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三焦

合集下载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联络三焦:上焦――心肺胸:心血管系和呼吸系病变 中焦――胃:即消化系病变 下焦――肝:能疏肝理气,治疗气机阻滞证,如气郁、癔病等。
急救穴:休克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大陵 输穴 原穴
定位: 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肋痛; 胃痛,呕吐; 腕臂痛。 操作: 直刺0.3至0.5寸
劳宫 荥穴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 心痛,心悸。 操作: 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中冲 井穴
定位: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心痛,昏迷。 舌强肿痛。 热病,中暑,昏厥。 小儿夜啼。
操作: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少阴心经小结
取穴要点: 主要掌握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腱解剖标志。
手少阴心经的穴位有天池,天泉,曲 泽(合),间使(经),内关(络), 大陵(原),劳宫(荥),中冲(井) 等共九个穴位
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
热等症。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 他病证 。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曲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 病、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针刺血;

间使 经穴
定位: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腱 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 胃痛,呕吐。 热病,疟疾。 癫狂痫。 臂痛。

九、手厥阴心包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常用腧穴
关冲
〔定位〕 〔主治〕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旁 在手背部,第 在腕背横纹上4 2掌指关节后,第 寸,尺骨与桡骨4 0.1 寸 、 5 掌骨间凹陷处 之间
①肘臂痛,手指不能屈伸;②热 ①上肢不遂;②热病 病 ①急救;②咽喉肿痛
中渚
〔定位〕 〔主治〕
外关
〔定位〕
〔主治〕
常用腧穴
支沟
〔定位〕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演示
九、手厥阴心包经
经脉循行:
本经有穴通路起自天池, 止于中冲,单侧9穴。
主治概要:
主治胃、心、胸、神志 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 症。
常用腧穴
曲泽
〔定位〕 〔主治〕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 在腕横纹上 2寸,掌长肌腱与桡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 侧缘 侧腕屈肌腱之间 ,握拳时中指尖处
丝竹空
〔定位〕 〔主治〕
偏头痛 ①目病,在肩 腕背横纹上 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 3寸,尺骨与桡骨之
肩髎
〔定位〕 〔主治〕
峰后下方凹陷处 间
翳风
〔定位〕
①耳病;②口眼歪斜,牙关不利 ①耳病;②便秘 〔主治〕 肩臂疼痛不遂
常用腧穴
角孙
〔定位〕 〔主治〕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 在眉梢外的凹陷处 上入发际处
内关
〔定位〕 〔主治〕
劳宫
〔定位〕
①心痛,胃痛;②肘臂挛痛 ①心病,胃病;②肘臂挛痛 ①急救;②口疮,口臭
〔主治〕
常用腧穴
中冲
〔定位〕 〔主治〕
在手中指尖端中央
①急救;②舌强肿痛,掌中热
演示
十、手少阳三焦经
经脉循行:

《针灸学》手厥阴心包经

《针灸学》手厥阴心包经

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 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内关 Neiguan PC6
定位: 腕横纹 上2寸。 掌长肌 腱与桡 侧腕屈 肌腱之 间。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现代研究
1、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2、对心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3、缓解心绞痛。 4、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5、对抢救过敏性休克由显著疗效。
心悸 李某,女,52岁,2003年1月4日初诊。
自觉阵发性心动异常,心慌不安2年余,加重2个月。 其心慌、心动异常每于冬季加重,常在紧张时发作。 近2个月以来,自觉心动不安加重,呈阵发性发作, 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郄门主之
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 派遣也。该穴生发出心火所克的 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
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5、间使穴(别称鬼营穴、鬼路穴)
开通心窍的使臣,益心气、宁神志、解抑郁!
[定位]在掌后腕横纹上3寸,前臂内侧两筋凹陷处。 主治:1.间使穴是开通心窍的使臣,对心脏功能的影
响比较大
2.胃痛、呕吐 3.肘臂痛
曲泽。曲,隐秘。泽,沼泽也。曲泽名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
曲泽 Quze PC3
定位: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作用:清心安神,缓急止痛。
主治:1.心痛,心悸(本经病候)
心包经历络三 焦,关系最密
2.胃痛,呕吐,泄泻
切中焦
3.热病,中暑(清热作用) 合穴
4. 肘臂挛痛。
应用:心痛,心悸配大陵;
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 循中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包经穴
• • • • 天池 胸部,四肋间隙,正中线旁开5寸 天泉 上臂内侧,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曲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前臂内侧正中,曲泽和大陵连线上,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郄门 5 间使 3 内关 腕上2寸 • 大陵 腕横纹中点处,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劳宫 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偏第三掌骨,握拳曲指中指尖处 • 中冲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 • • •
手厥阴心包
• 病候 • 灵枢经脉 •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 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 支满,支撑胀闷的感觉。 • 澹澹,水震动,悸动。 • 主脉,心主脉,心包为心之外卫,故主脉所生病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 • • • • • • 循行 病候 络脉 经别 经筋 皮部 经穴
手厥阴心包经
• • • • 循行 灵枢经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 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心主,心外包膜,以用而言,代心受邪,故曰心主。 下腋三寸,腋下三寸,天池穴,与乳头相平处。 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掌中,劳宫穴所在,当第三掌骨桡侧。
手厥阴心包经
• 经筋 • 灵枢经筋 •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 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 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 其病 ,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 • 贲,膈部。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第12章 手厥阴心包经

