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1《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
①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②调节气候, 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海洋生态系统
1、分布: 地球上的全部海洋; 2、主要特点:
海洋生物主要受阳光、温度和 盐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生物的特征:
浮游生物多, 浅海中有大型的藻类, 如海带、裙带菜 等。在200米以内的水层中有丰富的海洋生物。
4.海①维洋持生生态物系圈统的的稳态作,用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
5.提示: 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思考与讨论
❖提示: 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可 以表示为图5-2这样的简化模型。
太阳能输入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量 输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注意事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 物。 2.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营养级。生产 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3.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 4. 分解者不参与该种食物链的组成。 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 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 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思考:在P91图5-4和5-5中,若蝗 虫消失,对生态系统分别有何影 响?
提示: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 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 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 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
所食的动物。 2、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营养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天然森林中的马尾松很少发生虫害,而人工马尾林却常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从生态学上分析,主要原因是( A )A.人工马尾林的营养结构简单 B.人工马尾林的适应性差C.人工马尾林的抗虫害能力差 D.人工马尾林适应松毛虫繁殖4.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能吸收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净化,这个现象说明( B )A.植物具有应激性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C.生物具有适应性D.生物具有遗传性四、总结升华1.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段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量的有机物排入河流后,引起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被需氧细菌大量分解,导致溶解氧大量减少。

(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

小组讨论决定教师指导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D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4、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5、如果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D)A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把生产者的能量尽量多的积蓄起来B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定期清理小型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便于有人观赏珍贵树种D对森林适量采伐,使该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状态六、推荐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 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教案 必修3

力强。 三、当堂反馈 〖例 1〗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 因不包括 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 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某营养级的一些 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替代 D.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 自我调 节能力越大, 因为营养结构越复杂,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就 越多, 如果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 就会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 代替,用其他食物链来代替这一食物链,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D 属于能量流动的特点,不是生态 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因。 答案:D 四、课堂小结 见本节板书内容。 五、作业: 创新课时 P59-60 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林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 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 原因 是( ) A. 松毛虫繁殖力强 B. 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2.下列各种生态系统种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 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3.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 来发现,留种区草的种子几乎被虫吃光了。 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 ) 虫害过度繁殖 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食物链被破坏 D.害虫产生变异新类型 4.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 绝,鹿群的数量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 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 降又趋于稳定 5.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 剩,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 A.大量引进肉食性鱼类 B. 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 C. 大量引入捕食浮游生物的鱼 D.完全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二三
特别提醒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举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分布特 点
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农田等
突出特 物种繁多、结构 物种相对较少、结构 群落结构单一,人 点 复杂、长期稳定 简单、常剧烈变化 的作用非常关键
代 表
植 物
乔木为主
生 动 营树栖和 物 物 攀援生活
草本植物为主
善挖洞或 快速奔跑
一二
(3)消费者 ①种类: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②功能: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 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 ①种类: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②功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 绿色植物利用。 2.关系: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点,其四种成分 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一二三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 物链。最常见的是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叫做捕食链。中学阶段通 常所说的食物链就仅指捕食链。 在分析有关食物链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组成: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即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 生产者,终点是不能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大型肉食动物。环境中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构成任何食物链,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我们现 在讨论的捕食链。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要根据 其所在的具体食物链来确定,即从生产者数起。
一二三
(3)一条食物链上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流动沿食物 链是逐级递减的,且传递效率只有10%~20%,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流 过五个营养级后,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了。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 必修3(1)
2021/4/17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
1
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4/17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
2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021/4/17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
22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整合]
[关键语句]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 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 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 有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 馈调节。
2021/4/17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
13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要点探究
要点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比较
1.当草原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到同等程度的干扰时,使某食 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突然锐减,此时对两个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什 么不同?
提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较简单,当某种生物 锐减后可能会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食物网 复杂,因此高营养级的生物可以以与锐减生物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作为 食物来源。
2021/4/17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
24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随堂检测·基础达标
1.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合理解释是( D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很弱 C.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 D.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说课稿 新人教版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说课稿 新人教版

“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的内容。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要求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信息传递(交流)”这一知识点分布于不同的课本中,必修1讲到细胞膜的功能时,有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必修2讲到中心法则时,有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必修3讲生态系统功能时,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本节课将对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进行“整合”,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备考起到引领作用。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信息传递的知识已经成为考查的一个考点,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盲目性,就这块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归纳,来帮助广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解。

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信息传递的相关原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说学生情况学生对本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在教材中涉及三个模块,学生在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的理解上会发生混淆。

在平时信息传递相关分析的题型上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特别是“中心法则”的内容涉及知识广。

因为本节知识属于复习课,学生基本能看懂这一节基础知识的梳理介绍,所以可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复习本课时的重难点内容。

三、说教法及教学重难点以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基础知识(如细胞膜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功能、中心法则涉及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等)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加强学生对“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情况”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以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及复习重、难点分别是:复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细胞内的信息传递;2)细胞间的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二)能力目标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我国西北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
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典型例题】
(2015课标II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1)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 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还 会进行适当捕鱼等。可是水 仍然很清澈。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3)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不至于破坏。
以上这三个生态系统如何提供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3.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湖泊受到了污染
鱼类等生物死亡
死鱼等生物腐烂
(1)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2)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 越复杂
自我调节 能力越大
5.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方法步骤: (1)铺沙土: 沙土 在上, 花土 在下

(2)倒水:在缸内低处倒进水

(3)放置生物:依据生物生活习性合理放置

(4)放置生态缸:封上生态缸盖,并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
光线
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 阳光直接照射 。
课基堂础训巩练固
一、选择题 1.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河流自身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 分解、微生物分解等方法,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 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事例说明( B ) A.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D.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原因 不包括( D )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多,食物网复杂 C.某一营养级的某种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 代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 能力就越强,因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 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如果某一营养级的某种生物消失,就 会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用其他的食物链代替这一食物链, 以维持生态平衡。D 项属于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属于生态系统自 我调节能力大小的原因。
(2)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很低,原因是 营养结构简单 ,所 以 自我调节 能力小。若 地衣 受到根本性破坏,则此生态
系统将崩溃。
(3)在此食物网中,爱斯基摩人所占的营养级为
第三、第四营养级 ,与狼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4)如果是轻度污染,则对生态系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这是
因为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因为这样,发展到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

他们共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

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特征是()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大多反自己的巢筑在树杈或树洞里 D.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
3.森林是绝大多数动物的生存场所,而且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特别多的种类生活方式是()
A.群体穴居 B.挖洞穴居 C.树栖攀援 D.筑巢地面
4.下列与草原生态系统生活不相适应的生物特点是()
A.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 B.具有挖洞的习性
C.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 D.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5.随降水量的变化,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也常常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北极冻原生态系统6.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7.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硝化细菌、紫菜、地衣 B.木耳、团藻、白菜
C.衣藻、小麦、醋酸菌 D.海带、苹果树、酵母菌
8.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二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9.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
10.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
B.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
C.三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D.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食物关系图。

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____营养级。

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12.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

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

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

根据上述描述回答:
(1)这个小岛上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型鸟是第___________营养级。

(3)在岛上的食物网中,如以一相同的植物能量为起点,请找出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

(4)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C 7.A 8.A 9.C 10.D
11.(1)食物网 3 (2)兔、蚯蚓、蚱蜢三级第四三(3)竞争捕食(4)先增加后减少
12.(1)能,因为可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自然系统(2)三(3)草→鼠→猫头鹰(4)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