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手厥阴心包经

合集下载

针灸笔记——手厥阴心包经

针灸笔记——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路线:
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重点穴位:
曲泽(合穴)
1.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呕吐泄泻③肘臂痛④热病
刺灸:直刺1~1.5寸。

或点刺出血。

可灸。

2.郄门
间使内关大陵定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胁痛②癫狂痫③肘臂痛④呕血咳血呕吐呃逆①心痛心悸胸胁痛②癫狂痫③肘臂痛④疟疾⑤胃痛呕吐①心悸心痛心烦胸闷②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③肘臂痛胸胁痛④胃痛呕吐呃逆①心悸心痛胸胁痛
②癫狂痫③手腕疼痛
④口舌生疮口臭
刺灸
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5~1寸。

可灸直刺0.3~0.5寸。

可灸 劳宫
3.定位: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①心悸心痛胸胁痛②癫狂痫
③口舌生疮口臭④掌心热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中冲
4.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①急救:昏迷中暑中风小儿高热抽搐②心痛心烦③舌强肿痛
热病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手厥阴心包经
2022年8月19日12:40。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本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

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

简称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

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该经脉腧穴为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9穴,左右合18穴。

十二经脉之一。

该经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臂内侧,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曲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喜笑无常等。

(1)天池Tiānchí[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重点】本经经穴主要用于治疗神志病,诸痛痒疮、胃 病等疾患。 ①神志病:曲泽治心慌善惊;间使、内关治癫狂;大陵治 癫狂,喜笑,善悲泣,惊恐;中冲治昏厥,中暑,中风不 语。 ②诸痛痒疮:曲泽治胸痛,风疹;间使治卒心痛,疥痂; 内关治胸心痛;大陵治胸痛,肘臂挛疼,疥疮,癣;劳宫 治胸胁痛,鹅掌风,口疮,口臭,龈烂;中冲治胸痛,心 烦。 ③胃病:内关治胃痛,呕吐;郄门治吐血。 【刺灸注意事项】本经内关、间使等穴,针刺时,如出现 触电样麻感向中指端走窜,医者,应立即将针提出,转变 针刺角度,避开正中神经,以避免针刺后遗症。
6.内关* Nēiguān (PC 6)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骨度分寸取法参见间使。或从大陵向上量 “一夫”即3寸,当一夫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 处,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间取穴。 【操作】直刺0.5~1.0寸。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闷。 ②眩晕,癫痫,失眠,偏头痛。 ③胃痛,呕吐,呃逆。 ④肘臂挛痛。 【配伍】①配太渊,主治无脉症。 ②配足三里,中脘,主治胃脘痛。 ③配公孙,为八脉交会穴配穴,主治呃逆 ④配三阴交、合谷,主治心气不足之心绞 痛。 【特定穴属性】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
8.劳宫 Láogōng (PC 8)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 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 中指尖处。 【取法】正坐仰掌。当掌心横纹与 2、3掌骨间隙交点处取穴,略偏 向第三掌骨缘。 【操作】直刺0.3~0.5寸。 【主治】①口疮,口鼻,鼻衄。 ②癫痫狂,中风昏迷, 中暑。 ③心痛,呕吐。 【特定穴属性】经穴
【经脉循行归纳】 内行部分: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络上、中、下三焦。 外行部分:起于乳头外开1寸的天池穴,上行腋下,沿上臂内侧正中, 至肘中,经前臂内侧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入掌中,止 于中指末端中冲穴。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胸锁乳突肌
斜方 肌 三角肌
4.胸闷,心痛。
胸大肌
【刺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 肺,不宜深刺。
乳 天池 中
前锯肌
胸骨柄 锁骨
喙突 肱骨头
2.天泉 Tiānquán (PC2)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 下2寸,肱二头肌旳 长、短头之间。
天泉 天府
曲泽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 肌→肱肌→喙肱肌腱。浅 层分布着臂内侧皮神经旳 分支。深层有肌皮神经和 肱动、静脉旳肌支。
穴位旳国际原则化代号。
手厥阴经脉、络脉循行示意图
(2)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络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与心、胸、胃 联
络亲密。
2.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 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 笑不休。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 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 间→指浅屈肌→指深屈 肌→前臂骨间膜。浅层 分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和 前臂正中静脉。深层有 正中神经。
【主治】
1.心痛,心悸,痫证,疔 疮。
2.呕血,咳血,衄血 【刺法】直刺0.5~1.0寸。
肱桡肌
郄门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主治】 (1)上臂痛。 (2)心痛,咳嗽,胸胁胀 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三角肌 胸大肌
股二头肌
天泉
股二头肌腱
3.曲泽★ Qūzé (PC 3)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
肱二头肌腱旳尺侧 缘。

第10章_手厥阴心包经.pptppt课件

第10章_手厥阴心包经.pptppt课件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最新课件
31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最新课件
18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最新按课件摩要穴
19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最新课件
20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最新课件
21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声音重浊
最新课件
属肺

胸前壁外上方 胸前壁外侧 腋窝
经肢内侧 前缘
正中
后缘
止于
拇指桡侧端 中指端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指桡侧端
5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最新课件
6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最新课件
7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第十章 手厥阴心包经 演示文稿