第12章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PC7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 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疾病; 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 臂、手挛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输穴;原穴
劳宫
PC8
定位:第2、3掌骨之间偏 于第3掌骨,握拳时中指 尖接触处。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 痫证,口疮,口臭。
2.取穴要点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取曲泽。 腕横纹上2寸取内关。 握拳时中指尖接触处取劳宫。
腕横纹中央取大陵。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取中冲。
3.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4.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曲泽
PC3
定位: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 侧缘。
作用:清心安神,缓急止痛。
主治: (1)心痛,心悸。(2) 胃痛,呕吐,泄泻。(3)热病。 (4)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1~1.5寸。治热病用三 棱针点刺放血。
备考:合穴
郄门 (PC4)郄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仰掌。在前臂掌侧。当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荥穴,荥治热病。
中冲
PC9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 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晕 厥。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 刺出血。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 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 三焦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共9穴。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包、三焦。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

第二节十二经脉的循行手厥阴心包经……
1.循行部位: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通过横膈,依次循序下行,通过胸部、上腹、下腹,联络三焦。

2.分支
胸部分支:从胸中出于胁部,经腋下三寸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上肢内侧,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直至肘中,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过腕部,人掌心(劳宫穴),到达中指桡侧末端(中冲穴)。

掌中分支:从掌中(劳宫穴)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至指端(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心包,络三焦。

第1 页。

9.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

体表支 经肢内侧 止于
出属心包络, 出属心系,下 下 膈 , 历 络 三 络小肠 焦 腋窝 胸前壁外侧 正中 中指端 后缘 小指桡侧端
(四)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 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 热惊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大陵 Daling PC7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作用:清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胃痛,呕吐,口 臭等胃腑疾病;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臂, 手挛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输穴;原穴
劳宫
Laogong
PC8
定位: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时中指尖 接触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 应用:心痛配心俞; 口疮,口臭配内庭; 癫狂配少商,曲池,颊车.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荥穴,荥治热病.
内关
定位: 腕横纹 上2寸. 掌长肌 腱与桡 侧腕屈 肌腱之 间.
Neiguan
PC6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中冲
Zhongchong
PC9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 儿夜啼,中暑,晕厥. 应用:舌强肿痛配金津,玉液,廉泉; 中暑,中风昏迷配内关,水沟.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特性
1.治疗本经急性病 1.配合大
证:急性心痛、心 椎治疗疟
悸、胸痛等;
疾。
2.清营凉血:咯血、
呕血等热性出血;
3.疔疮。
1.临床急 1.癫狂痫 救穴之一。2.口舌生疮、 2.中风偏 口臭 瘫要穴。 3.手腕疼痛 3.止呕要 穴。
直刺0.5-1寸,可灸。
直刺0.3-0.5 寸,可灸。
✓ 劳宫(PC8)荥穴 ✓ 中冲(PC9)井穴 〔主治〕
喉咙) 舌本(络脉)
别)
臂厥,主肺所 臂厥,主心所 主脉所生病者
生病者
生病者
肺胸喉咙病、 心胸病、神志 心胸胃病、神
外经病
病、外经病 志病、外经病
手三阴经比较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腧穴 11穴,起于中府,9穴,起于极泉, 9穴,起于天池,
数量 止于少商
止于少冲
止于中冲
重点 中府(募穴) 穴 列缺(络穴、八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一、手厥阴心包经经脉
1.经脉循行 ◼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
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 三焦。 ◼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 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 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 出其端。 ◼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 出其端。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小儿惊风; 热病; 心烦,心痛; 舌强肿痛。
【刺法】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循行走向:从胸走手。 2、交接规律: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 3、体表分布:上肢内侧中间 4、联系脏腑组织器官:属心包,络三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