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距和各线路平均运距统计分析——基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基本概念

7)车站进站量:在单位时间内,付费进入轨道交通系统并在车 站上车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人数(万人/d或万人/h)。
8)车站出站量:在单位时间内,在车站下车离开轨道交通系统 的乘客数量人数(万人/d或万人/h)。
9)站间断面客流量:单位时间内,两车站区间一个方向的客流 量。可按上下行分方向、分时段计算。可分为:全日断面客 流量、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晚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万 人/d或万人/h)等。高峰小时内单向断面客流量中的最大值 称为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
1、基本概念
1)线路客流量:单位时间内乘坐某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乘客数量, 为该线路进站量与线路换乘量之和;一般包括全日客流量 (万人/d)和各小时段的客流量(万人/h)。
2)线网客流量
3)客流强度:客流量与长度的比值,可分为线 网客流强度及线路客流强度(万人/km/d)。
4)全线客流高峰小时系数:全线高峰小时内的 客流量占全日客流量的比例。
13)线网平均乘距: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网所有乘客利用 轨道交通完成一次出行的平均距离。
14)客运周转量:设计线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它是一项综合指标,用客流量与其相应运距的乘积表示。
15)换乘客流量:单位的乘客数量,分换乘站换 乘量、线路换乘量、线网换乘量,一般包括全日、早、晚高 峰小时的分方向换乘客流量(万人/d或万人/h)。
5)车站乘降量:单位时间内在某轨道交通车站上车和下车的乘 客数量之和,一般包括全日、早、晚高峰小时的上下车客流 量(万人/d或万人/h)。
6)车站客流超高峰系数:为描述车站高峰小时内客流量的不均 衡性,以其中10-15min中的最大乘降客流量,与高峰小时 的相等时间的平均乘降量的比值,取值一般不超过1.4。

地铁大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地铁大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城市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1.线网指标1.1运营线路条数定义:为运营列车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总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包括试运营阶段的线路。

1.2线路运营长度定义:运营线路按始发站站中心至终点站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测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按照(CJ/T8-1999)规定方法计算,运营线路长度=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含非独立运营和命名的支线,不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的长度。

1.3网络运营长度定义:网络中各线路运营长度之和。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线路运营长度1.4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定义: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与上期相比的增长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100。

2.车站指标2.1线路车站数定义:运营线路上办理运营业务和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按独立命名线路统计的运营车站个数。

2.2换乘车站总数定义:运营线路交汇处具备从一条线路转乘到其他线路功能的车站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包括付费区换乘车站和非付费区换乘车站。

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在付费区内利用站台、站厅、通道等方式实现换乘的车站;非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同一票务系统站外换乘连续计费和非同一票务系统设有换乘设施的车站。

2线或2线以上换乘车站均只计作1座换乘站;共线运营线路,当连续共线车站超过2座时,只计作2座换乘站。

2.3网络车站总数定义:网络中各条运营线路的车站总数。

单位:座。

计算方法:网络中线路车站数之和,共线段运营车站只计1次。

2.4平均站间距定义:同一线路上两个相邻车站站中心间的平均距离。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平均站间距=线路运营长度/区间数3.客流指标3.1客运量3.1.1线路日均客运量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日运送乘客总量的平均值。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题及参考答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北京。

2.地铁设计规范中,采用的超高峰系数为1.5.3.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基本上在3次/(人·日)左右。

4.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正线折返和侧线折返。

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岛式、侧式和混合式。

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布置图形分为:直线型和环形型。

7.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T型、V型和U型三种。

8.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终点站、过路站、区间站和复合站。

9.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结构型式分为地下式、地上式和高架式。

10.暗挖法分为盾构法和钻爆法。

11.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长、采用牵引的地铁线路在伦敦建成通车。

它是世界首条地下铁路(简称“地铁”)。

1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产品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

13.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就是指人、车、物的安全。

14.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与服务对象的主要联系环节。

车站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保障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益。

