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合集下载
手厥阴心包经-中医课件

内关Leabharlann 内关 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 外关相抵。手心主之络, 别走少阴。《铜人》针五 分,灸三壮。
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 ,目赤,支满肘挛。实则 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 之。
大陵
大陵 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手厥阴心包络脉所注为俞 土。心包络实泻之。 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 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 休,烦心,心悬若饥,心 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
无度,狂言不乐,喉痹, 口干,身热头痛,短气, 胸胁痛,瘑疮疥癣。
劳宫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掌中央动脉,屈无名指取之 。 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 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 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 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 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 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 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 疸目黄,小儿龈烂。
中冲
中冲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 韭叶陷中。 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 心包络虚补之。《铜人 》针一分,留三呼。《 明堂》灸一壮。 主热病烦闷,汗不出, 掌中热,身如火,心痛 烦满,舌强。
谢谢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天池
天池(一名天会)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 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 厥阴、少阴之会。
《铜人》灸三壮,针二 分。《甲乙》针七分。
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 热病汗不出,头痛,四 肢不举,腋下肿,上气, 寒热
天泉
天泉(一名天湿)
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
《铜人》针六分,灸三 壮。
主目佴佴不明,恶风寒, 心病,胸胁支满,咳逆, 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主呕血,衄血,心痛, 呕,哕,惊恐畏人,神 气不足。
间使
间使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 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
主伤寒结胸,心悬如 饥,卒狂,胸中澹澹,恶 风寒,呕沫,怵惕,寒中 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 ,卒心痛,多惊,中风气 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 ,咽中如梗,鬼邪,霍乱 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 结成块,小儿客忤。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和三焦经共同作用,可以调节人体 气血运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手厥阴心包经三 焦穴位
穴位名称
穴位定位
●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穴位: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包括天池、曲泽、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等穴 位。
● 天池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 曲泽穴位:位于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 内关穴位: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大陵穴位:位于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劳宫穴位:位于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尖处。 ● 中冲穴位:位于中指末端,指甲旁0
2 诊断:手厥阴心 包经三焦疾病
3 治疗方法:针灸、 推拿、中药等
4 治疗效果:症状 缓解,生活质量 提高
案例总结:手厥阴 心包经三焦疾病治
5 疗需要综合运用多 种方法,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
手厥阴心包经三 焦养生保健
养生方法
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三焦经:起于无名指,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 上肩,循颈,上耳后,至额角。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手厥阴心包经和三焦经的合称,包括手厥阴心 包经和三焦经的经脉。
经脉循行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手厥阴心包经起 于胸中,出属心 包络,向下穿过 膈肌,络于上、 中、下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沿 上臂内侧中线, 经肘、腕,至中 指末端
手厥阴心包经与 手少阳三焦经相 互联系,构成表 里关系
手厥阴心包经与 手少阴心经相互 联系,构成表里 关系
经脉功能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与心脏、肺、 胃、肝等脏腑相关,具有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 循环、保护心脏的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三 焦穴位
穴位名称
穴位定位
●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穴位: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包括天池、曲泽、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等穴 位。
● 天池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 曲泽穴位:位于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 内关穴位: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大陵穴位:位于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劳宫穴位:位于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尖处。 ● 中冲穴位:位于中指末端,指甲旁0
2 诊断:手厥阴心 包经三焦疾病
3 治疗方法:针灸、 推拿、中药等
4 治疗效果:症状 缓解,生活质量 提高
案例总结:手厥阴 心包经三焦疾病治
5 疗需要综合运用多 种方法,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
手厥阴心包经三 焦养生保健
养生方法
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三焦经:起于无名指,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 上肩,循颈,上耳后,至额角。
手厥阴心包经三焦:手厥阴心包经和三焦经的合称,包括手厥阴心 包经和三焦经的经脉。
经脉循行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手厥阴心包经起 于胸中,出属心 包络,向下穿过 膈肌,络于上、 中、下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沿 上臂内侧中线, 经肘、腕,至中 指末端
手厥阴心包经与 手少阳三焦经相 互联系,构成表 里关系
手厥阴心包经与 手少阴心经相互 联系,构成表里 关系
经脉功能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与心脏、肺、 胃、肝等脏腑相关,具有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 循环、保护心脏的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夏季七款滋补养生又防暑的好汤水
1.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绿豆汤” 2.养胃生津、降胃火“冬瓜汤” 3. 润肺、养颜“银耳百合汤” 4. 清热解暑、减肥瘦身“冬瓜海带汤” 5. 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鱼头豆腐汤” 6. 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萝卜汤” 7. 消暑利肠、去风化痰“丝瓜汤”
