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非故意伤害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近年来,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安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缺失是导致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很多家长和学校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提升,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加重,导致孩子们长时间坐着学习,缺乏运动,容易导致体能下降,从而容易在运动中受伤。
家庭矛盾对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常常因为工作压力或者生活琐事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逆反,从而在一些冲突中受伤。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网络泛滥,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比如模仿电视中的暴力镜头、模仿网上的危险游戏等,这些都增加了未成年人受伤的风险。
除了以上主要原因外,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较小,对危险认识不足,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在一些不懂得危险的情况下做出冒险行为,导致意外受伤。
针对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未成年人的意外伤害风险。
首先,家长和学校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要只注重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增强体质,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其次,家庭和社会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另外,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减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最后,未成年人本身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冒险行为,学会正确的危险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全力合作,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意外受伤。
中国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作者简介】王立峰(1974-),男,安徽蚌埠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工作。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6.04.047中国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王立峰安徽省亳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236800【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 353.11R179【文章编号】1000-9817(2016)04-0630-04【关键词】创伤和损伤;危险因素;儿童非故意伤害是指各种意外事故引起的人体损伤[1],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伤害,如溺水、车祸、动物叮咬、烧伤、烫伤、跌落、中毒及医疗事故等,国际疾病分类(ICD -10)已将其作为疾病单独列为一类[2]。
儿童是非故意伤害的脆弱人群,据相关报道[3-6],非故意伤害是近年来全世界儿童致伤、致死、致残最主要的原因,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发达国家,有1/3的儿童死亡归因于非故意伤害[7];在我国,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非故意伤害,并且以每年7% 10%的速度增加,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家庭带来极大忧虑[8]。
儿童非故意伤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给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提供方向,减少非故意伤害对我国儿童的危害,更好维护其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笔者就影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个体、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1个体因素1.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非故意伤害发生率及伤害的类型各不相同,与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特点息息相关。
1.1.1年龄与发生率关系孙媛媛等[9]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国内儿童非故意伤害的研究现状指出,儿童非故意伤害在人群分布上有两个高峰年龄段,分别是3 5岁和7 14岁;魏跃红等[10]分析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随着年级增高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照顾逐渐减少,非故意伤害发生率逐年级增高,在四年级组达到最高值;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理论模型及其干预

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理论模型及其干预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从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自伤理论模型方面入手,主要介绍了四功能模型、发展病例模型和经验回避模型三大主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干预思路及方法的介绍。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理论模型1定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地、直接地、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而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行为,包括割伤、擦伤、烧伤、打伤或抓伤自己等多种形式[1]。
第5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DSM-5)已将NSSI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类别纳入,并区别于自杀、间接自我伤害行为(如药物滥用或饮食障碍)以及其它的自愿实施并被社会接受的身体伤害行为(如穿孔,纹身),并将过去1年内NSSI大于等于5次作为评价标准。
2流行病学特征2.1检出率中国大陆中学生NSSI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报告结果为27.4%[2];最新调查研究显示,中小学生NSSI检出率为30.74%[3]。
国外研究所报告的青少年NSSI检出率范围在14%-47%中[4-5];其中,学者Lim等[6]对1989年至2018年期间有关儿童青少年NSSI、故意自我伤害(DSH)和自杀行为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综述,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686672名,结果过去NSSI检出率为22.1%,近1年的NSSI检出率为19.5%。
2.2性别差异目前有关儿童NSSI检出率性别上的差异的研究较少,最新国外研究显示儿童期NSSI行为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7]。
有关青少年NSSI检出率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结果不一致。
有研究显示青少年NSSI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3,8],但中国大陆青少年NSSI的meta分析报告结果的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2],国外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NSSI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9]。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_王萍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_王萍中脑动脉梗阻后注入IL-10能明显减少梗死区 15 ,所以推测IL-10在WMD的形成过程可能起保护作用。
5 一氧化氮的神经毒性作用在W MD中的作用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信息分子,在WMD中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能表达诱导型NO合酶mRNA,这种表达在刺激后8h产生,在48h内稳步增加,持续达72h。