15.安全管理手段主要有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监控、安全应急处理等。

16.自动售检票模式可分为自助售票和自助检票。

17.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1公里左右。

18.轨道交通高压供电方式有第三轨供电、架空线供电和集中供电三种。

19.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上海。

20.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控制系统、信号设备系统和通信系统。

21.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收敛式、分散式和环线式。

22.设计能力包括设计产能和设计速度两个要素。

23.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站台和车厢内。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一般选择在市中心地区。

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高架和地面。

运行图的基本类型包括工作日和非工作日。

答城市轨道交通思考题

答城市轨道交通思考题

答城市轨道交通思考题:1、(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2、论述自身财务难以平衡的城市轨道交通得以发展的理论依据3、大城市客运交通的两种发展模式及我国宜采用的发展模式4、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5、我国申报地铁与轻轨的城市应达到的基本条件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7、轨道结构的基本组成8、车辆段、停车场的主要功能9、论述车辆段的结构型式及其优缺点10、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11、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的目的与内容12、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1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1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需考虑的主要因素15、城市轨道交通典型线网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架构的基本要素和思路17、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含义和估算思路18、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选择的主要原则19、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0、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的基本思路2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2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要素2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和作用24、岛式车站与侧式车站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2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位选择的基本原则26、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用地规模的估算方法27、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28、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基本思路主讲内容整理:第一章绪论1轨道交通系统概要(分类)轨道交通城市间轨道交通轮轨普通铁路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器机车高速铁路动力集中动力分散磁浮常导(德)超导(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包括微型地铁)轻轨(包括有轨电车)独轨(包括跨坐悬挂)新交通系统城市铁路中低速磁浮4磁悬浮(记忆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使用磁浮的原因:①造价高②沿线附近居民担忧抗议③技术不成熟风险高(超员时会趴下不浮)④出现故障浮不起来时由于没有轮子、车又重难以拖走5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及类型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轨道上运行、且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类型(各种分类:按相对地面位置、运量(5-7高运量,3-5大,1-3中)等)6橡胶轮胎(记忆中的)优点:低行驶噪音更高的加减速率抓地性好爬坡能力强适应小站间距缺点:易磨损粉尘多维修更换费用高冬天性能差不适和重型车摩擦散热浪费能源7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特征①运输能力大②快速准时③能耗低污染小④安全性高⑤节约土地资源⑥引导城市结构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⑦建造费用昂贵(上海广州5-7亿元/km)⑧机动性较差?节约土地资源详解:在同等的运输能力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所需土地远远小于道路交通方式;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为沿线土地高密度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能力支撑高城市土地的单位使用率。

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

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城市地铁数据统计指标大全1. 线网指标1.1 运营线路条数定义:为运营列车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总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包括试运营阶段的线路。

1.2 线路运营长度定义:运营线路按始发站站中心至终点站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测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按照(8-1999)规定方法计算,运营线路长度=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含非独立运营和命名的支线,不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的长度。

1.3 网络运营长度定义:网络中各线路运营长度之和。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线路运营长度1.4 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定义: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与上期相比的增长比例。

单位:%。

计算方法:网络运营长度增长率=(本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上期网络运营长度×100。

2. 车站指标2.1 线路车站数定义:运营线路上办理运营业务和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按独立命名线路统计的运营车站个数。

2.2 换乘车站总数定义:运营线路交汇处具备从一条线路转乘到其他线路功能的车站数量。

单位:座。

计算方法:包括付费区换乘车站和非付费区换乘车站。

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在付费区内利用站台、站厅、通道等方式实现换乘的车站;非付费区换乘车站指同一票务系统站外换乘连续计费和非同一票务系统设有换乘设施的车站。

2线或2线以上换乘车站均只计作1座换乘站;共线运营线路,当连续共线车站超过2座时,只计作2座换乘站。

2.3 网络车站总数定义:网络中各条运营线路的车站总数。

单位:座。

计算方法:网络中线路车站数之和,共线段运营车站只计1次。

2.4 平均站间距定义:同一线路上两个相邻车站站中心间的平均距离。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平均站间距=线路运营长度/区间数3. 客流指标3.1 客运量3.1.1线路日均客运量定义:统计期内,线路日运送乘客总量的平均值。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阶段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意见,通过方案比选,初步确定线路平面位置、车站位置、辅助线形式、不同敷设方式的过渡段位置,提出线路纵断面的初步标高位置等。

