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消防安全必学:微型消防站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必学:微型消防站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必学:微型消防站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微型消防站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问答 2第二部分体能训练 2一、俯卧撑 2二、仰卧起坐 2三、双腿深蹲起立 2四、搬运重物折返跑 3五、100米跑 3六、3000米中长跑 4七、百米负重跑 5第三部分技术训练 6一、原地着战斗服 6二、原地着隔热服 7三、一人一盘65毫米内扣水带连接操 9四、一人两盘65毫米内扣水带连接操 10五、一人三盘65毫米内扣水带连接操 12六、两人五盘65毫米水带连接操 14七、分水器前水带延长操 16八、水枪前水带延长操 18九、分水器前水带更换操 19十、沿楼梯铺设水带操 21十一、利用两节拉梯通过沟槽铺设水带操 22十二、利用单杠梯过墙铺设水带操 24十三、利用两节拉梯过墙铺设水带操 26十四、射水姿势 28十五、水枪射流变换操 30十六、操纵车载水炮操 31十七、攀登单杠梯操 32十八、佩戴空气呼吸器 34十九、徒手背式救人操 35二十、徒手抱式救人操 36二十一、徒手抬式救人操 37二十二、徒手背负式救人操 39二十三、佩戴空气呼吸器救人操 40二十四、利用单杠梯救人操 42二十五、利用上衣、木杆做急救担架救人操 43第四部分驾驶员训练 46一、消防车的日常技术保养 46二、吸水管连接吸水 48三、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吸水 49第五部分战斗班训练 51第一节着装登车 51第二节车操 52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问答1、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源有哪些?答:有天然水源、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三类。

2、在火情侦察阶段消防员如何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答:某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如烟雾比较浓或火势比较猛烈不利于侦察活动的开展时,消防员就近迅速起动火灾报警按钮,由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远距离启动消防泵,连接好室内消火栓,边排烟或灭火,边进行火情侦察。

3、室外消火栓一般应设置在什么位置?答:应沿道路均匀布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道路宽度大于60米时,消火栓宜设置在道路两边,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0米,距道路边缘不应大于2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米。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一、目的为提高微型消防站各战斗班组员的扑火技能、工作协调本领,提高应急处置本领,确保微型消防站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特订立此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二、训练内容微型消防站训练分为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置演练三部分。

(一)基础训练1、体能训练每周训练2次,时间30分钟,包括有氧运动、气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消防理论学问培训每月培训1次,时间1小时,由消防专家对基础消防理论学问进行普及及深层次学习。

3、消防器材学问培训每月培训1次,时间1小时,由消防器材司机对微型消防站现有器材进行讲解及新器材使用方法介绍,让班组员娴熟把握常规器材的使用。

4、实战模拟训练每月培训1次,模拟各场景,通过模拟火灾时应对、救援等训练,让班组员娴熟应对各种情况。

(二)专业技能训练1、机动泵操作每半年培训1次,时间2小时,对机动泵操作方法及维护和修理保养进行讲解,让班组员快速把握机动泵的操作及维护和修理保养方法。

2、高空作业技能每半年培训1次,时间2小时,进行高温高空作业技能的讲解及操作,让班组员把握高空安全操作方法。

3、水枪使用每季度培训1次,时间1小时,让班组员了解水枪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让其娴熟把握水枪的使用。

(三)应急处置演练1、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每半年进行1次应急处置演练,包括扑救火灾、救人、疏散等环节,使班组员在应急情况下能快速、正确、合理地实行行动处置。

2、安全疏散演练每年进行1次演练,检验微型消防站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员工在疏散过程中是否有意外事情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训练考核微型消防站训练采纳定期考核方法。

每月末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能、理论学问、器材使用及应急处置演练,考核不合格者进行重复训练,确保每个班组员都能胜任各项工作,保证微型消防站的正常运行。

四、总结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是消防工作中紧要的一环,通过订立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和考核标准,提高班组员应急处置本领,确保微型消防站各项任务能圆满完成,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微型消防站的正常运行。

