开的。
C. 一个爱国者应该是人类大家庭里有用的成员,他能确立基本的原则,而且能把自己的利益、国家利益和同伴的利益纳在人类利益之中。
D.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要让传统美德统摄每个个体的现实消费行为,还得纠正积弊已深的“面子文化”。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潜在威胁”前面没有谓语;B项,成分残缺,“与”后面没有“主语”;C项,语序不当,应为“自己的利益、同伴的利益和国家利益”。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2017年中职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 ___ 总分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A (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 (huì)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D..睥.睨(pì) 伫.立 (chù) 阡.陌(q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B.经历体味公然C.经历体验公然D.经受体验公开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语文课上,李老师分析《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盘庚坚决不改变迁都计划的原因,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
(3)自古文人多傲骨,如古诗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现了文人自尊傲岸、刚强不屈的性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重点字:戎、泗)(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重点字:悔)(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理由是“”;杜牧则认为“”,就能抵御秦国。
(2)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作者乘一叶扁舟浮于浩瀚水面,境界高远,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所写景致十分相似。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单元测评:第1单元 用事实说话 (A) 含解析

第一单元测评(A)(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哔.叽(bì)马厩.(jiù)湔.雪(jiǎn)天理昭彰.(zhānɡ)B.噩.梦(è)嬉.笑(xī)雏.菊(chú)毛骨悚.然(shù)C。
窒.息(zhì)踉.跄(liànɡ)嘈.杂(cáo)影影绰.绰(chuò)D.焦灼.(zhuó)搬撬.(yào)袅.袅(niǎo)相濡.以沫(rú)解析:A项,“湔”应读“jiān”;B项,“悚”应读“sǒnɡ”;D项,“撬”应读“qiào”。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A。
读诗,应当口传心授....,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B.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出。
C.从表面上看,“傍洋品牌”是国内乳业的无奈之举,而实质上,却,咎由自取。
是国内乳业作茧自缚....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解析:D项,“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带有贬义.语境中说的是“神话和传说”,且有“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的正面评价,无贬义,不能用“想入非非”.答案:D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房地产政策将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B。
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C.兰州夜空在发生不明强光巨响事件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空前关注,但“天外来客”的残骸至今仍未寻得。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阶段测试(一)含答案

高一语文阶段测试一命题:邢丽许如斌丁志明审核:万春耕2016。
10。
6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挪威上空的极光,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只知道自己被那些的美,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
②有时候,人就是那么,明知不可为,却拼命去做;有时觉得很简单,结果却撞得遍体鳞伤。
③就像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自身去实践;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的现象。
A.不可言传不可理喻不可言喻B.不可言传不可言喻不可理喻C.不可言喻不可理喻不可言传D.不可言喻不可言传不可理喻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刚健进取的精神.下列文句,最符合此种精神的选项是(3分)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B.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D.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下面是两副吟咏郑成功的对联,根据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1)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 甲;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 乙。
(2)东海望台澎,风景不殊,丙;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丁。
