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中墙施工

合集下载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选择与施工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选择与施工

连拱隧道中隔墙的选择与施工本文分析、比较了三种连拱隧道中墙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中墙的施工经验。

标签连拱隧道;中墙;选择;施工连拱隧道上、下行线通过中隔墙分开,与传统的隧道形式相比,隧道洞口需要的过渡段短,节约土地,同时又既有外型美观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交通及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1 中墙主要的结构形式连拱隧道中隔墙先行施工,支撑拱顶,将开挖断面分割,达到减跨的目的。

中墙在主洞施工时受到各方向反复的作用力,并支撑作用在拱部上的荷载,受力十复杂,是连拱隧道最重要的结构体,中墙设计、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座隧道的成败。

从目前建成的隧道及各种研究的情况看,连拱隧道中隔墙主要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如图1、2、3所示。

2 方案的比较第一种形式在2000年以前曾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此种中隔墙的弊病较多,存在先天不足,现在已经基本不采用,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病:⑴中墙与左右洞二衬分三次施工,施工缝不易完全对齐,造成错缝,受力不均,容易造成中墙纵横向开裂。

⑵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防水板在拱部接头,作业空间小,很难保证焊接质量,排水管容易被堵塞,造成中墙接头部位渗水。

⑶排水系统设在中墙顶,拱顶回填混凝土浇筑在碎碎石层上(一般50cm厚),基础不稳,难于达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混凝土也易堵塞盲沟。

⑷接头部位弧形难对应,造成错缝漏浆,建成的隧道多需要装修,影响混凝土外观。

⑸中墙作为永久结构,受力大,易下沉开裂,病害较多。

⑹对于需要爆破的石质围岩增加中墙保护费用,而且一般保护不好,需要二次装修。

⑺主洞的初期支护(钢支撑)没有支撑点,只能支撑在回填混凝土上,受力结构不合理。

后两种形式是在第一种形式上发展而来的,吸取了单洞隧道的施工经验,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目前应用较广。

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有很大的改进,排水系统设计更加合理,中隔墙作为临时支护结构,没有外观要求,减少了投入。

但此种结构仍然有自身的缺点,主要表现在:⑴中隔墙分基础和墙身施工,工序较多。

浅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浅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浅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文章结合工程中双连拱隧道开挖导洞法施工工艺,分析了中导洞与中隔墙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隧道防排水问题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防排水0 引言双连拱隧道较分离式隧道具有造型美观、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可避免隧道洞口路基或桥梁分幅建设等优点;同时在隧道长度较短、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时连拱隧道也表现出较强的优越性。

因此,近年来双连拱隧道在高等级公路中被广泛应用,另外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也有不少应用该种形式隧道的例子。

然而,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度较大、施工工序繁多,开挖和支护相互交错,在动态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体系需要多次转换,围岩应力变化和衬砌荷载转换复杂,这就决定了其施工难度比一般隧道要大。

尤其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时,施工技术难度更大。

本文首先针对双连拱隧道中几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对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提高施工质量,为以后施工提供借鉴。

1 开挖施工工艺及比较目前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工艺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导洞法和三导洞法。

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中导洞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先贯通中隔墙导洞(中导洞),施作中隔墙钢筋混凝土,后开挖正洞,在正洞开挖时,因中隔墙为薄壁混凝土结构,保证中隔墙与左右两侧正洞开挖整体稳定至关重要,要在确保中隔墙稳定情况下,合理安排工序进行正洞开挖支护施工。

其具体施工顺序为:1中导洞开挖及支护→2中隔墙施工→3左右线正洞开挖支护→4左右线正洞仰拱开挖与施工→5左右线正洞全断面衬砌(二衬),如图1所示。

图1 中导洞法施工顺序与三导洞施工工艺相比,中导洞施工法具有工序简单、临时支护工程量小、工期短和成本低等特点,且适用于地层条件较好情况,从其技术原理来看它是以隧道施工中广泛采用的新奥法为基础的。

与之相反三导洞施工法具有施工安全、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特点,但适应于地质条件恶劣,围岩较差情况,其施工方法带有较为浓厚的矿山法分部施工色彩。