大陵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作用:清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胃痛、呕吐、口 臭等胃腑疾病;喜笑悲恐、癫狂等神志疾病;臂、 手挛痛。
劳宫
定位: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时中指尖 接触处。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证,口疮,口臭。
而且此时应该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不要剧烈 运动,否则容易失眠。如果要做的运动的话,最好 是散步。
初夏养生
饮食 宜多食: 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
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 西瓜,山药等。 宜忌: 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 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本经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 劳宫、中冲。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
等症。 (三)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癫狂,痫证,小儿高 热惊厥。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天池
中冲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作用:清热、开窍、利喉舌。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 体内: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 体表:从胸部抵腋下,沿上肢内侧正中下行,止 于中指端。支脉从掌中至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 三焦经相接。
最新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然后立即针刺双侧郄门穴,采用中等强度刺激的提插捻转手
手厥阴心包经
来,又近乳房,乳房为泌乳之处,喻之为“池”,故而得名。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
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 及第4肋间神经。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肺心病证;②乳痈; ③瘰疬。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2.天泉(PC2) 定位: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图3—63)。 穴位释义:(1)天,高上为天;泉,水源。此穴在上肢腋下, 经气如瀑布自上而下,故名天泉。(2)天,指上部。泉,指水 溢出。本穴位于上臂部,当肱二头肌之长短头分歧之间凹陷处, 犹如上接天池穴之池水,逢凹陷处如泉水昌溢而出,故名天泉。
第10章_手厥阴心包经.pptppt课件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最新课件
31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最新课件
18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最新按课件摩要穴
19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最新课件
20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最新课件
21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声音重浊
最新课件
属肺
焦
胸前壁外上方 胸前壁外侧 腋窝
经肢内侧 前缘
正中
后缘
止于
拇指桡侧端 中指端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指桡侧端
5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最新课件
6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最新课件
7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
最新课件
31
应用:心痛,心悸配郄门; 失眠配神门; 胸闷,胃痛,呕吐配公孙; 上肢痿痹配极泉、尺泽、合谷。
操作:按摩;可透外关。 备考:络穴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 脉,公孙通冲脉,共治心胸胃病。
轻缓柔和地 按摩两侧天池穴。
最新课件
18
天池穴——按摩目的
胸闷 心痛
保健最新按课件摩要穴
19
天泉穴——解穴
心包经的经水
由天池穴传来
至本穴从高处
落下,如同
“天之泉水”
般。
最新课件
20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气短
给心脏供血
改善心肌供血
最新课件
21
天泉穴——按摩要点
胸闷咳嗽
理气化痰通肺络
声音重浊
最新课件
属肺
焦
胸前壁外上方 胸前壁外侧 腋窝
经肢内侧 前缘
正中
后缘
止于
拇指桡侧端 中指端
最新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指桡侧端
5
主治要点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等。
神志病:不寐,癫狂痫,喜笑无常。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特殊作用 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
最新课件
6
腧穴 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
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 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 大陵劳宫中冲寻
最新课件
7
循行路线
心主手厥阴心包 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络, 下膈,历络三焦。
《手厥阴心包经》课件

穴位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根据不同的穴位病证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穴位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穴位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和刺激量,避 免误伤经络和血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常见疾病的治疗
心悸
选取心包经的相关穴位,采用针 灸、按摩等方法,调节心气、安
神定悸。
《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循行 • 手厥阴心包经的养生保健 • 手厥阴心包经的疾病治疗
目录
01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 一,属于厥阴经,起始于胸中, 向下联络心包络,沿着上臂内侧 ,再下行至中指末端。
交接规律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 阳三焦经于环跳穴。
交接规律遵循“经脉相表里”的原则 ,即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 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
络属脏腑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络属于心包,与心脏也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各穴主治本脏腑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胸病证。
位置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上肢内侧,从中指尖开始,沿着 中指、无名指、手掌、手腕、上 臂内侧,最终到达腋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 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理论 体系。
文化背景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 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智 慧。
经络病的治疗方法
经络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包括针刺、艾灸、拔罐、按摩等,根据不同的穴位病证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穴位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穴位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和刺激量,避 免误伤经络和血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常见疾病的治疗
心悸
选取心包经的相关穴位,采用针 灸、按摩等方法,调节心气、安
神定悸。
《手厥阴心包经》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循行 • 手厥阴心包经的养生保健 • 手厥阴心包经的疾病治疗