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
先天下广场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
1、微型消防站站长要每周组织队员进行消防技能训练,周训练总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
2、训练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穿戴、灭火器使用、水带展开及连接、空气呼吸器使用、破拆工具使用;
3、微型消防站所有人员要熟悉本单位消防设施位置及疏散通道情况;
4、每半年组织一起全单位消防演练,演练要力求真实,参加人员为单位所有员工;
5、消防演练要设置模拟起火点,重点训练现场第一处置力量和第二处置力量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1、3分钟到场。

人员疏散时要使用毛巾,沿疏散通道降低身体逃生;
6、演练结束后要清点人员,讲评总结;
7、演练、训练结束后要制作专门档案记录情况。

1 / 1。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为了提高微型消防站成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微型消防站的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学习制度。

一、学习目标1.全面掌握消防常识和基本救援技能;2.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学会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设备,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响应;4.学习火灾现场逃生自救方法,增强自救能力;5.学习灭火救援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安装,提高灭火救援水平;6.学习火灾现场扑救和处理技巧,增强储水消防设备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学习形式1.看现场教学视频,进行现场模拟练习;3.进行技能培训班学习,邀请专业教师进行讲授;4.进行消防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5.参加消防知识竞赛,提高消防常识的掌握程度。

三、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遇到问题及时请教,与他人多交流,共同学习进步;3.动手操作,多加练习;4.参加讲座、讨论会,加深学习效果。

四、学习内容1.消防知识:对消防常识、火灾防控、火灾报警和疏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2.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学习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紧急呼叫设备使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设备,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响应;4.火灾现场逃生自救方法:学习火灾现场逃生自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消防器械使用和安装:学习常用的消防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正确安装方式;6.灭火救援技巧:学习灭火救援的基本技巧和处理方法;7.储水消防设备应急响应:学习储水消防设备的安装和应急响应方法。

五、学习考核1.参加学习后进行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学习的消防知识和技能;2.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学习成果和应急处理能力;3.根据学习表现和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六、学习资源1.提供消防知识书籍和学习资料;2.安排参观外地的消防局、消防站,学习其他地方的消防工作经验;3.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培训;4.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参与相关线上学习课程。

七、执行情况评估及改进1.对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2.随时关注最新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

微型消防站学习制度为了加强微型消防站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消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1. 消防法律法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基础消防法律法规知识。

2. 消防业务知识:学习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等。

3. 灭火救援技能: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灭火方法、灭火程序、灭火技巧等。

4. 应急疏散预案:学习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掌握应急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5. 消防演练:学习消防演练的组织、实施和评估,提高消防演练的效果。

6. 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二、学习方式1. 集中学习: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学习消防法律法规、消防业务知识、灭火救援技能等。

2. 自学:鼓励消防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自己的消防业务水平。

3. 培训: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消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4. 交流:鼓励消防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消防工作经验和灭火救援技能。

5. 演练: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演练,提高消防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学习要求1. 消防人员要认真学习消防法律法规,掌握基础消防法律法规知识。

2. 消防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等。

3. 消防人员要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灭火方法、灭火程序、灭火技巧等。

4. 消防人员要熟练掌握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程序和方法。

5. 消防人员要积极参加消防演练,提高消防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 消防人员要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四、学习考核1. 定期对消防人员进行考核,检查消防法律法规、消防业务知识、灭火救援技能等的掌握情况。

2. 考核不合格的消防人员,要进行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3. 对消防人员进行考核,了解消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提高消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依据。

微型消防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范文(三篇)

微型消防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范文(三篇)

微型消防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范文一、概述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微型消防站保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宗旨和目标本制度的宗旨是提高微型消防站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消防安全技能,确保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和优化微型消防站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培训内容为了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微型消防站将开展以下培训内容:1.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包括火灾的成因、火势的分类、火灾的蔓延途径、火灾的扑灭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消防设施和器材使用培训:包括灭火器、灭火器械、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消防逃生和自救培训:包括建筑物疏散、紧急逃生通道、疏散步骤等逃生和自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 火灾预防和隐患排查培训:包括火灾预防措施、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5.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培训:包括火灾报警、火灾扑救、疏散逃生等应急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四、培训方法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微型消防站将采用以下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员工传授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操作: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让员工亲自体验和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情景演练:通过模拟火灾事故场景,演练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

