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POC业务和技术介绍
POC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络隧道设计,没有
建网和维护成本, 只要有中国移动网 络信号就能实现对 讲通讯
终端内置GPS模块,可以实现多种GPS 业务应用,并且基于GPRS的技术实现, 能够便捷地与现有业务系统融合。
系统功能
基本通信功能:单呼、组呼、呼叫控制(优先级、强拆、强插等) 录音录音。
图像现场采集,实时上传。
GPS应用:实时定位、历史轨迹、围栏报警、GIS调度
• 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
借助专业管理软件实现人员实时管理、实时调配。
手机对讲介绍 行业概述 产品收益 系统介绍 产品介绍
物理结构
POC网关
POC服务器 R208 中国移动网络
数据库服务器 前置 服务器
R208
网闸
应用服务器
地理信息系统(GIS)
移动网络 安全隔离层
对讲终端
查询统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府信息网
• • •
模拟对讲机
手机
POC终端
显示发言人的名字
查看联系人是否在线 多个群组通话灵活切换……
数字对讲机
GPS终端
手机对讲特点
节约通信成本
四
一
突破距离限制
集群调度
五
二
高保密性
提高便携性
六
三
高通话质量
手机对讲技术优势
• 与传统专业数字集群系统相比较
只要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客户都可使用. 客户无需投资建设专门的集群对讲系统,节省投资 用户一部手机机多种用途,电话、短信、对讲、上网 建立在移动公网上,可以与移动公网中的其它业务同时使用 对讲手机价格可远低于专业对讲终端,且造型更时尚 较高的系统容量,便于扩容的系统架构
中国移动“和对讲”业务产品介绍

3100mAh电池:持续对讲:时间大于8小时; 重力,距离,光线,陀螺仪,指南 待机时间/连续通话时间 待机时间:大于210小时(单卡),大于200 针,高度计,气压计 小时(双卡) 支持 对讲 支持
可扩展功能
通过背夹扩展二代证读取,指纹采 紧急呼救 集等
支持,按下紧急呼救键,可与控制中心联络
防护等级
6
将不同制式PTT终端接入PoC平 台,扩大组网能力。
2பைடு நூலகம்19/3/14
融合通信平台
11
业务平台概述
2
3
平台功能介绍
终端产品介绍 应用场景
目录
2019/3/14
4
7
基本功能说明(一)
登录鉴权 联系人管理 黑名单管理
•用户通过注册获取账号 和密码,或者通过“数 果调度台”为其配置账 号。 •当用户进行登录时,服 务器对其进行鉴权,确 认合法后,才允许使用 PoC业务,否则予以拒 绝。
2019/3/14
9
基本功能说明(二)
用户名称显示 用户状态显示 多会话监听
系统默认显示用户注册 名称,当添加对方为好 友且设置对方昵称时, 好友列表和群组中的显 示名称、以及来电时的 显示都将是已设置的昵 称。
•数果PoC系统状态包括在 线、离线、免打扰三类。 •在线:登陆状态,其他用 户可以向其发起呼叫; •离线:退出系统,无法对 其进行呼叫; •免打扰:任何请求都将无 法到达用户。
采取半双工通信方式,呼 叫建立时间较普通电话大 大缩短,用户即按即说, 一键实现群组呼叫。
单呼、群呼、多群组监听、 黑名单管理、免接听、回 呼、定位、照片上传、视 频上传
范围广 效率高
安全 性高
成本低
PTT_POC技术综述

PTT/POC技术综述*徐 童1,2 廖建新1,2 (1 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3) (2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摘 要 本文介绍了PTT(Push To Talk)/POC(PTT Over Cellular)业务的技术定位,标准和规范,对当前 PTT/POC业务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体系结构,信令协议以及服务器和终端的实现方式。
最后, 介绍了当前PTT/POC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PTT POC OMA SIP PS IMS1 引言随着3G网络建设的临近,移动运营商对于新业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现有的GSM/GPRS和cdma 1x网络的运营经验已证明: 2G/2.5G的移动网络已经能够满足用户对于窄带业务的需求。
而3G网络要想吸引用户,就必须提供能够充分利用3G网络带宽的优势,有足够吸引力的宽带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PTT(Push ToTalk)业务自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PTT业务又称一键通,是一种实现了Walkie-Talkie功能的移动话音业务。
北美运营商Nextel的经验证明:PTT业务可以有效地提高ARPU,降低用户转网率(customer churn),同时对传统话音业务的业务量几乎没有影响。
这种特点使得PTT成为令运营商欢迎的业务,也因此成为近年来业界共同关注的技术热点。
2 PTT/POC的技术定位从技术上说,PTT业务是一种应用于一对一通信和群组通信的半双工的移动通信业务。
PTT业务的用户体验类似对讲机,呼叫方无需拨号,只要按下终端上的PTT键就进入了呼叫状态,可以立即发起对预定义个人或群组的呼叫;PTT键弹起后就进入了接收状态,来话无需振铃即可自动播放。
PTT业务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人处于呼叫状态,系统通过判断各PTT用户按下PTT键的先后顺序以及预定义的优先级来决定呼叫权的分配。
PTT业务的概念起源于集群通信系统,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和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如iDEN和TETRA)上都能够提供PTT业务。
