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 数字自然分隔形成规律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常见数字推理解法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常见数字推理解法对于河南公务员考试来说,数字推理一直在行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考生也不能忽视对其的备考。
数字推理难度较低,是各位考生应该抓住的得分点。
下面结合例题为大家详细介绍数字推理题的解法。
数字推理一般给考生4到5项,推理下一项是多少。
重点考察的是项与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算关系,位置关系无非是把原来的一个数列每一项进行拆分拆成两个数列,常见的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拆成多次方、乘积和各个数字的形式。
比如1/9、1、7、36、( ),将原数列写成9-1、80、71、62、(53),这样就将原数列拆成了两个简单的自然数列;比如4、6、10、14、22、( ),将原数列写成2×2、2×3、2×5、2×7、2×11,(2×13);比如187、268、367、448、583,( ),观察原数列各个数字之和为16,所以应该选各个数字之和为16的选项。
运算关系指的是项与项之间的加减乘除,比如1/9、1、7、35、( ),项与项之间有倍数的关系。
所以数字推理要想做好就一定要对每一项的数字有一定的敏感性,看到了每一项要联想到数字本身的性质,该数的奇偶性、质合性是否可以写成多次方,比如看到32,就可以联想到32=2×16=4×8=25,32还可以联想到各个数字之和为5,差为1。
有了一定的数字敏感性,拿到一道数字推理题之后,我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局部分析法,一种是整体分析法。
局部分析法指的是观察数列局部的数字特征,比如有多次方数列,可以考虑构造多次方数列,有很多合数,可以考虑合数的拆分,有倍数关系,可以考虑构造倍数数列,比如:3、2、11、14、27、( ),看到27可以联想到27=52+2,所以将原数列可以变形为:12+2,22-2,32+2,42-2,52+2,(62-2)。
另一种是整体分析法,看数列整体的走势,数列与选项之间的变化幅度比较小,可以考虑逐差或求和,数列与选项之间的变化大,可以考虑构造倍数数列、多次方数列或乘积数列。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五大计算技巧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五大计算技巧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示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
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
4.加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示例: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2=6,首数为6。
5.减法中的首数法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 数字运算中应用与综合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运算中应用与综合应用与综合本部分的题型主要是具有特定情境以及成熟解法的实际应用题。
其中的很多题型都曾在公考中频繁出现,因此,考生应全面掌握这些情境问题内在的数量关系。
◎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历年考查的重点题型。
行程问题对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都十分有效,其题目情境多种多样、考点分布密集、难度易于掌控、操作技巧性强,因而相当适合作为提高难度的题型出现。
常见的题型有相遇与追及问题、环形运动问题、水流与扶梯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等。
解决行程问题,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画图法和比例法。
从近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行程问题的题目情境容易理解,但在求解过程中更需要考生能够熟悉常用的分析技巧。
故而,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成为解答行程问题的重(一)公式法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应用前提:所涉及行程环境比较容易想清楚,所涉及每个人的运动过程往往比较简单。
(二)思路提示:按照题目描述过程画出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图分析运动物体之(三)比例法应用前提: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的某个量未知,或者不需要知道具体值,侧思路提示:利用行程基本公式的三条推论进行关系转化。
相遇与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最经典的情境。
公考中题目经常从速度、时间方面进常见的情境有往返相遇、等距离平均速度、两次相遇、间歇运动、加速运动、复杂(一)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n 次迎面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和=全程×(2n-1);第n 次追上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差=全程×(2n-1)若两运动体从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不断往返:第n 次迎面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和=全程×2n;第n 次追上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差=全程×2n①初始状态。
2015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数字推理解题技巧

2015年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解题技巧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往是负幂次数列。
【例】1、4、3、1、1/5、1/36、()A.1/92B.1/124C.1/262D.1/343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 2/13 2/5 8/7 4 ()A.19/3B.8C.39D.32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A. 33B. 37C. 39D. 41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
