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专题十一 城市与城市化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专题十一 城市与城市化
(2)分类:城市用地划分为19 商业 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20 住宅 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 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3. 城市功能分区
(1)功能区:商业区、21 居住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 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22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状况等。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基础导学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1)城市 ①含义:城市是1 人口 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2 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3 经济 、文化中心。 ②特点:人口和4 产业活动 密集、生产效率和5 经济效益 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1. 城市与城市区位
(2)城市区位因素
含义
自然 地理 区位
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6 河流 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特点
、湖泊、海 对城市的影响相对 7 稳定
实例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地区的绿 洲,有利于形成城市
经济 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如铁路、公路、港 地理 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 区位 空间关系
4.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最主要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1)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①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有组 织地布置在居民区内;②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③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 和水源的下游。
(3)中心商务区 ①主要功能:具有23 商务 枢纽职能、24 交通 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讲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讲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现在供水、水运等方面。汾河流经黄土高原,流速较快,
水量较小,运输功能较弱,所以汾河为太原城市形成与发
展提供的最有利条件是丰富的淡水资源。第 2 题,读图可
知,太原的城市空间形态为南北延伸的带状。其主要原因
第2讲 城市与城市化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是太原市东西两侧多山地,制约了太原市城区向东、向西 发展。第 3 题,为减轻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工业区应避开 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太原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 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工业区应布局在与季风 风向垂直的郊外;为减轻对城市的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 在河流的下游。
第2讲 城市与城市化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 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 正确;根据交通设 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 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 素,A 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 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 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 态的影响较小,D 错。故选 B。
A.商业和住宅
B.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2.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命题分析]
C.气候
D.科技
本题组以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
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为素材,主要考查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体现学科素
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解答时需要调用城市各功能
2.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
3.人地协调观:判断城市功能区的合理性; 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树立海绵城市、生态城市的观点。

高中地理学科 二轮复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学科 二轮复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与其他三个国家相
B 比,中国的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 C.发展速度最快
B.应加快发展 D.应限制发展
1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较:
城市化特点
起步__早______,逆城市化
发达 国家
城市化水平___高_____.
城市发展较___合__理____.
起步___晚_____,发展速度__快___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用地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最 大,距离市中心 远近对商业影响 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较小,力随距离递减最小,
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住宅影响较小
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最大程度接近消 费人群,商业付 租最高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
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 海地区
供水和运输功能
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位于河口 处,如上海、广州;位于河流交 汇处,如武汉、重庆;位于水运 起点或终点,如赣州
4
自然资源
资源优势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 干线等,交通便捷
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我国攀 枝花等
古代的邯郸、扬州,现在的郑州、 石家庄、株洲等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
(1)城市地域空间扩展,一方面可缩小城乡经济、生活
方式的差距和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但另一方面也会使
耕地资源减少。
(2)城市化过程中在改善居住条件、环境的同时,也在
破坏居住条件和环境。
20
(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件

城市功能分区的位置与其区位选择的要求密切相关。商业区要求靠 近最大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住宅区要求既有利于上下班又方便购 物;工业区则要求占地广且交通便利。 规律总结: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六看”法 a.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商业区面积最小。 b.看距市中心的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 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澳门老城区较少见到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的街道( C )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不平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的位 置。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 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的距离变远。所以,澳门半岛东 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的距离最长。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Ⅰ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 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A正确,C错误;Ⅱ区离市中心较近, 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Ⅳ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 岛效应较弱,D错误。故选A。
第(2)题,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 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 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 地面积,D正确。其他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 B、C均错误。故选D。
降 染 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和植物的繁殖 实行污水限量、达
标排放
主要表现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环 固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2)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2)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2) 2-7-3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年浙江名校联考)城市周边轮廓形态的紧凑性被认为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形状密实度的计算公式为:C=2πA/P,其中C表示城市的密实度,A 表示城区,P表示城市轮廓的周长。

