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7分)1. (1分) (2019八上·景县月考) 有关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请大声回答问题”中的“大”指的是音调要高B . “正在上课,请勿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D . 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2. (1分)(2018·福建) 如图是船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 地面B . 托盘C . 餐桌D . 墙壁3. (1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C . 甲、乙物质都是晶体D . 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4. (1分) (2017八上·福建期中)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 . 变大,6mB . 变大,5mC . 不变,8mD . 不变,6m5. (1分) (2017八上·卢龙期中) 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沸腾B . 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C .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D .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升温6. (1分) (2018八下·泗洪月考) 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A . 状态B . 密度C . 硬度D . 声音7. (1分) (2016八下·蓟县开学考) 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 .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 .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 .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 .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二、填空题。
江苏省无锡市各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精选汇编

江苏省无锡市各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精选汇编(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像B. 日出东方C. 彩虹D. 针孔成像2.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不存在转化为存在C.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失D. 能量可以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但总量增加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金属D. 塑料4.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力无关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像B. 日出东方C. 彩虹D. 针孔成像6.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不存在转化为存在C.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失D. 能量可以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但总量增加7.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金属D. 塑料8.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力无关9.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像B. 日出东方C. 彩虹D. 针孔成像10.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不存在转化为存在C.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失D. 能量可以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但总量增加11.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金属D. 塑料12.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力无关1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像B. 日出东方C. 彩虹D. 针孔成像14.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从不存在转化为存在C. 能量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消失D. 能量可以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但总量增加15.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金属D. 塑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卷2015.1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3.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4.一学期来,我们熟悉了长度、温度、速度等物理量,下列有关数据合理的是(▲A.学生期末考试试卷厚度大约150 nmB.人的心脏跳动每十分钟约80次C.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温度大约是40℃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5.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舱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C.舷窗D.舱内把手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7.如图所示,是四个通草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示意图,其中小球A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那么,关于D 球的带电情况是( ▲ A .带正电 B .带正电或不带电 C .带负电 D .带负电或不带电8.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带负电荷10.如图A 、B 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一直走在乙同学的前面 B .甲乙两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 .甲乙两同学在0-0.5m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 .在0-12s 内乙比甲的平均速度大11.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反射,白条纹将光吸收B .当扫描器照射它时,设备能接收条形码反射的光C .当扫描器照射它时,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D .扫描器能识别条形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CB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瓶盖说明书甲乙丙12.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以下四幅光路,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13. 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江苏省无锡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

2015年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初二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80℃B.某初中生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次左右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能在固体中传播C.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水瓶琴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振幅C .音色D .响度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 .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声音不能C .在空气中光速和声速一样D .光和声都可以造成环境污染5.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阳光下大树底下的阴影 B .岸边古塔在水中的倒影C .皮影戏中的手影D .电影院放的电影6.如下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 .铁丝网上的白霜B .屋檐下的冰凌C .冰冻的衣服晾干D .草叶上的露珠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 、2.36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8.在北京进行的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出色,实现中国男子短跑接力上的重大突破.如图所示是赛后四位选手高举五星红旗绕场庆祝时的情景,若说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四位选手D.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0.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可以解释此现象的光路图是AB C D11.如图所示是无锡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平行B.不平行,向上偏折C.不平行,向下偏折D.都有可能13.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右图乙所示时,以“天地分界线”为参照物,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14.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甲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16.如下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下图乙所示的时间共为▲ s.17.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 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 ▲ 声波.18.