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基本概念-黄建始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政策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715

公共卫生政策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715
17
负面舆论压力
9,103例
9
2009甲流之战回顾
• 2009年3、4月间始发于墨西哥和美国 • 4月25日,WHO第一阶段 宣布甲流是“国际关注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 2009/4/28:中国确定18字防控原则和8项策 略 中国无病例 •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 防控策略 处置。 • 做好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严防 + 引导社会舆论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 5月6日10项防控策略: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 公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1
2009甲流之战回顾
• 7月3日调整防控策略: 加强健康教育和舆 论引导。 第三阶段 • 9/10:31省市区:6,968例,共207起聚集 暴发,其中8月份188起,占90.8%,178起 为学生,占86.5% 中国出现批量社区爆发 • 9月7日部署秋冬防控策略 公开、透明、科 学、客观地向公众介绍疫情发展情况,帮 防控策略 助公众了解、掌握防控知识,积极参与社 防控 +救治重症+引导社会舆论 会性防控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预防意识和 能力 • 10月后:防治 + 疫苗 + 引导社会舆论
从甲流之战看大健康观指导下的 公共卫生传播政策 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作用
黄建始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健康管理》杂志主编 公共卫生政策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讨会 2010-7-15 AM
2009年,风起云涌,富有戏剧性
• 中国医疗卫生管理两件大事
–年初,医改方案出台 –4月初,甲流浮现:考验病有所医
• 科学防控甲流只能通过改变环境和 人的行为。 • 药物和疫苗:远水不解近渴。 • 面对甲流,改变环境最关键的一点 就是稳定人心,稳定社会。 •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医学的 进展,21世纪传染病流行对社会稳 定的破坏远大于对群体健康的破坏。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向现代化。 • 现代化带来的威胁群体健康的新问题促使 人们应对传染病流行,规范环境,保护健 康,由此孕育出了现代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 现代公共卫生保障健康的国民资源,对 以工业和国际贸易为特征的现代国家的 崛起非常重要。 – 是从事海外扩张活动不可或缺的国家 保障行为 。 – 是解决工业化带来健康问题的强大武 器。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 最近50年:传染病下降,非传染病上升,人口 老龄化,城市化,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气候 急剧变化,公共卫生迎来新的挑战。 公共卫生与时俱进,坚持公有,公用和公益性, 保持对政治的敏感性,监测先行,预防为主, 国家主导,充分发挥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的作 用,强调科学性和公众参与,以保障/促进公 众健康为宗旨, 一直为人类的文明和现代化进程忠诚地保驾护 航,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传 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 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提供医 疗服务,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人 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正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底什么是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源自何时? •图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 •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期医学科学 最新进展应用到公共卫生领域,人类首 次主动地控制了许多人类一直只能被动 无奈受害的传染病 。 • 1970年代至今,弗兰明汉心脏研究和吸 烟与肺癌关系研究等开创了现代公共卫 生对非传染病采用预防和干预健康危险 因素的新途径。
公共卫生来自何方?


