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文献综述模板

合集下载

铁路桥梁施工方案文献综述

铁路桥梁施工方案文献综述

铁路桥梁施工方案文献综述引言铁路桥梁是铁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铁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桥梁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铁路桥梁施工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1. 施工方案的分类铁路桥梁施工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桥梁施工方案分为浮式施工、悬垂施工和陆上施工等不同类型。

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桥梁施工方案分为钢桥、混凝土桥和组合桥等不同类型。

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以将桥梁施工方案分为旱地施工、水中施工和恶劣环境下施工等不同类型。

2. 施工方案的影响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影响因素。

首先是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土质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周期。

其次是桥梁结构类型和技术要求,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桥梁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案来保证施工质量。

另外,施工成本和工期也是选择施工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影响因素。

3. 施工方案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很多针对铁路桥梁施工方案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被应用于铁路桥梁施工方案的选择中。

3.1 浮式施工方案浮式施工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它通过准备好的桥梁构件浮运至指定位置进行组装。

文献研究表明,浮式施工方案在水中施工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施工效率。

例如,通过使用浮吊等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桥墩和桥面梁等组装工作。

此外,还有研究通过改进浮式施工方案的工艺和装备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2 悬垂施工方案悬垂施工是一种常用于大跨度桥梁施工的方法,它通过悬挂起重设备和钢丝绳等工具进行桥梁组装。

文献研究表明,悬垂施工方案在大跨度桥梁的施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

例如,通过使用大吨位的悬挂起重机可以实现较高的施工高度和悬垂跨越能力。

连续梁桥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连续梁桥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连续梁桥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中英文实用版)English: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has long been a popular choice for spans over water, highways, and railways due to its ability to distribute loads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a smooth, uninterrupted surface for traffic.Over the years,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bridges.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continuous beam bridges.中文:连续梁桥因其能有效分配荷载并提供光滑无阻的行车表面,长期以来一直是水面、高速公路和铁路上的跨度选择。

多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进行了以改善这些桥梁的设计、建造和维护。

本文献综述旨在全面介绍关于连续梁桥现有研究的概述。

English:One of the earliest studies on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was conducted by Castigliano in 1854, which focu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deflections and stresses in simply supported beams.Since then, many researche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Some of the key theories include the principles of superposition, moment distribution,and flexibility methods.中文:最早对连续梁桥的研究之一是由Castigliano在1854年进行的,它关注的是简支梁的挠度和应力计算。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
高速公路桥梁是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障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学者们在桥梁工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将对高速公路桥梁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桥梁结构、荷载效应、检测监测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设计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环节。

文献中有很多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桥梁的不同结构形式和工程材料的应用。

例如,可以参考文献【1】中对高速公路钢梁桥设计
的研究,或者文献【2】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使用的讨论。

其次,高速公路桥梁在运行过程中要承受各种不同类型的荷载。

文献中的研究也涉及了桥梁荷载效应的问题。

例如,可以参考文献【3】中对动力荷载下高速公路桥梁的疲劳性能分析,或
者文献【4】中对高速公路桥梁的风荷载效应进行的研究。

检测监测是保障高速公路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文献中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桥梁的检测监测技术和方法。

例如,可以参考文献【5】中对基于无人机的高速公路桥梁巡检技术的研究,或者文献【6】中对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探讨。

此外,高速公路桥梁还涉及到桥梁施工和维修等方面的问题。

文献中的研究也有所涉及。

例如,可以参考文献【7】中对高
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或者文献【8】中对桥梁维
修保养的相关讨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桥梁是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涉及到桥梁结构设计、荷载效应、检测监测、施工维修等方面。

以上所列的参考内容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读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查阅。

清水河3号桥设计【文献综述】

清水河3号桥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土木工程清水河3号桥设计一、前言部分:本次写作主要使大家了解我国各式桥梁的基本形式及发展动态。

以及发展历史。

二、主题部分:l 引言本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以及各种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所关注的桥梁工程领域也因此获得了重大发展。

而今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上.有必要对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做一回顾20世界桥梁工程发展格局演变。

1 8世纪以前,曾涌现了一大批以石料、铁为建材的桥梁建筑,其中以赵州桥(跨度37.02 m,公元605年)、大渡河铁索桥(跨度约100 m,1 803年)等- 为标志体现了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也显示了古代中国的强盛。

1 8世纪以后,欧洲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200年西方文明的历史,促进了大规模的铁路杼梁建设。

