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二本生跨考211成功记
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_二本毕业出路

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_二本毕业出路为什么不建议二本去考公务员由于难度太高,有些本科毕业生考了多次都没有考上,于是就会觉得不要考公务员了。
但其实考公务员对于二本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本毕业的出路有什么1、可以选择考研,考研可以提高二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
但是考研对于二本毕业生来说,也是有弊端的,就是就业压力依旧存在,而且随着研究生扩招,可能会导致研究生学历含金量降低。
2、可以选择进企业工作,有些二本大学的学生,虽然考研和考公务员、事业编都尝试过了,但最终没有成功,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进入了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工作,有人干管理,有人干销售,还有人选择跑业务,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3、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留学归国以后,同学们的各方面条件都能提升至少一个档次,不管是找哪方面工作也都能更顺利,有的留在国外出路也很广阔。
大学生毕业后考公务员容易上岸吗大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人更容易上岸:大学期间成功入党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更容易上岸。
这是因为体制内单位普遍都更加看重党员的身份,有些单位更是明确指出党员优先,还有的虽然没说,可党员依旧可以优先录取。
第二类就是985、211毕业的大学生也更容易上岸。
名校的毕业生在哪儿都十分的受欢迎,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
其次是有西部计划以及三支一扶等经历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更容易上岸,有些岗位是有明确的要求,有些则是在同等的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这类大学生。
再者就是退伍军人以及国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更容易,退伍军人是因为国家的政策。
后者则是公务员改革后,公务员的一种招考方式,上岸也更容易。
公务员的优点一是社会认可,地位超然。
由于中国传统的影响,对于公务员,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择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部分都会得到对方家长的认可。
二是工作稳定,没有风险。
公务员工作非常稳定。
工作过程中一般不会犯错误,不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2013版二本非211保送北大(成都理工大学)

2013版二本非211保送北大【成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北京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2013版二本非211保送北大——谨将此文献给我的父母、老师、同学、EEBan、423的兄弟们首先我说一下,我保的是地学,不是经管信科,竞争没那么激烈,我运气也确实蛮好的,没有P大土著和我竞争,自己也没那些985牛。
我主要还是希望那些非211的看到这篇文章后鼓起勇气,努力奋斗!序或许和一般同学不同的是,我是从大学入学前就开始明确要保研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复杂的原因。
就在前几天,为期3年的保研之路暂时告一段落,我即将完成在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本科学习,成为一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准研究生了,研究方向为微波遥感在月球与行星探测中的应用。
经历的太多,要感谢的人太多,撰写此文希望能给那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一点鼓励,也希望在几年以后自己有一份真挚的文字回忆可以细细品味。
高考失利我永远记得自己的高考排名:68215名,我永远记得南师附中09年共有44个人保送、考了33个清北,我永远记得自己的化学只要多做对一道题就能拿A就能去厦门大学,我永远记得09年年初当我拿到厦大自招接收函时的激动,我永远记得高考成绩出来后父母脸上的失落,我永远记得在半年之内从全国20名的高校掉到150+高校的滋味……但现在看来,我真的得感谢上天给我带来的这次“磨难”。
入校之初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或许这些词有些偏激,但是我09年9月份的心情真是如此。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我的父母。
他们都是南京某一所高校的老师,他们学校虽然不是211,但是录取分数非常高、而且专业极强,因此每年都有人保送北大。
因此在暑假期间,我的父母极力反对我复读,他们认为我只要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在本科阶段有所作为。
其实在2009年,保研还不是很火爆,但在那时我已经开始搜集保研的各种消息、经验,最终确定我的大学生活将在以下3个方面好好努力,那就是:成绩、竞赛、科研。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

