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合集下载

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D.无人机勘探
17.油气藏开发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储层的伤害?()
A.使用优质钻井液
B.优化射孔设计
C.采用保护储层的钻井技术
D.严格控制生产操作过程
1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油气田开发中的水敏现象?()
A.储层矿物成分
B.钻井液性质
C.生产过程中的流体变化
D.地下水位变化
19.以下哪些技术可用于提高油气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D.深层注入
14.在油气藏评价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A.地震解释
B.钻井资料
C.地球物理测井
D.油气藏模拟
15.以下哪些是油气田开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A.井喷
B.爆炸
C.中毒
D.井塌
16.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提高油气田的勘探精度?()
A.高精度地震勘探
B.多参数综合勘探
C.遥感技术与地球化学勘探结合
A.地震勘探
B.钻探取心
C.地质构造分析
D.勘探目标确定
2.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气田的地质研究?()
A.遥感技术
B.地球物理勘探
C.生物勘探
D.化学勘探
3.在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种技术主要用于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A.电阻率法
B.地震法
C.重力法
D.磁法
4.油气藏的地质模型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资料建立?()
A.井下传感器技术
B.远程控制技术
C.数据分析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2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油气田的绿色开发?()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减少废弃物排放
C.采用环保型开采技术
D.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20**—20**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 资源2003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油气资源系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 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油气资源评价课程复习思考题

油气资源评价课程复习思考题

《油气资源评价》复习思考题1、地质储量的概念;是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在已发现的油气储层有效孔隙中储藏的油气总体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

2、油气资源量的概念;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包括已采出)和待发现油气聚集的总量,一般也称为总资源量,表示最终可以获得的油气资源总量;3、油气资源分类的原则;1、发现与未发现;2、落实程度;3、技术上可采与不可采;4、有无经济开采价值。

4、在中国油气资源分类方案中,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远景资源量、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的概念;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

按开发状态划分,探明储量又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和基本探明储量三类。

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它可以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预测储量:在地震详查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范围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预测存在油气藏,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它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远景资源量:尚未发现的资源量。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统计或类比方法估算或根据盆地模拟方法估算的、可能存在的油气总资源量减去已发现储量,所得值即为远景资源量。

潜在资源量:对已发现的圈闭采用容积法或类比法预测的资源量,它可以作为预探部署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潜在资源量计算不太严格而且未考虑风险概率,若出现潜在资源量大于远景资源量,那么计算结果是不合理的。

推测资源量:是在总资源量中扣除已发现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后所得出的资源量数值,可理解为已发现圈闭以外的远景资源量。

它是编制区域勘探部署或长远勘探规划的依据。

油气田开发案例研究考核试卷

油气田开发案例研究考核试卷
答案:__________
10.油气田开发中的废弃物处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次要环节。()
答案:__________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油气田开发中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题要点:__________
2.请分析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A.地质统计学
B.压裂技术
C.试井分析
D.钻井取心
8.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个阶段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最高?()
A.钻井阶段
B.开采阶段
C.储运阶段
D.废弃阶段
9.下列哪种技术可以提高油气田开发中的单井产量?()
A.油气藏改造
B.钻井技术
C.提高采收率技术
D.储量评估
10.在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油气藏压力降低?()
D.油气藏改造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油气藏的储量评估?()
A.试井分析
B.地震勘探
C.储层建模
D.钻井取心
4.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以下哪些做法可能有助于环境保护?()
A.采用环保型钻井液
B.减少废弃物排放
C.提高油气藏采收率
D.严格环境影响评价
5.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油气藏的压力下降?(")
A.持续高产
13.下列哪种类型的油气藏在我国较为难开发?()
A.沙岩油气藏
B.碳酸盐岩油气藏
C.煤层气藏
D.页岩油气藏
14.在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导致油气产量下降?()
A.储量增加
B.储层渗透性提高
C.油气藏压力降低
D.井距增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油气田开发中提高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

油气田开发学期末考试试卷

油气田开发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5 ─ 2006 学年 第 2 学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B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2 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任课教师: 林小云 陈恭洋 授课班级:资工1031~103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凝析气: 2.门限深度: 3.相对渗透率: 4.构造油气藏: 5.油气二次运移: 6.成烃坳陷: 7.二级构造单元: 8.TTI 值: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以 、 为主,同时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它构成了石油中的 。

