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建筑业概况_姚国华
日本建筑工业化深度考察,超实用

日本建筑工业化深度考察,超实用每个建筑人都是魔法师以下属特约发布,回复就是对我们的支持!1、回复106,第六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2、回复109,中国高耸结构第23届学术交流会3、回复112,第五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4、回复113,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系列图集宣贯暨项目观摩培训5、回复114,索结构饕餮盛宴,约起6、回复115,“2016城市设计与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观摩7、回复116,全国结构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8、回复117,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交流暨项目观摩会以下是正文来源:地产总裁内参编辑整理:建筑经济与管理日本的住宅产业化一度让万科、绿城争相学习,万科更是派出千人团队学习,如今又一个地产商佳兆业也奔走日本建筑业,针对建筑住宅产业化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面考察。
下面,小编将考察报告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学习~1950年代,战后日本为给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住房,开始探索以工厂化生产方式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房屋构件,建筑工业化由此开始。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发展,日本建筑工业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住宅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日本建筑工业化的主体和核心。
反观我国建筑工业化,可以说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本及欧美国家差距甚远。
深圳等一线城市政府也意识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将全面推行建筑工业化,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推出学校、医院、商务公寓等系列化工业化产品。
考察总结如下:一、日本住宅建筑工业化的三个特点1、建筑设计标准化,产品选择多样化设计标准化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包括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建筑体系的定型化、建筑部品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建筑设计标准化就是在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规范构件和产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部品,减少设计的随意性,并简化施工手段,以便于建筑产品能够进行成批生产。
这次我们参观的钢结构小别墅,全部是标准化产品。
顾客直接过来看实体房子,选定房子后就按图施工建造,减少设计过程的改动,简化施工手段,方便产品批量生产。
2023-日本考察地产精装修ppt

一、小巧紧凑,高效的空间利用
1. 住宅与环境共生2.一生的住宅,成长的住宅3.智慧居住空间开展
高效空间
4.厨房5.卫生间6.洗衣、收纳
7.其他
因每层均有40公分的架空层,用于埋设所有管道,随处都有接口。开发商仅提供住房框架,室内空间可任意组装搭配,洗手间、浴室、厨房的位置楼上楼下可以完全不同,可以随意重新设计房间的间隔〔包括厨房和卫生间〕。
燃气、IH的选择
抽屉内的磁性隔间
水槽的下水设计
下拉式吊柜五金
一、小巧紧凑,高效的空间利用
1.住宅与环境共生2.一生的住宅,成长的住宅3.智慧居住空间开展
高效空间
4.厨房5.卫生间6.洗衣、收纳
7.其他
日本住宅的卫生间多为三别离式,也就是洗浴、洗面、厕所这三者都各处一室。均拥有专用的空间,互不干扰。因为日本人特别喜欢热水澡,一般家庭都会有较大面积的浴室;洗面室有的也会配备洗衣机专用空间,预留上下水;厕所局部,有的会设置迷你洗手盆。
聪明的孩子不在儿童房间学习
书房
起居室、餐厅
入口
一、小巧紧凑,高效的空间利用
1.住宅与环境共生2.一生的住宅,成长的住宅3.智慧居住空间开展
高效空间
4.厨房5.卫生间6.洗衣、收纳
7.其他
家务空间
客厅
一、小巧紧凑,高效的空间利用
1.住宅与环境共生2.一生的住宅,成长的住宅3.智慧居住空间开展
高效空间
一、小巧紧凑,高效的空间利用
1. 住宅与环境共生2.一生的住宅,成长的住宅3.智慧居住空间开展
高效空间
4.厨房5.卫生间6.洗衣、收纳
7.其他
衣柜
收纳室
能拖出的衣柜
可收纳写字台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绪论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日本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本文将对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1.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要求非常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
同时,由于日本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非常紧张,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2.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规范化:日本对建筑工程的法规和标准要求非常严格,施工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2)信息化程度高:日本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工具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3)注重质量和安全:由于地震频发,日本建筑工程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施工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安全风险。
(4)强调项目管理: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注重项目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3. 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挑战尽管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项目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短缺:日本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施工管理团队的建设面临较大挑战。
(2)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管理体系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完善。
(3)质量风险较大: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其质量风险较大,施工管理必须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三、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1. 信息化管理将更加普及日本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信息化管理将更加普及。
日本建筑业的现状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情况