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生而为赢的坚持——一个班考上16位北大、清华、人大研究生的故事一个培训班,48名同学,16名分别被清华、北大、人大录取,这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12考研北京跨考考研基地的真实故事。
根据统计,跨考魔鬼集训营今年总共有2200多名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被“985”录取的多达500名。
“我们过去也有很多同学考生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对这个通过率早就习惯了,但今年一下子有这么多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人大,在跨考是第一次。
” 该班的班主任孟老师继续补充说,“这48名同学当中,大部分人的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同学来自二本、三本甚至是不知名的院校,还有7、8个同学是工作数年之后再回来报考的。
而且,和其他来参加集训班的学生一样,这个班的同学有超过80%是准备要跨专业考研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报考的难度更大、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师生们都将成功归结于考生的平常的心态和不平常的坚持,通过这样的坚持,他们在创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渴望,是一种力量崔馨予,本科院校:吉林大学新闻学录取院校:北京大学新闻学总分:353还没来到集训营之前,崔馨予的目标就已经非常坚定。
她有着非常严重的“名校情结”:非北大不考,非新闻不上。
追问为什么,她说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一个梦想:高考的时候因为5分的差距和北大檫肩而过,为梦想远赴吉林默默积淀。
好不容易等了4年,她决心一定要在考研时候拼一把,圆梦北大!而相对于那些一考再考、甚至三战四战的考生而言,崔馨予是非常幸运的。
首次考研,她就以政治68、英语65、专业课112、108、总分353分的成绩杀进复试,并顺利通过,最终录取。
崔馨予参加的是跨考的“魔鬼集训营”。
回忆起自己100多天“魔鬼之旅”时,她感慨万分:“自从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从前那种无所忌惮的放纵了。
大家的目标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连节假日也不例外。
我每天的生活都如流水线:早上6点30分起床,洗簌。
理科差生逆转成学霸的高考励志故事

理科差生逆转成学霸的高考励志故事导语:差生的你,还在为紧张的高考复习慌忙失措吗?还在为自己高一、高二没复习而懊悔不已么?还在羡慕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霸们吗?快来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吧!绝对励志!绝对传奇!差生逆转成学霸,高考的成功逆袭!自述我高一高二完全没学,高二无事请假在家十几二十天,高一高二上课也是爪机,作业更不做,那时就是专科的水平。
高三开始读书,一点都不努力,高三学习时间是普通学生的80%,只是运用了些特殊方法。
我是今年广东高考理科生,高考成绩611分,重本线574分,高之37分。
我虽然智商已经达到了天才的标准,但高三,并没有用天才标准的智商去学习。
我觉得普通人的智商就可以应对高考了。
我的逆袭,归功于我自创的特殊方法。
我不认为我自己有多了不起,智商高不代表成功就相随。
比我了不起的人,多的是了,他们低调罢了。
策略高三,8月补课。
语文英语在普通班里数中下水平了,数学、理科三科有上高中的人知道的知识都比我多。
语文英语是两年没有学,语感大跌,想速度找回来已不太可能,故这两科暂时搁边。
理四科的超低分,就不是能力问题了,把知识学会去就可以恐怖地提升分数。
然而数学又难又坑爹,所以我选择了强攻理综。
题永远做不完,思维方法技巧灵感才是王道我一直都很欣赏一句话: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没有。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别人能不能走过来,没人知道。
但我只知道,我的学习策略,很舒服。
高三一年,我完全没有感到沉重和压力,反而很轻松很愉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信不信,就要看自己了。
关于智商和高考,我说说吧。
分析自身情况,设下战略计划,是要靠一定的智商的。
但单纯的学习能力,与智商的关系实在不大,我认为“智商”不怎么影响“学商”。
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一百零几,应对高考,是没问题的,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成绩的。
我在学习上不是强在即时战斗,而是我的谋略。
所以,忽略智商吧,不要失败了就归咎于自己的智商不够,这是在找借口。
差生高考逆袭励志故事:从学渣变学霸我那时候比较贪玩,初中升高中是竞赛得奖直升的。
二本学生,四级未过,考研英语50+,211工程、985平台大学录取

二本学生,四级未过,考研英语50+,211工程、985平台大学录取我虽然是二本学生,但我不干平庸、我更不干自己的人生在此定格,我选择考研!我甘愿寂寞、我甘愿流血流汗、我甘愿顶风瀑雪,我甘愿起早贪黑......本人菜鸟一枚,就读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习。
说心里话,因为学校牌子太软了,找不到好的工作,在2014年3月份,纠结了一个星期,终于作出决定考研!4月份正式加入了考研大军,三点一线的生活也就开始了。
下面直入正题,为大家讲述我考研的点点滴滴吧!4月之初,我便背上书包,踏入了我们的图书馆,由于当时系里安排专业课比较多,每天大多时间还是正常上课,下午和晚上基本就是学习数学和英语。