2.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 、 、 、。

3.生成油气的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四大原始生物化学组成,它们是、、和。

4.评价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包括:、、。

5.盖层能封闭油气的机理是:、、。

6.含油气盆地中一级构造单元主要有、、。

三、问答题(共40分)
1.油气生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说明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10分)
2.画图表示如何用压汞曲线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10分)
3.背斜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特征。

(10分)4.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哪些?(10分)
四、论述题(共26分)
1.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沉积体系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13分)
2.论述油气生成理论的中心内容和在勘探中的指导意义。

(13分)。

油气地球化学期末试题

油气地球化学期末试题

长江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油气地球化学》考试试卷课程号考试时间120分钟适用专业年级(方向):考试方式及要求:闭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20分)1、沉积有机质2、稳定同位素分馏3、有机圈4、有效烃源岩5、门限温度6、氯仿沥青“A”7、生物标志化合物8、干酪根9、大型气田10、油气源对比二、填空题(每题1分,10分)1、原油中很难检测到糖类化合物是因为。

a、被细菌分解;b、进入干酪根无法查其原始面貌;c、原油中含氧化合物很少;d、连结糖类的醚键容易断裂。

2、下列过程属于油藏中原油次生变化的有。

a、聚合作用;b、生物降解;c、蒸馏作用;d、注气开发。

3、奥利烷的主要生源是。

a、高等植物;b、海洋植物;c、被子植物;d、原生动物。

4、正常情况下有机成因天然气中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表现为。

a、δ13C1<δ13C2<δ13C3<δ13C4;b、δ13C1>δ13C2<δ13C3>δ13C4c、δ13C1>δ13C2>δ13C3>δ13C4;d、δ13C1<δ13C2>δ13C3>δ13C4。

5、鉴别生物成因天然气的主要标志是。

a、在天然气组成上主要是CH4,δ13C1重;b、在天然气组成上主要是CH4,δ13C1轻;c、在天然气组成上主要是CO2,δ13C1轻;d、在天然气组成上主要是CH4和CO2,δ13C1重。

6、Pr/Ph是反映。

a、烃源岩沉积环境的指标;b、原油成熟度指标;c、原油次生改造程度的指标;d、母质类型参数。

7、卟啉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证据之一,它是从原油中分离鉴定出第一个具有生物成因的化合物。

a、Treibs(1934);b、Serfert(1978);c、Tissot(1974);d、Smith(1954)。

8、年青沉积物中甾类化合物的主要构型是。

a、5α(H)14α(H)17α(H)20R;b、5α(H)14α(H)17α(H)20S;c、5α(H)14β(H)17β(H)20R;d、5α(H)14β(H)17β(H)20S。

油气田开发地质考试1试卷及答案

油气田开发地质考试1试卷及答案
⑤油层微幅度构造中的正向构造,如小高点、小鼻状凸起、小构造阶地等多为水淹程度低的剩余油分布区;而负向构造,如小沟槽、小凹地等多为水淹程度较高的地区。
4.试叙述多油层砂岩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10)
答: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油层数少,厚度小,产能会低些;但层数多,厚度大,层间矛盾也会大些。因此,必需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作到两者兼顾。
油田注水:油田注水是把水注入油层并将原油驱替到生产井的过程。
第2题:回答下面的问题(30)
1.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技术是什么?(2)
答: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数据进行内插和外推的储层参数估计值。即需要寻找和选择最能符合储层地质变量实际空间变化规律的数值计算模型,来实现对储层特性的空间变化的正确定量描述。
④同一开发层系内单油层应相对集中,开采层段不宜过长和分散,以利于井下工艺措施的顺利进行。
总之,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应全面考虑,不能太粗,也不宜过细。如果开发初期划分过粗,开采中往往矛盾较多,在开发中后期再来调整也很复杂。当然划得过细,钻得井很多,单井产量低,增加了油田初期的投资,地面地下管理也有困难。一个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6)原油的粘度
原油粘度也是选择油田注水的重要条件,当油水粘度比太大时,开发效果不好。一般来说,当地下原油粘度大于lOOmPa.s时,该油藏已不适宜注水,最好采用热力采油。
(7)矿物成分的敏感性
在评价油层注水时,粘土矿物和黄铁矿含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油层中伊利石和蒙脱石的百分含量直接关系到油层是否适合于注淡水。如果要保持油层的渗透率不变,则油层中的粘土物质必须永远保持体积不变。粘土膨胀会降低渗透率。粘土遇到淡水通常会膨胀,而遇到盐水则不会膨胀。显然,在有淡水源的地区,必须特别注意油层中的粘土含量。蒙脱石矿物中,又以钠蒙脱石的膨胀性最大,遇水膨胀后的体积可为原体积的8~10倍。一般用膨润度(膨润度是指粘土膨胀后增加的体积占原始体积的百分数)来衡量粘土膨胀大小的指标。粘土膨胀的大小与水的性质有关,通常淡水使粘土膨胀远比咸水大得多。