公路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形式不足与优化改进探讨-工程技术研究0060

公路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形式不足与优化改进探讨-工程技术研究0060

公路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形式不足与优化改进探讨公路连体隧道因其占用土地少,对环境破坏小、有利于路线穿越不良地形条件、空间利用率高、结构整体性好、综合造价较低等诸多优点,在公路工程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一些实际施工中还是反映出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存在一定得问题,其效果往往还不如分离式隧道更有效,施工更简便。

特别是中隔墙部位和防排水等问题上还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笔者下面就针对对目前常见的几种联体隧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先讲一讲双连拱隧道的结构特点:与分离式隧道相比,连拱隧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左右主洞之间由一条中隔墙分开,中隔墙是关键部位。

连拱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中隔墙的强度问题、稳定问题及围岩的变形问题。

如果中隔墙修筑不理想,直接导致隧道围岩跨度增大,开挖后拱部岩体在自重应力场作用下向洞内移动,并导致两侧岩体受压,拱顶下沉急剧增大,由此而导致支护结构体系的破坏,因此中隔墙施工质量对围岩稳定性、结构受力大小和结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常见中隔墙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常见中隔墙结构形式如下图:①----墙肩纵向管;②----防水卷材+土工布;③----形排水管;④----底部三通。

图1、直墙式①----墙肩纵向管;②----防水卷材+土工布;③----型排水管;④----底部三通管。

图2、曲墙式1.墙身一次浇筑成型的,又有直墙式和曲墙式两种:在肩部有两道纵向施工缝,左右洞防水布紧贴在中隔墙顶,和中隔墙顶的防水布相连,墙肩上一般还有两条纵向排水管与预埋在中隔墙中间的Y型排水管相连接,再通过墙底部的三通管引到边沟等洞内排水系统。

(如图1、2)2.墙身分三次浇筑的:墙身第一次浇筑时,预留出二衬厚度,待主洞开挖后再与二衬一起浇筑,左右洞防水布在中隔墙第一次浇筑时紧贴墙顶预埋,排水管在二衬时埋设。

(如图3)①----墙肩纵向管;②----墙顶防水卷材+土工布;③----墙侧壁PVC管;④----主洞防水卷材+土工布;⑤----墙基座纵向PVC管。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由于设计要求和地形限制,不可避免地要求修筑隧道工程.对于那些布线困难的地段,采用连拱隧道形式,是一种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以某隧道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双连拱隧道施工成功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结合本隧道的实际地质情况,系统地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作者:蔡立永戴培柱作者单位: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刊名:城市建设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010 ""(1) 分类号: U4 关键词:双连拱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首先,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可以分为先固定腹板和后挖的方法,或者先挖后固定的方法。

前者适用于强固山体、无水源的情况,后者适用于长时间施工和水源频繁的情况。

在先固定腹板后挖的施工方法中,首先需要对隧道出口方向进行腹板施工。

腹板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通过扇形钢模和支撑结构进行固定。

具体施工步骤为:确定腹板的形状和尺寸,并进行钢模设计和制作;钢模安装和支撑结构的架设;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腹板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完成腹板施工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挖掘工作。

挖掘工作一般分为顺山体破碎、掌子面破碎和石方移载三个阶段。

顺山体破碎是指将大型岩石通过起重设备进行破碎,并将其清除出隧道,保证隧道出口区域的平整;掌子面破碎是指在拱顶位置进行破碎作业,确保掌子面的规整和光滑;石方移载是指将挖掘出的岩石通过输送带等工具运送至隧道外区域,使隧道内部保持干净。

在挖掘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挖掘速度,保证隧道的稳定性。

在先挖后固定的施工方法中,首先需要进行挖掘工作。

挖掘工作的方法与上述一致,但需要特别关注水源问题。

如果在挖掘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或涌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干燥。

完成挖掘后,即可进行腹板的施工。

腹板的施工方法与先固定腹板后挖的方法一致,但需要注意与挖掘结构的衔接,保证施工质量。

无论采取哪种施工方法,都需要注意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针对双连拱隧道的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如加强通风设备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合理布置通道和逃生通道等。

