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分段)
利用EXCEL表格计算线路中边桩坐标

利用EXCEL表格计算线路中边桩坐标高速公路施工中,桥梁、隧道施工以及路沿石施工时对测量要求相当严格,要求总体宽度误差在1cm以内。
这就要求测量工程师必须把线路边桩都计算出来,每隔10米(曲线段)或者20米(直线段)放样线路边桩,以便指导施工。
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器计算,不仅繁琐、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差错。
本人在计算中边桩坐标时,试着利用EXCEL表格功能,编辑函数大批量计算线路中边桩坐标,达到了高效、准确的目的。
由于直线部分相对简单,复曲线又特别繁琐。
现就圆曲线举例计算如下:例:在浙江省龙丽一级公路施工中,左线圆曲线起点里程为K86+966.6,曲线半径为1500m,曲线左偏,起始方位角为147°43 ′58.2″,线路中心和隧道中心偏差15cm。
计算隧道中心线和衬砌边线(半径5.1m)。
1.在B4方格中输入:=$B$3+3000*SIN((A4-$A$3)/3000)*COS(2.5784244-(A4-$A$3)/3000)+ 0.15*COS(4.149220679-2*(A4-$A$3)/3000)按回车键确认即可以计算出该里程隧道中心线X轴坐标。
2.在C4方格中输入:=$C$3+3000*SIN((A4-$A$3)/3000)*SIN(2.5784244-(A4-$A$3)/3000)+0.15*SIN(4.149220679-2*(A4-$A$3)/3000)按回车键确认即可以计算出该里程隧道中心线Y轴坐标。
同理在3.D4方格中输入:=$B$3+3000*SIN((A4-$A$3)/3000)*COS(2.5784244-(A4-$A$3)/3000)+ COS(4.149220679-2*(A4-$A$3)/3000) *(0.15+5.1)4.在E4方格中输入:=$C$3+3000*SIN((A4-$A$3)/3000)*SIN(2.5784244-(A4-$A$3)/3000)+SIN(4.149220679-2*(A4-$A$3)/3000)*(0.15+5.1)其中 2.5784244为方位角147°43 ′58.2″的弧度表达方式,4.149220679为起始方位角147°43 ′58.2″加90°后的弧度值。
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两种方法)

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两种方法)本人整理了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的两种方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目的是对您的测量工作能有所帮助。
这两种方法尚未经过实践验证,如果您发现它们有错误或缺陷,别忘了告诉我。
方法一: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CASIO-4800P程序)适用于直线、第一缓和曲线(ZH-HY)、园曲线、卵形曲线(YH-HY,可以从大半径到小半径,也可以从小半径到大半径)、第二缓和曲线(YH-HZ)。
输入变量:A=起点桩号;B=终点桩号;D=起点切线方位角;F=起点X坐标;H=起点Y坐标;K=起点曲率;R=终点曲率(曲率为1÷半径,直线的曲率为0);M=判断因子(线路左转M =-1;线路右转M=1;直线M=0);C=桩号(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任意桩号,A≦C≦B)。
输出:X,Y=桩号为C点的坐标;P=桩号为C 点的切线方位角(单位:度)。
程序开始:ABDFHKRMLbl 0:{C}K-R=0=>S=C-A:Goto 5:≠=>Goto 2 ⊿Lbl 2:G=ABS((B-A)÷(R-K))K=0=>L=0:S=C-A:Goto 1 ⊿R=0=>L=B-A:S=L-C+A:Goto 1 ⊿L=KGK<R=>S=L+C-A: ≠=>S=L-C+A ⊿Lbl1:N=S-L-(S^5-L^5)/(40G^2)+(S^9-L^9)/(3456G^4)-(S^13-L^13)/(599040G^6)+(S^17-L^17)/175472640G^8)-(S^21-L^21)/(78033715200G^10)E=(S^3-L^3)/(6G)-(S^7-L^7)/(336G^3)+(S^11-L^11)/(42240G^5)-(S^15-L^15)/(9676800G^7)+(S^19-L^19)/(3530096640G^9)-(S^23-L^23)/(1880240947200G^11)K>R=>N=-N:Z=-1: ≠=>N=N:Z=1 ⊿T=D-90MZL^2÷(πG)X=F+NcosT-MEsinT ◢Y=H+NsinT+MEcosT ◢P=D+90M Abs(S^2-L^2)/(πG)P<0=>P=P+360⊿P>360=>P=P-360⊿P=P◢Goto 0Lbl 5:K=0=>Goto 6: ≠=>Goto 7 ⊿Lbl 6:X=F+Scos D ◢Y=H+SsinD ◢P=D◢Goto 0Lbl 7:X=F+2sin(90SR÷π)×cos(D+90MSR÷π) ÷R ◢Y=H+2sin(90SR÷π)×sin(D+90MSR÷π) ÷R ◢P=D+180SR÷πP<0=>P=P+360⊿P>360=>P=P-360⊿P=P◢Goto 0程序结束lee2007-08-08 15:10| 只看楼主树型| 收藏| 小中大2毓行∙个人空间相册∙组别:首席运营官∙性别:∙来自:∙积分:4333∙帖子:4109∙注册:2006-10-09回复: 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两种方法)线路中桩坐标和切线方位角计算公式(方法一)A=起点桩号,B=终点桩号,C=AB上任意点桩号,D=起点切线方位角,X0=起点X坐标,Y0=起点Y坐标,M=左转为-1;右转为1;直线为0,K=起点曲率,R=终点曲率。
公路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2 )sinαAB +(