基于IMS的PoC业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IMS的PoC业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阙钢【摘要】IM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IMS具有接入无关性以及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IMS提供了业务融合的基础,它基于IP技术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IMS提供了业务融合的基础,它基于IP技术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PoC业务是在IMS上实现的一种即时通信业务,其简单方便,通信快捷、即按即说、群组通话的特点使其成为移动增值业最有前景的应用之一.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IMS的PoC业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IMS、SIP和PoC业务等相关背景知识,然后提出一种设计与实现方案.【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信息》【年(卷),期】2011(000)024【总页数】1页(P94)【关键词】IMS;PoC;SIP【作者】阙钢【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福建省龙岩市364000【正文语种】中文IMS 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提出的支持 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
IMS 具有接入无关性以及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等特点。
IMS 提供了业务融合的基础,它基于IP 技术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
IMS 提供了业务融合的基础,它基于 IP 技术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等。
PoC 业务是在 IMS 上实现的一种即时通信业务,其简单方便,通信快捷、即按即说、群组通话的特点使其成为移动增值业最有前景的应用之一。
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IMS 的 PoC 业务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 IMS、SIP 和 PoC 业务等相关背景知识,然后提出一种设计与实现方案。
IMS;PoC;SIPIMS; PoC; SIP基于IMS域的PoC的特点是互联互通性很好,是最终大规模商用网络的最佳选择。
缺点是体系结构庞大而严谨,技术难度高,需要增加IMS域实体,对现有网络改造大,部署难度大,成本高。
目前基于IMS域的PoC技术还不很成熟,但由于得到了几个大的通信厂商的强烈支持,因此发展很迅速。
TETRA与PoC对比

1、引言PTT又称为“一键通”,是一种实现walkie-talkie功能的移动话音业务,其特点是呼叫建立时间短,说话时才占用信道,接听时只监听信道,接收方不需要摘机即可随时接听下行的呼叫信息。
目前,PTT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技术体系结构,一种是基于信令通道的解决方案,即通话过程中,语音数据和信令数据都汇集到事先建立好的电路通道上传输,这种方式一般都基于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集群系统。
另一种是基于VoIP技术,即在移动终端和业务应用服务器间运行高层信令协议,把话音数据捆绑到IP链路上,这种方式一般基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POC(PTT over Cellular)业务。
数字集群和POC虽然都能实现PTT功能,但是在业务性能、目标用户群、组网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二者的技术实现方式、网络结构特点,比较二者的业务特点,说明它们各自的应用市场和发展方向。
2、数字集群技术集群通信(trunked communication或trunked radio)的原意是将一些诸多类别的稀疏容量的专用用户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共同有效利用同一干线(总线)无线信道,进行以指挥调度为主体的多用途、高效能专用无线通信。
数字集群是现今专用无线通信的主体,它同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可集调度、电话、数据、短信和多媒体图像于一体,PTT呼叫方式是数字集群的最重要的通信方式。
与公众移动通信相比,数字集群具有一系列特殊功能,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获缺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数字集群技术是TETRA,iDEN,GT800和GoTa。
TETRA和iDEN是在2000年推出的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体制SJ/T1128-2000推荐的数字集群标准,在国内已经有了商用的经验,但是TE-TRA和iDEN都是国外基于TDMA的数字集群标准,在核心技术上没有完全公开。
这两种集群标准没有解决技术向前发展和共网运营的管理问题。
PTT ,POC 手机对讲业务性能提升方案分析

在idle态下终端被呼叫,寻呼理论占 时320ms RRC建立过程典型占时500ms 空口寻呼及RRC建立引入理论平均时 延:320+500×2=1320ms
PCH
PCH
寻呼周期
中国移动技术创新引擎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PCH
...
