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解

合集下载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一、经脉循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心包络,向下经过横膈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胸部向外侧循行,至腋下3寸处,再向上抵达腋部,沿上臂内侧下行于手太阴、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中,再向下到前臂,沿两筋之间,进入掌中,循行至中指的末端。

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图9‐0)。

图9‐0《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主要病候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1. 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

2. 胃腑病证 胃痛,呕吐等。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四、本经腧穴(9穴)1. 天池(Tiānchí)【出处】《灵枢·本输》【别名】天会【穴名释义】天,指高位,上部;池,水聚之处,或储水之处,穴当胸廓乳房,居高位,乳房为乳汁储存之所,泌乳之处,喻之为池,故名天池。

【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图9‐1)。

图9‐1【解剖】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4肋间神经。

【功效】宽胸理气,散瘀止痛。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心肺病证;②腋肿,乳痈,乳少;③瘰疬。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常用配伍】①配乳根、膻中,治乳痈。

②配内关、心俞、厥阴俞,治心烦,心痛,胸痛。

③配委阳,治腋肿。

2. 天泉(Tiānquán)【出处】《针灸甲乙经》。

【别名】天温、天湿、天泾。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体表循行通道:起于乳头外开1寸的天池穴�上 行腋窝�循上肢内侧中间�入掌中�止于中指 尖端的中冲穴。
1. 准确找出下列体表标志 乳头、肱二头肌长、短头,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肌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掌指关节、中指端。
2. 经穴定位 天池:乳头旁开1寸,第四肋间隙中 天泉: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曲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 郄门 间使 内关 大陵 腕横纹上 5寸 3寸 2寸 0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掌心,第二、三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 中冲:中指尖端

手厥阴心包经动态图及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动态图及详解

手厥阴心包经动态图及详解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阳三焦经于无名指。

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

本经首穴是天池,末穴是中冲,左右各9穴。

流注时辰为戌时(19点至21点)。

手厥阴心包经为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心包,阴气少的经脉。

本经脉腧穴为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9穴,左右合18穴。

经脉循行本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

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

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

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一、经脉主治病症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灵枢·经脉》)本经异常可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部拘挛疼痛,腋窝部肿胀,甚至胸中满闷,心悸,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

本经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

二、手厥阴络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灵枢·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老龄产业系
老年中医康复保健
项目二之任务二 十四经及常用腧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罗清平副教授
任务总框架
九、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循行
心包经主治特点 心包经常用腧穴
九、手厥阴心包经
学习目标
掌握该经常用穴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熟悉该经体表循行,体内联系与主治概要
3、劳宫---荥穴
定位 第2,3掌骨中间,握拳时,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心痛,癫狂痫 ②呕吐 ③口疮,口臭
刺灸 直刺0.3-0.5寸
4、中冲---井穴
定位 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
①脑卒中昏迷,中暑,惊厥,热病 ②心痛,心烦 ③舌强肿痛,掌中热
刺灸 直刺0.3-0.5寸
谢 谢!
了解该经其余穴位
在人体上划出本经循行路线,详细指出常用腧穴定位
以严谨态度划经点穴;能与长者及家属沟通,安排合适环 境
(一)经脉循行
胸中(天池)
胁、腋窝
上肢内侧正中
掌中
中指尖端(中冲)
心包
无名指

与手少阳经交接
络三焦
(二)主治特点
心用腧穴
曲泽
内关
劳宫
中冲
1、曲泽---合穴
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心痛,心悸 胃痛,呕吐 主治 热病,烦躁 肘臂疼痛
刺灸 直刺1~1.5寸,或刺出血
2、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闷 ②癫狂痫证,失眠 ③胃痛,恶心,呕吐,呃逆 ④肘臂疼痛
刺灸 直刺0.5-1.0寸

09手厥阴心包经相火

09手厥阴心包经相火

09⼿厥阴⼼包经相⽕09⼿厥阴⼼包经相⽕图动画1动画2【循⾏】《灵枢·经脉》:⼼主⼿厥阴⼼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

