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折线图
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为了解某小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某志愿者对居
住在该小区的50名成年人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进行了统计,并
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50人
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
A.6小时、6小时
B.6小时、4小时
C.4小时、4小时
D.4小时、6小时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把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
2
解:(1)25-6-12-5=2(人),如图所示.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2)直接写出表 格中a,b,c的值;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一班
a
b
90
二班 87.6
80
c
解:(2)a=87.6,b=90,c=80
制成了统计图:
(1)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 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众数:50元. 中位数:50元.
探究新知
(2) 计算这20名同学计 划购买课外书的平均花 费,你是怎么计算的? 与同伴交流.
100 (20 10%) 80 (20 25%) 50 (20 40%) 30 (20 20%) 20 (20 5%) 20
探究新知 问题解答
甲队:众数:20岁. 中位数:20岁. 平均数:20岁.
探究新知 问题解答
乙队:众数:19岁. 中位数:19岁. 平均年龄:比20岁小.
探究新知 问题解答
丙队: 众数:21岁. 中位数:21岁. 平均年龄:比20岁大.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 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图.
八年级数学折线图课件

5
4
3
3
2
2
1
小董一周的花费情况
6 5 4 3 2 1 0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时间
练习
我想知道小董在初中一年级时的成绩变化情况,找 到他四次大考的成绩,请你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
考试类型 上期中 上期末 下期中 成绩(分) 307 300 327 下期末 342
我想知道小叶在初一时的成绩变化趋势,还 想和小董的成绩趋势作个比较,怎么办呢? 小董 小叶
1
0
1
月份
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该市01年到04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 情况。2001年游客总人数为 ________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 ________万元;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这三年中,旅游业总收入增 长幅度最大的是_____年,这一年的旅游业总收入比上一年增长的 百分率为_____( 精确到0.1℅);2004年的游客中,国内游客为1200万 人次,其余为海外游客,据统计,国内游客的人均消费约为700元, 问海外游客的人消费约为多少元? (注:旅游收入=游客人数×游客的人均消费)
从一万亿到九万亿
步入大会堂,看到代表委员们个个兴高采烈,脸 上透着一种迈入新世纪的壮志豪情。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已经达到9.59万亿元,人们自然会联想到,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6年突破1万亿元,到 去年突破9万亿元。15年,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已 经跨越了9个“万亿元”的台阶。 让我们稍稍回眸,看一看共和国曾经走过的步伐 吧:
电信 移动 联通
通话时间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甲、乙两人在某公司做见习推销员,推销洗衣机, 他们在1~8月份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教师版)

数据分析初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会看条形统计图,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等几种统计量;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条形统计图(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_____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2)特点: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3)制作条形图的一般步骤: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③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2.折线统计图(1)定义: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_____或_____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2)特点: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绘制折线图的步骤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②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3.算术平均数(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____的一项指标.(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则x¯=1n(x1+x2+…+x 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4.中位数(1)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_______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出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5.众数(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3)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_______的量.6.极差(1)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_______﹣_______.(2)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只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不能衡量每个数据的变化情况.(3)极差的优势在于计算简单,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7.方差(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1n[(x1﹣x¯)2+(x2﹣x¯)2+…+(x n﹣x¯)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_______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1. 条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极差.【例1】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关于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极差是3B.中位数为8C.众数是8D.锻炼时间超过8小时的有21人练1. 一次数学测试后,随机抽取九年级二班5名学生的成绩如下:78,85,91,98,98.关于这组数据的错误说法是()A.极差是20 B.众数是98 C.中位数是91 D.平均数是91练2. 某工厂对一个生产小组的零件进行抽样检查,在10天中,这个生产小组每天生产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0,2,0,2,3,0,2,3,1,2.在这10天中,该生产小组生产零件所产生的次品数的()A.平均数是2 B.众数是3 C.中位数是1.5 D.方差是1.252. 极差.【例2】若一组数据1,2,3,x的极差为6,则x的值是()A.7 B.8 C.9 D.7或﹣3练3. 数据:2,3,3,5,7的极差是()A.2 B.3 C.4 D.53.方差.【例3】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 B.C.2 D.练4. 在一次射击测试中,甲、乙、丙、丁的平均环数均相同,而方差分别为8.7,6.5,9.1,7.7,则这四人中,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练5. 金华火腿闻名遐迩.某火腿公司有甲、乙、丙三台切割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500克的火腿心片.现从它们分装的火腿心片中各随机抽取10盒,经称量并计算得到质量的方差如表所示,你认为包装质量最稳定的切割包装机是()包装机甲乙丙方差(克2)1.70 2.29 7.22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4.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例4】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A.30吨B.31吨C.32吨D.33吨练6. 我市某风景区,在“五一“长假期间,接待游人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这七天游览该风景区的平均人数为()A.2800人B.3000人C.3200人D.3500人5.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例5】四个数据:8,10,x,10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则x等于()A.8 B.10 C.12 D.8和12练7.某一公司共有51名员工(包括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 000元增加到225 000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A.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B.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C.