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镇化第2讲城镇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第2讲城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
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2.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有益于( )A.抑制城市房价上涨B.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C.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3.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D.户籍管理趋严解析:第1题,图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人员虽成为城镇的常住居民却没有当地户口。
选B。
第2题,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就是非城镇户籍人口得以落户,从而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将有益于提高更多人口的公共服务待遇,D正确。
第3题,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减小,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减少,而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可能导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对降低,A正确。
答案:1.B 2.D 3.A绿道是一套受机动车干扰的绿色步行通道系统,连接城市内各个大小绿地。
目前,我国城市绿道建设局限于局部公园、道路绿化,与城市整体景观及市民休憩活动联系不强,呈散点状分布,景观质量有待提高。
据此完成4~5题。
4.建设城市绿道的目的主要是( )A.改善城市景观,提升环境质量B.构建新型道路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D.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目前,我国城市绿道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规划建设滞后B.城区人口密度较大C.城区土地价格较高D.城市建设资金不足解析:第4题,读材料,“绿道是一套受机动车干扰的绿色步行通道系统,连接城市内各个大小绿地”且绿道建设“局限于局部公园、道路绿化”,说明我国目前的城市绿道主要用于改善城市景观,提升环境质量,A对。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镇化第2讲城镇化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2讲城镇化[考纲展示]1.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考情分析核心素养思维导图1.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地区差异。
2.以某城市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城镇化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城镇化进程、特点、差异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3.人地协调观:探讨城镇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设生态城市。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5页[基础自查]知识清单特别提醒城镇化及进程1.城镇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城镇的过程。
(2)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意义: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世界城镇化的进程【点拨】城镇化过程和特点题目的分析思路(1)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镇化速度。
(2)根据城市面积的变化来判断城镇化速度。
(3)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镇化进程和特点。
(4)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镇化特点。
(5)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镇化特点。
【辨析】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1.郊区城镇化:郊区城市化是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的产物。
由于人口急剧扩张,导致市区规模扩大,城市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郊(1)时间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镇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内部出现的,郊区与市区是连为一体的。
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向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其主要原因有: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8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十四讲 城市化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四讲城市化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十四讲城市化雨的柔情何时才能苏醒?第24讲城市化(2021武汉调研)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21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200多万。
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
据此完成1~2题。
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中等城市、人口10万至50万的小城市、人口10万至10万以下的乡镇41070135001。
图表数据显示,德国(a)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反城市化进程较快;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C.城市人口比例大,集中在中小城市;d、有许多卫星城市,形成城市群(带)2.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分析:在问题1中,德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为58.32%+32.91%,这反映了城市人口的显著比例;其中,小城镇人口比例为58.32%,只有14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这反映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
在问题2中,德国的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为主,人口比例最大;这种布局和布局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小城镇的分散,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答案:1.c2.d(2022河北衡水中学)交通拥堵指数是指本市为综合反映路网的畅通或拥堵程度而制定的概念性指标。
2022年4月20日,Gaode地图和清华大学在2022第一季度正式发布了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分析报告。
与2022季度的第四季度相比,2022年初第一季度主要城市的交通拥堵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应地回答3~4个问题。
1细雨什么时候才能苏醒?3.与上一季度相比,天津、上海和其他城市的拥堵状况显著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A.社会和文化因素B.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C.产业转移D.卫星城市的建立4.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c、城市拥堵将使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8城市与城市化【2021年高考真题精选】(2021年全国甲卷)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2.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答案及解析】1.A 根据题干,“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D 根据题意,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和低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1年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
0,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据此完成3—4题。
3.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4.0、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A.降低成本B.提升品质C.隔热防潮D.生态环保【答案及解析】3.D 刚果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