其⽀者:循胸出胁(2),下腋三⼨,上抵腋下,循臑内,⾏太阴、少阴之间,⼊肘中,下臂,⾏两筋(3)之间,⼊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者:别掌中,循⼩指次指(4)出其端。

[本经⽳]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注释】(1)历络三焦--此指⾃胸⾄腹挨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胁--乳下旁肋部。

(3)两筋--指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

(4)⼩指次指--⼩指侧的次指,即⽆名指,亦即第四指,下同。

【语译】⼿厥阴⼼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

它的⽀⼲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太阴、⼿少阴之间,进⼊肘中(曲泽),下向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陵),进⼊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它的⽀脉:从掌中分出,沿⽆名指出于末端,接⼿少阳三焦经。

【病侯】《灵枢·经脉》:是动则病:⼿⼼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满(1),⼼中澹澹(2)⼤动,⾯⾚,⽬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病者:烦⼼,⼼痛,掌中热。

【注释】(1)⽀满--⽀撑胀满的感觉(2)澹澹--⾳淡。

形容⼼悸状。

(3)主脉--诸脉皆属于⼼,⼼包络是⼼的外卫,代⼼受邪,故主脉所⽣病。

【语译】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胸中满闷,⼼跳不宁,⾯⾚、眼睛昏黄,喜笑下⽌。

本经所属腧⽳能主治有关“脉”(⼼主⾎脉)⽅⾯所发⽣的病症:⼼胸烦闷,⼼痛,掌⼼发热。

⼿厥阴络脉【循⾏】《灵枢·经脉》:⼿⼼主之别,名⽈内关。

去腕⼆⼨,出于两筋之间,别⾛少阳(1),循经以上系于⼼包,络⼼系。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腧穴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腧穴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腧穴功效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个腧穴心包是我们常说的第六脏,配三焦这个腑,相表里,心包经的循行时间为晚上19-21点,戌时。

心包常理解为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不受病的,心脏之病由心包代受,所以心包就是用来保护心脏,让心脏机能正常运行。

心包经上的病症跟心脏受到伤害是一样的反应,比如脸红、心悸,心率不齐,心痛等,心包络异常可以从其经络的募穴膻中及其背输穴厥阴俞压痛来确诊,心包经是通过膻中,中脘,和阴交三穴和三焦经相络,其主干是从腋下天池开始,往上沿上臂内侧至掌中劳宫,出于中指的末端中冲穴,共9个穴位。

其它五脏五行属性,分属木火土金水,心包经不一样,从夏至到冬至属火,从冬至到夏至属水,这样我们在选用心包经上的五俞穴,利用其穴性来治病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季节的因素,比如现在属冬至到夏至间,心包经属水,中冲是其井穴,属木,水生木,那中冲穴是子穴,当要用中冲穴来泄的时候,根据泄井当泄荥的原则,我们选劳宫穴来用,下半年的时候心包经属火,那我们再选子穴时就不是中冲了,而是大陵穴。

区别就在这里。

心包经主要治疗的病症也和心经上的差不多,主要是胸心循环系统及其对应的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经络所循行路线上的问题。

天池穴,天泉穴天池穴在乳头外一寸,也在第4与5肋间,很好找,这个地方是女性有可能乳房里长硬块的地方,如果在这个位置,就要考虑从心包经上治疗。

天泉穴在腋横纹头下两寸,在骨头边取穴。

用得也不多,知道位置就好。

曲泽穴——心脏上的病症、胃痛天泉穴往下是曲泽穴,肘中间有一条大筋,筋的外侧是尺泽,内侧就是曲泽。

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属性为水,如果是现在下半年(冬至到夏至),心包经属水,曲泽穴就是心包经的本穴,曲泽除了利用穴性来治疗心脏上的病症,还有一个作用治治疗急性胃痛,因为腑病合治,曲泽穴刺血或针刺,一般几分钟就可以见效。

间使穴——经穴,心脏病人的保健医、心包经上的虚症腕横纹正中直上5寸,掌长肌键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

9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

劳宫(荥穴)