迄今.英国不列颠尼亚箱梁桥(跨度141 m,1 850年)、美国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486 m,1883年)及英国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520 m.1890年)为标志的桥梁建筑仍散发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气息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社会获得空前发展,日趋发达。

于30年代掀起了第1个大跨悬索桥建设高峰,以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1 067 m,1 g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1 280 m,1 937年)为代表显示出其桥梁领域的垄断实力。

::战后,德国、日本再度堀起。

50年代起,德国经济的复苏推动了德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斜拉桥结构得以初现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桥梁工程界。

6O年代.日本、丹麦开辟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河 ]。

80年代初.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经过近20年来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杨浦大桥、南浦大桥为标志重新确立了我国桥梁界的世界地位.以汕头海湾大桥、虎门大桥、丰都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及江阴长江大桥为代表充分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魅力。

当今,世界桥梁工程的格局如同国际政局的多极化局面,不再是美、英垄断的天下,呈现了以日、美、英、中、德、法及其他国家共回发展的新局面。

桥梁专业文献综述

桥梁专业文献综述

一个大跨度三重塔吊桥的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摘要:泰州长江大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是第一个三重塔在中国大跨度悬索桥,是建立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ABAQUS,使用兰克泽斯特征值的解决方案和桥梁的动态特性分析的方法。

研究侧重于纵向,横向和扭转刚度的钢箱梁,刚性中央扣和三重塔吊桥的动态特性的连接塔和钢箱梁的弹性约束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三重塔吊桥的动态特性,两塔悬索桥。

钢箱梁纵向,横向和扭转刚度有三重塔吊桥的动态特性的不同影响。

弹性约束有一个更显著的效果,环比扣的动态特性,并降低刚度弹性约束桥浮动的纵向振动模式的出现的结果。

此外,刚性中央扣有一个更大的影响力比那些两塔吊桥,三重塔吊桥的动态特性。

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数值分析和设计超长跨度三重塔吊桥的一个宝贵的参考。

关键词:悬索桥,泰州大桥,三重塔,动态特性,超长跨度1.简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改善的桥梁施工技术,吊桥,尤其是地球锚桥梁,世界各地,因为其强大的的跨越能力激增。

悬索桥塔,锚,主缆,吊带,钢箱梁,和鞍座座椅等主要部件组成。

从吊带转移到主缆的桥面上的负载,然后从主缆塔和锚。

传输路径是短期的和明确的。

主缆是一座吊桥,这是一个几何非线性几何可变系统的“生命线”。

占主导地位的塔,塔柱和横梁组成,通常是经过下死负载条件下按活荷载条件下的弯曲主要是轴向压缩。

目前,大多数对静态和动态分析的研究集中在两个塔悬浮桥梁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桥梁暂停三重塔是一个全新的新型结构形式。

与两塔悬索桥,三重塔吊桥,不仅在两个主跨年底两塔,但也是一个主导塔之间的包含,以减轻对主缆的应变和两主跨距在桥两端锚。

中间的塔是一个支持鞍座位的主缆的垂直轴。

与两塔悬索桥的结构特点,三重塔吊桥相比,有明显不同,由于中间的塔和一个额外的主跨此外。

邓小平等。

(2008年)进行了三重塔吊桥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和线性反应谱法,基于SAP2000的平台。

Yoshida等。

(2004)研究影响四跨悬索桥,其中有两个主要的2000米跨度的的变形特性的参数。

桥作文之桥梁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桥作文之桥梁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桥梁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篇一:台州学院桥梁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关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蒋祥林指导老师:郭范波摘要:桥梁全寿命周期分为规划建设期与使用回收期,而我国在以前“重建设、轻管理、重新桥、轻旧桥”的理念指导下人为地使桥梁全寿命周期分割,造成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无法控制,本文从国内外桥梁全寿命周期研究的现状出发,探讨桥梁全寿命研究遇到的问题,展望桥梁全寿命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桥梁1.概述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公路建设事业步入了调整发展时期,建设了大量各类桥梁,目前公路桥梁总数已突破57万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桥梁大国。

根据交通运输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危桥数量逐年增多,绝大多数设计载重低于现行标准,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传统的桥梁建设理论是从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出发,比较注重桥梁建设期成本的经济性,忽视了桥梁结构构件在使用中的耐久性和运营期桥梁的养护、检测及维修的经济性,造成桥梁使用一段时间后结构破坏严重,且运营过程中的管理、维修、养护成本以及对用户和环境的影响成本大幅提高。

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新桥、轻旧桥”理念指导下人为地使桥梁全寿命周期分割,造成桥梁结构耐久性降低,服务寿命短的问题,给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负担。

