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未来》2:摘桃尝桃HICH(乐)陶陶——学当果园小农民活动案例
幼儿园小小农夫,亲近耕耘生活主题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小农夫,亲近耕耘生活主题教育案例分析1. 前言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离土地和耕耘生活越来越远。
然而,耕耘生活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培养孩子勤劳、勇敢、自信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幼儿园小小农夫的亲近耕耘生活主题教育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帮助孩子培养优秀品质和独立人格。
2. 案例一:耕耘生活主题课程设置在某幼儿园,老师们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耕耘生活主题课程,比如种植蔬菜、养殖小动物、制作土豆饼等。
这些课程以亲近大自然、认识食物的原产地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土地的馈赠和辛勤劳作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耐心、体谅和爱心。
3. 案例二:实践活动的意义除了课堂教学,幼儿园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春游采摘、夏季蔬菜种植、秋收农家乐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农作物的成长过程,从播种到收获,从土地里来到餐桌上的全过程。
这不仅在视觉、听觉、触觉上给予了孩子们极为丰富的感受,还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4. 案例三:育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小小农夫的亲近耕耘生活主题教育,幼儿园不仅帮助孩子们培养了自理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食物、土地和劳动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等能力,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孩子们在初步认识社会的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童年。
5. 个人观点与总结亲近耕耘生活主题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教育实践意义的教育方式。
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不仅如此,这种教育模式还在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认识世界和社会、培养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能够重视和借鉴这种教育模式,使孩子们在欢乐中茁壮成长。
6. 案例四:落地生根的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耕耘生活主题教育,幼儿园的孩子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
劳动案例----播撒未来的种子,收获爱与希望的果实

劳动案例----播撒未来的种子,收获爱与希望的果实一、案例背景:某小学位于农村地区,学校周边多为农田和农户。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农耕劳作的认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培养对大自然的关爱。
二、问题缘起:学校发现学生普遍对农耕劳作的认知相对薄弱,缺乏实践经验。
他们很少亲自参与农田劳作,缺乏对农业的了解。
为了增强学生的农耕劳动意识和体验,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
在学生对农耕劳作认知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开展农作物种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农耕劳动的视频,如农民在田间犁地、撒种、施肥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农民在农田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此外,学校也可以借助实地考察,邀请当地的农民或农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农民的亲身经历和他们对农业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贡献。
这样的实践和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农耕劳动的尊重和关爱。
举例来说,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农田,实地观察农民在耕种过程中的劳动情景。
他们可以亲自体验犁地、撒种等农耕劳动,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农耕劳动的认知。
这样的亲身经历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农耕劳作的认识。
通过以上问题缘起的说明和例子,学校可以更好地意识到学生对农耕劳作的认知薄弱,并通过种植农作物的劳动教育活动来弥补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对农业的理解。
三、具体内容安排:1. 确定实践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 培养学生对农耕劳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农业的尊重和关爱。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经过与做法:预备阶段:在预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农耕劳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通过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描述农民犁地、撒种、浇水等过程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农耕劳作的真实场景。
摘桃子社会实践活动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我校于2023年4月组织了一次以“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摘桃子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1.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农耕文化,增强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3. 活动地点某农业生态园三、活动过程1. 活动前期准备(1)组织学生报名,确定参加人数。
(2)联系农业生态园,了解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3)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流程、安全措施等。
(4)购买活动所需的物资,如手套、篮子、零食等。
2. 活动当天(1)早上7点,全体师生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农业生态园。
(2)抵达生态园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分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