初始呼叫建立时延分析1—终端idle态:
引入高频次心跳机制,保证终端驻留在DCH状态,取消终端IDLE状态时的 RRC建立过程,消除T’时延(IDLE状态:终端与业务平台54s内无数据传输 ,终端从DCH状态转移至IDLE状态)
PoC业务市场情况和关键方案分 析
移动通信研究院
目录
1 市场情况 2 PoC关键技术需求 3 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
4 他山之石 5 性能比拼测试要求
中国移动技术创新引擎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PTT业务介绍
PTT(Push-To-Talk)业务又称 “一按即通”业务,是指实时直连的 “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话音通信,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即 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人能够讲话,以便于群体交流。
中国移动技术创新引擎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需求 3 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
4 他山之石 5 性能测试要求
中国移动技术创新引擎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分析手段
分析手段
理论分析与平台抓包、终端/RNC日志分析相结合,通 过充分的测试力求掌握时延分段数据,基于测试数据 及理论分析推导性能优化方案
•电信“天翼对讲”(Qchat)抢挖 我公司的集团用户:江苏省国家安 全厅、四川眉山公安局、上海世 博。。。
•语音时延
•北京公司市场调研用户希望提 升语音时延 •(华为)Qchat现网测试语音时 延约为1秒 •(高通公司市场调研)初始呼 叫建议时延是PTT业务中所有时 延总用户最关注的时延,基本上 直接决定用户满意度
一键通技术概述

一键通技术(POC,PTT)简介一. 一键通的含义Push-To-Talk”(PTT,中文译名“一键通”)这个说新不新说旧也不旧的移动业务现在俨然成了手机新技术的一个代名词,其热门程度仅次于3G,甚至被美国Zelos-Group的调查报告认为是“未来新一代手机的两大热点”之一。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者的通话费用。
所谓“一键通”,实际上就是集成了对讲机功能的手机,用户按下手机上的对讲键,就可以与任何地方的群组或个人直接进行通话。
手机开通PTT以后,只要按一下手机的相应按钮,就能用自己的手机与被选择的组群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话。
美国CDMA运营商Nextel的PTT服务,需要机主按住按钮才可以进行讲话,而松手后,对方听到“嘀”的一声,才能讲话。
二.一键通的优势相比传统对讲机通话范围局限在几公里以内更震撼的是,由于(CDMA,GPRS)全国全网的特性,使用手机“一键通”,用户将可以在(CDMA,GPRS)网络覆盖范围内,实现传统对讲机无法提供的漫游对讲和长途对讲功能。
更重要的是,与对讲机依赖的专网高昂的投资相比,手机对讲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大幅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
这一功能适合需要频繁联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需要同朋友和家人聊天的个人用户。
但是必须使用内置这种功能的手机,普通手机无法使用PTT功能。
但一部分支持高通BREW 的手机将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PTT技术。
除了自如漫游、远程通话、方便使用、费用较低等优势之外,增加运营商收益及减少沟通成本也是“一键通”的主要卖点。
由于PTT是一种数据的应用,就可以用数据来管理它,这使运营商能提供的PTT业务在呈现方式和功能上具有很多区别于传统“walkie-talkie”的优势。
比如,PTT用户能建立好友联络库,并能知道现在谁在讲话、想联系对象是否在服务区内、是空闲是忙碌,如果对方不在,可以通过留言,把信息通过数据传到对方的语音留言机,也可以记录电话会议内容并发送给当时没有在场的用户……总之,虽然同是按一键通话,数字的PTT方式,比模拟的步话机更加智能和不盲目。
POC简介

无线一键通功能,POC(PTT Over Cellular)也称PTT(Push To Talk)功能。