定位:在手掌心,当 第二、三掌骨之间偏 于第三掌骨,握拳屈 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胸痛,呕吐, 癫狂,中暑,中风昏 迷;口疮,口臭。 刺灸:直刺0.3~0.5 寸;可灸。
中冲(井穴)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 尖端中央。 主治:发热,烦躁, 舌肿痛,中风昏迷。 刺灸:浅刺0.1寸,或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手厥阴心包经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一) 经脉循行


《灵枢· 经脉》:心 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起于胸中, 出属心 包络,下膈,历络三 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 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循臑内,行太阴、少 阴之间,入肘中,下 臂 ,行两筋之间, 入掌中,循中指,出 其端。其支者:别掌 中,循小指次指出其 端。[如图]
(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 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证。

(三)常用腧穴:(本经9穴)
曲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 当肱二头肌腱的尺 侧缘。 主治:肘臂痛,心 悸,咳嗽,胃痛, 呕吐,泄泻。 刺灸:直刺0.8~ 1.0寸,或用三棱针 刺血(用于中暑高 热,热毒郁于血分 以及急性胃肠炎等 病);可灸。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主治:胃痛,呕吐, 心悸,癫狂,健忘; 胸胁痛,肘臂挛痛。 刺灸:直刺0.5~1.0 寸;可灸。
大陵(输穴、原穴 )



定位:在腕横纹的 中点处,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主治:心悸,胸痛, 癫狂,呕吐,手足 麻木。 刺灸:直刺0.3~ 0.5寸;可灸。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手厥阴心包经ppt课件

主治:①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疾;②咯血、呕血、 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
临床应用 1.针泻郄门治疗胁痛:取郄门治疗肝炎后综合征及肋间神经痛,
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3次疼痛大减,针20次后余症消失(曾 昭寿,谌剑飞.辽宁中医杂志,1983;(2):43)。 2.强捻转针刺郄门治疗胆绞痛:取郄门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 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重 复捻针2~3次。一般针刺后疼痛即止(谷丰.辽宁中医杂志, 1980;(5):3)。 3.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液治疗急性乳腺炎:一侧乳腺患病,选病变 同侧穴,双侧乳腺患病,选双侧穴。每穴以10%葡萄糖液8—12 毫升,选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深约0.8~1.2寸(中指同身寸), 得气后,抽吸注射器中无回血即将药液在2—3分钟内注入穴中。 每日一次,如症状消失,再注射一次巩固疗效,连续三次无效即 改用其它方法治疗。共治疗82例,痊愈81例,无效1次(王智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47)。 现代研究 1.针刺郄门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在观察了针刺郄门改善急性心肌 缺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后,又观察了针刺前后慢性冠脉供血 不足心电图的变化。病人经内科诊断后休息30分钟作心电图检查,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②胃痛、呕血、呕吐等 热性胃疾;③暑热病;④肘臂挛痛。
临床应用 点刺曲泽治疗呕吐:在曲泽穴进行常规消毒,取明显暴露出之血
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江 西贵溪县中医院翟兴明、翟润民) 现代研究 电针家兔曲泽对心肚的影响:电针家兔“曲泽(双)”穴 区,并与电 针“膈俞(双)穴区对照;通过结扎心脏左冠脉心室支,观察家兔心 电图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曲泽”或“膈俞”能够明显地加速家兔 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过程,而电针“内关”对家兔急性缺血 性心肌损伤恢复没有明显的效应,表明经穴之间存在相对的特异 性,也就是经穴和心脏之间存在着相对特异性联系(曹庆淑.上 海针灸杂志,1984;13(4):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解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

常用腧穴:曲泽PC3 合穴位置: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间使PC5 经穴位置:在前臂掌侧面,当大陵与曲泽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穿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PC6 络穴 八脉交会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大陵与曲泽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PC8 荣穴 位置:在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握拳屈肘时,中指尖所指处。

中冲PC9 井穴位置:在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天池 →
天泉 →
曲泽 →
郄门 →
间使 →
内关 →
大陵
→ 劳宫
→中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