①方知海外有孤忠②称名则妇孺皆知③敢向东南争半壁④举目有河山之异4.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A.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B.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C.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D.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5.下列句子正确的语序是(3分)①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②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
③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
④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
⑤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⑥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①③⑤⑥ C.②④③⑤①⑥ D.④②③①⑤⑥二、课内文言文检测(15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金就.砺则利(靠近)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迷惑)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哪里)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⑤劝.学(劝说)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⑦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⑧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A.①②④⑥⑦B.①③④⑥⑧C.①④⑥⑦⑧D.②④⑤⑦⑧7。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1练习:4.11 陈情表A 含解析

11陈情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险衅./河畔.祚薄./薄.饼行.伍/行.年四岁B.床蓐./被褥.陨.首/殒.命应.征/应.门之僮C。
日笃./辱骂.拔擢./濯.足掌握./宠命优渥.D。
盘桓./永恒.逋.慢/晡.时萤.火/茕.茕孑立解析:A项,xìn/pàn,bó/báo,háng/xíng;B项,rù,yǔn,yìng;C项,dǔ/mà,zhuó,wò;D项,huán/héng,bū,yíng/qióng.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躬.亲抚养(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C。
未曾废.离(废止) 刘病日笃.(病重)D。
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解析:A项,“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⑤辍耕之.垄上⑥子犯请击之.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②助词,的.③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动词,到。
⑥代词,他。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则刘病日.笃A。
臣具以表闻.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D。
历职.郎署解析:例句中的“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
A项,使动用法,使……闻。
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D 项,名词用作动词,担任……职位.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宿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诟.(ɡòu)病暮霭.(ǎi)鞭笞.(chī)会.使辙交驰(适逢)B. 鬈.发(juǎn) 趿.拉(tā)逡.巡(qūn)将.子无怒(请)C. 毗.(pí)邻饿莩.(piǎo)恫.吓(dònɡ) 养生丧.死(死亡)D. 巨擘.(bò)刀俎.(cǔ)拙.劣(zhuō) 颜色..不少变(脸色)2.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梁思成离我们远去了,老北京城墙离我们远去了。
是啊,当年的“梁陈方案”与我们,我们错过了整体保护北京旧城的历史机遇。
(2)坚持对话,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的灿烂前景。
(3)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并在鉴赏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那的芬芳。
A.失之交臂精彩纷呈沁人心脾 B.失之交臂异彩纷呈沁人心脾C.擦肩而过异彩纷呈沁人肺腑 D.擦肩而过精彩纷呈沁人肺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教养与风度、自信与智慧。
B. 广东省卫计委强烈谴责暴力伤医事件,并强调对一切暴力伤医“零容忍”,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C. 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 从前些年红得发紫的人人网,到现在此起彼伏的各种沙龙、社团,借助互联网平台,90后很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人的评价很高。
, 。
,,,。
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
①人为万物之灵②这个“参”就是三③人在宇宙中间占了很高的地位④“与天地参”就是人与天地并立为三⑤中国还有一个说法⑥就是“人与天地参”A.③⑥②④⑤①B.①③⑤⑥④②C.③①⑤⑥②④D.①⑥②④⑤③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杨柳岸,晓风残月。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习题第4单元第19课赤壁赋(含答案)(苏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9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C .而卒莫消长也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选C 。
