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和黄河的开发治理

合集下载

考点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共22页

考点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共22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ຫໍສະໝຸດ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考点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 及开发与治理措施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长江黄河流域

长江黄河流域

.一、长江流域材料1 长江流域图见地图册P97及P177材料2 长江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

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及上海11个省区市。

流域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长江流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的七大流域中居首位,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4%,另外,淡水面积、水运资源等均居全国之冠,并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按照水文、地貌特点,可以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

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

(青藏、云贵高原,四川盆地)②中游段。

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渐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尤其是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③下游段。

水深江宽,是我国著名的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

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的自然背景(1)地形:(2)气候:(3)水文:(4)自然资源: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迅速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 _武汉___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 _重庆___ 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3)社会经济特征工农业 ______ ,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4、三峡工程(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效益:________(首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6、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治理措施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图见地图册P97及P178一、黄河流域的自然概况1.黄河流域西起 _______山,东临 ___海,南至___ 山脉,北抵 ____ 山脉,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

初二地理长江黄河治理

初二地理长江黄河治理

初二地理长江黄河治理
长江黄河治理是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从历史上看,政府对长江黄河治理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是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的防洪防汛体系,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环境。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大堤工程等,为防洪防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水资源节约利用。

政府采取措施,限制长江黄河流域的用水量,实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

三是加强污染治理,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环境。

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整治污染源,建立健全的污染治理体系,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环境。

四是推进生态修复,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政府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修复,恢复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总之,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努力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的水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保黄河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黄河全流域的智能化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修复技术
研发和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水土保持 等,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广清 洁能源和节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 展。
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矛盾
水资源分配
黄河水资源有限,而沿黄各省区对水 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导致地区间水 资源分配的矛盾。
利益冲突
对策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合 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调 度和监管,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 。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河洛文化、河东文化等著名文化。
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黄河有关 。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龙门石窟等。
黄河的现状与问题
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短缺和水污染。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 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游 河道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 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资源开发
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可用 于发电、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
等。
环境保护
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的同时,必须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水土 流失等环境问题,确保生态平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共21张)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共21张)
呼吁负责任和包容的管理与开发
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的负责任和包容性管21张)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本课件将探讨黄河的治理 与开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当前各种倡议。
黄河的重要性
黄河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中国人 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历史背景
3 发展项目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黄河治理和开发项目对当地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注意公平、公正和可持续 发展原则。
结论与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黄河流域的持续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 民生活。
持续研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
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进行持续研究、监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反馈。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努力控制黄河的洪水和泥沙,以便安居乐业。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黄河治理与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水资源短缺和干旱
黄河流域的干旱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2 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 和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进行植被恢 复和土地保护。
3 洪水和灾害
4 污染和环境退化
黄河的洪水频发,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生命和财产损失,需要加强防洪和灾害管理。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黄河水域的污染 和环境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 护和治理。
当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倡议
中国政府政策和倡议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倡议,推动黄河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 生活。

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PPT

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PPT

上游
河口
中游 下游
孟津
中游
下游
上游
宜昌 湖口
江阔水深,
峡谷多,落差大,
航运便利
水力资源丰富
2021/3/29
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11
黄河主要有哪些支流?
泾河
汾 河
渭河
2021/3/29
12
长江主要有哪些支流?
2021/3/29





重庆
宜宾
上海
宜昌
武汉 湖口
洞庭湖
湘 江
鄱阳湖
13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有哪些?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湖北 安徽

注入 东 海, 全长 6300 千云米南,
湖南
江 西
我国第 一 长河。
2021/3/29
3
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
经过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
陕、豫、鲁(共9个)
甘 青海
内蒙古

肃陕 西

西 山东
河南
四川
注入 渤 海 全长 5400 千米, 我国第 二 长河。
2021/3/29
考点8:理解长江和黄河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 治理措施(b)
社七上P53黄河 P54长江
2021/3/29
1
黄河————“几”字形
黄河
渤海
2021/3/29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
东海
2
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峰
经过省区: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 、皖、苏、沪 (共11个)
青海

明朝的水利工程治理黄河与长江的壮举

明朝的水利工程治理黄河与长江的壮举

明朝的水利工程治理黄河与长江的壮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上取得了许多成就,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活力与创造力。

特别是对于黄河与长江这两大重要河流的治理工程,明朝进行了一系列壮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一、治理黄河的壮举1.修建黄河堤防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明朝采取了修建黄河堤防的措施。