第十章  手厥阴心包经 演示文稿

5、间使 Jianshi pc5
定位: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 之间。 作用:宁心安神,合胃祛痰。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癫狂、疟 疾等。 应用:治疗癫痫配伍大椎、后溪;治疗疟疾配伍大 椎、陶道。 操作:直刺0.5~1寸。 备考:经穴。
6、内关
定位: 腕横纹 上2寸。 掌长肌 腱与桡 侧腕屈 肌腱之 间。
9、中冲
Zhongchong
PC9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 儿夜啼,中暑,晕厥。 应用:舌强肿痛配金津、玉液、廉泉; 中暑、中风昏迷配内关、水沟。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10.3 手厥阴心包经小结
1、经脉走向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1、天池穴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 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 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 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 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操作] 按摩;可灸。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2、天泉穴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 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 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 ;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 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 、瘫、痛。 [操作] 按摩;可灸。
Neiguan
PC6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穴位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根据不同的穴位病证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穴位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穴位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和刺激量,避 免误伤经络和血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常见疾病的治疗
心悸
选取心包经的相关穴位,采用针 灸、按摩等方法,调节心气、安
神定悸。
《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循行 • 手厥阴心包经的养生保健 • 手厥阴心包经的疾病治疗
目录
01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 一,属于厥阴经,起始于胸中, 向下联络心包络,沿着上臂内侧 ,再下行至中指末端。
交接规律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 阳三焦经于环跳穴。
交接规律遵循“经脉相表里”的原则 ,即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 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
络属脏腑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络属于心包,与心脏也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各穴主治本脏腑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胸病证。
位置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上肢内侧,从中指尖开始,沿着 中指、无名指、手掌、手腕、上 臂内侧,最终到达腋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 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理论 体系。
文化背景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 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智 慧。
经络病的治疗方法
经络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 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临床应用 点刺曲泽治疗呕吐:在曲泽穴进行常规消毒,取明显暴露出之血
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江 西贵溪县中医院翟兴明、翟润民) 现代研究 电针家兔曲泽对心肚的影响:电针家兔“曲泽(双)”穴 区,并与电 针“膈俞(双)穴区对照;通过结扎心脏左冠脉心室支,观察家兔心 电图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曲泽”或“膈俞”能够明显地加速家兔 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过程,而电针“内关”对家兔急性缺血 性心肌损伤恢复没有明显的效应,表明经穴之间存在相对的特异 性,也就是经穴和心脏之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曹庆淑.上 海针灸杂志,1984;13(4):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循行路线
其支者:循胸出胁, 下腋三寸,上抵腋 下,循臑内,行太 阴、少阴之间,入
肘中,下臂,行两
筋之间,入掌中,
循中指,出其端。
循行路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支者:别
掌中,循小
指次指出其
端。
何谓“心包”
代心受邪
交接顺序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
声音重浊
手厥阴心包经——下臂穴位
合穴 郄穴 经穴 络穴 输穴、原穴
曲泽穴——点穴
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
内侧缘。
曲泽穴——按摩要点
头晕
高血压、冠心病
心悸
头烦
去心火
郄门穴——点穴
曲泽与大陵连线, 腕横纹上5寸。
心痛要穴
郄门穴——按摩要点
用指尖用力按压郄门穴,每隔3~5秒钟 休息1~2秒钟,反复刺激3~5次即可。 一边按压手腕,前臂一边往内旋转。
中冲
Zhongchong
PC9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 儿夜啼,中暑,晕厥。 应用:舌强肿痛配金津、玉液、廉泉; 中暑、中风昏迷配内关、水沟。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厥阴心包经——经络按摩

配以肝经促排毒(拍打、刮痧) 儿科推揉可退热
可缓解心绞痛。
曲泽与大陵连线, 腕横纹上3寸。
曲泽与大陵连线,
腕横纹上2寸。
内关穴——按摩要点
青筋凸起



青筋扭曲
青筋紫暗
心律不齐 冠心病 心绞痛
安神要穴
内关穴——按摩要点
按摩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第十章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络概述
• • • • 别称:“心包”, “膻中”,“心主之宫城” 部位:心的外围 经络: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七至九点,即戌 时。 功能:具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 • 病理意义:“代心受邪” • 按摩心包经缓解人的生活压力,改善睡眠。
心包经歌 胸到中指心胞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分泌循环掌控中 循环差异血管病 心跳过快还便秘 心烦目赤上肢痛

手厥阴经与手少阴经、手太阴经循行比较
手太阴肺经 起于 中焦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 手少阴心经 心中
联系脏腑
体表支从 经肢内侧 止于
下络大肠,返 循胃口,上膈 属肺 胸前壁外上方
前缘 拇指桡侧端
手厥阴心包经——手掌穴位
握拳屈指 中指尖处
劳宫穴——按摩要点
以大拇指从劳宫穴
开始轻轻按压,
逐个按压到每个指尖,
左右交换按压。
劳宫
定位: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时中指尖 接触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 应用:心痛配心俞; 口疮、口臭配内庭; 癫狂配少商、曲池、颊车。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荥穴,荥治热病。
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 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
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
心,注胸中。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心包经主治病证
冠心病 房颤
点穴
共 9 穴
手厥阴心包经——上臂穴位
天池:乳头外1寸

经络按摩宜“守时”
谢谢聆听!
出属心包络, 出属心系,下 下 膈 , 历 络 三 络小肠 焦 腋窝 胸前壁外侧
正中 中指端 后缘 小指桡侧端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现代研究 1、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2、对心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3、缓解心绞痛。 4、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5、对抢救过敏性休克由显著疗效。
天泉:腋前纹头 下2寸
天池穴——按摩手法
双手拇指或中指的
螺纹面适当地、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按摩要穴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