A 项,“冯”同“凭”;B 项,“缪”同“缭”;D 项,“知”同“智”。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正襟危.坐 危:危险 B .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 .知不可乎骤.得 骤:骤然,突然 D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 解析:选A 。
危:端正。
3.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 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选D 。
D 项,“则”,都是连词,译为“那么”。
A 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但前一句中的“于”译为“在”;后一句中的“于”译为“从”。
B 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但前一句中的“其”译为“那”;后一句中的“其”译为“这”。
C 项,前一句中的“乎”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后一句中的“乎”是介词,可译为“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 B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 C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 D .侣.鱼虾而友.麋鹿(使动用法) 解析:选D 。
侣、友:意动用法。
5.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渺渺兮予怀④何为其然也⑤客有吹洞箫者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⑧而今安在哉⑨甚矣,汝之不惠A.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B.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C.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D.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孱.头(càn)攻讦.(jié)督过.(责备)宏.兹九德(弘扬)B.缱绻.(quǎn) 埋.怨(mán)谦冲.(谦虚)忽其不淹.(淹没)C.桎梏.(kù)凝噎.(yē)纾.祸(解除)按.诛五人(追究)D.脸颊.(jiá)瓜蔓.(màn)斧斤.(斧子)犬豕鸡豚.(小猪)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圆明园遗址残存的东西固然..不多,但这是历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实状况。
②遭受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国家,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③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陈力就列....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
④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认清自己,自骄自满,胸无城府....,不听亚父之言,落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下场。
⑤我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犹疑..不敢进门,是孱头。
A. ③④⑤B.①④⑥C.②③⑥D. ①②⑤3.下列四组诗句分别反映了我国四种传统节日习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③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尊位,范增南向坐,是次尊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坐,张良则西向侍。
B.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
《秋水(节选)》寓意是人要谦虚,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C.《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被列入“二十四史”。
相传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越是精神强大的人,越是需要拥有最丰厚的精神资源。
,,,。
,。
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凭着他的族群并代表他的族群成为伟人的。
①如果没有这些条件②不但需要通过研究人性和社会来把握人性的需要和历史的走向③他需要从这样的心灵交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④再伟大的人也会枯竭夭亡而无从成其伟大⑤一个巨人不但需要通过研读典籍占有历代前贤的精神财富⑥他还同时需要周围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支持、温暖、尊敬、鼓励A.⑤②⑥③①④B. ①④⑤⑥②③C. ⑤②①④⑥③D. ①④③②⑤⑥7.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悬孤海外的台湾人民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每逢佳节,他们常常望月怀远,借酒抒怀。
B.李教授从案头直起身,望着我,坚定地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我这部著作。
”C.相处三年,终有一别,毕业典礼上,班主任与我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说一句“你要常回母校来看看”。
D.期中考试没考好,数学不及格,英语没到平均分,作文跑题,马上又要开家长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明哀叹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江宁两校官传袁枚我国家百有三十余载,而江宁以校官祠于学者,只二人焉。
其一曰教谕汤先生,讳伟,字鹏乎,宣城人。
康熙庚午举人,居官时年已七旬。
天倪甚和,碌碌然不可见涯涘.。
夏月短葛衣摇扇,与群儿嬉。
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先生俯而笑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
兵部左侍郎法海督学江南,威棱言言,所至不敢仰视。
初按江宁,命报程生某劣。
先生摇首,意若有所疑。
法呵之。
先生正色曰:“程生不特不劣,且贤。
公命取优耶,今晚牒且上矣。
若以为劣,则公知之,伟不知也。
”法大怒,叱先生出,将劾先生。
江宁先辈蔡铉升者,与法有旧.,往见法,争曰:“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