综上所述,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无论是先固定腹板后挖还是先挖后固定,都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并注意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只有做好施工管理,才能确保双连拱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浅谈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浅谈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浅谈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快速施工技术摘要:双联拱隧道由于其埋深不大,长度较短,上下行线紧贴设置中隔墙分离导致受力复杂、施工工序多等特点决定了其工期比同长度的分离式隧道长,因此如何组织工序施工、优化方案,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同时又保证施工质量,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施工方案的选择、劳动力及机械的配置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快速施工法,希望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关键词:双联拱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前言:包头到茂名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规划南北纵向线路中的第7纵,经过内蒙古、陕西、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六省(区),全长3130公里,是贯穿我国中西部省市的南北路运输大通道。

包茂高速公路从重庆的黔江入湖南境,经吉首、怀化,进入广西桂林,湖南境内里程长度约为350公里,吉首至怀化高速公路(简称吉怀高速公路)是其中重要的一段,长104.83公里。

吉怀高速公路是内陆西部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联系的便捷通道,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加快湖南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投资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榆树冲隧道位于包头到茂名国家高速公路吉首至怀化10标段,该隧道全长443米,隧道平面位于曲线半径为1660m的圆曲线段;隧道纵面吉首端位于-1.0%的下坡,怀化端位于-2.7%的下坡;隧道吉首端采用环框式洞门,怀化端洞门设置为削竹式,吉首端、怀化端分别设置10m、15m明洞。

隧道单跨采用圆拱式断面,边墙及中墙为直线,中隔墙厚2.5米,隧道净宽为21.4米,最大埋深为105米。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3.80米,高度10.32米。

隧址区位于北东向构造带,隧址区未发现大的断层分布,邻近分布的断层、以及岩层走向均为北东向;新构造运动以上升运动为主,新构造运动微弱,区域稳定性良好。

地下水按其赋存的介质可划分为基岩裂隙水;隧址区基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等,均为弱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中,水量贫乏。

公路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公路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公路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隧道作为公路建设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平面线形顺畅、占地面积少、洞口位置选择自由度大、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在特定条件下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本文章结合施工经验,对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双连拱;施工;中导洞;中隔墙1施工方法及要点1.1开挖施工根据围岩情况的不同,目前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主要有中导洞与三导洞两种施工方法。

1.1.1中导洞施工法中导洞施工法就是首先在隧道的中隔墙处贯通一条小断面导洞,并施工中隔墙,然后再开挖上下行线正洞的施工方法。

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①——中隔墙混泥土施工;②——正洞拱部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③——正洞下部开挖两侧开槽及初期支护;④——中间部分开挖。

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条件及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中导洞开挖可以从隧道两端同时施工,在隧道中间贯通,也可以从隧道一端开始施工,在另一端贯通。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中导洞开挖分全断面和短台阶两种施工方法,在围岩整体性较好、节理不发育的地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中导洞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在围岩破碎、节理发育以及洞口地段,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中导洞可以保证施工安全。

无论采用哪一种开挖方法,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尽量减小中导洞爆破对两侧正洞围岩的扰动。

每循环进尺一般要控制在1m以下,围岩较好的情况下最多也不能超过1.5m。

支护要紧跟开挖面,不允许围岩暴露时间太长。

杜绝塌方,因为中导洞即使有小面积的塌方也会给正洞开挖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隔墙的施工顺序与中导洞开挖的顺序刚好相反,根据现场情况可从隧道中间向两端旌工,也可以从隧道一端向另一端施工。

如一座隧道只设一个混凝土拌和站,一般采用从远离拌和站的一端向靠近拌和站的一端施工的顺序,但在工期较紧的情况下也可以创造施工条件从隧道中间向两端同时施工。

下部开挖要先在边墙处开槽,将拱部初期支护接下来后再开挖中间部分。

边墙开挖除采用光面爆破外还要注意进尺不能太大,最多开挖出两榀钢支撑位置就尽快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防止因拱部支护长时间悬空而造成坍塌。