PTT:一键通(Push-to-Talk)功能是一种全新的移动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话,就像使用对讲通话机一样。
这一功能适合需要频繁中间联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需要同朋友和家人聊天的个人用户。
●手机要求:普通手机无法使用PTT功能。
但一部分支持高通BREW的手机将来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PTT技术。
●使用:手机开通PTT以后,只要按一下手机的相应按钮,就能用自己的手机与被选择的组群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话。
美国CDMA运营商Nextel的PTT服务,需要机主按住按钮才可以进行讲话,而松手后,对方听到“嘀”的一声,才能讲话。
●应用:一键通一对多的特性,适合需要时时协调工作关系的同事间使用,比如快递公司、住宅小区保安等。
一键通具有“即按即通”的特性,好友间可以通过一键通实行类似QQ、MSN的即时聊天,每次只需发送一个较短的信息。
●范围:与对讲机只能近距离通话不同,一键通服务可以通达至手机网络可以覆盖到的地方,几乎没有距离的限制。
●计费:PTT服务可以按照时长、时段和流量来计费,也可以包月,这取决于运营商。
以高通和CDMA运营商Nextel在美国的商用先例来看,Nex鄄tel采用包月制,费用在15-30美元之间。
●互联互通:一键通跨运营商使用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各运营商、设备商、手机厂商尚未出台统一标准。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PTT服务分别基于GPRS网络和CDMA1X网络,到目前为止运营商尚未进行互联互通的尝试。
●呼叫延时:基于GPRS的PTT服务,理论上的呼叫延时时间为1至2秒,也可能因为条件改变长达数秒;基于CDMA1X的PTT服务接入延时理论上为3秒左右,呼叫延时为1秒左右。
●漫游:现在PTT在城际漫游时的自动注册仍然是一个难题。
一个PTT群组的成员如果从A城漫游到B城,系统必须回到A城注册才能和原来的群组伙伴建立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POC业务介绍POC(手机对讲)业务是将集群通信中的对讲功能引入到移动蜂窝网络中,允许用户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通信。
主要面向行业客户,如物流、运输、物业安保等工作地点在户外,对远距离对讲和调度有强烈需求的行业。
系统为行业客户提供的集群调度业务,客户无需购买专业通信设备,无需专门组网,手机实现一键多人通话,便可以以低成本、快速实现了高效率的群组通信和资源调度。
产品功能:群组管理:管理员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群组和相应成员,并发送通知群组成员。
权限设置:管理员可以灵活设置群组的成员权限。
高权限成员(如小组长)可以优先通话,方便应急调度。
群组通话:成员只需按动手机上的PoC按键,就可以与群组其他成员一对一呼叫,或与整个群组进行通话。
通话监控:可以对通话进行监听、录音等操作。
成员状态查询:可以查询群组成员工作状态,例如“忙碌”、“空闲”等,便于任务分配。
话务统计:对成员的日常通话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业务特点:低成本:也省了建设集群共网和购买对讲设备的成本,而且对讲通话资费低于普通电话,跨区使用也无漫游费用。
大范围:有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就可使用PoC业务、可在全国范围使用,实现跨省调度。
高安全:PoC的安全级别和移动通信相同,且有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
POC技术介绍•商用PoC(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是在公众移动网络上实现的一种具有对讲功能的移动数据业务。
PoC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VoIP技术实现的,其网络覆盖面广,而且能够异地漫游。
在3G时代,PoC业务作为一个数据网上的语音业务极具亮点。
随着美国和欧洲一些移动运营商在公众移动网上推出PoC业务(PTT over Cellular,一键通),PoC一时间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移动数据业务。
PoC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通话,而且一按即通、无需拨号等待。