A.初步设计B.中期设计C.总体设计D.总体规划2.出入段(场)线、停车线、试车线、交接线或联络线、洗车线、维修线、办公及生活设施组成了()的主要设施。

A.机务段B.车辆段C.电务段D.工务段3.()指标定义为乘客在无换乘信息提供的条件下完成换乘的平均时间与在有完整换乘信息提供的条件下完成换乘的平均时间的比值。

A.换乘效率B.换乘便捷性C.换乘均衡性D.换乘不均衡性4.()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A.轨道B.道岔C.安全线D.避难线5.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与()四种主要形式。

A.有轨电车、市郊铁路B.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C.磁悬浮列车、市郊铁路D.有轨电车、普速列车6.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操纵ATO、列车自动监督ATS三个子系统构成了()。

A.调度集中控制系统CTCB.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D.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7.枢纽换乘方式设计包括站台直接换乘、()、站外换乘和组合换乘。

A.站厅换乘B.通道换乘C.站厅换乘、通道换乘D.站厅换乘、跨线换乘8.列车运营组织的基本方式包括()几种方式。

A.全线独立运营、分段延伸运行B.全线独立运营、Y形线的运行C.分段延伸运行、Y形线的运行D.全线独立运营、分段延伸运行和Y形线的运行9.某线路的远期最大断面客流是确定()的重要依据。

A.线路设计能力B.线路规划能力C.线路实际能力D.线路允许能力二、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正确的填涂√、错误填涂×。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里程规模情况统计分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里程规模情况统计分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里程规模情况统计分析1、总体里程情况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城镇空间布局合理拓展、促进城市人口合理迁移的高速、大运量骨干交通方式。

截至2020年,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7978.2公里,同比增长18.54%,行业增速明显回升。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已经运营的45个城市以及正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北、华南等地区。

2020年华东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规模达到2767.59公里,全国占比34.7%。

《2021-202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的成都(216.3公里)、华东的杭州(169.03公里)、华南的深圳(107.26公里)。

2、细分里程情况2020年所增长的1247.9公里线路,整体而言有三大类别的制式,地铁方面的具体规模为1122.19公里,电车的具体规模为68.7公里,快轨的具体数目为51.1公里。

可以看到,新增城市轨道线路中,地铁仍是多数城市的主流选择。

目前中国城轨交通体系结构地铁总里程达到7978.19公里,占比达到79%;市城快轨总里程为805.7公里,占比10.1%;现代有轨电车总里程485.7公里,占比6.09%。

目前全国提供地铁运营服务的城市达到38个,前十大城市总里程数达到4077.9公里,占比64.7%。

其中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地铁网络较为完善,里程规模超过500公里,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地区。

目前中国市域快轨运营城市为10个,其中南京市域快轨里程超200公里,青岛里程125.2公里,北京里程115.3公里,其他7个城市运营规模均为超过百公里。

有轨电车运营城市达18个,前十大城市运营总规模为383.5公里,沈阳为最大运营城市。

2020年沈阳市轨道交通里程总规模为211.81公里,其中有轨电车里程97.4公里,占比46.0%。

轨道交通数据分析报告(3篇)

轨道交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日益扩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对轨道交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轨道交通运营策略。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提供的运营数据,包括列车运行数据、客流数据、设备故障数据、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等。

2. 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2)时间序列分析:分析列车运行和客流数据的时序变化规律,识别高峰时段、客流分布等。

(3)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列车运行时间与客流量的关系、设备故障与客流量的关系等。

(4)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

三、数据分析1. 列车运行数据(1)列车运行时间根据列车运行数据,分析列车运行时间的稳定性。

结果显示,列车运行时间基本稳定,平均运行时间约为30分钟。

在高峰时段,运行时间略有延长,平均延长时间为5分钟。

(2)列车运行频率分析列车运行频率与客流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列车运行频率与客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在高峰时段,增加列车运行频率可以有效缓解客流压力。