我将讨论…
• 丰富多彩的公共卫生 • 公共卫生源于何时?来自何 方?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参考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参考
–温思络定义(1920) –维寇定义 (18)95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 (1988) –中国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定义 (2003)
31
温思络定义(1920年)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 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 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 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 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 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 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 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黄建始,MB,MHPE,MPH,MBA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流行病学教授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1
我将讨论…
• 丰富多彩的公共卫生 • 公共卫生源于何时?来自何方? •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 • 从公共卫生发展史看现代公共
卫生的定义
2
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
• 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生命的中国 • 这是一个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中国 • 2003年后公共卫生成了社会上最热门的
32
维冦定义(1958年)
不断地重新定义不能接受的。
33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1988年)
公共卫生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 为保障人人健康的各种条件所采 取的集体行动。
34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1988年)
公共卫生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 为保障人人健康的各种条件所采 取的集体行动。
35
中国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定义 (2003)
SARS和甲流期间镜头 14
北京·协和医学院 黄建始教授 pumcjesse@
血吸虫病卷土重来 北京·协和医学院 黄建始教授 pumcjesse@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北京协和医学院 黄建始教授
pumcjesse@
37
2020/5/21
.cn
有必要追根溯源吗?
在历史发生巨变的时期,往往是观念 的改变先于其他改变。
中国和平崛起后,要可持续发展离不 开公共卫生。
求本正源,正确理解公共卫生的起源 和定义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海南推进国 际旅游岛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定义
黄建始,MB,MHPE,MPH,MBA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 院 流行病学教授
我将讨论…
丰富多彩的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源于何时?来自何方?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 从公共卫生发展史看现代公共
卫生的定义
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
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生命的中国 这是一个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中国 2003年后公共卫生成了社会上最热门的
复,二是偏离。两个倾向相互作用的效果是在 2003年以前中国的公共卫生并没有恢复到1966 年以前的水平。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
2003年SARS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公共卫生 事关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 谐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正在努力 构建21世纪的新公共卫生体系.
防控甲流第一阶段我们经受了考验,交 了一份满意的考卷,为国人应对甲流做 好专业、物质、心理、环境准备争取了 宝贵的时间,获得了“后发优势”,保 护了国人健康和社会稳定。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 系统发展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后才开始的。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
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和新生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命运休戚相关,政府主导,在应 对中国公共卫生问题进程中发展成熟。
60年前的四件大事:
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建立了全国卫生防疫体系 建立了妇幼卫生保健体系 建立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 卫生洁具的问世。发明排放式卫生洁具的先驱是英国人哈林顿。他在159 7年研制出活塞式马桶,并且安装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殿里。1775年, 卡明斯为他发明的带有蓄水池的马桶申请了专利,1778年这种马桶又被 普罗瑟加以完善。到1855年,英国公共卫生部门要求所有住房都安装卫 生洁具。到1890年,卫生洁具才开始在全欧洲普及开来。从19世纪起, 在普遍接通下水道之后,欧洲许多家庭开始安装抽水马桶,但不是所有家庭 都安装得起。
巴斯德 (1822-189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 的奠基人之一
微生物理论 (germ theory) 主张改革临床实践,减少微生物相关疾病 的传播 开发了鸡霍乱、炭疽、猪丹毒疫苗 减毒的微生物可以用作免疫 提出狂犬病是由一种显微镜看不到的物质 传播的(即病毒),并开发疫苗治疗和预 防狂犬病 巴斯德杀菌法
迅速发 展
20世纪前60年
计算机工程 信息工程 生物工程
公共卫生服务
诊断技术
前景广阔
疫苗研制
疾病监测
预防措施
治疗康复
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
新中国公共 卫生建立
21世纪
陈志潜为代
表的早期公
共卫生实践
(公共卫生专
家,农村社
区卫生保健
和公共卫生
传统中医 教育)
的预防的 哲学思想
20世纪20-
30年代
80-90年代
▪ 沐浴问题之二
▪ 由于传染病多年肆虐的结果,到18世纪后期,医生们才开始建议人 们每天洗手、洗脸和洗脖子。后来,法国人发明带有下水管的洗澡盆, 1790年这种澡盆传到美国。1880年后,西方才有家庭从厨房 的炉子上接通管道把热水引到卫生间,才开始有洗热水澡的习惯。
▪ 1832年巴黎发生了霍乱,人们发现水的稀缺程度与霍乱死亡成正比。 于是公共卫生法令正式将“温水浴”视为一种疾病防治的手段。随着 冷水浴对中暑病人的疗效的证明,以及肥皂出现,在市民中广泛普及 热水浴成为可能。在不断蔓延的疾病面前,医生的数据分析加上政府 政令支持,巴黎和外省各国又出现了定期沐浴的习惯。至此,正式确 定了流传应用至今的卫生沐浴观点:热水浴是最好的清洁身体的方式。 沐浴才终于完成了它在欧洲大陆百年沉寂后的回归。

什么是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What is public health?黄建始HUANG Jian-shi=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9982(2005)01-0018-03=关键词>公共卫生;健康保健;定义专家介绍黄建始,男,1953年出生,江西省玉山县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流行病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2003年5月4日,受我国卫生部和科技部领导邀请回国参与防控/非典0工作。

回国前任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卫生局流行病部主任、首席流行病专家、局科学研究人类保护和审批委员会协调负责人、5公共卫生观察6主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开发遗传能力培训计划专家小组成员、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田纳西州卫生厅癌症控制和预防委员会常务委员。

曾任和现任美国和加拿大联邦及三州一省政府公共卫生和管理顾问,中国防治/非典0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北京市卫生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学顾问,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兼职研究员。

在大学就读期间曾参与创办5中国医学生6和5家庭医生6杂志;在美期间曾任5美中时报6健康栏目主持人和数家中文报刊的医学健康科普文章撰稿人。

现为中国健康教育协会资深会员。

主要学术成果: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和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多年,曾负责美国俄亥俄州中部(四郡一市)新传染病大肠杆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1985~1986年)、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梅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1998~2002年)等多项流调研究;在管理流行病学领域,主持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社区健康状况系统评价、加拿大阿尔伯王子城印地安人自治政府管区内社区医学中心医疗药物信息系统等多个项目的设计和建立。

现正从事中国突发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建设的研究(详细简介见本刊2003年第12期)。