诱导型NO合酶被表达后,使NO合成大量增加,过量的NO将产生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导致WMD 16 。
综上所述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瘫的主要病因。
低胎龄、低体重、各种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疾病如前置胎盘、妊高征、新生儿窒息、休克、低碳酸血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绒毛膜和羊膜炎)、新生儿败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是引起WMD 的高危因素。
因此,围生期抗感染、维持血压和血气的稳定对预防WMD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 Paneth N.Classi fying brain damage in preterm infant[J].Journal of pediat-rics,1999,134(5):5127.2 M ichael OT,Dammann O.Antecedents of cerebral palsy i n very lo w-birthw ei ght infant[J].Cli n perinatol,2000,27(2):285~301.3 Inage YW,Itoh M,Takas hima S.Correlation be tween cerebrovscular matur-ity and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J].Pediatr Neurol,2000,22(3):204 ~208.4 Back SA,Luo NL,BorensteIn NS,et /doc/0617578279.html,te oligo-dendrocyte progeni torscoi ncide wi th the developmental window of vulnerabili ty for human perinatal white matter injury[J].J Neurosci,2001,21(4):1302~1311.5 Fern R,Moller T,Rapid ische mic-cell death in immature oli godendrocytes:a fatal gl utamate release fed-back loop[J].J Neurosci,2000,20(1):34~42.6 Yoon BH,Romero R,Ki m CJ,et al.A mni otic fluid interleuki n-6:a sens-iti ve test for antenatal diagnosis of acute i nflammatory lesions of preterm pla-centa and predicti on perinatal morbidity[J].A m J Obs tet Gynecol,1995, 172(3):960~970.7 Dammann O,Levi ton A.M atemal intrauterine infection,cyctokines,andbrain damage i n the pre term ne wbom[J].Pediatr Res,1997,42(1):1~8.8 毛键.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有关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7):387.9 Di telberg JS,Sheldon RA,Epstein CJ,et al.Brain injury af ter perinatal hy-poxi a-isc hemia is exacerbated i n copper zine superoxide dis mutase trans gen-ic mice[J].Pediatr Res,1996,39(2):204~208.10 Volpe JJ.Neurology of the ne wborn[M].thi rd edi tion.Philiadephia,P A:W.B.Saunders,1995.294.11 Kadhim H,Tabarki B,Verellen G,et al.Inflammatory cytoki nes i n thepathgenesis of periventricul ar leukomalaci a[J].Neurol gy,2001,56(10): 1278~1283.12 Bell M,Hallenbeck J M.Effec ts of intrauterine inflammation on developingrat brain[J].J Neurosci Res,2002,70(4):570~579.13 毛键.感染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4):216.14 Yoon BH,Ro mero R,Kim CJ,et al.High expres 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6in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 acia[J].Am J Obs tet Gynecol,1997,177(2):406~411.15 Dammann O,Leviton A.Brain damage i n preterm newborns: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cati on as a s trategy to reduce disabilities[J].J Pediatr, 2000,136(4):433~438.16 Liu J,Zhao ML,Bros nan CF,et al.Expressi on of 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 n pri mary human as trocytes and microglia[J].J Immunol,1996,157(8):3569~3576.(收稿日期:2006-07-08 修回日期:2006-08-26)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广西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 545001) 王萍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影响因素探析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影响因素探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是指青少年以故意伤害自己来解决情绪问题、减轻心理痛苦或寻求帮助的行为。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现象逐渐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也备受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以期能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自伤的困扰。
一、心理健康问题许多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源于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各种压力,而有些青少年可能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无法有效地应对压力,从而采取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来缓解心理痛苦。
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
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家庭冲突、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不良家庭环境会增加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风险。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青少年可能缺乏安全感和依靠感,无法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导致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
对家庭环境进行改善和干预,加强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关爱,对预防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同伴影响青少年之间的同伴影响也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显示,如果青少年的同龄朋友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那么他们也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
这是因为同龄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现象,青少年可能受到同伴的行为和言论的影响,产生模仿行为。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念,对于减少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使得很多青少年选择非自杀性自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资源的不断倾斜,学生们在学业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很多青少年可能因为学习成绩的问题而感到无望和绝望,无法有效地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从而采取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来发泄和缓解内心的痛苦。