在这里提醒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考研英语决定你能不能上研究生,这话说的一点也不为过!在考研的历史上无数的英雄好汉前仆后继都死在英语上了,真不可马虎呀!尤其对于二本的学生,本来英语基础就差,再加上大学也没怎么学习英语,所以考研路上,第一拦路虎就是英语,我们必须打倒它,不然所有的努力将会灰飞烟灭。
说说考研英语的难度吧,和四六级没法比,因为这两者考察目的不一样,深度也有差别,也有六级500+的,考研死在英语上的。
教育部工科英语国家线连续两年一区38分(二区35分),一般东北、华北、西南的985高校的工科英语线也就45,当然也有50的,但是很少。
从这组数据中,大家应该能感受到考研英语的难度吧。
英语,这东西,一天两天根本赶不上来,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长期的积累才方可见到成效,正所谓语速则不达!本人英语超烂,四级未过,高考也就70+吧!当初我之所以纠结考研的原因就是因为英语!下面我谈谈我的英语之道,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
首先,考研资料的选择,本人没有报班,没有买考研英语资料。
因为有个好心的学长把他的英语资料留给我了。
考研英语真题大家不用买套题,一般在网上都能找到电子版,然后直接自己打印就行。
本人用的是学长给的张剑黄皮书(基础版1997~2004)、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2003~2013旧版)还有自己打印的真题,考前一个月自己买了本张剑的5篇模拟题和何凯文的5篇模拟题。
二本考研成功硕博连读的例子

二本考研成功硕博连读的例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希望通过深造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考研成功并顺利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再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然而,事实上,也有许多二本院校的学子通过努力和聪明才智,在考研中取得了成功,进而顺利实现硕士和博士的连读。
本文将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启发他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二、成功案例1. 张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他在大学期间通过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在考研时,他选择了合适的复习方法,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刻意培养了科研能力。
他成功地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深耕科研,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硕士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2. 李某,在某二本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攻读本科期间,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较高的学习成绩。
在考研时,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
他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担任学生会干部,培养了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终,他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努力学习和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
硕士毕业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3. 王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数学专业。
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科研项目。
在准备考研时,他选择了数学专业的热门方向,并刻意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他还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些数学培训班,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最终,他成功考取了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期间继续深耕数学领域。
硕士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4. 张某,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高三理科差生高考成功逆袭真实故事

高三理科差生高考成功逆袭真实故事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一批新闻人物出现,他们或者是各省高考状元、或者是因为高考某科成绩特别优秀,还有就是高考成功逆袭的。
下文中这两位就是打破大家的认知,用高三一年的时候逆袭高考的存在。
2021年广东高考理科生,高考成绩611分,重本线574分,高之37分。
仅靠高三一年逆袭成功,看看他为大家总结的经验吧!我高一高二完全没学,高二无事请假在家十几二十天,高一高二上课也是浑浑噩噩,作业更不做,那时就是专科的水平。
高三开始读书,一点都不努力,高三学习时间是普通学生的80%,只是运用了些特殊方法,仅供参考。