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A.4B.3C.2D.1五、当一列数都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
【例】448、516、639、347、178、()A.163B.134C.785D.896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减修正系数。
对于幂次数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够的幂数敏感性,当数列中出现6?、12?、14?、21?、25?、34?、51?、3 12?,就优先考虑43、112(53)、122、63、44、73、83、55。
【例】0、9、26、65、124、()A. 165B. 193C. 217D. 239七、在递推数列中,当数列选项没有明显特征时,考生要注意观察题干数字间的倍数关系,往往是一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例】118、60、32、20、()A.10B.16C.18D.20八、如果数列的题干和选项都是整数且数字波动不大时,不存在其它明显特征时,优先考虑做差多级数列,其次是倍数递推数列,往往是两项推一项的倍数递推。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数字推理四大思维—综合思维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字推理四大思维—综合思维由于题干数字的迷惑性,数字推理规律隐藏得很深,解题时可能是直觉思维、构造思维、转化思维交替运用的过程,是猜证结合的过程,这就是一种综合思维。
当前数字推理规律求新求异,真题中时有“出人意外”的数字推理规律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一些基本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字推理规律的积累,多角度开阔思路,实现数字推理解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下面,专家结合实例,重点介绍一下在解数字推理的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解题思路。
二、解题思路1.当数列呈递增或递减趋势,且变化幅度不大时,优先使用作差法。
另外,当数列中无明显规律,寻找数项特征和结构特征也没有头绪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作差法理清关系。
2.当数字之间存在明显倍数关系时,应优先应考虑使用作商法。
例题:4,7,15,29,59,( )A.68B.83C.96D.117解析:初看相邻项的商约为2,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4×2-1=7,7×2+1=15,……。
故此题答案为59×2-1=(117)。
3.当数列各项的跳跃性较大时,则应考虑多次方、相邻项相乘等关系。
例题:3,4,6,12,36,( )A.8B.72C.108D.216解析:此题考察数列的积数列变式,A×B/2=C,即有36×12/2=(216)。
故此题答案为D 。
4.数列有平稳、递增趋势,但通过作差不能解决问题,利用多次方和作商也不能解决时,可考虑取两项或三项求和,从而寻找新数列的规律。
5.拆分法的应用,拆分法是指将数列中的数字拆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然后通过每部分的规律得到原数列规律的方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拆分法主要有整数乘积拆分与整数加减拆分两种。
例题:87,57,36,19,( )A.12B.11C.10D.9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乍看没有规律,仔细观察会发现第二项57=8×7+1,后面各项也遵循此规律,故1×9+1=(10)。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数的基本认识

数的基本分类: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也就是说,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注:0是偶数。
(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
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
偶数可以被2整除,0照样可以,只不过得数依然是0而已。
)按照因数情况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
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0: 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备注:这里是因数不是约数,并且2是唯一一个质偶数,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要是出现质合性的考察,基本上都会涉及到2。
)判断一个较大奇数是否为质数的方法:1、选择一个比他大并且最接近它的平方数;2、将大数进行开方,得到一个数,选择比开方后得到的数小的所有质数进行验证是否能被需要判定的那个数整除;3、若能被需要判定的奇数整除,则说明该奇数是合数,若不能则说明该奇数是质数。
例如:47是否为质数?1、比47稍大并且最接近的平方数是49=72;2、比7小的质数有2、3、5,;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经验证47均不能被2、3、5整除,所以47是质数。
除了上述数的基本性质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小数的整除判定方法,这样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题目就能更加快捷方便地找出答案。
例如:甲乙两个部门刑事案件数,总共是160起,其中知道甲部门的刑事案件是17%,并且知道乙部门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部门共有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54C、37D、42解析:已知甲部门的刑事案件是17%,可以知道甲部门的刑事案件数至少要能被100整除,并且案件总数为160,所以甲部门总案件数应该是100件,乙部门的案件总数就应该是60件,所以可以很快得出以部门的非刑事案件就是60×80%=48件。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考知识点与命题规律例题解析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常考知识点与命题规律例题解析【例1】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8 年我国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1. 打字人员在抄录上表时因粗心输错了一个数据,该数据可能是( )A.5536.8B.17367.5C.6851.7D.3687.3解析:本题答案为B。
本题通过计算小数部分的和即可验算并做出答案。