2.国外研究现状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军方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1],应用于军用器材采办领域,并迅速推广到民用企业。

20世纪80 年代开始,寿命周期成本的方法逐渐应用到交通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建设项目的全寿命成本优化问题。

鉴于以往对基础设施耐久性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而引起许多经济损失的惨痛教训,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率先针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出寿命期成本分析的概念,即全寿命经济分析( total life cycle cost analyze) 。

在分析过程中必须要确定桥梁从建成到其寿命期结束的总费用。

简而言之,桥梁在其整个寿命过程中要使用多少净现资金。

【文献综述】51+72+51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文献综述】51+72+51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文献综述土木工程51+72+51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和很多江河胡泽,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逐步实现,需要修建大量的公路,铁路和桥梁,这对我们桥梁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光荣而间距的任务。

我们当前新一代学子应该秉承历史,开拓创新,去续写中国桥梁建设光辉的篇章。

1.桥梁的发展我国文化悠久,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我们的祖先也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写下了不少光辉的篇章。

在秦汉时期,我国已经广泛修建石梁桥。

展望术来,我国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势农必行。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史很短,但在1976年后。

发展很抉,无论桥型或跨长的发展都是非常突出的。

今后要加强混凝土高效能掺合剂的研究,加强对预应力刚才的研究,加强桥梁科学领域中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加强计算机在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1]。

2桥梁建设现状2.1实现了跨径大超越我国大跨径桥梁建设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90年代进人辉煌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有主跨200m以上的桥梁近110座, 公路桥占80%以上。

就跨径而言,我国已建成的悬索桥、斜拉桥、拱桥、梁桥中有16座分别跻身于世界同类型桥梁排行榜前十名之列。

悬索桥主跨200m以上的有24座, 其中主跨以400m上的有13座。

江苏润扬长江大桥主跨1490m, 为国内目前最大跨径。

在建的舟山西堠门大桥主跨1650m,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跨悬索桥。

斜拉桥主跨200m以上的有47座,其中主跨400m以上的有18座。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主跨628m,为国内目前最大跨径。

在建的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讲成为世界第一大跨斜拉桥。

拱桥型式多姿多彩,主跨200m以上的有22座,其中主跨400m以上的有3座。

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混凝土拱桥,为同类桥梁世界第一大跨;巫山长江大桥主跨460m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同类型世界第一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主跨200以上的有14座, 虎门大桥副航道桥主跨27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为同类桥梁第三大跨。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

高速公路桥梁文献综述高速公路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高速公路桥梁方面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国内相关行业提供指导性信息。

一、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背景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下,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桥梁结构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基本运输功能,同时需要兼顾安全、经济、环保等要素。

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工程施工程序等因素都会对桥梁的运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二、高速公路桥梁的运行安全高速公路桥梁的运行安全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桥梁结构的安全取决于其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环节,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和运营效率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在桥梁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环节中加强安全标准和规范,并保证质量和效率的相对平衡,是保障高速公路桥梁运行安全的有效途径。

三、高速公路桥梁材料的选择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因为高速公路桥梁会经历大量的交通、气候、环境等因素的磨损,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其抗磨损、抗腐蚀、抗老化等特性。

同时高速公路桥梁材料的研发也是一个紧要的环节。

目前,我国尚需逐步推进桥梁建设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水平,实现桥梁建设技术与国际接轨。

四、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程序的规范化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施工程序是一个必须要高度规范化的工作。

由于高速公路桥梁的使用特点和复杂性,施工程序需要严格执行,并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工期安排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工地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效率和安全。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保障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五、高速公路桥梁养护与维护高速公路桥梁的保养和维护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桥梁工程的定义出发,对桥梁工程做了基本的定界,接着介绍了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的分类以及特点,随后,阐述了桥梁学科的历史发展以及规律,正是因为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更好的推动了桥梁工程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历史过过渡到当下,进而引出了当下的一些桥梁学科的前沿问题,为后面对桥梁工程未来的展望奠定了基础。

最后,对桥梁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组成;分类;历史,前沿;未来引言:本篇文献综述的论述主题是桥梁工程,紧紧围绕桥梁工程来展开本文。

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中属于结构工程的的一个分支。

桥梁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

我们在生活中桥梁处处可见,由此可看出桥梁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历史发展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桥梁在文化,经济,军事每一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改变,但却历久弥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桥梁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桥梁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科技水平上,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现代建筑的价值源于创新精神,桥梁工程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工科学子,我们要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风气,敢于质疑传统,在结构形式、施工方法、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上创新,对更高科技、更高质量、更环保的工程技术的追求步履不停。