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加D.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增加A档基础演练1.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9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5 D.极差是5则孔明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A.6 B.7 C.8 D.9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谁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随机抽取50株,分别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5、10.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D.无法确定甲、乙出苗谁更整齐4.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1)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分别为:1.71,1.85,1.85,1.95,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1.71 B.1.85 C.1.90 D.2.315.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5、5、x、6、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5 B.5.5 C.6 D.76.七年级学生完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后,积极践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0.4和0.34 B.0.4和0.3 C.0.25和0.34 D.0.25和0.37.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分.8.某校为了招聘一名优秀教师,对入选的三名候选人进行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两种考核,现将甲、乙、丙三人的考核成绩统计如下:(1)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同等重要,则候选人将被录取.(2)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比专业知识水平重要,因此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他们赋权后各自的平均成绩,并说明谁将被录取.9.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B 档巩固提高1.一位卖“运动鞋”的经销商抽样调查了9位七年级学生的鞋号,号码分别为(单位:cm ):24,22,21,24,23,25,24,23,24,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数据的(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方差2.一次体检中,某班学生视力检查的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全班视力数据的众数是( )A.55%B.24%C.1.0D.1.0以上3.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1722=甲S ,2562=乙S .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A.2种B.3种C.4种D.5种4.刘翔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为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教练对他10次训练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则教练需了解刘翔这10次成绩的()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频数5.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9 B.90 C.92 D.936.为参加中学生篮球运动会,某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统计如下表,则这10双运动鞋的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25.5,25.5 B.25.5,26 C.26,25.5 D.26,267.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是9.4环,方差分别是=0.90,=1.22,=0.43,=1.68,在本次射击测试中,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为了调查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则关于这若干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均数是4.6B .中位数是4C .众数是5D .调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9.某一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后,整理得出下表(有两个数被遮盖).被遮盖的两个数依次是( )A .3,2B .3,4C .4,2D .4,410.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是40B .众数是4C .平均数是20.5D .极差是311.已知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且,而甲组数据的方差为=1.25,乙组数据的方差为=3,则 较稳定.12.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为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个体C.100名运动员是抽取的一个样本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2、如图是某年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的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在之间的国家占()A. B. C. D.3、已知数据:,,,π,-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为( )A.0.2B.0.4C.0.6D.0.84、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8万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抽查了10%的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成绩分析.下面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0名学生是总体B.80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800005、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解某小区的居民体温,选择抽样调查B.为了解曲江南湖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C.为了解某品牌木地板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D.为了解北斗三号卫星零件的质量,选择全面调查6、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2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A.0.1B.0.17C.0.33D.0.47、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一支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统计如下表:尺码(厘米)25 25.5 26 26.5 27购买量(双)1 2 3 2 2则这10双运动鞋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25.5厘米,26厘米B.26厘米,25.5厘米C.25.5厘米,25.5厘米D.26厘米,26厘米8、下列调查方式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我校学生每天完成回家作业的时间.B.了解台州市的空气污染指数.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飞机起飞前的检查.9、九年级(3)班共有50名同学,如图是该班一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3分的成绩评为合格,则该班此次成绩达到合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A.80%B.70%C.92%D.86%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解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B.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则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C.通过对甲、乙两组学生数学成绩的跟踪调查,整理计算得到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为,,则乙数据较为稳定 D.为了解官渡区九年级多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选取名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则选取的样本容量为11、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的是()A.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B.某本书中的印刷错误C.公民安全意识D.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12、如图,反映的是某中学九(3)班学生外出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频数(人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和扇形分布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九(3)班外出的学生共有42人B.九(3)班外出步行的学生有8人 C.在扇形图中,步行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为82 D.如果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学生约有140人13、某射击运动员在训练中射击了10次,成绩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众数是8B.