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及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写作要求

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b) The Role of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School
c) A Study of Improving Junior Students’ Oral English throug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利用互 动式教学提高初中生口语能力)
c)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Business Contract
d) Pu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10
整理课件
e) The Use and Translation of Word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Color Term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13
整理课件
f) A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English Language
g) The Influence of Body Language on the Effect of Speech身势语对演讲效果的影响
论文样章(目录 摘要 正文 参考文献)

目录一、引言 (1)二、数控编程方法 (1)(一)手工编程 (1)(二)自动编程 (1)三、数控机床 (2)(一)数控机床简介 (2)(二)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4)四、数控加工程序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5)(一)数控编程过程的内容 (5)(二)数控编程步骤 (5)五、编制或生成加工程序清单 (7)(一)程序输入 (7)......七、结论 (13)参考文献 (15)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班张三 15号摘要:论文主要是写了广州本田雅阁轿车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的组成,制动器的分类,广州本田雅阁汽车的辅助制动系统等对车辆行驶的重要性和其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该汽车的制动系统采用了公司独自研发的ABS辅助制动系统的结构,行车制动的控制原理与构造,雅阁制动管路的渗漏的检测和修理。
制动液的更换需要的注意事项等,更换制动液的顺序等。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ABS系统,雅阁制动系统一、引言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都一样,都是利用制动装置,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来逐渐消耗车辆所具有的动能,以达到车辆制动减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动系统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从以前的机械式,气压式,液压式,混合式和最先进的一些辅助制动系统,ABS,ASR,ESP等系统,都增加了汽车的行使安全性,使汽车在保护人身安全做的更加的周到。
二、制动系统的发展液压制动现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和更加有效的制动系统,而机械式制动等正慢慢的减少,随着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提高,防抱死制动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程序、主动避撞技术等功能逐渐融人到制动系统当中,需要在制动系统上添加很多附加装置来实现这些功能,这就使得制动系统......三、制动系统的组成(一)制动系统组成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
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学术界普遍认为,论文是一种系统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文献,用于交流和传播研究发现。
写作一篇出色的论文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写出高质量、规范的学术论文。
一、选题和规划选题是写作论文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
合适的选题能够使作者有条理地开展研究。
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兴趣和专长:选题应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研究和写作。
2. 知识研究性:选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研究性,能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
3. 实用性:选题应与社会实践和问题相关,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选好题目后,要进行论文的规划。
规划包括确定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证结构等。
规划好论文的框架和内容,有助于论文的整体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概述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定位和准备研究框架。
文献综述的步骤如下:1. 收集文献: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渠道,收集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
2. 阅读文献:通读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
要注意筛选重要资料和判断文献的可信度。
3. 分析文献:梳理文献的研究内容,总结前人的研究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设定合适的目标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注意准确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剽窃和抄袭的情况。
合理引用文献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影响力。
三、论文结构论文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明确论文框架的基础上,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规划。
1. 引言:引言部分需要引出研究问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可以使用现实案例、统计数据或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引发读者的兴趣。
2. 主体:主体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可以分为若干个章节,每个章节对应一个论点或一个分析内容。
主体部分需要逻辑清晰、有条不紊,既能陈述事实,又能引用前人的研究结果。
论文参考文献j

论文参考文献j论文参考文献j范文示例:[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吕天群科技资讯- 2006 年15 期.[2] 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陈新永江苏环境科技- 2006 年01期.[3]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措施陈刚[1] 戴凤霞[2]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 年3 期.[4] 水利工程水环境效益的影响因子与量化模型具杏祥[1] 宋春山[2]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 年1 期.[5] 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孙景亮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 年2期.[6]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胡建军科技园地- 2005 年2 期.[7]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张伟龚爱民河北水利- 2005 年9 期.[ 8] 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陆孝平、徐世钧水利发展研究- 2005 年10 期.[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曹永强, 人民黄河- 2005 年1 期.