浅谈中洞法施工双联拱隧道横通道施工技术

浅谈中洞法施工双联拱隧道横通道施工技术

以及 城 区中文物保护遗 址等不能 实行开挖拆 迁的建筑 , 再加上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 往往会使得 地铁 工程 的进度 受到很 大影响 , 工期可 能会 被拉 长, 而工期一旦延长 , 对于施 工方 、 建设方以及城市发展 运行 等都是有很 大影响 的。而为 了追赶工期, 按 时完成预期施 工 目的 , 工程技 术人 员在 经过精 密的计 算与模 型试验后 , 提 出了一种新的施工技术 , 即暗挖 “ 中洞法” 施 工双联拱 隧道 开横 通道施 工技 术 , 并在 实践 中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果。现本 文就 以某实例 工程 为例 , 来介绍该施 工技 术的具体 内容 。 关键词 : 中洞法施 工 ; 双联拱 隧道 ; 横 通道 ; 施工技 术 某市在实施地铁工程施工时, 在 A站到 B站之 间的一段工 程的 形成 了比侧洞设计高度大的一个空间。 然后按照设计高度将横通道 施工计划 中, 是首先采用 中洞法进行设计施工 的, 即初期支护及 中隔 范 围内的侧洞 1 部格栅安装 完成, 后喷射混凝土封闭, 此次喷射混凝 墙施工, 之后 再进行侧洞初期支护施 工的 。然而在 具体的施工过程 土将侧洞设计高度以期和横通道内轮廓线之间的范围填充密实 。 这 中, 却发现在距离竖井 3 0 . 7 m ~ 6 5 . 7 m范围内, 与另外一条地铁线路有 样, 横通 道就完全形成 了。 了一段重叠,施工人员继 而立 即采取措施对该段 进行 了加 固处 理 。 2 . 3横通道支护参数 而就在加 固的过程 中, 发现隧道施工设计 方案 中提供 的数据资料与 2 . 3 . 1 超前小导管注浆。 横通道 开挖前沿隧道开挖 轮廓线外打人 实 际测得 的数 据资料不符, 处于安全考虑, 必须 要对加 固方案进行有 中 3 . 2 5 — 3 . 2 5 m m超 前小导管, 并 向管内注浆 。用 以改 良工 作面前方 效调 整。但 同时面 临的一个 问题 是若要调整加 固方案, 需要 很长 的 的土层, 在开挖工作面以外形成厚度为 0 . 5  ̄ l , O m的加固圈。同时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平 荣
( 中铁二 十五 局柳 州分公 司 ,广西 柳 州 5 5 0 ) 4 0 7
侧导 洞及 主洞施工施工 。中墙施工前 ,应将所有 中墙加工好钢 摘要 :文章针对 高速公路双连拱 隧道 施工工序较 多,施 工 筋运输所使用 里程段 ,这样中墙施工与主洞开挖 可以平行作业 。 较 为紧凑 ,工期压 力很 大的状况 ,从 施工组织设计方 面提 出中 保证 中墙与主洞开挖 的平行施工 ,是缩短整个 隧道工期的关键 ,
V=Sx L=4 3× 1 49.m 9- = 3
基 峒 隧 道 位 于 广 西 宜 州 市 寻 坭 村 ,起 讫 桩 号 为 K + 8 4 2 5一
K + 6 ,全长3 4 4 69 8 m,为整体式连拱隧道。单洞净宽 1.5 0 m,净 7 高7 m,进 出 口设 计标 高分别 为9 . 8 . 2 48 m和9 . 4 7 84 m,隧道最 大 0 埋深 14 5 m。隧道平面线型为直线 。路面横坡为2 %。隧道线路纵
坡 K + 8 ~ 4 4 0 为 上 坡 ,坡 度 为 3 4 25 K + 6 段 %,K + 6 一 4 69 为 440K +6段
v ——每循环掘进开挖石方数量 s ——掘进横断面
单位m 单位n l
I —一 每循环掘进进尺
2 .爆 破 用 药 量 。
Q q Q 1 4x4 . 9 . k = V= = . 3 5 4 g 9 9= 6
切槽 、钻孔改变运动等方面都有很好 的用处 ,常用 于以下几 种 止 对 刀加 T 时 出错 、孑 底的的尺寸及粗糙 1 L
总结起来 ,数控 车床 的编程总原则是先粗后精 、先进后远 、 度应设置G 4 o 命令 ; ()当运行方 向改变较大时 ,应在该 改变 先 内后 外 、程序段最少 、走刀路线最短 ,这 就要 求我们在 编程 2 运行方 向指令间设置G 4 O 命令 ; ()当运行速度变化很大 时应 时 ,特 别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并在 大量 的实践中,对所学 的知 3 在其运行指令改变 时设置G 4 0 命令 ; ()利用 G 4 行断削处 识进行验证 或修正 ,做到编制的程序最实用。◆ 4 0进
21 0 0年第 1 5期 ( 第 1 3期 ) 总 6
坝代 正 业文 化
MO D RN EN E R S L R E T RP l E CU TU E
NO.5。 0 0 1 2 1
( u Il ey O.6 C mu i tN 1 3) av
浅议高速公路双连拱 隧道 中墙 施工
单位m
下坡 ,坡度 为09 %。本隧道为整体式连拱 隧道 ,最大开挖宽度 . 7 达二 十余米 ,施工难度大 ,工序繁多 。设 计施 工方案要 求从隧 道 出 口 ( 池 端 ) 进 洞 , 中导 洞 贯 通 浇注 中墙 后 ,再 分 别 进 行 河 右线隧道主洞和左线 隧道主洞的开挖 。
二 、 工方 案 施
q 用药系数V 级及 Ⅳ级 围岩经验值 为05 . k .—1 4  ̄m ,确保安 9
全 ,取用 最 大 值 。
Q ——每次爆破用药数量
单位m
根 据 对 工地 现场 实地 考察 , 为 了尽 早 打 开 施 l 局 面 ,我 项 T
q 一 用药系数
v ——每循环掘进开挖石方数量 3 .安全距离计算。
单位k 咖
单位m。
目部决定 改变原 设计施 T组织计划 ,从隧道宜州端进洞 。中导 洞 贯通后 ,立 即进行 中墙 的浇筑 ,中墙浇 注至5 m长 ,即进行 0
四 、 理选 择 切 削 用 量 合
凶此 ,粗精加工应 分开编程。并 且 ,刀具的进 、退位置要考虑
数控 车削中的切削用量是表示机床 主体 的主运动和进 给运 妥当 ,尽量不要在连续 的轮廓 中切人切出或换刀及停顿 ,以免 动大小的重要参数 ,包括切削深度 、主轴转速 、进 给速度。它 因切削力 的突然变化而造成 弹性 变形 ,致 使光滑连接的轮廓 上
们 的选 择与普通 车床所要求的基本对应一致 ,但数控 车床 加工 产生划伤 、形状突变或滞 留刀痕等疵病 。
的零件 往往 较复杂 ,切削用量按一定 的原则初定后 ,还应结合 3 .编程 时尽量符合各点重合 的原则。也就是说 ,编程的原 零 件 实 际加 工 情 况 随 时进 行 调 整 ,调 整 方 法 是 利 用 数 控 车 床 的 点 要和设计 的基准 、对刀点 的位置尽量重合起来 ,减少 由于基 操作 面板上各种倍率开关 ,随时进 行调整 ,来实现切 削用量 的 准不重合所带来 的加1 误差。 合理配置 ,对操作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加工经验。
工程 概 况
所 以要 精 心安 排 中墙 施 工 。 ( ) 破 安 全 距 离 计 算 一 爆 1 .每 次 爆破 石 方 。 由于 主洞 Ⅳ级 围岩 为 上弧 形 导 坑 预 留核