正文:1.【1】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的组成与桥梁的结构体系有关。

常见的桥梁组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

在桥跨和墩台之间还设有支座,用于连接和传力。

除此之外,还有路堤、挡墙、护坡、导流堤、检查设备、台阶扶梯以及导航装置等附属设施。

1.1上部结构桥梁位于支座以上的部分称为上部结构,它包括桥跨(也叫承重结构)和桥面。

桥跨是桥梁中直接承受桥上交通荷载并架空的结构部分;桥面是承重结构以上的各部分(指公路桥的行车道铺装,铁路桥的道砟,枕木,钢轨,排水防水系统,人行道,安全带,路缘石,栏杆,照明或电力装置,伸缩缝等)。

1.2下部结构桥梁位于支座以下部分称为下部结构,也叫支承结构。

它包括桥墩,桥台以及墩台的基础,基础位于墩台的最下部分,承受墩台传递的全部荷载(包括交通荷载和结构自重)并将其传递给地基的结构物。

地基是承受由基础传递的荷载而产生变形的各个土层(包括岩层)。

1.3正桥与引桥桥梁跨越主要障碍物(或通航河道)的结构称为正桥;连接正桥和路堤的桥梁区段称为引桥。

正桥跨度大,基础深,是整个桥梁工程的重点;引桥一般跨度较小,基础较浅;在正桥和引桥的分界处,有时还会设置桥头建筑——桥头堡。

1.4跨度跨度也叫跨径,是表现桥梁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桥梁的跨越能力。

多跨桥梁的最大跨度称为主跨。

桥跨结构两支座间的距离L1称为计算跨径,用于结构分析计算;设计洪水位线上两相邻墩台间的水平净距L0称为桥梁净跨径,各孔净跨径之和称为总跨径,它反映的是卡桥梁的泄洪能力。

1.5桥梁全长《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D60-2004)规定: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端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长度。

1. 6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或设计通航水位与桥跨结构最下缘的高差H称为桥下净空高度,应大于通航或排水要求的最小数值。

1.7建筑高度桥面到桥跨结构最下缘的高差h称为桥梁的建筑高度。

其数值应小于在桥梁定线中所要求的容许建筑高度。

2.【2】桥梁的分类及特点桥梁有许多分类方式,人们通常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所用材料、所跨越的障碍以及其用途、跨径大小等对桥梁进行分类。

2.1根据桥梁单孔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的不同,桥梁可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2.2根据桥面在桥跨结构中的位置,桥梁可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桥面布置在桥跨结构上面为上承式桥,布置在中间为中承式桥,布置在下面为下承式桥。

2.3根据承重构件受力情况,桥梁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

2.4根据使用年限,桥梁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2.5根据桥梁主跨结构所用材料类型,桥梁可分为:木桥、圬工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桥。

2.6根据桥梁的用途,桥梁可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农用桥以及管道桥等。

2.7根据桥梁的平面形状,桥梁可分为:直桥、斜桥、弯桥。

2.8根据桥梁所跨越的障碍物,桥梁可分为:跨河桥、跨谷桥、跨线桥、地道桥、立交桥以及旱桥等。

3.【3】桥梁学科的发展历史及规律3.1距今约三千年时,我国已掌握架设大型浮桥的技术,在宽阔的渭河上架设浮桥。

至18世纪前,桥梁建筑大都以石料、铁、木材为主要的建材,其中以赵州桥和大渡河铁索桥为典型代表,体现了古代中国桥梁的伟大成就。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代,桥全长约50.82米,拱矢高7.23米,是我国【4】【5】现存的石拱桥中最古老并为当时跨径最大的石拱桥,且是世界桥梁史上敞肩拱的首创。

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年间,水平跨度100米,桥梁宽度2.9米,跨度超越了19世纪欧洲和北美所建造的第一批这种类型的铁桥,且在250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中。

3.2 18世纪以后,欧洲进入工业社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铁路桥梁建设,这是现代桥梁的开端。

19世纪,波特兰水泥、现代钢材在欧洲出现,土木工程实现了质的飞跃,桥梁结构形式及规模有了突破,混凝土桥和钢桥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迄今,以美国布鲁克林悬索桥及英国福斯悬臂桁,架桥为标志的桥梁建筑仍散发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气息。

