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概念

合集下载

二年级基本知识

二年级基本知识

二年级基本知识数学在二年级的数学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

以下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基本知识:加法和减法二年级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他们将学会在没有进位或退位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数学概念•数学符号: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加号、减号和等号等基本的数学符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位置价值:学生应该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位数的数字。

•比较数字:学生能够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图形和几何在二年级的几何学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图形的基本知识和属性。

•基本图形: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并命名常见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

•图形属性:学生能够描述图形的属性,例如边长、角度和对称性等概念。

语言二年级的语言学习将着重于阅读、写作和语法等方面的发展。

阅读•阅读能力:学生应该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故事和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阅读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和音标等工具来帮助理解文本。

写作•句子结构:学生将学习如何构建完整的句子,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要素。

•句子连贯:学生应该能够写出连贯的段落,表达清晰的思想。

语法•名词和动词:学生将学习名词和动词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形容词和副词:学生将认识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能够运用它们丰富语言表达。

科学在二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更多实验和观察,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自然界•季节变化:学生将学习季节的概念,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生长特点。

•植物生长:学生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动物分类: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动物生活:学生将观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饮食习性,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物质状态:学生将学习物质的三态变化,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物质性质: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和质地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集

1、总数÷每份数=份数2、总数÷份数=每份数3、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5、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6、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7、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现象。

8、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作是旋转现象。

9、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4、最小的除数:余数+115、最大的余数:除数-116、最小的余数一定是11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8、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19、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0、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以上的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1、算盘上的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22、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60粒米大约重1克。

2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5个苹果约重1千克。

24、1000克=1千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
1.数字0-100的认识:数字0-100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数字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表示。

3.数字的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组给定的数字。

二、数的比较
1.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数的大小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组给定的数字。

3.数的奇偶性判断: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数的排列组合
1.数的排列:按照规定的顺序将一组给定的数字排列起来。

2.数的组合:从一组给定的数字中选出若干个数字进行组合。

四、简单的加减法
1.加法的计算:使用加法进行简单的数的相加计算。

2.减法的计算:使用减法进行简单的数的相减计算。

五、图形的认识
1.点、线、线段、直线:认识点、线、线段、直线的基本概念。

2.曲线、折线、多边形:认识曲线、折线、多边形的基本概念。

3.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4.对称图形的认识:认识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通过解题和练习来巩固和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下册概念整理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比如一拃1、尺子师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

4、直尺、黑板、课桌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5、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6、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7、量长度时,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8、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9、画线段时,从尺子的刻度0画起,需要画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几厘米处。

10、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软尺、皮尺、卷尺、测量轮。

1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12、量一本书的宽度用厘米做单位,量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

13、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14、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

15、讲台大约长1米,教室大约长10米,小朋友的肩宽约30厘米。

16、鳄鱼身长6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5名同学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笔算加减法时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2、线段图里求“一部分”用减法,求全部用加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越大,角就越大,叉开越小,角就越小。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方法:顶点对准,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直角内就是比直角小,是锐角。

另一条边在直角外就是比直角大,是钝角。

另一条边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

5、用三角尺可以画直角。

6、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一个直角。

7、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常用数学概念汇总

二年级常用数学概念汇总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 除数5、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每份数X 份数=总数6、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线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一样,并能够重合.7、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8、物体或图形沿直线移动,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9、单价X 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1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13、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加减先算加括号.14、余数<除数. 被除数= 商X 除数+ 余数15、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10个一是10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百是1000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千是1000)16、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我们认识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17、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1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各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0、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数位多的比数位小的数大:数位相同的,第21、位相同比第二位,第二位相同比第三位,第三位相同比第四位……2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0.23、写近似数的方法:约是整千看百位,约是整百看十位,都约是整十看个位.(≥5 前一位加1 ,﹤5 前一位不变)24、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常用:“千克”(Kg)作单位.25、1千克=1000克“克”和“千克”化,有0去掉三个0,无0加上三个026、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天平秤来称.27、一个2分的硬币约重1克;7粒黄豆约重1克;2袋盐约重1000克;1袋方便面约重100克.28、我们认识的称有:天平秤、盘秤、弹簧秤、体重秤、电子称、磅秤.。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二年级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与减法运算、乘法与除法运算、分数与小数等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数、计量和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

数包括自然数、零、整数、分数、小数等。

2. 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往后的数,用N表示,包括1、2、3、4……。

3. 负数的认识:负数是比0小的数,用负号“-”表示,如-1、-2、-3、-4……。

4. 零的认识:零是一个特殊的数,表示没有数量的概念,用0表示。

二、数的大小比较1. 自然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字的大小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比负数大,负数比正数小,0与任何数的大小关系都是不确定的。