4. 答疑解惑:随时解答员工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周期和频次为了确保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长期有效,微型消防站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具体培训周期和频次如下:1. 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必须接受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以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制定一份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安排相应的培训项目和时间。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1]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1]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1. 背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消防意识、提升应急响应本领,确保企业的人员和财产安全,特订立本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微型消防站的日常训练工作,确保员工对火灾的应急处理本领。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设立的微型消防站及其员工。

4. 管理标准4.1. 微型消防站设立与管理4.1.1.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在公司内部合适的地点设立微型消防站。

4.1.2. 微型消防站设立后,应每年进行专业检查,确保设备齐全、完好,防火安全用品充分。

4.1.3. 微型消防站应设立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包括检查器材情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等。

4.1.4. 微型消防站责任人需要定期接受消防培训,把握灭火和逃命技能,并适时向公司汇报微型消防站的运行情况。

4.2. 日常巡检与维护4.2.1. 微型消防站的责任人应每月对微型消防站的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并适时记录、整理巡检情况。

4.2.2. 对于损坏或故障的设备和器材,微型消防站的责任人应适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或更换。

4.2.3. 每季度,微型消防站责任人应对全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学问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4.3. 消防演练计划与组织4.3.1.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企业级消防演练,并定期进行模拟火警演练,全面检验员工的逃命和灭火本领。

4.3.2. 微型消防站的责任人应订立认真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内容、时间布置、参加人员、演练场地等,提前通知参加人员。

4.3.3. 演练前,应检查演练场地的安全情形,消防器材的完好性,确保演练环境安全。

4.3.4. 演练后,应适时总结和分析演练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不足,并订立相应的改进措施。

5. 考核标准5.1. 巡检考核5.1.1. 每月,由企业安全部门组织对微型消防站巡检情况进行考核。

5.1.2. 考核内容包括巡检记录的完整性、设备和器材的损坏情况、整改情况等。

5.1.3. 考核结果作为微型消防站责任人和安全责任部门的绩效评估依据。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

微型消防站训练制度概述微型消防站通常是指配备消防设备并具备一定人员组织的建筑或场所。

为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微型消防站的训练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微型消防站训练的重要性、训练内容及方式、训练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微型消防站训练的重要性微型消防站训练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应急救援能力的必要手段。

训练可以锻炼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人员对火灾的认知和对灾情的处理能力,保障员工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且安全的疏散和逃生。

训练可以让员工对灾情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的防范意识和攻击火灾的信心得到提升。

训练内容及方式训练内容微型消防站训练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疏散及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火灾的认识、人员组织管理、应急处理能力等。

1.疏散及逃生疏散及逃生是消防训练的核心内容,要求员工对建筑物的布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有足够的了解。

在训练中,员工需要了解每个区域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技巧。

2.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的使用是发生小型火灾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之一,员工在训练中应该掌握灭火原理,了解适用于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器,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使用灭火器后的检查、处理要点。

3.火灾的认识员工需要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火灾危害及火灾扩散的情况,以应对突发情况。

4.人员组织管理人员组织管理是消防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组织消防演练,还需要做好日常巡检和安全提醒,制定逃生预案、灭火预案等消防制度。

训练方式微型消防站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培训、现场演练、应急演练等应急演练等方式。

以下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方式: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是以口头教育为主,向员工普及消防知识,开展消防知识讲座等。

这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适用于初始培训或日常教育。

2.现场演练现场演练是将员工带到实际环境中进行灭火器的演练、火灾疏散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这种训练可以检验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先天下广场微型消防站演练、训练制度
1、微型消防站站长要每周组织队员进行消防技能训练,周训练总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
2、训练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穿戴、灭火器使用、水带展开及连接、空气呼吸器使用、破拆工具使用;
3、微型消防站所有人员要熟悉本单位消防设施位置及疏散通道情况;
4、每半年组织一起全单位消防演练,演练要力求真实,参加人员为单位所有员工;
5、消防演练要设置模拟起火点,重点训练现场第一处置力量和第二处置力量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1、3分钟到场。

人员疏散时要使用毛巾,沿疏散通道降低身体逃生;
6、演练结束后要清点人员,讲评总结;
7、演练、训练结束后要制作专门档案记录情况。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