【6】其中,福斯铁路桥建于1890年,是跨越福斯湾海峡上的第一座桥梁,结构体系新颖,采用“纺锤型”桁架形式,施工历时七年,动用了四千多名工人,高空施工牺牲98人,并造成了数百名人员伤残。

3.3 20世纪初,预应力混凝土研制成功,开始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时代,结构开始向大跨度结构发展。

30年代起世界上掀起了建设大跨悬索桥的高峰,50年代斜拉桥结构得以初现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桥梁工程界。

60年代日本、丹麦开辟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河。

80年代初,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加快了基础建设的步伐。

特别是近十年,我国建成了代表当今世界桥梁最高发展水平的一大批斜拉桥和悬索桥,从此确定了中国在世界桥梁工程界的地位。

2008年我国建成的跨径1088m的苏通大桥是当今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桥,创造了最大跨度、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四项世界之最;2009年建成的西堠门大桥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

第二的悬索桥,且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

3.4步入新世纪,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级复合材料、光纤传感技术、智能化施工等新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桥梁工程领域之中,各种组合结构、轻型结构异军突起。

从桥梁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桥梁从3000年前发展到今天,始终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桥梁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融理论分析、设计、施工控制及管理于一体的系统性学科。

由于科技的进步,一些相关的学科也渗透到桥梁工程领域中,发展了新的分支学科,如桥梁抗风、抗震、桥梁、桥梁的施工控制以及桥梁检测技术等等。

此外,桥梁学科与建筑、艺术、材料、电气化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也愈来愈多回顾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我们为祖国在桥梁建设中的进步和成就而骄傲,同时作为新世纪的桥梁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桥梁学科体系尚待充实与完善,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还需要加大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建造伟大的桥梁充满挑战性。

建造优美的桥梁是展现最新科技的最佳场所,也充满了与自然环境斗争及与人类自己斗争的艰辛,这就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桥梁工作者前仆后继,不懈努力。

我期待能为祖国的基础建设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

4.【7】桥梁学科的前沿问题4.1跨海大桥的建设跨海大桥是桥梁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跨海大桥往往跨度大,自身结构受力性能复杂,同时复杂的自然环境给施工带来许多限制和难题。

但跨海大桥的修建对于改善桥两端地区的交通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能够极大地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不少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修建跨海大桥,以便将本国的领土乃至世界五大洲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交通网。

其中,以美国1937年建成的金门大桥(和日本1998年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峡桥最为著名。

尽管目前桥梁建造技术有了极大地发展,但是在跨海大桥的建设中,仍存在如何确定最佳桥位、突破现有的测量手段、抵抗海水侵蚀提高耐久性、深水基础的施工以及海上施工机械的研发等大量尚待解决的问题。

【8】4.2桥梁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桥梁动力学问题主要包括桥梁抗风、桥梁抗震和车振效应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研究目前都很活跃,处在学科研究的前沿。

人们对桥梁抗风问题的研究始于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新建的塔科马桥()毁于暴风,至此人们才发现风振对大跨度桥梁的影响,掀开了有关桥梁抗风理论研究的序幕。

多年来,关于桥梁对风致振动响应的分类,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力失稳(主要是颤振)和紊流响应(抖振)方面。

桥梁抗震领域,如何寻求有效的手段来抵抗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结构设计的方法正从传统的强度理论向延性抗震理论过渡,以期能解决地震中常出现的落梁、基础破坏等现象。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隔震、减震方面的研究日趋活跃,减隔震装置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列车在通过桥梁时将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而桥梁的振动又反过来会影响车辆的振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就是车辆与桥梁之间振动耦合的问题。

同时,轨道不平顺也影响到车-桥的振动,形成列车-轨道-桥梁的大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

一百多年来关于列车—桥梁振动的研究表明了车桥振动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困难性。

尤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列车时速高达350,它引起桥梁振动的主要因素和振动机理与中低速情况有很大差别,因此,桥梁设计除采用静态计算外,还须进行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以保证在高速行车下司机和旅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3旧桥的加固桥梁设计有设计基准期,也就是说所有的桥梁都有一定的寿命,因此桥梁的维修、养护和加固是桥梁学科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既有桥梁维修加固的核心问题是对现有桥梁的力学性能的评估。

其研究内容包括对桥梁剩余寿命的评估、对桥梁损伤程度的评估、对桥梁承载能力的评估和加固方法的确定。

4.4桥梁的智能化施工为了确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范围,且成桥后桥梁的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

目前世界桥梁正在向更大的跨度挑战,为了确保这些巨型结构的安全,研究开发一种智能化的施工控制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