日本建筑业的现状及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情况建筑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建筑市场是高度发达而又保守、封闭的市场。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政府和民间对建筑业投资减少,建筑市场的规模呈缩小态势,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处于优胜劣汰的大转换期。
近二十年来,美国等国家不断地向日本施压要求其开放建筑市场,但是由于存在固有的、特定的封闭性和行业习惯做法,尽管在法律上似乎没有歧视性政策,但国外建筑企业很难真正进入日本市场。
一、日本建筑业的基本情况(一)企业数量减少,破产增加截至2003年3月,日本的注册建筑企业共计55.2万家,比上一年减少了1.9万家。
其中注册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有1662家,1—10亿日元的企业有4810家,5000万—1亿日元的企业有1.05万家,1000万—5000万日元的企业有21.50万家,500万—1000万日元的企业有6.26万家,200万—500万日元的企业有12.52万家,200万日元以下及个体业户为13.22万家。
日本建筑业的从业人数据其总务省2001年统计共为494.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14.9万人。
日本政府和民间对建筑业的投资自1996年以来年年下降, 96年投资总额约为82兆日元,2003年已降至40兆日元左右。
目前日本的建筑业竞争激烈,承包单价大幅下滑,人工劳务费呈上升趋势,工程决算恶化,大企业财务状况普遍较差,尤其是排名前50位的大企业订单锐减,利润率低下。
建筑企业破产增加,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近6000家企业破产(2002年为5863家),企业负债总额2002年达2.45兆日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二)与政治关系密切,黑社会渗透深日本的建筑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公司垄断特色突出,各具优势,与政界联系密切。
日本建筑业素有“政治的鹿岛”、“技术的清水”、“能力的大成”等说法(鹿岛、清水、大成为三家著名建筑大企业)。
建筑业历来在金钱上满足政治家的需要,政治家则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企业承揽大项目施加影响。
日本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汇报

日本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汇报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以其高效和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而闻名。
本文将对日本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汇报。
一、背景介绍日本建筑工程管理得以如此出色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日本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建筑的安全性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日本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标准非常严格,企业和政府都始终坚持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监管。
最后,日本建筑行业拥有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技术实力雄厚。
二、建筑工程管理规定和标准在日本,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符合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标准法,该法规定了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必须符合建筑物耐震性能标准、防火安全标准、电气设备标准等各项规定。
三、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日本的建筑工程管理由多个机构和人员共同参与。
其中,建筑师协会负责对建筑师的资格和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机构则负责审批建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监督建筑施工的过程,并进行最终验收。
此外,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确保建筑项目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四、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实践日本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一直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例如,近年来,日本开始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通过数字化模型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工程管理方法被应用,例如精益施工、敏捷施工等,在提高效率和质量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成效。
五、建筑工程管理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日本的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增加,建筑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和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展望未来,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重磅!日本建筑产业现代化考察报告