中国三城市儿童非故意伤害状况调查分析

1 s C C, e i O 0 0 C 1 a 7 e D B i n 1 0 5 . In . e jg i
fr h oi adNocmmu i b iae o to a P eet ,C i o C rnc n no nc l s sC nrl n rvni a eD e d n o h 一
vd n vd n e f rf r h ri tr e t n.M e h d Th u sin ar u v y wa o d ce mo g t e p r n sa d o h r i i g e i e c o u t e e v n i n o to s eq e t n i s r e sc n u t d a n h a e t n t e o e
W : . hr r 26ci rno c jrd whc c u t r 6 5 iuyrt. enuyrt o rec i s a 11 T ee wee 7 hl e n enue. i ac ne f . % n r e Th r e f he t 1 d i h o d o1 j a i j a t ie s
【 b rc O j te one i t t au o cih ̄ iuynBi g S agaad unz u o p — As a 】 t t be i T v ta e t s f hdc n r i ei , hnhin agh r r cv i sg e h s t l j j n G o f o
f m iht w a : aghu eigadS ag a;tet e aigi uycue eef l ols net s n r h l W Gu zo ,B i hn hi h el d r assw r s li /xr i o g oo s n j n n r h e n n j l a ,c io uo n a s te rsnrd i t nwe l e mb . i r t s e T e uvya os we t pr c i adsri ; h at i ue r r w ri s f e / e dfc. h re s o d t uef i — p n p j nu eo l g n so a a n s l h a h s ia n l jr uy啪stefs r g e ioai /pa dc si . 3 5 i ui eesprc uywh hd o ed it a et nds ct nsri a r hn 9 . % n r w r ef i i r i i n t e h r n h l o nn u g j e s u ia n lj c d n hsi lai . 6 2 i ui ap n t o /om. hns etodadsh o kn e adn 4 .% i ui p opt i t n 3 .% n r hp ee a medr te t / a n co l idrr e . 6 3 n r h — az o j e s d h r r / g j ea s
我国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研究进展

ISSN 2095-1566CN11-9306/R 综述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JCX17_0068)作者简介:周义夕(1994—),女,硕士,主要从事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通讯作者:张徐军,E-mail :xjzhang@我国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研究进展周义夕,高刘伟,费高强,李欣宇,钱依宁,孙倩男,张徐军*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210009摘要:伤害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概括了我国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现状、分布情况、研究方法等进展,以为未来儿童伤害、预防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中国;非故意伤害Progress in Unintentional Child Injury Research in ChinaZHOU Yi-xi,GAO Liu-wei,FEI Gao-qiang,LI Xin-yu,QIAN Yi-ning,SUN Qian-nan,ZHANG Xu-jun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Abstract:Unintentional injury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at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in status,distribu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n child unintentional injury in China,thus providing the base of injury preven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future.Key words:child,China,unintentional injury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病例资料,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统计 分析等方法,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和预防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研究。
02
儿童意外伤害概述
儿童意外伤害定义及分类
定义
分类
按伤害类型
按发生场所
按受害年龄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在儿 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由于非故意或不可预见 的原因造成的伤害,包 括但不限于跌倒、交通 事故、烧伤、中毒等。
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但通过分析原因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干 预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和伤害程度。
研究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干预措施对保障儿童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为降低儿 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伤害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意外伤害可以根据 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根据伤害类型、发生 场所、受害年龄等。常 见的分类包括
分为跌倒、交通事故、 烧伤、中毒等。
分为家庭、学校、公共 场所等。
分为婴儿期、幼儿期、 学龄前等。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发生情况
儿童意外伤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因意外伤害 而死亡或受伤。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但总 体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视和干预的问题。
案例二:社会环境导致的意外伤害
交通事故
儿童在道路上行走或玩耍时,未遵 守交通规则或成人监管不力,导致 交通事故。
公共场所安全问题
公共场所设施维护不当或安全提示 不足,儿童不慎跌倒、摔伤等。
社会暴力事件
社会上存在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 如校园欺凌、社会恶势力侵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2年
第 4期
8 月
长治 医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CHA NGZHl M EDI CAL
Vo. 6 No 4 12 .
Au . 2 1 g 02
3 09
动 功 能 及 远 端 脊髓 形 态学 的影 响 [] 中 国康 复 医 学 杂 志 , 0 1 2 J. 2 1 ,6
疗 效 观 察 口] 光 明 中 医 ,0 1 2 ( 1 :2 82 8 . . 2 1 ,6 1 ) 2 8—2 9
[ 5 B rs AS R vs D Di n o J .Th n g me to 2] un , ia A, t n F u e maa e n f
n uo e i ba d ra d s x a y fn t n at rs ia c r nu y e rg nc ld e n e u l su c i f pn l o d i r d o e j
[ 9 A a 2] d msMM , c sAL S atiyatrsia c r nuy Hik . psi t fe pn l odijr c [] S ia C r ,0 5 4 :7 —8. J. pn | od 2 0 ,3 5 756 [ 0 KrueP, dihT, t u eA L mbrrpt ieman t 3] a s E r Sr b . u a e eiv g ei c a t c si lt n rd css at o eices fte lw rl s J . t muai e ue psi tn n raeo h o e i [ ] o c mb
伤害是 因各 种 物 理性 、 化学 性 、 生物 性 事 件 和
染 病和慢 性病 上 , 现在卫 生行 政部 门 已经开始 认识 到伤 害对 居 民健 康 和 国 家 可 持 续 性 发 展 的 重 要
7 2 7 3 7—7 .
