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对比知识点
长江 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梳理
好好爱国,好好爱我们的长江和黄河!
※黄河的问题:
1. 中游的植被破坏,土质疏松,一遇暴雨,水沙俱下,汇入黄河。
这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下游:黄河注入下游河段后,河道逐渐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黄河的治理措施:
1.上中游: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
2.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长江的问题:
1.长江的上中游地区滥砍滥伐的情况严重。
由于缺乏树木保护,土地裸露,土壤轻易被雨水冲走,增加了长江的含沙量。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每年的降水量经常超过1000毫米,一遇暴雨,这里的供水难以排泄,泛滥成灾。
※长江的治理措施:
1. 上游: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2. 中下游:退田还湖,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区蓄洪区等。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中国的两大主要
河流黄河、长江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掌握关于黄河长江的基本知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黄河
作为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玛旁雍错湖
附近,总长度达5464公里。
在中国境内穿流2800多公里,流经
九个省份。
黄河流域壮阔壮观,独特的沙漠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因此,在年初学习地理时,我们也讲解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长江
与黄河不同,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附近,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
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或通过的省份有十一个,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的“母亲河”。
学习长江时,我们也会学习长江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知识点。
三、黄河长江的比较
黄河长江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两者在不同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水文地理上,长江流域面积更大,流域面对的广度和实际经济结构也更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其次,中下游地区三峡工程、大坝等技术开发,也是长江特色之一;第三,地形上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受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治理的问题。
总之,黄河长江都是我们重要的国宝,学习其中的相关知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地理状况。
长江黄河基本知识比较表

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
洪水问题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加固堤坝;
2、;全流域进行统一调节,兴建水库
①植树造林,禁止砍伐树木
②兴建水库(蓄洪)
③疏浚河道(开阔河道)
④加固江防大堤
长江黄河基本知识比较表
项目
黄河
长江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上的各拉丹冬
流入的海洋
渤海
东海全长54646300流经的省(区、市)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皖、苏、沪
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特征
多峡谷
(河源——内蒙古河口)
多峡谷
(河源——湖北宜昌)
中游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河口——河南孟津)
河道弯曲
(宜昌——江西湖口)
下游特征
地上悬河
(孟津——入海口)
河道开阔,水流平缓
(湖口——入海口)
支流
汾河、渭河
金沙江\汉水\岷江\湘江等
贡献
哺育、滋养了两岸亿万儿女;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发电(水能)\航运\灌漑\旅游\水产
长江和黄河,中欧班列知识点

长江和黄河,中欧班列知识点1.长江和黄河:(1)黄河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
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流入渤海。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被称为“母亲河”。
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在河南省的桃花峪。
有洮河(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湟水(青海省东部,也是黄河上游支流)、渭河(陕西省中部,是黄河最大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省中部)、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于河南省武陟县南流入黄河)、伊洛河(源出陕西省渭南市,在河南省巩义市注入黄河)、大汶河(发源于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等七条主要支流(2)长江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长江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黄河对比知识点

对比长江、黄河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黄河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长江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2、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与黄河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行治理与开发。
本文将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一、长江与黄河的自然特点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约 6300 千米,流域面积约 180 万平方千米。
其水量丰富,年径流量约 9600 亿立方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约 5464 千米,流域面积约 75 万平方千米。
黄河的水量相对较少,年径流量约 580 亿立方米。
其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下游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二、治理方面的异同1、防洪治理长江的防洪治理重点在于中下游地区。
由于中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治理措施包括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修建分蓄洪区等。
同时,加强气象监测和洪水预报,提高防洪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黄河的防洪重点在下游。
由于“地上河”的存在,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治理措施主要有加固大堤、修建水利枢纽调蓄洪水、进行河道清淤等。
相同点:都注重加固堤防和修建水利枢纽,以提高防洪能力。
不同点:长江侧重于整治河道和分蓄洪区的建设,黄河则更注重解决“地上河”的问题。
2、水土流失治理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上游地区,特别是西南山区。
治理措施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小流域综合治理、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等。
相同点:都通过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程来减少水土流失。
不同点:治理的重点区域不同,长江在上游,黄河在中游。
3、水资源保护长江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污水治理、推广节水技术、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等。
黄河水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保护的重点是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
长江黄河知识点比较表

长江
黄河
概括
源头
青藏高原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青藏高原青海
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
长度
6300千米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长河
5464千米几字形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
措施
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保持水土,兴修水利。
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利。
治沙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上游:兴修水利,加强生态建设,合理放牧
中游: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的根本)下游:加固堤坝
京杭运河
问题
原因
①自然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支流多、干流水量大;中游河道弯曲;很多地方地势低平等。
②人为原因:上游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中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河流、湖泊的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①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少且集中。裸露的黄土在雨水和河流的冲刷下大量流失,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太高,形成地上河
武汉港
主要景观
壶口瀑布
下游
起止点
湖口——入海口
起止点
桃花峪——入海口
特征
江阔水深,水流缓慢,航运便利
特征
“地上河”(悬河)
主要景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主要景观
河南开封附近的“地上河”
开发治理
开发
灌溉、发电(水能宝库)、航运(黄金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长江、黄河
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
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
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黄河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
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
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
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
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
长江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2、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
其水能主
要蕴藏在上游河段。
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
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3、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4、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
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边的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