<p> 2015年8月下旬,随住建部建筑产业现代化考察组对日本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
在日本期间,参观考察了日本部分龙头企业投资建造的仓储及办公物业项目、超高层工业化住宅项目、混凝土预制件PC工厂和技术中心等,与日本预制建筑协会(Japa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简称“JPA”)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本次访问考察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开阔了视野,启发收获较大。
</p><p> 考察基本情况</p><p> █ 1. 大和集团(Daiwa House Group)投资开发,与所属藤田株式会社(FUJITA CORPORATION)合作管理建造的仓储及办公物业项目</p><p> 该项目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饭田桥3丁目13番1号,紧邻东京湾,项目用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仓库及事务所用途,共5层,为预制框架钢混结构,在基础工程部分增设了免震层。
大和集团东京本店有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工程构造设计、免震材料和施工工艺及成本差异、施工建造计划及实施控制管理、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钢梁规格及防火保温材料耐火规定时间、技术工人需求管理、建筑性能审查认定等。
</p><p> █ 2. 株式会社TECHNO MATERIAL PC业务部千叶工厂</p><p> 千叶工厂,位于日本千叶县成田市西大须贺550号,占地5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中工厂面积8082平方米,有ABCD4条生产线。
</p><p> 千叶工厂系1972年由藤田工业株式会社举办,归属该株式会社东京分公司量产部管理;1990年分公司独立,设立株式会社TECHNOPRECON;1998年因公司合并更改为株式会社TECHNO MATERIAL。
管理之参观日本建筑工地

管理之参观日本建筑工地引言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和创新的国家,其建筑业也以其独特的设计、高质量的工艺和严格的管理体系而闻名于世。
参观日本建筑工地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经验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我在参观日本建筑工地时所了解到的一些管理实践和经验,以及对于其他国家建筑行业的启示和借鉴。
1. 工地安全管理在日本的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是首要任务。
工人们都必须穿戴统一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和防护服。
工地上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警示工人和参观者要注意安全。
此外,每个工人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掌握了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这种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通过将安全意识融入到工作流程中,日本建筑工地建立起了一个高度自律的文化。
2. 精细的进度管理在日本建筑工地,进度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工程项目有详细的进度计划,每个工程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以确保整个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工地上会设置一个大型的进度指示板,上面记录了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间。
工人们可以随时查看和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工地上还有专门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各个工程环节,及时解决工期延误的问题。
如果有预计的时间延迟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项目经理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并重新制定新的进度计划。
这种精细的进度管理体系使得日本的建筑工程能够高效地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成本支出。
3.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在日本的建筑工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工地上设有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对每个工程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记录,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此外,工地上还设置了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点,确保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停工并进行整改,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
在日本,建筑工程公司通常会建立质量管理手册,详细规定了各项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每个工人都必须遵循这些规定,并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

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提要:日本建筑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1、日本建筑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施工工艺新、机械化程度高、工程品质好源自房地产资料下载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一、日本建筑企业的运作模式有如下一些特点:1.所有项目都是公司直营;2.项目部管理人员由公司派遣;3.公司对项目部实施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4.材料统一采购和配送;5.项目经理的作用主要是生产管理,包括协调合作单位、组织生产、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公司制定的目标。
项目风险由公司承担,项目经理的积极性除来自薪水外,主要是事业心和“爱社心”,即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6.公司总部拥有非常强的管理和支持能力,队伍强大,分公司和项目施工人员精简。
如东京丸之内:marunouchiTrustTower项目,地下4层、地上37层,塔屋2层,总建筑面积,最高,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十几名,施工人员只有80左右。
7.项目主要采用总分包模式,管理层与劳务层分开,专业化程度高。
大型建筑企业完全是管理公司,在各地承接工程,接到工程后组织管理班子,而具体施工大部分分包给专业公司完成。
二、日本建筑工地项目管理的特点1、日本建筑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施工工艺新、机械化程度高、工程品质好。
1)、为减少现场施工量,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预制件是日本建筑施工工艺的主要特点。
预制件采取流水线生产,构件品质好,观感质量和内在质量都有可靠的保证。
如梁、柱、外墙、承重墙体和阳台等均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楼面采用预制和现浇相结合,楼梯为钢结构等。
墙面砖也直接在工厂内粘贴完成,质量好。
如墙面砖色泽均一;表面平整、洁净;接缝连续、平直、光滑;阴阳角处搭接正确;特别是阳角采用整块“L”型面砖,无须拼缝等。
2)、预制件在工厂预制成型后,直接运至现场,进行吊装,对工程机械的要求高,但是由于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