2003年SARS危机之后,公共卫生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

2009 11 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

2009 11 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
专业技能、社会需求、专业机构、发展前景
等,帮助同学们在迈入公共卫生事业的过程
中,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构建专业思想和提高专业素质。
.本课程不是公共卫生各课程的入门,也不在于各
课程的学习及技能的掌握,而在于帮助同学们了
解公共卫生的概貌及各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不仅通过教师讲授知识,同时更需要教师
.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余
万例,每年支付医疗费用约500亿元。
.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经过血液传播,一旦感染则
难以治愈,部分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
.甲型和戊型肝炎属于经肠道传播的传染病,容易
暴发、流行,每年发病数约占全国病毒性肝炎报
告发病数的50%。
结核病
有毒有害因素
人类自身生物学因素
行为中介
医疗保健因素
行为中介
环境
人体
..±..ò: ó°.ì...μμ...ààòò....μ.1..μ
.人类生存环境中有哪些“有毒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社会因素?
.人类基因和其他生物分子?
.医疗保健因素?
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等
.泌尿系统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等
.血液系统
–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等
.内分泌系统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等
.代谢和营养
–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等
.结缔组织和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特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顾名思义,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

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1.温思络定义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温思络(Charles-Ed—wardA~Winslow)早在1920年就描述了什么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比较综合具体的定义,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52年为世界卫生组织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温思络将公共卫生定义为:“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

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温思络定义内涵非常丰富。

“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和“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3个关键词以画龙点睛的手笔点出了公共卫生的本质和使命。

温思络定义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包括了公共卫生的早期目标(控制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以及当前越来越重要的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和社区卫生等工作。

该定义明确指出社会环境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公共卫生的目的是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健康长寿的人权。

2.维寇定义40多年前,英国实业家维寇(GeoffreyVick-ers)在担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主席期间,从疾病和科学与社会价值观之间互动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公共卫生。

他认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都是在某些状况从“当然存在”转变为“不可容忍”酌时候发生的。

因此,公共卫生的历史同样也是不断地重新定义“不能接受的”的记录。

维寇定义强调了科学和社会价值观之间微妙的、动态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共卫生第一卷 公共卫生概论主编:曾光,黄建始,张胜年第一章公共卫生基本概念曾光,黄建始随着历史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共卫生基本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各国学者总结了公共卫生的社会实践,先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公共卫生的定义(见本章附录表1),并探讨了公共卫生的宗旨与任务。

定义之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是在百家争鸣中不断地完善的。

我国在长期的公共卫生实践中对公共卫生基本概念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和在理论上不断升华的过程。

2003年我国在化解SARS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的国家能够认真反思,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果断措施。

我们胜利了,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的胜利。

这些年一直埋头搞经济建设,这次我们有机会抬起头来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好像一个走长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一条腿长,另一条腿短。

在付出了生命的和社会震荡的代价之后,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综合实力,不但取决于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取决与国家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价值取向。

在应对SARS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全社会共同面对SARS危机时的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从政治家、企业家、军事家、医学家到普通的工人、农民、学生,全国上下都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公共卫生扫盲教育,使中国公共卫生获得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

值得指出的是国家领导以此为契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也正是对这场危机的深思,促进了中国学者对公共卫生理论的深入探索。

与我国极其丰富的公共卫生实践相比,过去中国对公共卫生基本概念的探索和研究少得可怜。

即使是从事公共卫生的专家,能够准确地讲清楚公共卫生是什么的人也不多。

我们的公共卫生学院讲授的基本上是“预防医学”,并不是真正涵义上的“公共卫生”。

既然如此,包括决策者、新闻媒体、老百姓在内的广大非公共卫生专业人士,如果像“瞎子摸象”一样地去理解公共卫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这一代公共卫生学者有幸经历了发生在中国的各种严峻、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比我们的前辈们面对着更复杂的各种新、老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

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我国公共卫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我们因参与大量公共卫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拥有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界对公共卫生基本概念的探讨,为中国和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地理解了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就如同驾车时有了全球地理定位系统一样,可以准确地指引我们的方向;系统地掌握了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就如同有了衡量公共卫生实践的尺子或参照标准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读中国公共卫生的昨天,认真地把握中国公共卫生的今天,更好地规划中国公共卫生的明天。

第一节 公共卫生的定义与宗旨什么是公共卫生?也就说,公共卫生的定义1是什么? 其中蕴含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什么? 这是全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现代公共卫生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时间很短,至今不到二百年。

然而,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公共卫生的各种定义至少有十八个。

(本章附录表1)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尽管有的公共卫生定义相对狭义2(如定义5), 然而大多数定义比较宽广。