中位数是8C.平均数是8.2D.方差是1.814、下列调查中,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①检测深圳的空气质量;②为了解某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人同一架飞机乘客的健康情况;③为保证“神舟9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A.①B.②C.③D.④15、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6B.中位数是6.5C.众数是7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要从小华、小明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择一名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在赛前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选拔赛,下图为小华、小明两人在选拔赛中各射击10次成绩的折线图和表示平均数的水平线.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填“小华”或“小明”)参加射击比赛;理由是________.17、某初一年级有5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0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________.18、某实验室对150款不同型号的保温杯进行质量检测,其中一个品牌的30款保温杯的保温性、便携性与综合质量在此检测中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其中A型保温杯的优势是________.19、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度,则█处的数据是________.20、某校“环保小组”的学生到某居民小区随机调查了户居民一天丢弃废塑料袋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每户居民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户数这户居民一天丢弃废塑料袋的众数是________个;若该小区共有居民户,你估计该小区居民一个月(按天计算)共丢弃废塑料袋________个.21、已知数据为100个,最大值为89,最小值为40,组距为8,则可分成组数为________组.22、某地区有36所中学,其中九年级学生共7000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抽样调查;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排序:________ (只写序号)23、某篮球兴趣小组有15名同学,在一次投篮比赛中,他们的成绩如下面的条形图所示.这15名同学进球数的众数是________.24、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10月份的长途电话明细清单,按通话时间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①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________次长途电话;②通话时间不足10分钟的________次;③通话时间在________分钟范围最多,通话时间在________分钟范围最少.25、下表是某批足球质量检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此表回答,当抽取的足球数很大时,这批足球优等品的频率会在常数________ 附近摆动.抽取的足球数50 100 200 500 1000 2000优等品数47 95 194 472 953 1902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苏州市某校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为A (优)、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现从中抽测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四个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4:9:6:1,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有2人,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共抽测了多少人?(2)样本中B等级的频率是多少?C等级的频率是多少?(3)如果要绘制扇形统计图,A、D两个等级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分别是多少度?(4)该校九年级的毕业生共300人,假如“综合素质”等级为A或B的学生才能报考示范性高中,请你计算该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27、“PM2.5”是指大气中危害健康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环境检测中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进行PM2.5检测,某日随机抽取25个监测点的研究性数据,并绘制成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如下:类别组别PM2.5日平均浓度值m(微g/立方米)频数频率A1 15m<302 0.082 30m<453 0.12B 3 45m<60 a b4 60m<75 5 0.20C 5 75m<90 6 cD 6 90m<105 4 0.16合计以上分组均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25 1.00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的a,b,c分别是多少?(2)在扇形统计图中,A类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我国PM2.5安全值的标准采用世卫组织(WHO)设定的最宽限值:日平均浓度小于75微g/立方米.请你估计当日环保监测中心在检测100个城市中,PM2.5日平均浓度值符合安全值的城市约有多少个?28、春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情,某校学生会自发组织了“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活动.同学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了本校15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和节水措施情况.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问题:(1)补全图1和图2;(2)如果全校学生家庭总人数约为3000人,根据这150名同学家庭月人均用水量,估计全校学生家庭月用水总量.29、红星小学对全校同学进行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调查情况具体如图,其中150名同学喜欢羽毛球,喜欢跳绳的同学有多少名?30、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了解自己班的同学每位家庭的月用水量情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3、C4、B5、D6、D7、D8、D9、C10、D11、B12、B13、D14、A15、A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7、28、30、。
八年级数学上册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已学的统计图知识,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他们对于如何绘制这些统计图和解读统计图的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从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2.难点:对于复杂数据,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准确地从统计图中得出数据的集中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统计图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数据,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案例,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准备PPT,展示各种统计图的案例和分析方法。
3.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统计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统计图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他们对于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理解。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市连续10天的最低气温统计如下(单位:℃):4,5,4,7,7,8,7,6,5,7,该市这10天的最低气温的中位数是()A.6℃B.6.5℃C.7℃D.7.5℃2.某市6月份日平均气温统计如图所示,则在日平均气温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1,21 B.21,21.5 C.21,22 D.22,223.小王在清点本班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捐款时发现,全班同学捐款的钞票情况如下:100元的3 张,50元的9张,10元的23张,5元的10张.在这些不同面额的钞票中,众数是()A.10 B.23 C.50 D.1004.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5.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环)9.149.159.149.15方差 6.6 6.8 6.7 6.6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A.甲B.乙C.丙D.丁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如右表所示,如果从这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那么应选___________去.甲乙丙丁平均分85909085方差50425042A .甲B .乙C .丙D .丁7.在我县“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最终决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还得知道这7名学生成绩的( ) 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8.