[10]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水环境定量评价徐晶、宋东辉四川水利- 2005 年1期.[1]黄学群.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定位及类型选择.天津农业科学2004,10(1):51-54[2]张聚臣,陈祥等.对农业科技园区存在必要性及经营发展策略的思考[J].农业纵横,2005(5).[3]马永清,赵宪军,张志鹏.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2).[4]王朝全.从农业技术的物品性质论农业科技园的`制度逻辑[J].中国科技论坛,2003(6).[5]王树进.农业科技园区经营亏损原因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3(3).[6]朱清海,李崇光.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化经营的理论和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7]甘顺.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5.[8]黄小晶.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9]孙振玉.试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EB/OL].,2003-05-12.[10]龙丽丽.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个案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11]查金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1.[l2]许亚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03.[13]查金祥,陈世雄,雷海章.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8).[l4]杨白玫.农业科技园区与内驻企业互动动作过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5]白玉华.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16]河北科技厅.河北实施4大农业科技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EB/OL].,2006-05-20[17]宁夏科技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EB/OL].,2006-04-07[18]王涛.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9]贺志胜.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运作的基本特征[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20]杜彦坤.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欧阳欢.科技园管理系统建立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2]郭振宗.中国农业企业化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5.[23]李保会,陈焕英,等.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践及发展方向[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24]何仙珠.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的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06.[25]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6]杨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发展对策研[EB/OL].,2006-02-14[27]温铁军.农村经营制度研究[R].北京:中国农科院,1998.[28]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研究[J].北京:中国科学院,2003.[29]王树进.透视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盲点[J].中国高技术产业导报,2006(4).[30]顾俊,王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2).[31]周小琴,查金祥.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J].浙江工业学院学报,2005(9).[32]李其才,盖会全.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6(1).[33]王建文.河北省农业融资需求调查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5(3).[34]薛元龙.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浅析[EB/OL].华容科协网,2007-05-12[35]孙振玉.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与体制创新[EB/OL].华容科协网,2005-02-03[36]杨其长.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匡[EB/OL],华容科协网,2007-05-13[37]王树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需要研究解决的儿个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2003(1).[38]李向伟,商春荣等.农业科技推广中科技园区的地位及作用探讨—以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广东农业科学,2009(1)[39]李海,景炜明等.宝鸡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31[40]熊元,向华.贵州贵阳乌当区农业发展理论与因素分析—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16—15719[41]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示范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现代农业科学,2009,l6(6)[42]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l9(22)[43]孙雪梅,缪祥辉.青海西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思路.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2)[37]李瑞芳.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及制约因素.农技服务,2008,25(11):145-151[44]谭江林,罗光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农村经济,2009,27(5)[45]陈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07(12).[46]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9(1).[47]关静,牟学君.阜新经济转型农业园区在探索中前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48]尤飞,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2).[49]张建忠,李同升,李慧栋.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力机制[J].农村经济,2006(12).[50]周文静,杨忠国.农业科技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南方农业,2007(3).[51]程向明.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建议.绿色科技,2010,(5)[52]蒋和平,王有年,孙炜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24-75,89-147.[53]陈栋.甄双七,刘建峰等.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06(12):116-120[54]周立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来源分析—基于知识、学习和社会资本的综合框架.广东农业科学,2010(9):27l-273[55]张燕飞,陈忠购.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75—5376。