P 点为顺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P 点为逆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第一段缓和曲线时:以直缓点(ZH)为起点计算,αAB 为 ZH 点的坐标方位角,L 为 P 点距 ZH 点的距离。 第二段缓和曲线时:以缓直点(HZ)为起点计算,αAB 为 HZ 点坐标方位角的反 方向即 HZ 点方位角加 180 度,L 为 P 点距 HZ 点的距离,加减 90 度刚好与第一 段缓和曲线相反。图如下:
缓和曲线转角公式:β
=
L2
2RLs
(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左侧
XA=XP+T1cos(αAB± β-900) YA=YP+T1sin(αAB± β-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段缓和曲线计算边桩坐标时, 注意加减 90 度时, 与第一段缓和曲线相反。
2、 缓和曲线段 (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p=X1+(L − Yp=Y1+(L −
L5 40R 2 Ls L5 40R 2 Ls
2 )cosαAB+(
L3 6RLs L3 6RLs
− −
L7 336R 3 ������s 3 L7 336R 3 ������s 3
)sin(αAB±900) )sin(αAB±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章
公路导线测量计算
1
公路导线测量为附合导线测量,按路线前进方向测量右角。β
FX-5800程序1分段坐标计算

ZD-FANG.YANG计算程序(任意曲线或直线上坐标计算)(分段计算)程序说明:本程序是计算各曲线或直线内任意点中边桩计算程序计算前,先查明里程K处于哪段曲线或是直线内,用这段曲线或是直线的两端点参数计算K的中边桩坐标输入:(1)YOU ZUAN, ,(2)ZUO ZUAN输入1表示右转曲线,2表示左转曲线,左右转曲线的判定需根据A点——B点的顺序,例如一条右转曲线的ZH 点到HY点,输入时,我们以ZH点为A点,HY点为B点,则,曲线为右转,如果以HY点为A点,ZH点为B 点,则曲线为左转。
K(A):A点里程,X(A):A点X坐标Y(A):A点Y坐标FWJ(A): A点方位角R(A):A点半径K(B):B点里程R(B):B点半径K:待求点里程DL:左偏移值DR右偏移值A:左右偏移值的连线与线路的夹角遇到偏角跟设计偏角有误差时,我们通常将误差集中在QZ点,即前半段计算时方位角不变,后半段计算时方位角大于180度要减去180度再输入,小于90度要加上180度再输入)输出:XY中桩坐标,XL,YL为左偏移的点的坐标XR,YR为右偏移的点的坐标程序一:(已调通过)适用于铁路、公路。
立交。
中边桩放样坐标计算,FX-4800计算器ZB-FANG.YANG程序代码如下:Lb1 0:{GE}:U”(1)YOU空格ZUAN空格空格空格空格,(2)ZUO空格ZUAN”: F”K(A)”:A”X(A)”:B”Y(A)”:C”FWJ(A)”: V”R(A)”: G”K(B)”:W”R(B) ”U=2U=-1回车V=0D=0:D=UV-1W=0E=0:E=UW-1Lb1 1:{HORT}:H”K”:O”DL”:R”DR”:T”A”:H>G ⇒Goto 3 回车P=(E-D)÷Abs (G-F):Q= Abs (H-F):I=P×Q回车J=C+(I+2D)×Q×90÷π回车M=C+(I÷4+2D)Q×45÷(2π):N=C+(3×I÷4+2D)Q ×135÷(2π)回车K=C+(I÷2+2D)Q×45÷π回车X=A+Q÷12×(cosC+4(cosM+ cosN)+2 cosK+ cosJ)Y=B+Q÷12×(sinC+4(sinM+sinN)+2sinK+sinJ) Z”XL”=X+ O×cos(J-(180-T))L”YL”=Y+ O×sin(J-(180-T)) X”XR”=X+R×cos(J+T)Y”YR”=Y+R×sin(J+T)Goto 1回车Lb1 3:A=X:B=Y:C=J: D=E:F=G: Goto 0回车(已调通过)FX-4850计算器ZB-FANG.YANG程序代码如下:Lb1 0:{GE}:U”(1)YOU空格ZUAN空格空格空格空格,(2)ZUO空格”: F”K(A)”:A”X (A)”:B”Y(A)”:C”FWJ(A)”: V”R(A)”: G”K(B)”:W”R(B) ”U=2U=-1回车V=0D=0:D=UV-1W=0E=0:E=UW-1Lb1 1:{HORT}:H”K”:O”DL”:R”DR”:T”A”:H>G ⇒Goto 3 回车P=(E-D)÷Abs (G-F):Q= Abs (H-F):I=P×Q回车J=C+(I+2D)×Q×90÷π回车M=C+(I÷4+2D)Q×45÷(2π):N=C+(3×I÷4+2D)Q ×135÷(2π)回车K=C+(I÷2+2D)Q×45÷π回车“X”:X=A+Q÷12×(cosC+4(cosM+ cosN)+2 cosK+ cosJ)“Y”:Y=B+Q÷12×(sinC+4(sinM+sinN)+2sinK+sinJ)”XL”:Z=X+ O×cos(J-(180-T))”YL”:L=Y+ O×sin(J-(180-T))”XR”:X=X+R×cos(J+T)”YR”:Y=Y+R×sin(J+T)Goto 1回车Lb1 3:A=X:B=Y:C=J: D=E:F=G: Goto 0回车分段坐标计算程序5800调试成功Lb1 0”(1)YOU空格ZUAN空格空格空格空格,(2)ZUO空格ZUAN”?U:”K(A)”?F:”X(A)”?A:”Y (A)”?B:”FWJ(A)”?C:”R(A)”?V:”K (B)”?G:”R(B) ”?W回车U=2-1→U回车If V=0:then0 →D: Else UV-1→D:IfEnd 回车If W=0:then0→E: Else UW-1→E:IfEnd回车Lb1 1”K”?H:”DL”?O:”DR”?R:”A”?T:H>G⇒Goto 3 回车(E-D)÷Abs (G-F)→P:Abs (H-F)→Q:P×Q→I 回车C+(I+2D)×Q×90÷π→J回车C+(I÷4+2D)Q×45÷(2π)→M:C+(3×I÷4+2D)Q ×135÷(2π)→N回车C+(I÷2+2D)Q×45÷π→K回车“X=”: A+Q÷12×(cosC+4(cosM+ cosN)+2 cosK+ cosJ)→X“Y=”:B+Q÷12×(sinC+4(sinM+sinN)+2sinK+sinJ)→Y”XL=”:X+ O×cos(J-(180-T))→Z”YL=”:Y+ O×sin(J-(180-T))→L”XR=”:X+R×cos(J+T)→X”YR=”:Y+R×sin(J+T)→YGoto 1回车Lb1 3: X→A: Y→B: J→C: E→D: G→F: Goto 0回车。