(3)分组后,各小组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准备开始摘桃。
(4)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如何正确地摘桃,注意保护果实和树木。
(5)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清理现场。
(6)采摘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7)中午,大家在生态园内野餐,分享各自的收获和感受。
(8)下午,组织学生们进行团队拓展活动,如拔河、接力跑等,增强团队凝聚力。
(9)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乘坐大巴返回学校。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1)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了农耕文化,了解了桃树的生长过程。
(2)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合作和沟通。
(3)活动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 活动不足(1)部分学生在采摘过程中动作不够规范,导致果实受损。
(2)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安全隐患意识不足的情况。
3. 改进措施(1)在活动前,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幼儿园采摘风味:品尝自然与乡村采摘活动案例

幼儿园采摘风味:品尝自然与乡村采摘活动案例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融合。
幼儿园采摘活动作为一种融合了自然、农业和教育的形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种活动,幼儿能够亲身参与、亲自体验,从而在玩中学习,激发自己对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度探讨幼儿园采摘风味,探寻其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园采摘活动的教育意义1. 自然体验幼儿园采摘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他们可以在田野、果园中自由地玩耍、观察和探索,感受到自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
在采摘果实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了解果实的成长周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 乡村体验通过参与采摘活动,幼儿能够走出校园,在乡村田野间亲眼目睹农民耕作的场景,感受到真实的农村生活。
这不仅让他们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辛苦,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户,培养了对农村的尊重和情感。
3. 情感交流在采摘活动中,幼儿将和老师、家长一同参与,共同收获,增加了家校互动的机会。
幼儿还会与同伴们一起共享喜悦与快乐,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幼儿园采摘活动的案例分析柳树幼儿园的“甜蜜采摘”活动是一个典型的幼儿园采摘案例。
该活动将幼儿带入村庄,参观农场,亲自参与采摘水果的全过程。
从村民的引导,到幼儿们的动手采摘,再到亲自品尝水果,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和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加深了对大自然、对农耕文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三、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采摘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形式。
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幼儿还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出一种平和、包容、感恩的心态。
在整篇文章中,我不断强调了幼儿园采摘活动这一主题。
通过对该主题的多角度分析和论述,希望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此项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采摘果园体验案例分享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采摘果园体验案例分享《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采摘果园体验案例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体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实际技能。
其中,采摘果园体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共享一次采摘果园体验的案例。
一、幼儿园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可以和自然、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有效的接触与互动,从而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体验,增进认识,培养能力。
尤其是采摘果园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采摘果园体验案例共享在我所就读的幼儿园,经常会组织采摘果园的活动。
去年秋天,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一家附近的果园,体验了一次采摘水果的活动。
当我们到达果园时,果农阿姨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她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整片果园。
果园里有许多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桃树等等,树上满是沉甸甸的果实,看起来非常诱人。
在果园里,老师和果农阿姨给我们讲解了水果的生长过程,让我们了解了水果是如何从种植到成熟的,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水果的来源和价值。
果农阿姨教会我们如何采摘水果,让我们亲自实践,亲手摘下了属于自己的水果。
在采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加了对水果的认识,还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了感恩之心。
在采摘完水果后,果农阿姨又组织了简单的制作果冻的活动。
我们学会了如何用采摘到的水果制作果冻,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水果的新颖认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和果农阿姨共同品尝了我们亲手制作的果冻,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和满足。
幼儿园农家采摘实践案例