目录
01
手厥阴心包经的概述
定义与位置
定义
手厥阴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 一,属于厥阴经,起始于胸中, 向下联络心包络,沿着上臂内侧 ,再下行至中指末端。
交接规律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 阳三焦经于环跳穴。
交接规律遵循“经脉相表里”的原则 ,即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 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
络属脏腑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络属于心包,与心脏也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各穴主治本脏腑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胸病证。
位置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上肢内侧,从中指尖开始,沿着 中指、无名指、手掌、手腕、上 臂内侧,最终到达腋下。
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 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理论 体系。
文化背景
手厥阴心包经作为中医经络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 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医学智 慧。
经络病的治疗方法
经络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 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临床应用 点刺曲泽治疗呕吐:在曲泽穴进行常规消毒,取明显暴露出之血
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江 西贵溪县中医院翟兴明、翟润民) 现代研究 电针家兔曲泽对心肚的影响:电针家兔“曲泽(双)”穴 区,并与电 针“膈俞(双)穴区对照;通过结扎心脏左冠脉心室支,观察家兔心 电图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曲泽”或“膈俞”能够明显地加速家兔 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过程,而电针“内关”对家兔急性缺血 性心肌损伤恢复没有明显的效应,表明经穴之间存在相对的特异 性,也就是经穴和心脏之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曹庆淑.上 海针灸杂志,1984;13(4):38)。
经络学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第3页/共27页
(二) 手厥阴心包络 脉
➢手 心 主 之 别 , 名 曰 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 则 心 痛 ; 虚 则 为 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第4页/共27页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 腋三寸,入胸中,别 属三焦,出[1]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 之下。 (《灵枢·经 别》)
第5页/共27页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手 心 主 之 筋 , 起 于 中 指 ,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 病 , 当 所 过 者 支 转 筋 ,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第6页/共27页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第14页/共27页
5.间使★ Jiānshǐ (PC 5) 经
穴
【定位 Location】
在前臂掌侧,当曲
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间使
第15页/共27页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 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 臂正中静脉。深层分布有正中神经。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主治 Indications】
1.肘臂痛。
3.热病,疟疾,癫狂痫。
4.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第3页/共27页
(二) 手厥阴心包络 脉
➢手 心 主 之 别 , 名 曰 内 关。去腕二寸,出于 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 则 心 痛 ; 虚 则 为 烦 心[1]。取之两筋间也。
第4页/共27页
(三)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 腋三寸,入胸中,别 属三焦,出[1]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 之下。 (《灵枢·经 别》)
第5页/共27页
(四) 手厥阴心包经筋
➢手 心 主 之 筋 , 起 于 中 指 , 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 内廉,上臂阴,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 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 病 , 当 所 过 者 支 转 筋 , 及胸痛息贲。(《灵枢·经 筋》)
第6页/共27页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第14页/共27页
5.间使★ Jiānshǐ (PC 5) 经
穴
【定位 Location】
在前臂掌侧,当曲
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间使
第15页/共27页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 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 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 臂正中静脉。深层分布有正中神经。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主治 Indications】
1.肘臂痛。
3.热病,疟疾,癫狂痫。
4.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泽
穴清热。除烦,舒筋活血。
间使
✓“心胸内关谋”宽胸—和—胃,善清治心心安胸神疾。患。
✓与公孙相配治疗心胸胃疾患。
内关
✓止呕经验穴。 宁心安神, 和胃降逆。
大陵
心胸胃疾患、神志病
宁心安神,燥湿生气。
✓清心火要穴 ——善治口舌生疮。
劳宫
✓急救常用穴。 清心泻火, 开窍醒神。
中冲
✓善治热病。 ✓急救常用穴。苏厥开窍,清心泄热。
大陵
12寸
桡侧腕屈肌腱
掌长肌腱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大陵
间使 Jiānshǐ (PC 5)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2寸
桡侧腕屈肌腱
间使
掌长肌腱
间使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内关 Nèiguān (PC 6)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总结
❖ 本经穴主要治疗心、胸、胃疾患和神志病及 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症。
❖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大部分分布于上肢内侧, 前臂部的腧穴均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掌心二、三掌骨间取劳宫,中指指端 取中冲。
课后思考题
❖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有哪些异同点? ❖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位置有何规律?
谢谢大家!
手厥阴心包经
常用腧穴定位和主治作用
常用腧穴定位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本经一侧9穴,1穴分布 于胸前,8穴分布于上肢内侧 正中及手。
曲泽 Qūzé (PC 3)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三角肌 胸大肌
肱二头肌
曲泽
肱二头肌腱
曲泽
大陵 Dàlíng (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12寸
桡侧腕屈肌腱
内关
掌长肌腱
内关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劳宫 Láogōng (PC 8)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 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劳宫
劳宫
中冲 Zhōngchōng (PC 9)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中冲
中冲
常用腧穴主治作用
✓与委中相配合称“四弯穴” ,为急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