明初时,朱棣皇帝开始着手处理黄河问题,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洪体系。

明代朝廷在河道两岸修筑了大规模的堤防,采用夯土、石块等材料加固河岸,有效地防止了洪水泛滥的情况。

2.开凿引黄工程明代在治理黄河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壮举就是开凿引黄工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但由于其水患频发,明代采取了人工开通渠道,将黄河水引导到其他地区,以减少对河岸的冲刷破坏情况。

3.修建铁索桥为了方便人们的交通运输,明代还修建了许多铁索桥。

这些桥梁结构稳固,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对河道的监测与管理,为黄河的治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治理长江的壮举1.修建江防工程明代在治理长江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设,修建了许多江防设施。

明代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堤防,加固河岸,以防止长江洪水泛滥。

江防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洪水带来的灾害,更使得长江沿岸地区的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2.疏浚航道为了提升长江的通航能力,明代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航道工程。

清理河道淤泥,使得船只能够顺利通行,对于长江流域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修建石头城明代为了保护长江沿岸的居民免受洪水威胁,修建了许多石头城。

这些城池利用巨大的石块围绕河岸建造而成,形成了坚固的防洪壁垒,为沿岸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总结与启示明代治理黄河与长江的壮举,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首先,明代的工程建设依靠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其次,明代注重河道的保护与整治,不仅加固河岸,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与引导工程,以调节水流。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01
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03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珠江
05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02
中国汛期的最长的河流 黄河
04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
连线题:
黑龙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 江
珠 江
青 藏 高 原
云 贵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项 目
长 江
黄 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长 度
上、中、下游 的分界处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贡献
上 游
忧患 与 治理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东 海
渤 海
第一,6300多千米
第二长河
宜 昌 、 湖 口
湖 南
湖 北
重庆
云 南
四 川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上海
东 海
唐古拉山
长江水系图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雅砻 江
沱沱河
通天河
金沙江
虎跳峡
南京
瞿塘峡
巫峡
6
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关键在于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首要任务——治沙。
母亲河 SOS!
治理与开发
?
黄河大堤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京 运 京 广 京沪 河 线 九线 线

四季通航
黄金水道
2.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洪水,进入80年代,几乎年年发 生洪灾,原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 人为原因:①.人为地围湖造田,使长江湖泊面积缩小。 ②. 滥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
长江 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最长 6300多千米
流域面积最广 180万平方千米
水量最大 9500多亿立方米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之冰川景观
长江正源沱沱河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 唐古拉山 海
安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重庆



上海
江 西
湖 南 云 南
东 海
长江的划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破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或者卡日曲)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 蒙 古 高 原
华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 海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的源 头至宜宾。因为河流落差很大,达6000多米。
上游
三峡 工程
葛 洲 坝 水 电 站
长江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支流通航 里程近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 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 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 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措施:①加固江防大堤;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 工程(修建许多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③重点 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河段);④在长 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禁止滥砍 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⑤禁止人们围湖造田,减轻抗洪压力,教育人们 退耕还林还湖。
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地上河

游 地 遇暴雨 泛 滥 上 成 河 灾
含沙 量大
地势低平
河道变宽
流速 减慢
泥沙 淤积
河床 抬升
凌汛发生地段

四 川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上 游
中 游 下游
桃花 峪
渭河
二 黄河的奉献(功)
1、塑造了平原 2、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3、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4、奉献了雨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 毁林毁草 滥砍滥伐
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上游
荒漠化严重、凌汛—治理:还草还林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植树造林
下游 “地上河”、凌汛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凌汛(上下游)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炸冰) 断流:人为不合理用水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还草还林
资料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江源流概况。(包括源头、长度、流经 省区、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注入的海洋、支 流、各河段特点等) 2、长江的开发利用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3、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上海


宜昌 湖口
下游
中游
支流和湖泊
三峡 葛洲坝
嘉 大 岷 陵 渡 江 江 河 重庆
武汉
南 京 上海 太湖
洞庭湖 鄱阳湖 赣 江
上 游
中 游
中游:多曲流, 多支流,多湖泊
上游:多峡谷急流, 水能丰富
下 游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段?为什么?
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 千克,高峰上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 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 “一石(担)水,六斗泥”。如果把这 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 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植树造林
水土流失
2.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
关键是治沙 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 水土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