《油气资源评价》大作业:油气资源评价计算题

《油气资源评价》大作业:油气资源评价计算题

油气资源评价计算题1.某探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一个独立的地质凹陷,面积较小。

从1979年开始钻探第1口井,至2004年底累积钻探20口井,累积钻井进尺61262.88m ,共发现8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分别是120.10,82,80.41,75.13,72,60,45,30(×104t ),具体勘探历程见表1。

试采用适合的资源评价方法计算该区的石油资源量。

分别使用四种方法,计算资源量进行对比,最恰当的应为油田规模序列法。

方法一:进尺发现率法公式:)exp(dQbh a += 从1994年开始有连续的储量申报,因此从1994年开始拟合a 、b 值,除去1995年。

建立Ln (今年储量/当年进尺)——累计进尺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可求出a 、b 。

拟合a 、b 值公式:bh a dh dQ +=)/(ln70.0033361262.88求得:a=-3.2316 b=-2E -5 再次利用公式)exp(dQbh a +=,预测储量 因此:探明储量546.64(万t )预测储量366.55(万t ) 合计913.19(万t ) 方法二:井数发现率法公式:)exp(dQbn a +=利用公式:n )/(ln b a dn dQ +=拟合a 、b 值:求得:a=5.0629b=-0.0995 再次利用公式:)exp(dndQbn a +=,预测储量将累计储量与累计探井数汇成散点图,可得:因此:探明储量564.64(万t ) 预测储量177.7(万t ) 合计742.34(万t )方法三:年发现率法 双曲线下降模型公式:λt a Q ln ln ln -=∆求得:a=202602.25 b=2.6585 利用公式bt aQ )(λ=∆,预测储量因此:探明储量564.64(万t ) 预测储量239.67(万t ) 合计804.31(万t )方法四:油田规模序列法 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评价单元中,一定要有油气田的发现,并且发现的油气田的个数在3个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课程名称: 油气资源评价
课程编号:011066
1.什么是油气资源?简述油气资源的性质。

(10分)
2.什么是油气资源量?简述油气资源量的性质。

(10分)
3.简述SPE三级储量(3P储量)与我国三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在内涵上的异同。

(20分)
4. 简述区带地质评价(地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评价方法。

(20分)
5. 简述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实施过程。

(20分)
6. 如何根据评价区的勘探程度、资料程度、成藏特点选择适当的油气资源评价(资源量计
算)方法?(20分)
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考试)
1.什么是油气资源?简述油气资源的性质。

(10分)
(1)油气资源 7分
油气资源为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

或油气资源为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2)油气资源的性质 3分
可探明性
可采性
经济性
2.什么是油气资源量?简述油气资源量的性质。

(10分)
(1)油气资源量 6分
答以下三者之一即可:
①地质资源量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
件下最终可探明的地层中的油气总量。

包括已发现(包括已采出的)储量和未
发现的远景资源量
②可采资源量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
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也称为技术可采资源量。

③经济可采资源量是通过经济可行性评价,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开采,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那
一部分可采资源量
(2)油气资源量的性质 4分
资源量的可变性
资源量的概率性(不确定性)
3.简述SPE三级储量(3P储量)与我国三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在内涵上的异同。