在3G时代,PoC业务作为一个数据网上的语音业务极具亮点。
相对第二代移动通信(2G)而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优势在于它能克服移动网无线接入侧带宽不足的缺点,但由于基础网络投资巨大,运营商需要通过在业务和业务管理方面深入研究来降低运营3G的风险。
PoC改变了人们使用移动电话“一对一”的传统通话方式,用户能够与任何地方的多个用户进行“一对多”的即时通话。
这种通信方式解决了商务客户的需求,例如建筑施工队、现场销售队伍、快递人员和物流服务队伍进行即时的集群通信,还能进行语音短信、家庭会议等复杂业务。
PoC业务介绍1. PoC业务特征PoC业务起源于集群通信业务PTT(Push To Talk),是一个半双工业务(一方在说话时其他成员只能接听),用户体验类似于对讲机。
在OMA(开放移动联盟)的规范中,已经定义了四种主要的PoC业务类型:·一对一(1-to-1)通信:两个用户间建立语音通信的基本功能;·一对多(1-to-many)通信:允许用户建立与多个用户群组通信的功能,一个时间只能有一个发言者,包括预定义群组、临时群组和聊天室群组通信模式;·一对多对一(1-to-many-to-1 )通信:应用于调度的通信方式;·即时用户提醒IPA( Instant Personal Alert):一对一提醒,表达呼叫方的通信意愿并请求被叫方“回呼”,同时用于传递简单的文本信息。
PoC业务是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上实现的PTT业务,相对早期的PTT业务具有如下特点:·用户范围广: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成为群组内用户;·群组类型灵活:除了可以进行一对一通话外,用户还可以选择预定义群组、聊天群组和临时群组的模式进行通话;·业务控制能力强大:在各种通话模式下,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控制模式,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控制需求;·VoIP:PoC是基于IP提供的语音业务;·多群组通话: PoC允许多个群组通话同时进行。
2. PoC业务架构POC系统包含以下主要组成部分:·POC客户端:手机(CDMA、GSM/GPRS、UMTS等)、个人计算机(PC、PDA等);·POC系统服务器:控制交换机(ControlSwitch:呼叫控制)和用户数据库服务器(ActiveDirectories:保存用户数据,好友名单,群组列表等);·包数据承载接入网络(如CDMA1X数据网络):无线接入网络、PDSN包数据服务网络、GPRS服务网络、EDGE、UMTS、 802.11b或其他高性能IP承载接入网络(可由任意提供商提供);·IP传输网络:连接接入网络、POC系统服务器及个人计算机客户端;•四种业务类型及其开展策略以下针对四种业务类型分析了它们的业务开展策略。
1.一对一PoC业务开展策略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功能,PoC业务必定要支持一对一的通信能力,对这种通信方式而言,最需要考虑的是它与传统一对一语音通信的竞争关系。
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PoC采用了半双工的通信方式,相比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而言,单线路有约2/3资源的节省,加之该业务由IP承载,仅从技术而言,在形成规模后,其成本相对传统的电路域语音有优势,所以,尽管会有半双工通信的些许不便,也会出现用户使用PoC替代传统语音的情况。
[Page]由于PoC业务在开展初期还无法与传统语音互通,因此使用PoC替代传统语音将限制于支持PoC的用户群,加上基于IP的全双工语音技术本身也在发展中,所以PoC业务将会通过一个平滑的方式过渡到全IP的业务时代,只是在过渡期要把握好开展策略。
在过渡阶段,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还在于PoC业务的定位和定价方式。
对开展PoC业务的运营商而言,应该尽量引导用户使用一对多或一对多对一的通信模式,在业务开展初期,可以侧重于发展企业用户使用PoC,并采用包月等方式实现业务的整体盈利。
2.一对多PoC业务开展策略对于一对多PoC业务而言,OMA规定了用户可能使用的预定义群组(Pre-ar ranged PoC Group)、临时群组(Ad-hoc PoC Group)或聊天群组(Chat PoC Group)的通话模式。
预定义PoC群组:一个永久性群组,群组会话的建立将直接发起对所有成员的邀请。
·临时PoC群组:一个临时让多个用户参与会话的PoC群组,群组的建立和会话的建立是同步的,一对一会话可以看作临时PoC群组会话的特殊情况。