在城区容易诱发城市内涝,在新城区修建“串珠状”湖泊,利用湖泊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动蓄水,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选项正确;城区靠近刚果河,便于取水,C选项错误;“串珠状”湖泊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土地的商业价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环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选项不符合题意。
(通用版)2021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8.2城市化课件

快慢 目前 速度 原因
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 对成熟阶段
快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
-8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大小 城市人 口比重 原因
所处阶段 表现
城市化 表现及 原因 原因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大(70%以上)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 高 后期成熟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 要求提高,郊区基础 设施完善
答案 (1)C (2)B (3)A
-25-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对点训练】(2021江西吉安闲应性考试)以下图为某城市工业
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A.Ⅱ B.Ⅲ
关闭
第(C1.)Ⅳ题,在图D.示Ⅴ发展阶段中,Ⅲ阶段的工业规模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工
业生(2产)目污前染世物界排上放大量多大,数使大城市城环市境的质量下降,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第(2) 题,工目业前布世界局上符的合大图城示市阶在段发中展的过(程中都) 认识到了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 影响AC..,ⅡⅣ因此呈BD现..ⅢⅤ出工业区向城郊迁移,并主要沿交通干线布局的趋势。(1)B (2)C Nhomakorabea -22-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 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本钱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 施是( ) ①大力开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局部产业迁 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8章 第2讲 城市化

第2讲城市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42页)一、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C(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特别提醒]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四、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对城市的影响(1)表现: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城市建筑为例。
①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②建筑风格⎩⎨⎧中国:宫廷中多楼、台、亭、阁,民居有四合院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花园、 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点拨]__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1)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格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举例:①杭州作为一座闻名中外的山水城市,反映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②北京的皇宫建筑群规划建设,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③华盛顿的城市以国会大厦为轴心,体现了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2.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已超越了发达国家。
2021年新课标版地理高考复习练习讲义: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

专题八城市与城市化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Ⅲ2018海南单科,4—5,6分城市地价与功能区分布★★★2017课标Ⅲ,5—6,8分城市功能区与空间形态2016课标Ⅰ,4—6,12分城市规划及影响城市等级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Ⅰ2017课标Ⅲ,4,4分影响城市服务等级的因素★★☆2019课标Ⅲ,36(1),6分城市等级规模与空间分布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Ⅲ2017课标Ⅰ,2,4分城市景观管理★★★2015课标Ⅱ,1,4分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解读近5年来,全国课标卷对本专题多次进行考查,测试考点分布较均匀。
试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有较高要求。
备考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图文信息获取、解读能力的培养。
【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城市空间结构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1.(2016天津文综,6,4分)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答案C2.(2016天津文综,7,4分)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答案A下图为目前348路公交车运营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二,24)目前348路公交车途经的城市功能区主要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答案A4.(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二,25)目前348路公交车沿线()A.站点1附近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B.站点3附近适合建大型批发市场C.站点14附近适合开发高端住宅区D.站点15周边高楼林立,建筑密集答案A考点二城市等级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
单元八+城市与城市化(精讲课件)——2024届高考地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

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 市、武汉市等
范围扩大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
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居民出行时间影响显著。地铁站的进出站客流量对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影响 很大,下图是北京达官营地铁站在某工作日一天中不同时刻进站和出站的客流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 1~2题。
2.以下时间点该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在无调度情况
下积压最严重的是(
)
A.8时
B.14时
C.18时
D.23时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为居住用地,7-8点进站人口数量大大多于出站人口数量,因此,该地铁 站周边共享单车在无调度情况下积压最严重的时间应为上班时间人们来坐地铁之后,大概在8点左右 ,A正确;下班后人们出地铁将共享单车骑走,挤压较少,C错误;14时和23时人口变化很少,共享 单车挤压变化很少,B、D错误。故选A。
明清时期,吴江县南部的太湖沿岸地区依赖塘浦圩田系统广泛种植桑树,同时依靠密集的湖荡系 统所提供的优质水源养蚕,缫丝,成为重要的蚕区,形成了许多专业型市镇,每个专业型市镇都有若 干相对固定的乡村作为自己的“乡脚”,并与之发生商业联系。据记载,“凡邑中所产(丝绸)皆聚 于盛泽镇”,“富商大贾数千里举万金来(盛泽)买者摩肩连袂,如一都会焉”,盛泽逐渐发展成为 该区域最大的以丝绸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型市镇。据此完成5~6题。
C.①④
) D.②④
解析:据材料“城市群内部有活跃的人员流、货物流、金融流、信息流等,联系十分紧密”可知,共 建共享大型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①④正确;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不能缓解大城市交 通压力,也不能改变改变旧城区的破败面貌,②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考情探究】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
考查频率、分值: 近5年课标卷考查7次,考查频率高,分值4—12分。
考查能力: 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
考查素养: 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备考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对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的培养。