我是2021年广东高考理科生,高考成绩611分,重本线574分,高之37分。
我的逆袭,归功于我自创的特殊方法。
我不认为我自己有多了不起,智商高不代表成功就相随。
比我了不起的人,多的是了,他们低调罢了。
备考策略高三,8月补课。
语文英语在普通班里数中下水平了,数学、理科三科有上高中的人知道的知识都比我多。
语文英语是两年没有学,语感大跌,想速度找回来已不太可能,故这两科暂时搁边。
理四科的超低分,就不是能力问题了,把知识学会去就可以恐怖地提升分数。
然而数学又难又坑爹,所以我选择了强攻理综。
关于理综整个高三,我从未在家中学习一分钟。
八月,每天,我都强硬地把自习课扯出20来分钟去专注理解记忆生物书的内容,速度很慢,从必修一开始,努力往第一轮正在复习的进度靠拢。
用了两三个星期,所强攻的章节,跟上了复习的进度,而后也一直都有拼生物。
之后测了一次必修一,从40分变成80多分接近90分。
生物,课本,就是王道。
物理没有做过一次笔记和错题,上课时,别人做笔记的时间,我就抓紧时间,非常非常努力地用心地思考理解记忆原理规律,为什么它会这样它会那样。
就这样,物理越来越强大,之后一直没有考低过班前五。
化学一开始真心弱,真心累,内容太繁杂,但必须啃,没办法。
最重要的是那本绿色的厚厚的备考,前面的内容,就是基础,非常很重要,我做满了,有些章节,每一个选项每一行字都自己去思考推敲拓展。
学习心得体会最新8篇

学习心得体会最新8篇学习心得范文字篇一大家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
优异的成绩必须经过努力与艰辛。
下面我就分几点来说说我的学习心得:1、贵在坚持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晨的时间是宝贵的。
因为早上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
我们可以早点起床,背古诗,读课文,背概念,记单词等。
不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2、专心致志记得有一次级会,卢主任给我们讲了专心致志这个词,会后我按照卢主任所说得去做,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无论哪一项科目都得专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同时做好笔记,课后再认真整理笔记。
其实考试的很多内容都是跟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有关的,只要你在课堂上能做到专心致志,你的这节课就一定有收获。
3、不耻下问在学习的过程中,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不耻下问。
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谦虚使人进步,遇到不懂的问题谦虚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率。
平时在做奥数题的时候,我总是请教班上的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向他们学习解题的思路,久而久之,我发觉自己的数学思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善用周末有很多同学觉得周末很宝贵,一眨眼就过了,我也不例外。
因为我的周末很充实,星期五的晚上我去打羽毛球,因为经过一周的学习后,适当的运动是有必要的,一来可以放松放松,二来可以锻炼身体。
可谓一举两得。
星期六的早上我一般是做作业。
到了下午我回到书店或图书馆看课外书,因为多看有意义的课外书,增长见识。
到了星期天上午,我就去学习剑桥英语,学习一些英语的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提高自己外语水平。
星期天下午除了放松玩之外,我还不忘做一些相关的课外习题,巩固知识。
如语文的《精讲精炼》,数学的《一课三练》,英语的《进阶测试》都是值得我们去做做的。
同学们也不妨利用好周末的时间多做一些课外的练习,我相信,一定有效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数二本生跨考211成功记
看过一些前辈们的考研文章,有过热血,有过辛酸。
记忆最深的是论坛里一位前辈说过的一句话“像绅士一样的玩,像疯狗一样的战斗”。
但是那些只能感受,并不能体会。
作为一名刚刚结束2013考研的学生,在这里也给2014的学生们一些话。
本人,91年出生的标准90后,身上充满了棱角。
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与困惑。
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拥有私企工厂,年少无知的我,总认为高考是那么的无所谓。
将来接替父亲的产业。
08年的经融危机冲击让家庭经济直线下滑。
父亲语重心长的告诉我,“留学的钱没有了,你自己考大学吧!”。
我才渐渐明白,我只有靠自己了。
即使我再如何努力最终的高考以三本的分数补录进省级倒数的普通二本学校。
尤记得在高考结束后,大家拿着志愿卡在填写报考学校时,同班的一个同学说了一句“就你也能上本科”。
那一个眼神充满了蔑视,这个眼神让我至今不能忘记。
现实让我明白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聪明才智,没有优越的学习环境。
但是我相信,我可以改变。
一、决心考研
大学生活平淡而匆匆的逝去。
四年里,学习很平常,当过倒数。
在这次的班级考研录取的学生里,我是唯一一个没有拿过任何奖学金之类的奖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我只是个想得到学位证找工作的学生。
大一,吃喝玩乐没有想过大学究竟该做些什么,对将来没有任何的考虑。
大二,找了一个女朋友,在亲亲我我的日子里让我暂时忘记了将来的计划。
大三下,维持一年多的恋情,最后还是和女朋友分手了。
宿舍的舍友们也开始了麻将的悠闲生活。
现实突然让我明白,大学转眼就要结束。
我并不能忘记曾经的理想,我不能像别人一样等待命运的安排。
大三下,决定考研!
考研的道路并不平坦,荒废的学业,重拾是那么的困难。