·聊天PoC群组:一个永久性群组,每个群组成员单独加入PoC会话,有用户进入群组就标识了会话的建立,但会话的建立并不发起对聊天群组中其它成员的邀请。
聊天群组又分为受限聊天群组和非受限(开放)聊天群组。
受限聊天群组在建立群组时就指定了允许参与群组会话的成员,而非受限聊天群组允许任一PoC 用户参与。
相比较而言,预定义群组和临时群组都是受限的,因为在群组建立时都指定了授权参与的成员。
预定义群组具有比较广阔的使用场景,企业应用和行业应用中容易出现成员相对固定的群组通话需求,个人用户也一般有固定的通话群(同事、家人、朋友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磨合逐步完善这些群组的各种细节(属性)。
聊天群组更适合非正式的场合,受限聊天群组能建立一个相对固定人群间的松散联系,而开发聊天群组则更适合一些论坛性质的场合。
PoC的最大优势和特色就在于对群组通话的支持,这也是提出PoC业务的初衷,所以,在基本功能上推出适合不同消费群的一对多的应用模式,将是发展P oC业务的重点。
3.一对多对一PoC业务开展策略一对多对一的业务模式比较明确,主要适用于调度。
在这种群组中,一般的参与者之间不能通信,但他们都能接听到群组中的调度者的指示,并在得到话语权时对调度者的指示进行响应。
这种通信模式适用于出租等需要调度的行业,与其他的一些业务结合(比如定位业务),将产生许多具有吸引力的行业应用。
4.即时用户提醒的业务开展策略当用户看到被邀请方忙或免打扰时,可以发送一条即时用户提醒作为回呼请求,被邀请方可以在空闲后回呼发起方;用户也可以通过即时用户提醒给对方发送简单的文本消息。
即时用户提醒虽然以PoC的辅助功能出现,但它能带给用户良好的PoC体验,是开展PoC业务时必须支持的功能。
5.其他问题在OMA(开放移动联盟)中,用户通过SIP(会话初始化协议)消息发起群组会话邀请,但该方式存在潜在的问题,即当被邀请用户未进行SIP注册时将无法接收到SIP邀请。
由于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业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用户开机但并不进行SIP注册在过渡时期是大量存在的,因此开展PoC业务的初期,PoC服务器应该考虑支持将SIP邀请转换为短消息发送给已开机但未进行SIP注册的用户。
三大问题需要解决1.业务开发模式目前对群组业务功能的需求还仅限于PoC语音会话本身,而且功能比较固定,在业务开展时,需要有开放的业务开发模式使得具体推出的业务更加丰富,适合特定用户群的需要。
虽然PoC带给用户的是端到端的体验,但其实现机制还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在推出该业务时,可以有如下的业务开发模式:·用户通过自服务门户定制自己建立群组的具体属性;·运营商联合SP分析用户需求后,在服务器侧定制群组具体属性,为某一类用户群或企业、行业用户推出定制的业务;·运营商将企业或行业用户特定的需求交给企业或行业自行管理;·结合IMS的发展,在终端开发交互多媒体应用,PoC业务将作为一个功能模块被某一个具体的应用所调用。
随着IMS和PoC技术的发展,第四种业务开发模式将成为主导,而目前OMA 正在制定的PoC 2.0规范也正在使得PoC本身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
下面以远程围棋教学为例,说明用户需求的复杂性,满足这些复杂性也正是PoC业务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个群组将包括教师和多名学生,PoC语音会话将与围棋游戏结合起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在群组中,教师是群组会话的发起者,并具有配置学生成员能力的特权。
根据需要,教师可以指定两名学生对局,并使两名学生在对局时不能听,而只能对老师和非对局成员谈自己的对局体验,同时老师和非对局学生则都能听并可以对正在进行的对局本身、对局者的体验畅所欲言。
在对局结束后,教师可以重新设置对局学生的属性,使得他们能加入到总的点评中。
[Page]2.QoS(服务质量保证)策略在IMS的架构中,已经提出了通过策略判定功能PDF(Policy Decision Fu nction)对GGSN进行控制实现对QoS一定程度的保证。
相对VoIP而言,由于P oC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QoS的保证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P oC的用户数还受到PoC服务器处理能力的限制,在相对封闭的IP网上通过规划还是能基本保证PoC的Qo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