(20分)
第一,我国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储量级别的确定是与勘探阶段密切相关的,而西方国家,特别是SPE/WPC分类体系中,在发现工业油气流以后的任何勘探阶段都可以提交“3P储量”;
第二,在我国储量资源分类体系中的控制储量包含了SPE/WPC分类体系的一部分已证实(proved)的储量,而在我国的预测储量中也包含了SPE/WPC分类体系的一部分概算储量,甚至一部分已证实(proved)的储量。

第三,西方国家的储量一般采用“概率性”管理模式并具有时间性,而我国的储量一般采用“确定性”管理模式,探明储量上交后一般不再变化。

4.简述区带地质评价(地质风险分析)的内容与评价方法。

(20分)
区带地质评价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即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和配套史条件,这五的方面称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而每一个地质条件又可以用多个
地质因素进行描述。

油气源条件的优劣可以用烃源岩厚度、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供烃面积系数、供烃方式、生烃强度、运移距离、疏导条件等地质因素进行描述;储层条件的优劣可以用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储层平均厚度、储集层系砂岩百分比、储层孔隙度、储层渗透率、储层埋深等地质因素进行描述;圈闭条件的优劣可以用圈闭类型、圈闭幅度、圈闭面积系数的地质因素进行描述;保存条件的优劣可以用盖层厚度、盖层岩性、盖层面积系数、断裂破坏程度及盖层以上不整合数等地质因素进行描述;配套条件包括区带形成时间与生烃高峰时间的匹配、油气运移方式、生储盖的配置等地质因素。

地质风险分析法:影响区带油气成藏的五项地质条件,即烃源条件、圈闭条件、储层条件、保存条件、配套史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基本因素,各自是独立的地质事件,但对于区带油气成藏缺一不可,如果某个区带缺少了某一条件,则该区带成藏的概率就是0。

因此,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区带油气成藏的概率,区带油气成藏的概率是这五个事件同时发生概率,即各自独立发生概率的乘积,即:
5
1∏==i i P P (3-1)
式中,P —区带含油气概率(0≤P ≤1),也叫区带的地质评价系数;
i P —单项成藏地质条件存在(发生)的概率(0≤P ≤1)。

而这五个单项成藏地质条件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项地质因素,则其存在发生的概率,取决于其子项地质因素的好坏。

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区带评价参数的取值标准,赋予单项地质因素(0-1)区间的定量评价系数。

则各相地质条件的发生的概率即用其包含的单项地质因素的加权平均值表示,即:
∑∑======n j ij n
j ij ij i q
j i P q P 11
1
)3,2,1 3,2,1( ΛΛΛΛ (3-2) 式中,ij P —各子项因素评价系数(0≤P ij ≤1);
ij q —各子项因素的权值,根据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

根据概率论原则有:
][11∑∏===n
j ij ij n i P q P (3-3)
5.简述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实施过程。

(1)根据评价区的类型和成藏条件选择刻度区;
(2)对刻度区进行解剖,获得类比参数和资源参数(已有刻度区时,这一步可以直接使用刻度区的结果)
(3)对评价区进行成藏条件的研究,提取成藏条件参数
(4)根据类比参数体系对评价区和刻度区进行类比,得到评价区与刻度区之间的相似系数;
(5)使用面积丰度类比法或体积丰度类比法计算评价区的资源量。

如如面积丰度类比法时,评价区的资源量等于评价区的面积乘以刻度区的面积资源丰度,再乘
以评价区与刻度区的相似系数。

6.如何根据评价区的勘探程度、资料程度、成藏特点选择适当的油气资源评价(资源量计
算)方法?(20分)
对于不同勘探程度的盆地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高勘探程度和资料丰富的盆地(评价区)可以优先选择统计法,也可以选择成因法或类比法。

对于低勘探程度和资料较少的的盆地一般不选用统计法,应优先选择类比法,在哪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选择成因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也应适当考虑成藏特点。

如对于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区可以选择有效储层预测法;对于以构造圈闭为主的盆地可以选择圈闭加和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