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 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 ▲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 ▲ 色的.19.小雨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 ℃时混甲 乙合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醋混合液体,其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20.2015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在常温下都是用▲ 的方法把它们液化后装在火箭中;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如图所示),这些“白气”是由▲ 组成的,经历了先▲ 后▲ 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21.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凹透”或“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22.如图所示是市场上某款PM2.5检测仪,它可测量空气中直径0.3μm -2.5μm范围颗粒物浓度,即它可测出最小直径为▲ m的颗粒.请你提出一条减少PM2.5产生的措施:▲ .23.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图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乙照片比拍摄甲照片时摄像头离小车 ▲ (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u 与摄像头焦距f 之间的关系式是 ▲ .24.将两种或多种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 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 (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的铝主要是 ▲ 态(选填“固”、“液”或“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 (选填“铜铁”、“铝铜”或“镁铁”)合金.25.小刚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风速;C.水的温度.(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情景,你认为小雨的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或“C”).(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在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上的水更快干了.小雨由此得出:水上方的风速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6. 小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平静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其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B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亮点A下移至A1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由B点可能会移到▲ 点(选填“B1”或“B2”).2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 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三、解答题(共40分)28.(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1)请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θ.(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实线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AO为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9.(4分)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入射.(1)量角器量出θ的大小为50°,则反射角大小为▲ 度.(2)在图甲的装置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3)若将纸板B向后折,使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们在纸板B 上没有看到反射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的存在.(4)若开始实验时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30. (7分)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 的像▲ ,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实验时要分析比较物、像与▲ 之间的位置关系.(3)小明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可小华认为:像的大小还和镜子面积的大小有关.在不更换和损坏玻璃板的前提下,你如何开展探究?简述做法及判断方法.做法:▲ .判断方法:▲ .(4)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 ,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31.(4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小萌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5/min 1(a )(b时间/min(d (c )(1)物块5s (2)物块做 ▲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猜想: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③物块在1 s 内、2 s 内、3 s 内……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在1 s 内、2 s 内、3 s 内……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号,可多选),并推理,物块自A 点开始计时的6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cm .32.(6分)如图a 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样将一定量的水加热16min .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根据右图的 ▲ 图(选填“甲”或“乙”),说明水已沸腾.根据实验数据,在图b 中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长的原因是▲.(5)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 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3.(7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A、B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3)随着蜡烛越烧越短,会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34.(6分)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行之梦,C919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C919绝对是个身强力壮、心胸开阔、颜值爆表的“壮小伙”.全机长度39 m、翼展近36m,高约12 m,设计158个座位.(1)根据设计,大飞机C919航程超过4000 km,胜任国内所有城市之间的往返飞行,最大航程可以达到5500 km,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的距离为4500 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多少?(2)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以1m/s的速度匀速通过51m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则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多少时间?(3)飞机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该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的平均速度为8km/hB.BC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250m/s C.DE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12.5km/min D.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750km/h2015年秋学期期终考试答卷初二物理 2016.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5. 、 、 16. 、 17. 、 18. 、 、 19. 、 、 20. 、 、 、 21. 、 22. 、 23. 、 24. 、 25.(1) (2)26. 、 、 、 27.三、解答题(共40分,其中第34题必须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8.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29.(1)(2)(3)(4)30.(1)(2)、、(3)做法:判断方法:(4)31.(1)(2)(3)(可多选),32.(1)(2)(3)、(4)(5)33.(1)(2)、(3)(4)、、34.(1)(2)(3)2015年秋学期期终考试答案初二物理2016.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5.振动、空气、声源16. 1.40(合理给分)、21817.次、超18.直线传播、漫、黑19.60 、不会、6020.压缩体积、小水珠、汽化、液化21.凸透、显微镜22.3×10-7、减小机动车尾气排放(减少工业用煤、合理即可)23.近、u>2f24.液、镁铁25.(1) A (2)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一定26.反射、折射、顺时针、B1 27.14.2三、解答题(共40分,其中第34题必须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8.略29.(1)40 (2)OE (3)有(4)不能30.(1)黑暗(2)前、重合、玻璃板(3)做法:拿不透明的书挡住玻璃板前面的一部分,重复上面的实验;判断方法:若同样大小的蜡烛B还能和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和镜子面积无关,反之有关(4)笔尖的像和笔尖相隔有一段距离31.(1)20 (2)变速(3)②、③,144 32.(1)自下而上(2)乙(3)99 、撤去酒精灯(4)小红的水的初温更低(5)固液共存33.(1) A (2)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C (3)上(4)缩小、靠近、近视34.(1)6h(2分,正确列式1分,结果正确1分)(2)90s(2分,正确列式1分,结果正确1分)(3) B (2分)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014-2015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8分)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清晰地看到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据这个实验可推测出: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能D.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2. 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