过上新庵,见僧奉富商木主与天子龙牌峙,生诋其妄,捽而投之,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
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汤先生正人,九学所推,公不知敬,何也?”法大惭愧,三肃先生而谢。
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
客骇问之,则颦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上官及诸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终先生之世,宫墙焕然。
俸满,迁国子监典籍,以笃老辞。
卒年九十余。
其一曰训导唐先生,讳时琳,字宸枚,上海人。
康熙甲午贡生。
饬.躬训士,一衷于礼。
在官捐俸修前明周贞毅公祠。
去后,诸生即以先生与汤先生附焉。
乾隆三十九年,邑有修学之举,将迁祠周公,并迁两先生。
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属予作传以永之。
予览所持来汤状甚具,而唐事寂然无可记述,以故笔涩不下者屡矣。
然窃以为,官不在大小,惟其.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
《中庸》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后之人闻两先生之风,可以观,可以兴矣。
选自《袁枚散文选》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碌碌然不可见涯涘.涘:边际B. 与法有旧.,往见法旧:交情C. 未几,争相营构.构:建造D. 饬.躬训士,一衷于礼饬:谨慎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 训导曹君惧两先生之.泽将湮也既来之.,则安之B. 以.故僧与商造蜚语陷生夜则以.兵围所寓舍C. 公得毋为.若辈所眩乎吾属今为.之虏矣D. 官不在大小,惟其.人吾其.还也1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分)(1)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3分)(2)公知程生所以劣乎?生狷者也,嫉恶严。
(3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分)(《烛之武退秦师》)11.作者认为“人不在显晦,在其真”,试概括汤先生的“真”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3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春日杂题陆游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烟出茅屋,碓①声隔柴门。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敛,何以报国恩?注:①碓duì,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
12.请简要赏析首联和颔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4分)13.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总角之宴,▲。
(《卫风·氓》)(4)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5)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6)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7)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8)岁寒,▲。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冰心他父亲死了,剩下的几亩地,他大哥和二哥分着种了,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他舅舅背地里和他说,“福和,你父亲的地,怎么没有你的份儿?你应当和你哥哥们理论理论!”他只恭默着,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他帮着大嫂做些家务事,送一送饭,挑一挑水,放一放驴,还抱一抱侄子;整天里总是不闲着,他总是那般喜欢....。
这天他拉着驴儿,从地里回来,大哥和大嫂,正吃着饭。
二哥也坐在一边,抱着腿儿,抽着旱烟。
大哥向他说,“你来的正好,我和你二哥正说呢,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家里坐食山空,也不是事。
昨天舅舅从城里来,说营里正招兵呢,明儿你就去一趟。
”他恭默的听着,心里并不觉得怎么样,只舍不得他黑胖的小侄儿;便从地下抱起他来,走出门口,朝着他父亲的坟儿,呆呆的站着。
他的体格很健壮,选上兵丁了。
在营里早晨操演,白日习工,下午上讲堂,勤勤恳恳的,和别人一样。
然而练军歌的时候,只因他一字不识,五六天的工夫,还背不准一节,天天受长官的责罚。
又常常抽着空儿,去看望生病的同伴,误了学习注音字母的时间,也屡次的受鞭打。
同伴们都笑他,他依旧是那般喜欢....。
领下饷来,得假就回家去,还带着穿剩的军衣和靴子,都交给哥哥和嫂子。
这一天依旧挑一挑水,抱一抱侄儿。
时候到了,才恋恋不舍的,看着哥哥嫂子冷淡的脸,告辞了一声,围绕着父亲的坟儿,又回到营里去。
一年之中,营里关于他的笑话,越发的多了:别人白吃果摊上的东西,白坐车子,他看着摆摊的和车夫的为难,他替人家还了。
他舅舅来和他要钱,他手里没有,凭实一说,他舅舅气的打他一顿。
礼拜天,同伴拉他听戏去,半道里他却要站住听“救世军”的演讲。
像这类的事情还多,人人都拿他当作笑话的材料,他依旧是这样做,依旧是这般喜欢....。
这天他正闲着,站在操场的角上,拿着一张军歌的篇子,默默的背诵。
忽然听得那边一片声,笑嚷起来,回头看时,一个同营的兵丁,正打着一个卖花生的孩子。
他连忙上前,一把拉住,一面叫那孩子快走;他自己身上,却早着了几脚,孩子走远了,他才放手。
旁边的人,看他面色惨白,依旧笑着,一声儿不言语,左手扶着腰,慢慢的踱回营去。
他伤风,又咳嗽起来,只觉的得腰背痛得很,支持不住了,告了三天的假。
别的同伴,背地里说,“你怎么不赌一赌气?难道为着公道,白挨几脚?”他倒劝着说,“罢了!人当生气的时候,哪能管得住自己?他也不是成心,那天的事,不必再说了。
”他依旧病着,二哥进城来,顺道来看他;走的时候,他席底下放着的,一块买膏药的钱,也不见了,他心里明白。
同伴要替他买药时,他只说,“好的多了,不买也可以。
”他有时出来晒着太阳,和经过的同伴说说笑笑,他精神很委顿,他却依旧是那般喜欢....。
大夫说他内外夹攻,又耽误的日子太多,不容易治了,不如回家养着去。
同伴们回了营长,从茶馆里把他舅舅打来,送了他回去。
进门的时候,侄儿跳起来接他,嫂子只微微叹了一口气说,“他又回来了!——”他只躺着,也不能挑水放驴了。
侄儿常在旁边坐着,听他说城里的事。
他哥哥在外面叫他侄儿说,“你出来罢,你叔叔是痨病,仔细招上你!”他更寂寞了,只从纸窗的破孔中,望着他父亲的坟。
过些日子,舅舅到他营里,替他告了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