大三是学习的分水岭,看着同学们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
而我却是差等生的那一极。
我的英语还停留在高中生的水平,数学里的洛必达法则也不知道是什么,专业课书新的只留下姓名和考前老师画题的标记。
庆幸的是我并没有怀疑过自己选择--考研。
二、备考生活
2013年的6月,在探索中寻找道路。
看着周围的同学们已经看书几个月了,心中也有了理想的学校。
我也有了紧迫感,开始疯狂的背单词生活。
新东方红本,每天坚持一个list ,每周6个list,最后一天留给复习前6天的单词。
这样不知不觉的坚持了两个月总算单词背完了一遍。
数学和专业课的基础很差,只能像小学生一样的逐字逐句的写。
在两个月里也只是匆匆的结束一遍,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什么。
暑假没有待在学校复习,回到家里。
在家旁边的大学复习备考。
7,8月的天气是那么的炎热,早出晚归,没有空调的公交,没有空调的教室。
做了一名“走读生”。
在这个陌生的学校里,不认识任何学生,中午汗流浃背的吃食堂。
因为没有
学生证,不能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中午睡在阶梯教室的座位上,风扇吹出的热浪快要把人融化。
政治也在暑假开始了复习,数学、专业课也开始了课后习题的练习,定义定理公式像背书一样,反复进行。
8月单词又背了一遍。
暑假在炎热的空气中悄悄逝去,虽然学习进度不是很快。
但暑假里,练就了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明白了坚持是为了什么。
大四的9月,同学们已经开始准备实习,大家开始分享即将毕业的人生计划,从同学的言语中,总会感叹某某同学一定能考上985,211等等,而把我划分为盲目跟风考研的酱油党。
备考的学生拼命的努力,寝室6人,3个考研。
而我也是3人里用功程度最少的人。
9月,认清自身位置,做出判断的时刻。
开始了英语真题的和专业课真题的练习,数学仍旧是习题的练习。
算了算专业课在对照着书本自己动手的情况下,也只能得分75左右,而数学只有70分,英语40分阅读也只在16分上下。
我突然的意识到以我的基础循循渐近已经不行了。
10月,转变观念和补救的一个月。
还有不足100天的日子里,资料铺天盖地的来了。
政治10月中旬到手,疯狂的在月底前做完。
错误的地方,用红笔标注,对照答案在书上寻找知识点。
专业课真题和数学对着课本找出知识点,忘记自己能得多少分,忘记自己的基础是多差,把十多年的真题重复知识点的做一次总结,对着再做练习。
英语阅读也总算十年真题做完。
11月,麻木的一个月。
10月的疯狂补救让我明白了自己究竟在学什么,考什么,这一个月里就是疯狂的练习练习再练习。
英语阅读抄写了一遍,再逐字逐句翻译,选项找出为什么,总结题型和考点。
数学的资料习题又做了一遍,专业课对应的知识点看了几遍。
政治反复看小草。
12月,匆忙中逝去,唯有坚持。
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各种版本的政治画题,总是说着这个一定考那个一定考。
英语作文一遍没练习过,完型没做过(PS:有人说完型得不到几分,还有传言说,选择AABBCCDDAABBCCDDAABB也能得三四分),新题型没有练习过。
紧张突然袭来!考研作文大题两种题材,品质,社会现象,每种正反两面模板总结出适合自己的。
看了作文28篇,把标题和文中重点词汇记住下,文章已经没时间看了。
政治用的20天20题和四套题。
三、初试战场
1月,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考前的几天天寒地冻,起床成了最大的困难。
每天睡到自然醒,最后几天反复的练习已有的知识点,我想我只能做这么多了。
考试的两天,第一天政治英语还算顺利,回到宾馆就昏睡了过去,11点醒来才意识到第二天还有考试,实在是太累了。
第二天的数学看了题目,第一题就不会,通篇看完。
前一个小时头脑已经懵了,第二个小时只做出来两个大题。
最后一个小时就是就是在尽力写满,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去。
在最后15分钟里才写完最后的25分。
中午出了考场大家都说今年的数学不简单,而我想我可能考的还要差。
下午的专业课有点想打酱油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考场。
看到周围已经有几个考生已经弃考了,想到我还能在这个教室里,我已经坚持的来考试,一定要完成最后的考试。
失望又一次来到,专业课的前十个填空,第一题和最后一题又是不会,而且有点超钢。
大题两个新题型完全没准备。
考场上又是焦急又不想放弃。
尽力的完成,不去想结果。
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写完最后的题,倒数第二个走出考场。
考完给父亲打了电话,告诉了这次考试的失力。
估计最多只能压国家线或者线下15分左右,但我已经尽力了。
父亲没有说什么。
虽然没有说什么,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已经尽力
了。
四、考后
考后的生活又回到了半颓废的状态,不去想成绩如何。
浑浑噩噩的到了出成绩的时刻,我已经麻木,准备坦然接受结果。
成绩还算理想英语达到985要求,总分过去年国家线几十分。
但是我并没有多么高兴,因为报考的学校虽然是211,但是专业很强,仅次于清华,报考人数尤其的多。
看到周围的同学只用复试一门课,英语听力仅为参考时,而我要笔试复试三门课,听力不过也会被刷,压力很大,因为我英语只有四级水平,六级听力不过百。
3月准备复试,快刀斩乱麻。
突袭式的复习三本书,一周一本,坐死在图书馆里。
还有不到半个月里,听力每天保持6小时。
三本逐一复习完后,再疯狂练习。
一个月就匆匆的过去了。
五、复试
4月复试,最后的战役。
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短短的几天里完成了笔试,听力,面试,体检。
等待结果的日子是苦闷的,也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刻。
结果,专业第三。
离开前,导师问了问本科情况,让我好好准备英语争取考过雅思。
专业每年有10%的美国推博名额。
对于结果,而我一点没有喜悦。
我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