幼儿园农家采摘实践案例幼儿园农家采摘实践案例为了促进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我所在的幼儿园组织了一次农家采摘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不仅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变化,还让他们亲身参与采摘,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活动准备在活动前,我们向家长发出了邀请信,并就活动的目的、活动安排、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家长的热情响应让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我们选择了一家自然环境良好、种植多样化的果园作为活动现场。
在活动前,我们对果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邀请果园主人向我们介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采摘方法,并为采摘的方式做了充分的规划和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当天,我们组织了家长志愿者和教师一同陪同幼儿前往果园。
在到达果园后,果园主人首先向幼儿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农业知识,例如:各种作物需要的光照、水分和土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好奇心被这些知识点激发了起来。
随后,我们将幼儿们带到各个作物的种植区,让他们参与采摘。
他们亲手采摘了新鲜的有机水果和蔬菜,不仅体验了采摘的过程,还品尝到了大自然的恩惠,学习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点。
此外,我们还为幼儿们配备了一些小工具,如铲子、水桶等,让他们体验种植的过程,领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活动收获这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幼儿们在活动中,近距离地观察到了作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
他们还通过参与采摘和种植的过程,提升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交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扩大幼儿们的认知面,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了一些照片和视频,把活动成果展示给了家长和其他幼儿。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了家长和幼儿们的一致好评,也提高了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情感和认知。
这次活动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幼儿园体验农耕乐园种植与收获农作物体验活动设计

幼儿园体验农耕乐园种植与收获农作物体验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与目的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不到自然界的农田与农作物,对农耕生活缺乏了解与体验。
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农耕生活和农作物,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学习种植与收获农作物,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内容与步骤1.活动准备在幼儿园场地内准备一块种植区域,选择适合幼儿种植的农作物,如小番茄、胡萝卜、黄瓜等。
准备好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种子、土壤、种植盆等。
2.活动步骤(1)导入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并讨论蔬菜和水果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食物要从田地里生长出来。
(2)体验农耕:将幼儿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进行种植。
先给每个小组一定数量的种子,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合适的盆和土壤进行种植。
带领他们把种子洒入土壤中,浇水并放到合适的位置。
(3)植物生长观察:每天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茎和根的变化,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
(4)植物养护:带领幼儿学会给植物施肥和浇水,让他们体验到养护植物的重要性。
(5)收获农作物:当农作物长出果实时,组织幼儿一起收获成果。
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收获与喜悦。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或水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6)结束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他们了解到种植的过程和收获的价值。
三、活动中的教育目标1.认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食物从田地里种植到餐桌上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种子、土壤和种植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种植和收获的过程。
5.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如何耐心等待植物的生长,以及如何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幼儿园丰收乐园: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案例

「幼儿园丰收乐园: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案例」1.引言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教育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实践化,为了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一些幼儿园开始引入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种植、收获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幼儿园丰收乐园的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2.活动内容在幼儿园丰收乐园的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将有机会亲自动手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并在成长过程中进行细心的照料。
当作物成熟后,他们将亲自动手采摘,并一起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种植的乐趣,还能学会耐心、细心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
3.教育意义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亲身参与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成果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毅力。
这种活动还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