2. 客流数据(1)客流分布通过对客流数据的分析,发现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且在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高峰更为明显。

(2)客流密度分析客流密度与列车运行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客流密度与列车运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在客流密度较高的站点,列车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3. 设备故障数据(1)故障类型分析设备故障数据,发现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为信号系统故障、供电系统故障和通信系统故障。

(2)故障频率分析故障频率与列车运行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设备故障频率与列车运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erage rail transit network riding distance during 2015一2017
period ara compared vekW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mporal
dimension.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
distance of 24 cities and the average rail transit line haut
distance of 10" lines in China ara horizontal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patial dimension, the changes of the
of Urban Rat Transit Asso9ittitn of Chita
ZHAO Xue, GU Baona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 Urban
Rail Transii Association, the average rail transii network riding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科研项目(JS-KY18R001-WT-18038)
aiding disiance, ihenaiuaeofnew inesand iheiaconneciion modewiih iheexiiing ineneiwoak have a age ainfuence on ihe aveaageneiwoak aiding disiance, whieihe ineiypeand ine mieageaaeihemain facioasio infEuenceiheaveaage inehauE disiance.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 average network riding distancc ; average line haul distancc Author's address Stata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201804, Shanghai, China
发展提

有轨
客 运输)系统、市轨道交通和
、APM(旅 交通
的运营特征与地铁和轻轨的运营特征并不相同,因
-1 -

地铁和轻轨线路进行统计分析。
1各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距和各线
路平均运距统计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距为线网客运 :
量与线网进站量的 ,即线网中乘客平均一次出
行的总乘车距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均运距为
iype, tinemiteageand iheaveaageneiwoak aiding di ihecalculaiion aesulisofK-meansclusieaing
algorith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verage rail transit network
城市轨道交通平均运距是衡量居民依赖轨道
交通出行距离的指标,能够反映乘客的出行特征,
其统计指标分为线路平均运距和线网平均乘距 。
国内既有文献对部分城市线网平均乘距和线路平
均运距进行了统计,并简单定性分析了造成线路平
均运距差异的'文献]1]

、上海、广
、 4 城市的线网平均乘距和线路平均运距
与城市 和线网 的 &文献[2]分析了重 轨道交通的线网平均乘距和线路平均运距,并与
aiding disianceisco aelaied posiiively wiih ihescaleofuaban
built-up are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jobs and residential locc-
iionsisihemain causefoaiheexpansion ofaveaageneiwoak
路类型和线路里程与线路平均运距的关系&主要结论为:线 网平均乘距与城市建成区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职住分离是导 致线网平均乘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新增线路性质和新增线路 与既有线网的连接方式对线网平均乘距影响较大,线路类型 和线路里程是影响线路平均运距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距;线路平均运距
第9期
#$各城通钱网./012%钱3./ 运156 7析*
——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之四
赵雪顾保南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04,上海//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摘 要 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数据,从空间维
度横向统计分析了 2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距和各 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平均运距(共计10"条);从时间维度纵 向比较了 2015—2017年2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平均乘 距变化情况&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线
、上海、 、
4城市的进行对比,提出线
网平均乘距与城市布局形态、城市 发展变化情
、城市 分布
轨道交通线路性质有关;
文献]3]线路 运距与线路
分析了 轨道交通线路平均
的特征。本文
国城市
轨道交通 的统计,对国内地24城市的 轨道交通线网 、线网平均乘距进行统计分析,
并分析
城市线网平均乘距、线路平均运距差
异的 , 为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科学 和
中图分类号U231 D0I:10.16037//1007-"69x.2019.09.001
Analy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Average Net­
work Riding 8'1/"91
Lim
8'1/"91 it Chita-----Report 4: Data Analysis
线路客运 量与其客运量 的平均值,即各
线路上乘客一次乘车的平均距离。本文的线网统
计为 线网统计,统计对 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
通运营1〜2
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