下表显示了中国三个城市的形态紧凑度变化数据。

阅读表格和图表,完成问题1~2。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三个城市依次是()a.广州、沈阳、北京b.广州、北京、沈阳c.沈阳、北京、广州d.北京、广州、沈阳2.城市紧凑度的大小影响城市发展。

对城市发展利弊的正确评价是:(a)城市紧凑度低,有利于城市管理;B.城市紧凑度高,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C.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城市车辆运行;D.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利用效率低【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沈阳紧凑度最高,图中丙新建成区与原城区的变化最小;广州紧凑度下降,与乙相符。

第2题,城市紧凑度高,各功能区利用效率高,但降低城市生活质量环境;城市紧凑度低,不利于市区行政管理,但有利于市区汽车运行。

[答:]1 d2。

B读英国伦敦的城市扩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一3.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的城市化特点是()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③ 4.伦敦城市化最快的时期是()A.公元前18世纪19世纪C.20世纪中早期D.20世纪末5.20世纪中后期,伦敦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b.城区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升高c、中心地区的生活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经济危机导致中部地区经济衰退【解析】第3题,图示信息显示伦敦地区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第4题,借用数学的直线斜率来判断速度快慢,从图中可看出20世纪中前期斜率最大。

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7 城市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7 城市与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考点7 城市与城市化(2016·全国卷Ⅰ·T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1~3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1选A,2选B,3选D。

第1题,由材料可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第2题,由材料可知,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实施产生的直接影响。

第3题,由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可知,该地区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规划明确,这样更能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而对提高乡村人口比重,降低人口密度以及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2016·天津文综·T6、7)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解题指南】等值线越密集,等距离间地租的差异越大;相同地租曲线离市中心越远,说明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越高。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七 考点四 城市化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七 考点四 城市化及其影响

[命题探源] 1.图解城市化的标志、动力
2.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差异
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和条件
特点或表现
城市人口增加;
生产力的发展,尤 城市人口在总
其是产业革命促使 城市
人口和产业在城市 化
集中,城市数量和
人口中的比重 上升(衡量城 市化水平的标
规模逐渐扩大
志);城市用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C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 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
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
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C项正确。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大 高
3.设问信息 (1)直接目的为增加④_经__济__利__益__。 (2)大量握手楼的建设反映城区房租⑤_贵__,相对廉价的握手楼 有广阔的⑥_市__场___。 解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 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城 市周边农民自建住房的目的就是为附近务工人员提供相对廉价的 居住环境,同时当地居民还可提高经济收入。第(2)题,大量 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城市住房紧张,同时也促使房价过度增 长,因此,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城市周边房 价相对低廉的地方。 答案 (1)D (2)B
对点演练
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基塘农业的转变为背景,考查了 城市化及其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基塘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 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A、B项错误; 近地面风速的变化与地表粗糙程度相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 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 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 率增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

高三地理二轮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练习题(含解析)

高三地理二轮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练习题(含解析)

高三地理二轮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练习题(含解析)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小编预备了高三地理二轮都市空间结构与都市化练习题,期望你喜爱。

一、选择题(2021广东)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答案】C【解析】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 m以下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A【解析】考查地势对聚落分布的阻碍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示聚落分布区的海拔可达1 800多米,排除三江平原和江南丘陵;图示聚落分布区的坡度较小,这与塔里木盆地的聚落要紧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绿洲地带(那个地点的地势坡度较小,水源较多)相吻合。

(2021四川)下图是某都市1990年和2021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21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邻近B.4千米邻近C.8千米邻近D.10千米邻近【答案】D【解析】考查了距市中心远近人口密度变化。

依照图中两条曲线分析,距市中心6千米以外2021年较1990年增长,在10千米邻近,2021年较1 990年增长最大,选项D正确。

4.结合都市与都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都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都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固的需要C.都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都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D【解析】考查都市内部空间结构和都市等级及都市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