4.体验共享据一位在幼儿园丰收乐园参与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的家长反映,孩子通过这项活动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健康饮食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孩子们在活动中结识了新的朋友,学会了互相帮助和共享,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这位家长还表示,孩子非常喜欢这项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兴奋不已,对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更加认同。
5.结语幼儿园丰收乐园的采摘与农耕体验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尊重自然、珍惜食物,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未来的幼儿园教育中,更多这样有意义的体验活动需要得到重视和推广,让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桃尝桃HICH(乐)陶陶
——学当果园小农民活动案例
王国兴
一、活动背景:
当你来到鲁汇基地,走入桃园,看见绿
色桃树的枝头上挂满了红彤彤桃子的时候;
当你把桃子摘下来洗干净,拿着桃子放在嘴
里咀嚼、感觉到甜蜜的时候;当你置身于桃
红柳绿、鸟语果香的桃园时,你是否会想起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著名诗人所作的关于一些咏桃的名篇呢?你是否愿意亲身体验一下摘桃、尝桃的乐趣呢?让我们到桃园里来吧,呼吸着桃林中的新鲜空气,闻着桃园中特有的芬芳,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二、活动目的:
通过桃园劳动,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果园劳动技能,动手制作小桃篮,吟诵桃诗,品尝桃子,让学生了解中国桃文化。
三、活动过程:
(一)锄草松土更护绿:
1.编队集合赴桃园:组织学生按照班级、小组编队集合。
请同学们排列成两路纵队,拿好锄头,右边同学用右手拿,左边的同学用左手拿,锄头刀刃朝外,手握在锄头柄下端的三分之一处。
排队出发去整理桃园。
2.整理桃园精神爽:步行到桃园后,辅导员宣布今天整理桃园的内容,包括锄草、松土等。
要求每位同学腰板挺直,靠手和腰部的力量,上下挥动锄头。
锄头上举不超过膝盖。
在土地上刨一层薄薄的土层,往后拖,连同杂草一起锄去,然后将杂草围在桃子树的周围,围成一圈。
锄草的时候,人是倒退着走的。
当同学们看到果园里清净的表层,感受鸟语果香,瞭望着蓝天白云,伫立在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桃园里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二)自编桃篮学采桃:
1.编织桃篮为采桃:在辛勤的忙碌下,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压满枝条、采摘桃子的收获季节。
同学们在辅导老师的讲解和多媒体的帮助下,大家学会了编织桃篮,用十多根化纤条编织而成的小小的桃篮,可以装上十多个桃子。
2.拿着桃篮去采桃:男、女同学头戴着遮阳帽,拎着桃篮来到桃园,三五个同学围着一棵大桃树,欢快地采摘桃子。
有的同学用剪刀把桃子采下来;有的同学直接用左手抓住枝条,右手五个手指头均匀地抓住桃子轻轻转动,一直转到桃子与枝条脱离为止,再继续采摘下一个桃子。
一篮篮的桃子倒入大筐,男生、女生在田埂上穿梭往来,就像是蝴蝶,翩翩飞舞在桃园。
又有三五位同学推着满载着桃子的二轮翻斗车,一路欢歌笑语把桃子送走。
同学们沉浸在采摘桃子的喜悦之中。
(三)尝桃颂桃乐陶陶:
1.品尝桃果话未来:采摘活动结束后,随着向夜空抛洒着银辉的月亮升起,操场上传来了阵阵迷人的音乐声,尝桃、颂桃的晚会开始了。
童心展现的晚会上,男生女生都上台,展示风采乐开怀,手捧自制小桃篮,点亮青春话未来。
同学们品尝着鲜桃,默诵着名人们的诗词歌赋,表演着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联系着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受,真切地体会到做人要自强自立。
通过锻炼,提高自我,展现自我,这些活动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桃熟时节颂桃诗:中国是桃子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栽培桃子,并激发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灵感,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生动描写。
●李白咏桃花“春水本不动,桃花发岸边,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诗人把春光、
春色、春水、春花融为一体,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图。
杜甫吟道:“桃花一簇开无土,不爱深红爱浅红”、“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牵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陆游的“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等脍炙人口的佳句都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
多么可爱的桃花,装点出多么美丽的山河。
●桃花色彩纷呈,有白色、红色、红白相间,更多的是粉红色,花色艳丽妩媚动人,
花香四溢沁人肺腑。
难怪宋代秦观为之而倾倒,发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的赞叹。
●陶渊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后檐有榆柳成荫,堂前桃李成行。
质朴自然
的田园风光,平凡的景物充满诗情画意。
●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当山上桃花李花盛开的时节,在那
高高的云间山峰中,炊烟袅袅,住着忙碌的人家,格调清新,对劳动人民抱有深
深的同情心。
●苏轼“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野桃含笑,溪柳摇曳,竹丛桃花,鸭群欢快,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
四、活动反馈:
通过桃园劳动,同学们有很多感悟:
●北海中学的王琦融说:“老师带我们
到桃园里进行摘桃劳动。
开始劳动的
时候,我们特别卖力,摘下来的桃子,
一下子就装满了三四筐,坚持到劳动
结束后,虽然腿酸手痛,但很开心。
毕竟尝到了亲手摘桃的滋味,如果不
坚持下去,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玉华中学初二(五)班沈雯茜在体会
中谈道:“尽管早已是汗水淋漓,我们的衣襟上、鞋子上也都沾满了泥土,但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杂草以及干净的桃园,心中充满了喜悦,仿佛看到满树的鲜桃,仰起可爱的脸冲我们笑呢。
”
●真光中学的陈泰交深有感触:“在学农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桃花源拔草
劳动了。
我们都奋力地拔起草来。
还编成几个小队,进行拔草比赛,看谁拔得多、拔得快。
最终劳动成果收集起来,堆成了草垛。
这时有种暖暖的东西在心中流淌,那是幸福的感觉,淡淡的、甜甜的。
五、活动后记:
为了让学生能健康成长,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通过桃园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成为有耐心、有毅力、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养成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
(该案例荣获2007年华东地区校外创新教育案例评选三等奖、
2007上海市校外创新教育案例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