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德育论文)第一篇:论文参考文献[1]祈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金泓.应用发展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4]张冉燃.中央力推文化体制改革[j].瞭望新闻周刊,2014(17)[5]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6]孙慧英.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m].新闻界,2014[7]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4)[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8]孙林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对策[m].社会科学家,2014(9)[9]张志勇.我国文化产业30年发展情况及对策思考[m].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5)[10]谭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2014[11]龚佳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基于迪斯尼公司个案的启示[m].上海师范大学,2014[1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4]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5]林日葵.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16]唐晋,谈火生.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7]张今.中国文化产业合同案例精选与评析[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8]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3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9]蒋晓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20]钟晓毅.三十年突破和谐广东的文化品牌建设[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21]谢名家,刘景泉.文化经济论:兼述文化产业国家战略[m].广东省出版集团,2014第二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
毕业论文标题正式格式和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论文标题正式格式和参考文献格式标题: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一、正文一级标题参考文献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格式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在正文中,一级标题应该采用小三号黑体,居中对齐。
二、正文二级标题正文中的二级标题应该采用四号黑体,靠左空两个中文字符。
注意,所有单列标题后面不能用标点符号。
三、正文三级标题正文中的三级标题应该采用小四号黑体,靠左空两个中文字符。
四、正文四级标题正文中的四级标题应该采用小四号黑体,靠左空两个中文字符。
同样地,所有单列标题后面不能用标点符号。
五、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是按照顺序编码制进行标注的,方法是按照文后所列文献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标注在所引文字的右上角上。
参考文献的编排顺序中,中文文献应该列在前,外文文献在后,具体为:著作→论文→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按作者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外文文献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如下:1]期刊:作者.题目[J].刊名,年份,卷数(期数):起止页。
2]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3]译著:原作者.译著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文集:责任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集析出:作者.文题[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
6]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
7]专利文献: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号[P].发布日期。
8]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地名:责任单位,发布年份。
9]科技报告:作者.文题,报告代码及编号[R].地名:责任单位,发布年份。
10]报纸析出: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以上就是参考文献格式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确保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科研类论文(一)科研论文的选题1.开展整体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3.整体护理观念在临床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实践4.新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调查分析5.爱护佳外科洗手液和快速无水消毒液手部皮肤消毒效果的观察6.利多卡因封闭疗法与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治疗化学药物渗漏疗效的比较研究7.不同注射方法对区域性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影响对比研究8.二种气囊内灌注物对留置导尿管固定效果的对比研究9.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10.探讨(中专、大专、本科)护生择业前后期的心理变化11.动脉血气分析抽取血标本过程中二种标本空气隔绝方法的探讨12.(手术室、急诊室、放射科、传染科等)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13.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效果的影响14.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腹腔镜下和开腹手术的护理费用对比分析15.产妇坐式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16.剖宫产产妇整体护理效果观察17.应用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效果调查及健康教育的对策18.剖宫产产妇术后促排气的方法与效果观察19.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两种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观察20.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或高血压病、肾病综合征、冠心病……等)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调查21.产妇自然分娩后应用冷敷预防会阴水肿(血肿)的效果观察22.放松训练对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23.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情况的调查24.护理本科(专科、研究生)专业态度与价值观及其影响因调的调查25.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研究26.两种不同的宣教方法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方法正确性的研究(二)科研论文的书写:1.题目2.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