心土法开挖 ,每循环掘进横断面积最大为主洞Ⅳ级围岩下 台阶, 横面积为4 .m 9 ;每循环掘进按最 大l 3 m计算。
簿 劳 喾碧i 学 露 霉 罄露≯l 雾謦 毋 黪≯# 一 季 曩 誊 簿 嚣 摹 季 露一 蘑 l 棼 § 磐 碧 i 警 嫠謦 鬈聋誊≯ 乎 嚣 季 孽
墙 混 凝 土 浇 注与 主 洞 开挖 平行 施 工 ,以 节约 工期 。 关键 词 : 高速 公路 ; 双连 拱 隧 道 ; 中墙 施 工
五 、 程 中 细节 问题 处 理 编
4 .巧利用切断刀倒 角。对切断面带一倒角的零件 ,在批量 车 削加 工 中 比较 普 遍 ,为 了 便 于 切 断 并 避 免 掉 头 倒 角 ,可 巧 利
1 .注 意G 4 0 的合理使用 。G 4 0 为暂 停指令 。该指令 由于不 用 切 断 刀 同 时完 成 车倒 角 和 切 断 两 个 工 序 ,效 果 较 好 。 同时 切 做实际的切削运动 ,常常被忽略 。但它对于保证加工精 度及在 刀有两个刀尖 ,在编程 巾要 注意使用哪个刀尖及刀宽问题 ,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