表中(一)按地区分1-3 月累计一列的三个数据17367.5、2839.0、5338.8小数部分之和的尾数应为.2,与表中所给数字25555.2的小数部分.2不符,故可知这四个数中必有一个错误,而结合答案,只有17367.5这一个选项,故可能是该数字错误,选B。
2.2007年3月,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 )A.5499.0B.5643.9C.8318.0D.8717.2解析:本题答案为B。
已知2008年3月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的总额与增长率,则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51.7/(1+21.4%) = 5643.9(亿元),答案为B。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2008年1-2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A.20.1%B.19.2%C.17.8%D.16.5%解析:本题答案为C。
2008年1-2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38.8 - 1692.4 = 3646.4(亿元)。
2007年1-2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38.8/(1+18.3%) - 1692.4/(1+19.4%)= 3095.5(亿元)。
所以,2008年1-2月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46.4 - 3095.5)÷3095.5×100% = 17.8%。
答案为C。
4.假设自2008年第一季度起,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季度增长10%,则2009年第一季度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亿元?( )A.3847B.3974C.4157D.4263解析:本题答案为C。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数学运算解题技巧

2015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学运算解题技巧数字特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尾数法,它很简单,但是作用却非常强大,许多问题中繁琐的计算都可以利用尾数法而变得简单。
但是在运用尾数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观察选项,选项尾数不同使我们运用尾数法的条件,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则要求考生对于越简单的计算越要做到细心,不出错。
一、尾数法回顾正整数的加、减、乘运算中,每个数字的尾数(末位),经过同样的计算,可以得到结果的尾数(末位)二、公务员考试真题再现【2011年】49.某科研单位共有68名科研人员,其中4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30人具有高级职称,12人兼而有之。
没有高级职称也没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是多少人?A. 13B. 10C. 8D. 5答案:D。
【解析】二集合容斥原理。
总数-都不满足条件的个数=满足条件一的个数+满足条件二的个数-满足条件一、二的个数;设没有高级职称也没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为x,列式:68-x=45+30-12,解得x=5,选择D选项。
【华图提示】结合选项运用尾数法,8-x=5-2,可迅速得出x=5,选择D选项。
【2009年112】有六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6岁,把其中一个人换成另外一个13岁少年后,再增加一个20岁的青年,这七个人的平均年龄则变为18岁。
被换掉的那个人的年龄是多少?( )A. 6岁B. 3岁C. 5岁D. 4岁答案:B。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假设那个人的年龄是x,可列出式子16×6+13-x+20=18×7,解得x=3,选择B选项。
【华图提示】结合选项运用尾数法,6+3-x=6,可迅速得出x=3,选择B选项。
【2007年5】2 3 7 46 ( )A.2112B.2100C.64D.58答案:A。
【解析】幂次修正数列,3=22-1,7=32-2,46=72-3,未知项=462-4=2112,选择A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自然分隔形成规律
数字推理源于国外的智商测试,但是大家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而且随着考生人数的增加以及考试机制、题库的逐步完善,考试中的数字推理也越来越难。
并且数字推理比较特殊,只有当你找到规律时才会豁然开朗,否则会很浪费时间,还不一定能解得出来。
下面华图教育资深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解答一道数字推理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一道数字推理题,简单来说就两步:第一,判断类型;第二,依据类型选用具体方法。
第二步很重要,掌握具体题型的具体方法是解数字推理的基本能力,后续重点给大家介绍。
第一步更为重要,是解数字推理的前提和关键。
拿到一道数字推理题,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是什么题型呢,或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步骤来处理一个尚未确定类型的普通题目。
这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数字推理的题型分类。
下面给大家介绍五大题型:
1、分式数列:数列中的数字通过自然分隔,形成某种特定的规律。
2、多重数列:数列中数字通过交叉或分组,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规律。
3、幂次数列:数列中有基于平方、立方或其他乘方规律。
4、多级数列:数列中相邻项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结果形成某种特定的规律。
5、递推数列:数列中前面的项通过某种特定的运算,得出后一项从而形成规律。
思维方式:
假如我们把数字推理的原题数列称为原生数列,而原题数列经过一定处理后得到的新的数列我们称为次生数列。
得到次生数列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
1、原数列相邻项做差、商、和、积得到新数列。
2、原数列通过交叉思维得到两个新数列。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3、原数列通过分组运算后得到新数列。
4、原数列分子(分母)单独构成数列。
5、原数列写成幂次数列,其底数(指数)单独构成数列。
6、原数列解题过程中遇到修正数列。
7、原数列拆成两个乘积子数列或是加和字数列。
事实上只需记住以下简单口诀:特征---做差---递推。
这是我们做数字推理题需要锻炼和强化的思维定式。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