3.关键词(3-5个)4.正文的基本结构与框架:(1)前言;(2)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5.参考文献:一般要求5篇近5年内的文献资料二、综述类论文(一)综述类论文的选题1.基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2.护理教育管理的内容与特点3.临床护理带教研究现状4.(XX疾病患者)的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5.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6.护理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7.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展望8.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9.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现状与对策10.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与管理现状11.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与研究进展12.医院护理成本的管理现状与研究进展13.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进展14.护理本科(专科、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的现状15.压疮患者的护理现状与研究进展16.癌性疼痛护理现状及进展17.护理人员科研论文的写作现状研究(二)综述性论文的书写1.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与科研论文要求一致。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笼罩西方经济的不祥之云债务危机》,《辽宁经济》1986年2期。
《渡过石油冲击阶段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2期。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
《浅析80年代世界直接投资的形势》,《投资研究》1987年2期。
《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
《亚太经济联合的进展及主要成员的战略和态度》,《太平洋学报》1996年2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年11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AsianEcnomicCooperationwithintheAPECFrameworkandChina`sPolicies》,《APCjournaiofAsian-Pacific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海口:海南出版社.[17]李其谚,叶逗逗.2006.风电定价两难[J].财经(5) :104-106.[18]施鹏飞.2006.对可再生能源法关于风电上网电价规定的期望与实际[C/OL]. [2007-09-10]. http : fd8864. 51. net/0001, htm.[19]王凤君.2006.风电招标定价体制遭质疑大批风电投资商撤离内蒙古[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1-3 (020).[20]焦在强,张宏伟.2007.风电上网电价之我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4) :33.[21]施鹏飞.2007.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伴随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1):5-6.[22]施鹏飞.2007.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及存在的问题[J].可再生能源,25(3) :4-5.[23]李越.2007.中国风电特许权项目综合分析及改进建议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4]刘启明.2007.风电投资应保持理性[N].中国电力报,2007-7-12(001).[25]施锡f全.博弈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6]王文举.拍卖与招标的对策论分析[M].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27]李洁.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投标策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28]杨青.博弃论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2,(4).[29]任东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2:117-120.[3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8-248.[31]张正敏,谢宏文,王白羽.风电电价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电力,2001,9,44-48.[32]纪世东.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L电力设备,2004,5:36-38.[33]何作庥,王亦楠.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J].上海电力,2005,1:8-18.[34]郭太英,黎发贵.从国外风电发展探讨我国风电发展思路[J].水电勘测设计,2006,2:20-24.[35]周鹤良.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前景与策略[J].电气技术,2006,6:1-6.[36]时璟丽.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与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08,4:24-26.[37] Robert Gibbons. A Primer in Game Theory[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8] Mendonca, 2007. In: Feed-in Tariffs: Accelerating the Deploy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arth Scan, London.[39] Menanteau, P., Finon, D., Lamy, M. -L., 2003. Prices versus quantities: choosing Polici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Energy Policy 31 (8),799 - 812.[40] Lipp, J.,2007. Lessons for effective renewable electricity policy from Denmark,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Energy Policy35 (11), 5481 - 5495.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三)潘涛.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5): 130-141.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Lawrence J. Broz, 200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tion, No.4.巴曙松, 2007年: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西南金融,第7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表演艺术的特性》 3
2、《论演员与形象》
2、《演员怎样塑造人物》 3
3、《论表现派和体验派》
3、《从自我出发创造人物形象》3
4、《人物性格的创造》
4、《行动——表演艺术的基础》3
5、《演员与角色的双重感觉》
5、《表演是感觉的艺术》 3
6、《论演员的信念感》
6、《表演中演员肢体语言的魅力》3
7、《戏剧、电影、电视表演比较》
7、《论创造角色过程中体验与表现的结合》38、《演员的任务与目标》
8、《把握人物与体现人物》 39、《表演素质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9、《角色情绪与情感的创造》40、《表演艺术的矛盾》
10、《演员的真实感与信念感的培养与训练》41、《演员、素质与创作》
11、《表演中的交流》 42、《表演训练与身心发展》
12、《表演中的体验与表现》 43、《影视表演的特性》
13、《浅谈演员的三度创作》 44、《舞台情感与生活情感的关系》
14、《浅谈演员在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45、《成人、成才、演员.》
15、《演员与角色》 46、《表演中的内心视象与情绪记忆》
16、《论演员在表演中的台词与潜台词》47、《舞台交流与内心独白的关系》
17、《论演员的素质与修养》 48、《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的关系》
18、《浅谈戏剧语言的性格化》 49、《表演创作方法探索》
19、《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50、《浅谈演员在角色创造中的自我感觉》
20、《浅谈语言与行动的结合》 51、《论表演行动假定性之构成》
21、《表演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52、《浅谈表演状态文化气质与形象塑造》
22、《试论演员舞台创作中的下意识》 53、《谈演员的评判定论与人物形象塑造》