(整理)路线中线桩点的坐标计算

Yi= YHZi-XsinAi,i+1-YcosAi,i+1(式15)
当曲线为右转曲线时,将Y=-Y代入。
举实例
路线交点JD2的坐标:XJD2=2588711.270,YJD2=20478702.880;
JD3的坐标:XJD3=2591069.056,YJD3=20478662.850;
6)、第二直线上中桩坐标的计算:
HZ点的坐标按(式5):XHZ3=XJD3+TH3cosA34=2591666.530
YHZ3=XJD3+TH3sinA34=20479130.430
如K7+600,D=7600-7493.646(HZ的桩号)=106.354,代入(式4)即可求得:
X600=XHZ3+DcosA34=2591750.285
Y600=YHZ3+DsinA34=20479195.976
测量坐标与施工坐标的变换
桩号计算公式:
K=(X测-X起)cos+(Y测-Y起)sin+K起
偏移计算公式:
Z=(Y测-Y起)cos-(X测-X起)sin
注:1、以上要用大地坐标(测量坐标)及贯标里程(大里程),
2、方位角值用算出的原值或加上360的值。
计算CY8实测坐标(352327.4592,400968.7426)的里程和偏移:
Z=-0.0266(为负值,赋予的意义与上述相同)
K=-1181.08477+37431=36249.9152
CY9实测坐标(352126.4962,401169.3440)的里程和偏移:
Z=-0.0265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1.确定边坡起点和终点坐标边坡起点是指边坡开始的位置,一般是公路平面路面的外边缘。
边坡终点是指边坡结束的位置,一般是边坡与平面路面的交接点。
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计算边坡的坡度坡度是指边坡的斜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边坡坡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直接计算斜率值地面上两点的高差除以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再乘以100,即可得到边坡的坡度。
例如,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为5米,水平距离为100米,则边坡的坡度为5/100*100=5%。
方法二:利用正切值计算斜率值边坡的坡度可以通过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来计算。
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tan(坡度角度)=高差/水平距离。
通过测量边坡起点和终点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可以计算出边坡的坡度角度,然后再转化为百分比表示。
3.计算边坡的坡高坡高是指边坡的垂直高度,即边坡起点点位的高程和终点点位的高程之差。
坡高的计算可以直接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高程数值进行计算。
4.确定边坡的放线点位边坡的放线点位是根据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进行计算得出的。
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可以计算出边坡上每个放线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
(2)根据边坡的坡度和坡高,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高程。
(3)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等分点的高程,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坐标。
5.检查边坡放线的准确性在计算边坡坐标后,需要进行准确性检查。
可以通过对边坡上的放线点进行测量,然后与计算得出的坐标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计算有误,需要重新计算。
总之,公路施工放线中边坡坐标的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正确计算边坡的坐标和坡度,可以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如图 9 .设有平面坐标系 xoy 和 x'o'y' (左手系—— x 、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90°为 y 、 y' 轴正向); x 轴与 x' 轴间的夹角为θ(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至 x' 轴正向.θ范围:0° —360°)。
设 o' 点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yo' ).则任一点 P 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与其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的关系式为:二、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一)引言传统的公路中桩测设.常以设计的交点( JD )为线路控制.用转点延长法放样直线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曲线段;边桩测设则是根据横断面图上左、右边桩距中桩的距离(、).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进行丈量。