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A .振动的幅度B .的组成材料C .振动的快慢D.自身的结构3.右图是某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过程中实现的A .噪声的产生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D .以上三种都有 4.渔夫用鱼叉叉鱼时,应瞄准A .看到的鱼B .看到的鱼的上部C .看到的鱼的下部D .看到的鱼的右边5.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有能量 D .光沿着直线传播 6.下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湖中倒影B .水“断”筷子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 .镜中的陶罐 (第2题图) (第3题图)A B CD7.电脑迷小聪同学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聪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 .小聪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聪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聪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8.用老式相机(如右图)拍毕业照时,同学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9.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烛焰的晃动烛焰晃动幅度变大14.音色传播过程15.音调钢尺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16.钨的熔点高液固17.乙通过的路程光速大于声速18.升华液化19.0.45 120三、解答题(共60分)20.略21.(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2)98 (3)保持不变(4)①略②25 ③温度下降的速度先快后慢,最后不变22.机械闹钟 B 泡沫衣服锡箔纸23.(1)光的直线传播(2)倒立小24.(1)发散(2)①②相等重合(3)正立缩小虚像(4)扩大视野(观察范围大)25.(1)42°(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3)把反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当作反射角了(4)光路是可逆的26.(1) 1.65cm(2)主光轴成像在光屏的中央(3)缩小照相机远离(4)后(5)远视凸27.(1)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取出5g的砝码移动游码(2)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3)从多组数据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的普遍规律(4) 0.9×10328.(1)运动(2)气泡刚开始做的是加速运动,并为了方便计时(3)略(4)匀速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5)使用较大的气泡进行实验(用比较长的管了进行实验)(6)先变大后变小29.(1)v=s/t=1800m/90s=20m/s(2 分)(2)火车完全在隧道内运动的距离为s=s1-s2=1800m-360m=1440m(1 分)t=s/v=1440m/20m/s=72s(1 分)30.(1) V实=m铝/ρ铝=8.1kg/2.7×103kg/m3=3×10-3 m3(2分)V总=5×10-3 m3V实<V总球是空心的(1分)(2)V空=V总—V实=5×10-3 m3—3×10-3 m3=2×10-3 m3 (1分)(3)m液=9.7kg—8.1kg=1.6kg (1分)V液= V空=2×10-3 m3ρ液= m液/ V液=1.6kg/2×103kg/m3=0.8×103kg/m3 (1分)。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科版

某某省某某市北塘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X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是/s 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为是40g.2.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3.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 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5.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1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图1电视实况转播中我们看到,“神舟”6号发射时,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8.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θ,则()θ °—θ2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2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80°-θ2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像和物的大小D.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10.下图2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2、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D 、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 D .潜望镜14. 如图4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 A .正立、等大的 B .倒立、缩小的 C .正立、缩小的 D .倒立、放大的1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就把 物体和砝码图4图2图3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5所示,那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B.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D.增加砝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6·福州)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 .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42℃B . 课桌的高度约为1.8mC . 我国1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6gD .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min2. (2分)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 . 人耳有故障B . 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 . 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 . 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3.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B .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C .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 . 水到100℃就沸腾4. (2分) (2019八上·沂水期中) 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 . 此时光屏上能看见一个缩小、倒立的像C . 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D . 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30cm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5. (2分) (2019八上·江门月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D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6. (2分) (2020八上·西安期末) 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B .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 .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D .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7. (2分) (2016九上·大庆期中)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 .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 . 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 .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8. (2分)(2017·南京) 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时()A . “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 .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9. (2分)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 .B .C .D .10. (2分) (2018八上·浉河期末)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