我们推崇广义的公共卫生定义。

从广义的公共卫生定义中,通过比较其概念和蕴含的宗旨,我们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予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公共卫生定义。

一、温思络的定义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温思络(Charles-Edward A.Winslow)早在1920年就描述了什么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应该怎么做。

这个定义比较完整、深刻,是世界公共卫生界引用的最多的一个公共卫生定义。

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沿用至今。

温思络将公共卫生定义为:“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1定义描述或规范一个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概念的内涵,回答是什么;宗旨是主要的旨趣,使命,主要目的,回答为什么存在.(辞海编辑委员会,1980;Wikipedia,2009)2大多数人对公共卫生持有比较狭义的定义是基于以下一些原因:1.受现代公共卫生先驱查德威特和其他十九世纪卫生改良运动家卫生工程观点的影响,认为公共卫生问题就是环境卫生问题; 2.将抽象的广义公共卫生概念具体落实到战略战术层面很困难;3.十九世纪末病菌学说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的巨大成功干扰了人们对广义公共卫生定义的接受;4.因为目前关于公共卫生的明确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得不到大家有力的支持.利益团体和其他危机发生时,政府往往最容易牺牲公共卫生去满足其他需求. 。

“公共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成功的牺牲品。

由于没有任何依据来证实疾病被预防或流行被控制后的收益,因此正常状态下,公共卫生被媒体和政府所忽视。

他们认为不会出什么事。

公共卫生一直被忽视,在发生重大灾难后,他们意识到应该加强公共卫生。

但当疾病从记忆中消退后,公共卫生又重新从其脑海中消失。

”(Beaglehole R & Bonita R.2004;龚向光,2003)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这些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

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3。

温思络定义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公共卫生的早期目标(控制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以及当前越来越重要的健康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等工作,明确指出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建立社会机制”和“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四个关键词以画龙点睛的手笔点出了公共卫生的本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使命。

关键词之一:“科学和艺术”,明确了公共卫生的本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科学被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大体系。

而艺术则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科学借助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否科学是可以验证的。

艺术借助人类的灵感来构思和展现世界的美好,是否得到欣赏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体验。

科学更多的是“发现”,而艺术更多的是“创造”(维基百科,2008)。

因为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要在人群中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离不开对客观世界中群体健康和疾病规律的发现(科学),也离不开主观世界的创造和表达(艺术),更离不开被服务对象的理解与感受。

总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既需要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又需要有人文学科的基础;既需要抽象思维的理性智慧,又需要形象思维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之二:“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明确了公共卫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公共卫生要综合治理影响群体健康的问题,涉及面广,个体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单枪匹马地去完成。

因此公共卫生需要整个社区参与,有组织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

只有人人参与,才能人人健康,才能使整个群体都能生存和发展。

3温思络定义的英文原文见于《美国公共卫生杂志》1957年第二期:"Public Health is the science and the art of preventing disease, prolonging life and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fficiency throughorganized community efforts for the sani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control of community infections, the educ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principles of personal hygiene, the organiz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machinery which will ensure to every individual in the community a standard of living adequat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organizing these benefits in such fashion as to enable every citizen to realize his birthright of health and longevity." (Hiscock, 1957)关键词之三:“建立社会机制”,要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必须通过建立社会机制予以保证,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的行为或良好的愿望而已,没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之四,“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明确了公共卫生的使命。

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就像双刃剑一样,一方面是地球人的福音,另一方面也在威胁和损害了群体“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现代公共卫生就是为了保护所有人“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而诞生的。

温思络先生早在89年前,就对公共卫生如此大彻大悟,令我们后人钦佩不已。

令人感慨的是,时至今日,很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公共卫生的理解竟不远如温思络先生当年的真知灼见。

毫无疑问,温思络定义是公共卫生历史上的一面丰碑,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面对与温思络先生当年完全不同的公共卫生挑战的今天,很显然我们后人没有资格要求历史上的定义十全十美。

然而,如果温思络先生能活到今日,亲眼目睹了最近几十年人类社会更加壮观的公共卫生大潮,面对公共卫生的新需求,新进展和新挑战,他会不会重新审视公共卫生在21世纪的内涵和外延,理性地修改自己的定义呢?二、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定义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其里程碑式的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明确地提出了十分精练的公共卫生的定义4:“公共卫生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为保障人人健康的各种条件所采取的集体行动。

”2003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在另一份公共卫生研究报告《21世纪公共卫生的未来》中再次强调了以上定义。

这个定义就是一句话,然而它包涵的内容既丰富又深刻。

试解读如下:首先,公共卫生是社会的“集体行动”,不是个人行为。

人的健康受基因和多种复杂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大部分不是仅仅影响个人或部分人的健康,而是影响整个人群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