利用比较法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通过案例法分析城市体系;复习时要突出原理的应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城市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答案 D2.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答案 C知识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下图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
回答下面两题。
甲乙1.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答案 D2.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 )答案 B知识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 )A.无锡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等级最高B.杭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C.在行政管理上,苏州隶属于上海D.基础设施网络的密度受河流、湖泊分布的影响答案 D2.关于该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大城市的数目较多,小城市数目较少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C.苏州的服务范围小于杭州D.小城市的数目较多且彼此间距离较远答案 B知识4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速度变化可用倒“U”形曲线来表示。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点之前,中心城市空心化严重B.MP阶段,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C.PN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下降D.N点之后,城乡经济差距缩小答案 D2.目前我国城市化处在( )A.MP阶段B.PN阶段C.MN阶段D.N点后阶段答案 A知识5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城市建设导致当地( )A.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答案D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 C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形成读“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三模,7)甲、乙、丙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行政区、宗教区、住宅区D.行政区、工业区、宗教区答案 B2.(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三模,8)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布局分散,城市地域结构呈多核心模式B.M、N两地属同一功能区,距市中心距离相差不大,土地租金相同C.从工业区的布局来看,该城市盛行东南风D.地形和河流是影响该城市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因素答案 D3.(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三模,9)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适宜布局自来水厂B.②地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C.③地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夜晚人口密度较大D.④地适宜兴建幼儿园答案 A下图为我国某中型平原水网城市的空间形态模型图。
该城市起源于运河,后沿多轴线向外拓展。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4)最符合该模型的城市是( )A.苏州B.兰州C.北京D.拉萨答案 A5.(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5)据此模型,居住用地应集中在( )A.簇核区B.基质区C.边缘区D.绿地、水域答案 B6.(2019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6)该城市沿各轴线拓展速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因为( )A.地形阻挡B.河流改道C.交通方式改变D.环境污染集中答案 C考点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下题。
(2016课标Ⅰ,4,4分)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答案 A考点三城市化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
标准差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其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
下图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三题。
1.(2018广东茂名一模,4)对于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大且向南移动B.不透水地表范围不断缩小C.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D.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零散答案 C2.(2018广东茂名一模,5)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植被D.城市规划答案 D3.(2018广东茂名一模,6)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B.城市空气湿度增加C.城市内涝现象得到缓解D.近郊区农业用地增多答案 A应用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近年来,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并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图a为港航服务业分类示意图,图b为港口城市各类港航服务业付租能力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a图b1.(2019天津河西区一模,10)图a中船舶管理业集中分布在图b中的区域是( )A.ⅠB.ⅡC.ⅢD.Ⅳ答案 A2.(2019天津河西区一模,11)关于港航服务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级服务类主要位于产业链的上游B.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产值占比最高C.运输仓储类利润率低但产值总量大D.运输仓储是港航服务业发展升级的方向答案 C创新篇守正出奇【创新集训】(2019江苏押题预测一,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湾区经济发展形态演变一般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016年,东京湾区服务业占比达82.3%,旧金山湾区为82.8%,纽约湾区为89.4%。
而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的服务业占比为56.1%,其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为92.2%和93.4%。
材料三旧金山湾区地图及旧金山湾区人口数据变化情况图。
(1)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点。
(2)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旧金山湾区人口数量的结构变化对我国大湾区发展的启示。
(4)从城市体系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1)靠近香港和澳门,其产业和技术的引领作用强;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可以吸引华侨回国建设;地处珠三角,靠近东盟,有良好的经贸来往;处于海上丝路的节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面向南海,是祖国的南大门,战略地位突出;等。
(2)处于工业经济(或服务经济,或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阶段。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辐射能力弱。
(3)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国际人才;留住国内高素质人才。
(4)加强区域城市体制融合与交流;明确各城市职能和等级,准确定位;发挥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避免同质竞争;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提高区域城市品质。
【五年高考】考点一城市功能分区及形成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6课标Ⅰ,5,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答案 B2.(2016课标Ⅰ,6,4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 D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8海南单科,4,3分)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B.工业园区C.住宅D.物流园区答案 A4.(2018海南单科,5,3分)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答案 D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5.(2016天津文综,6,4分)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答案 C6.(2016天津文综,7,4分)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答案 A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