23、《怎样外化人物的心理与情感》54、《浅谈演员的表演风格如何形成》
24、《感觉记忆的重要性》 55、《浅论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的相同与异同
25、《表演中的节奏》 56、《演员角色观众三者关系的转化》
26、《表演中的风格体裁感》 57、《语言艺术在表演中的功能》
27、《表演艺术是什么》 58、《演员与表演艺术修养》
28、《论演员与观众》 59、《浅谈表演观念》
29、《戏剧表演要素》 60、《通向创造角色的不同途径》
30、《舞台行动论》 61、《演员与形象》
31、《角色性格论》 62、《演员与角色关系》
63、《浅谈表演艺术》 95、《论“体现”》
64、《创造艺术的自我》 96、《论“规定情境”》
65、《论生活化形态与有意识创造》97、《论“情绪与外部行动”的关系》
66、《表演是为了什么?》 98、《自我与角色》
67、《真实——把握人物的自我感觉》99、《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
68、《正确的理解与准确的表现》100、《论动作与行动》
69、《“贯串行动”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101、《论演
员的信念感》
70、《谈体验与体现》 102、《表演创作中的
节奏》
71、《生活的真实与戏剧表演的特点》103、《表演创作中的激情》
72、《怎样才能在表演时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104、《节奏与控制》
73、《.论分析剧本(其中一两项)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105、《情感的积蓄与表达》
74、《浅析“人物形象构思”》106、《论演员性格化创作》
75、《论“体验生活”》 107、《表演艺术中的个性》
76、《论“从语言入手”塑造人物性格》 108、《演员的魅力与角色》
77、《论“如何寻找人物性格”》 109、《演员的个性与角色性格》
78、《论“如何掌握人物自我感觉”》110、《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
79、《论“角色生活于演员”及“演员生活于角色”》111、《略论表演创作中的激情》
80、《论“如何创造独特的‘这一个’”》112、《突破自我,走向角色》
81、《论“从‘我’转化为‘角色’”》113、《论演员对角色性格基调的突破》
82、《如何保持创造中的“新鲜感”》114、《反复体验和一次表现》
83、《论“以形畅神”》 115、《试论表演中的保持本能与畸变本色》
84、《论“从有意识达到下意识”创造》116、《谈谈表演中的顿悟》
85、《论“性格化”》 117、《浅谈表演艺术中的个性》
86、《论“松弛”》 118、《实验、生活、表演》
87、《论“信念与真实感”》 119、《试论表演的最高境界》
88、《论“判断与交流”》 120、《变天性为能力》
89、《论“真听真看真感觉”》 121、《动于衷则形于外》
90、《论“想象”》 122、《论动作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91、《论“视象”》 123、《总体把握与具体不定向流动》
92、《论“内心独白”》 124、《论角色性格的成长》
93、《论“行动”(其中一两点)》125、《模糊表演与性格化创造的辩证关系》
94、《论“体验”》 126、《论动作与行动》
127、《论演员的信念感》 150、《动作·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感情·为第二元素》
128、《论表演创作中的节奏》
129、《浅谈表演创作中的内心感受》 151、《技巧·人物创作不可忽视的体现手段》
130、《论表演中的自我与角色》152、《观察生活表演技巧角色创作的教学三段式》
131、《通向角色的不同创作途径》153、《表演要讲层次讲节奏》
132、《论表演艺术感觉》 154、《戏在过程中》
133、《论表演艺术源于生活》155、《人物之神韵超乎其表》
134、《表演艺术创作下意识瞬间》156、《动作+规定情境》
135、《浅谈表演艺术创作中的细节》 157、《“实验话剧”仞考验着许多演员的多元能量与
136、《浅谈演员的魅力与角色》内部修养》
137、《性格化表演之我见》 158、《表演必须忠于生活》
138、《谱写演员心中的优美乐章》159、《表演中的细节与亮点》
139、《宏观把握下的细节刻画》160、《我为表演陶醉》
140、《谈谈演员在表演创作中的控制》161、《人·表演艺术之载体》
141、《生活积累决定人物创作生命的厚重》
142、《文学(文化)底蕴与角色创作内在的渗透》
143、《创作人物技能的多元化》
144、《从外部技能推动演员进入角色创造的可行性》
145、《表演创作之天性解放与游戏训练童心解放等是两个不同的培训概念》
146、《表演职业中特殊的“强迫性”对演员的烦恼与喜悦》
147、《表演中的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
148、《控制对演员表演来说最难驾驭》
149、《表演艺术要讲技巧讲设计讲处理》
重要提示:论文的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引证名家名言;论述要清晰;
最重要的要有个人实例加以证明。
表演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序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
时间
1 《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斯坦尼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费烈齐阿诺娃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
3 《西方名导演论演与表演》杜定宇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4 《表演技巧》杜·莫里森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5 《电影表演》玛丽·奥勃莱恩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6 《表演学》贝拉·依特金著华夏出版社
2000年
7 《表演辞典》彭万荣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 《电影艺术词典》电影艺术词典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年
9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年
10 《西方演剧史论稿》吴光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1 《西欧戏剧史》(上下)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2 《西欧表演导演艺术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2年
13 《论话剧导表演艺术》张仁里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
14 《表演艺术教程》林洪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
15 《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
16 《电视表演学》梁伯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年
17 《戏剧表演学》胡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
18 《角色的诞生》郑君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
19 《电影表演控制论方法》刘汁子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20 《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年
21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齐士龙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年
22 《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朱宗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23 《影视微相艺术论》欧泽纯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
24 《表演创作论》郭溥澜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7年
25 《表演诗学》彭万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6 《演技教程》付柏忻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
27 《表演与创造的驰骋》陈邑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28 《感觉与敏锐》崔新琴等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
29 《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张马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7年
30 《戏剧剖析》马丁·艾思林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