已知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0.1,则1242,42,,42n x x x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1.6B .2,2105C .6,0.4D .6,21059.2017年世界未来委员会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授予我国“未来政策奖”,以表彰我国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突出成就.如图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则荒漠化土地面积是五次统计数据的中位数的年份是( )A .1999年B .2004年C .2009年D .2014年10.某校篮球队10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篮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 13 14 15 16 人数2341A .15,15B .14,15C .14,14.5D .15,14.5 11.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则x =( )A .2B .3C .5D .712.方差计算公式()()()()()2222221476787117675s ⎡⎤=-+-+-+-+-⎣⎦中,数字5和7分别表示( ) A .数据个数、平均数 B .方差、偏差 C .众数、中位数D .数据个数、中位数13.通过统计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得到甲、乙、丙、丁三明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 甲2=17,S 乙2=36,S 丙2=14,丁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丁同学80809090则这四名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14.八(1)班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用统计如下表: 生活费(元) 1015 2025 30学生人数(人)3915126则这45名同学一天的生活费用中,平均数是( ) A .15B .20C .21D .2515.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次)的情况,投进篮筐的个数为6,9,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3B .4C .5D .8二、填空题16.一组数据2,3,4,x ,6的平均数是4,则x 是_______.17.若一组数据3、4、5、x 、6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18.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 19.小林同学对甲、乙、丙三个市场某月份每天的白菜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后发现这个月三个市场的价格平均值相同,方差分别为2S 7.5=甲,2S 1.5乙=,2S 3.1=丙,那么该月份白菜价格最稳定的是______市场.20.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______.21.某样本数据是:2,2,x ,3,3,6如果这个样本的众数为2,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22.某校对开展贫困地区学生捐书活动,某班40名学生捐助数量(本)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在这40名学生捐助数量中,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23.一组数据1,3,2,7,x ,2,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 24.已知一组数据123x x x ,,,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322,,那么另一组数据1232x 12x 12x 1---,,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25.为调查某班学生每天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张华随机调查了30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每天使用零花钱(单位:元) 1 2 3 4 5 人 数25896则这30名同学每天使用的零花钱的中位数是_____元.26.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S 12,另一组数据6、7、8、9、10的方差为S 22,那么S 12_______________ S 22(填“>”、“=”或“<”).三、解答题27.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的五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甲 86 83 90 80 86 乙 7882848992中位数 平均数 方差甲 ▲ 85 ▲ 乙 848524.828.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个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命中10环的次数 甲7乙7.5 5.4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统计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则_____胜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说明理由.29.如图1,A,B,C是郑州市二七区三个垃圾存放点,点B,C分别位于点A的正北AC 米.八位环卫工人分别测得的BC长度如下表:和正东方向,40甲丁丙丁戊戌申辰BC (单位:8476788270848680 m)他们又调查了各点的垃圾量,并绘制了下列间不完整的统计图2.(1)表中的中位数是、众数是;(2)求表中BC长度的平均数x;(3)求A处的垃圾量,并将图2补充完整;(4)用(2)中的x作为BC的长度,要将A处的垃圾沿道路AB都运到B处,已知运送1千克垃圾每米的费用为0.005元,求运垃圾所需的费用.30.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甲a77 1.2乙7b8 4.2(1)写出表格中a,b的值;(2)从方差的角度看,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并说明理.。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docx

精品文档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 7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一、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二、数据的表示方法:(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 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三、统计调查1、全面调查 (普查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是全面调查。
例如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 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 叫做抽样调查。
统计中常用样本特性来估计总体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样调查中,如果抽取样本的方法得当,一半样本能客观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抽样调查的结果会比较接近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离总体的情况,所以,在抽样调查要求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⑴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⑵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含单位)。
.3、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4、【总结】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⑴全面调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 因而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精确 ; 但可能要投入数十倍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⑵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 因而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的一些误差,但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比如要研究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可能把所有的炮弹都发射出去,可见合理的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探究新知
条形图
人数 25 20 15 10 5 0 一号 二号 三号 四号
150.5153.5156.5 159.5162.5165.5168.5171.5 174.5 177.5 180.5 身高/cm 频率/组距 0.08
(3)条形图和直方图的有哪些区别?
直方图
0.06
一号 二号 0.04 三号 四号
实际应用
问题6.若两个研究小组分别抽样,是否得到相同的样 本?对总体估计是否一定相同?是否会有很大的差异? 问题7.比较一下几种表示频率分布的方法的优缺点.
名称
频率分布表 频率直方图 频率折线图
优点
数据清晰明了,便于查阅 形象直观,对比效果强烈 反映发展变化的趋势
不足
课堂小结
样本 频率分布表
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折 线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8 0.06 0.04 0.02
150.5153.5 156.5 159.5 162.5165.5168.5171.5174.5177.5 180.5
频率直方 图
身高/cm
频率/组距
频率分布 折线图
0.08 0.06 0.04 0.02
150.5 153.5
180.5
身高/cm
问题5.若组距取得越小,则频率折线光滑程度会怎 样?
问题3.类比频数条形图的画法,谈谈根据频率分布表 如何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名称 频数条形图 频率直方图
横轴 分类
纵轴 频数
探究新知
例1.从某校高一 年级的1002名新 生中用系统抽样 的方法抽取一个 容量为100的身高 样本,频率分布 表如下(单位: cm).试作出该 样本的频率分布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