三、加法与减法运算1. 加法的认识: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或相加的运算,用加号“+”表示。

2. 加法的性质:加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的性质。

3. 减法的认识: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差,用减号“-”表示。

4. 减法的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去0还是原数。

四、乘法与除法运算1. 乘法的认识: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用乘号“×”表示。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单位元素的性质。

3. 乘法口诀: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的结果。

4. 除法的认识: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部分的运算,用除号“÷”表示。

5. 除法的性质: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除以1还是原数,除以0没有意义。

五、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分为若干等份的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

2. 分数的表示: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一份的份数。

3.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先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4.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先通分,分数的乘法直接相乘,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二年级数学除法概念

二年级数学除法概念

二年级数学除法概念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1. 平均分的概念。

- 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这就是平均分。

-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地分。

比如有6个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每次拿1个糖果分给一个小朋友,直到分完为止,每个小朋友会得到2个糖果。

- 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还是6个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我们可以一次拿2个糖果分给一个小朋友,这样一次就分完了,每个小朋友也是得到2个糖果。

2. 除法的意义。

- 表示平均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例如,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算式是12÷4 = 3(个),这里的12是要分的总数,4是平均分成的份数,3是每份的个数。

- 表示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例如,有15朵花,每5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算式是15÷5 = 3(束),这里的15是花的总数,5是每束花的朵数,3是可以扎成的束数。

3. 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例如18÷3 = 6,读作“18除以3等于6”。

- 写法:被除数÷除数=商。

在18÷3 = 6这个算式中,18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3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或者每份的个数(根据不同的除法意义);6是商,表示每份的数量或者包含的份数。

4. 有关0的除法。

-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如,0÷5 = 0,表示把0个东西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0个。

但是0不能做除数,因为如果5÷0,找不到一个数乘以0能得到5,所以0做除数没有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 )一定要比( )小.
2、一个算式里,如果除数是5,那么余数最大是(),如果余数是5,那么除数最小是()
3、在算式39÷9=4……3中,39是(),9是(),3是(),4是()。

4、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5、()里最大能填几?
( )×6﹤52 8×()﹤70 ( )×7﹤55 3×()﹤29
6、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再算()。

7、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的顺序计算。

8、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再算(),结果是()。

9、在8÷2×4中,应先算()法,再算()法。

11、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 )、()、()、()、()、()、()、()。

12、当你面向西北时,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13、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千位是第()位,第五位是()位。

14、5005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5表示5个(),第四位上的5 表示5个()。

15、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他们的和是(),差是()。

16、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读数是时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17、10个一千是();10个一百是();10个十是()。

18、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19、尺子上的1厘米中有()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毫米。

20、()的长大约有1分米。

()大约有1毫米厚。

21、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 )作单位。

22、角是由两条()和一个()组成的。

23、我们学过的角有()、()、()。

比直角小的角是(),比直角大的角是()。

24、长方形有()条边,对边(),四个角都是()角。

25、正方形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

26、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且(),对角(),有两个()角,两个()角。

27、正方形是特殊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30、2个百,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一个数十位上是7,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32、某三位数,百位上是8,正好是十位上数的2倍,这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5,这个三位数是()。

33、8230里面有()个千,()个百和()个十。

34、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35、和13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36、()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钝角。

()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锐角。

()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直角。

37()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与8时的相同。

二、找规律填数
①、1002、()、()、()、()997、
②、388、389、()、()392、393。

③、3260、3270、()、3290、()、3310.
④、5725、5825、()、()、6125. ⑤ 820、()、620、520。

⑥、685、695、()、715、()。

⑦、225、250、275、()、()。

⑧3255、3155、()、()、2855。

⑨、380、580、()、980、()、()。

8330、8300、()、()、()。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18=()+()+() 1802=()+()+()
8003= ()+() 10320+()+()+()
5()7<523 706>()01 ()999<6000 7010<( )009
()÷4+3......2 ( )÷8+6......5 ()÷8=6 (6)
四、填合适的单位
实验小学二(3)班约有学生五()人。

胜利小学约有学生八()人。

某县约有学生九()人。

一棵大树高约10()一座桥长约400()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火车每小时行120()。

淘气的身高约是130()。

数学书厚约5()。

课桌高约7()。

一拃长约15()。

北京距离天津约120()。

眼镜片厚约3()。

一栋楼高约30()。

五、判断
1、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
2、1。

()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
3、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大。

()
4、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
5、用3、7、9、0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3790. ()
6只读一个零的数是末尾有0的数。

()
9、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10、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