随着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仪、 GPS 等先进仪器的出现.这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放样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测设不灵活(出现虚交.处理麻烦)等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要.遵照《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或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电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建立线路统一坐标系.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中边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各中边桩。
如何根据设计的线路交点( JD )的坐标和曲线元素.计算出各中边桩在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桩坐标计算任何复杂的公路平面线形都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基本线形单元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在线路拐弯时多采用“完整对称曲线”.所谓“完整”指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起点( ZH 或 HZ )处的半径为∞ ;所谓“对称”指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相等。
(整理)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如图,设有平面坐标系xoy 和x’o’y’(左手系——x 、x’轴正向顺时针旋转90º为y 、y’轴正向);x 轴与x’轴间的夹角为θ(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至x’轴正向,θ范围:00—3600)。
设o’点在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yo’),则任一点P 在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x,y )与其在x’o’y’坐标系中的坐标(x’,y’)的关系式为:⎥⎦⎤⎢⎣⎡''⎥⎦⎤⎢⎣⎡-+⎥⎦⎤⎢⎣⎡=⎥⎦⎤⎢⎣⎡⎭⎬⎫'+'+='+'-=''''y x y x y x x y y y x y x x o o o o θθθθθθθθ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即二.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王 劲 松(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广东 广州 510650)摘要:对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公路基本平面线形上的点,进行了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并对一些复杂线形中要用到的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进行了分析。
通过编程计算出各中桩边桩坐标后,能便于全站仪、GPS RTK 的坐标放样。
关键词:中桩;边桩;坐标转换;统一坐标系;缓和曲线The calculation for unified coordinates of center-stake& side-stake in advanced highwayWANG Jin-song(一)引言传统的公路中桩测设,常以设计的交点(JD )为线路控制,用转点延长法放样直线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曲线段;边桩测设则是根据横断面图上左、右边桩距中桩的距离(L d 、R d ),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进行丈量。
随着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仪、GPS 等先进仪器的出现,这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放样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测设不灵活(出现虚交,处理麻烦)等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要,遵照《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或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电导线或GPS 测量方法建立线路统一坐标系,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中边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各中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