[ 1 T o snA , r tLI ̄l , a. l icl n gme t f 3 ] hmpo JJ r t , e e 1C i na maa e n ae x ky n o sat i [ ] T Ne rl uougP yhar ,0 5 7 :5—6 . psi t J . uo Ne rs r sc i y 2 0 ,6 4 94 3 cy t
的 疗 效 分 析 [] 中 医 临床 研 究 ,0 2 4 3 :23 . J. 2 1 , () 3 —3 [ 7 王 亲 华 , 岩 , 莹 , . 歇 导 尿 技 术 配 合 膀 胱 功能 训 练 在 2] 陈 高 等 间 神经源 性 膀 胱 的应 用研 究 [ ] J .中 国 民 康 医 学 , 0 2 2 2 : 2 1 , 4( )
[4 宋 秀 芳 , 丽 丽 , 楠 .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家 庭 康 复 指 [ ] 中 3] 贾 张 脊 J.
国 当代 医药 ,0 2 1 () 1 516 2 1 ,9 8 :2—2 . ( 稿 日期 :0 20 -9 修 回 日期 :0 20 -2 收 2 1 —41 ; 2 1-52 )
[4 张素 洁 , 同 , 治 . 米 穴 位 贴 敷 缓 解 脊 髓 损 伤 并 发 肌 痉 2] 司 李 纳
挛疗 效 观察 [ ] 中 国针 灸 ,0 8 2 ( 1 :4—5 . J. 2 0 ,8 1 ) 8 98 1
[ 2 曾彦 . 经 生 理 技 术 治 疗 脊 髓 损 伤 引 起 的 肌 痉 挛 中 的 』 3] 神 临床
[3 方 璐 , 小 芳 . 理 关 注 在 截 瘫 患 者 康 复期 中 的 作 用 [ ] 吉 3] 刘 心 J.
林 医学 , 0 2 3 ( ) 1 9 . 2 1 ,3 9 :9 5
[] S ie2 0 ,6S p 1: 1 9S 3 . J . pn ,0 1 2 ( u p)S 2 一 16 [ 6 唐卫 东 . 合 性 传 统 康 复 疗 法 对 脊 髓 损 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23 综
S i a r . 0 4, 2 2 6 — 2 p n lCo d 2 0 4 ( ): 7 7 .
[ 2 朱 小 姗 , 增 辉 , 乐 乐 . 灸 治 疗 外 伤 性 截 瘫 的 临 床 研 究 2] 岳 陈 针 进 展 [ ]针 灸 临床 杂 志 ,0 2 2 ( ) 7—1 J. 2 1 .8 3 :07 . [3 陈启 波 . 灸 结 合 康 复 治 疗 干 预 时 机 对 不 同程 度 脊 髓 损 伤 2] 针 患者神经 功 能恢 复 的影 响 [] J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0 1 3 ( ) 2 1,1 3 :
( ): 1 - 1 . 3 2 0 2 4
1 5. l . 9 2 4
[ 8 王 全 刚 , 华 茂 。 丁 乙 , . 髓 损 伤致 大 鼠 神 经 源性 膀 胱 23 姜 刘 等 脊 尿 动 力 学 变 化 及 P Y4的 表 达 意 义 [ ] 中 国 医 学 工 程 ,0 2 2 2 J. 2 1,O
( ): 9 2 . 3 l - 0
[ 1 刘 帅 , 艳 丽 , 巍 . 重 步 行 训 练 结 合 电 针 对 脊 髓 损 伤 大 2] 邢 孟 减 鼠损 伤 组 织 脑 源 性 神 经 营 养 因 子 的 影 响 [ ] 中 国 康 复 理 论 与 实 J.
践 , 0 2 1 ( ) 4 04 2 2 1 ,8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 .
儿 童少 年 非 故 意 伤 害影 响 因素 及 干 预 研 究 现 状
宋 瑞娟
关 键 词 儿 童 少 年 ; 故 意 伤 害 ; 究 非 研
中图分类号 R1 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 献 编 号 1 0 一2 1 ) 4 3 9 0 0 6 ( 0 2 0 — 0 —5
马世 民 王 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