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 热学部分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热量的单位是()A. 焦耳B. 牛顿C. 瓦特D. 帕斯卡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S = Q/TD. ΔG = Q + W3.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其单位是()A. 米B. 千克C. 开尔文D. 秒4. 热传导的微观解释是()A. 粒子的布朗运动B. 粒子的碰撞C. 粒子的扩散D. 粒子的波动5. 物体的比热容是指()A. 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降低1℃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6.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有关A. 体积B. 温度C. 压力D. 质量7. 热机效率是指()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差值C.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差值8.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B. 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C.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并产生其他影响D. 不可能使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9. 绝对零度是()A. -273.15℃B. 0℃C. 273.15℃D. 100℃10.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A.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B. 绝对零度可以轻易达到C.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极限D.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起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______。

2.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______趋于零。

3.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其中热辐射不需要______。

4.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其温度不一定变化,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 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试题 及答案

热学试题一选择题: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Ⅱ,则( )A .状态Ⅰ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Ⅱ时的大B .状态Ⅰ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Ⅱ时的大C .状态Ⅰ时分子的平均距离比状态Ⅱ时的大D .状态Ⅰ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Ⅱ时分子平均动能大10.如图所示,气缸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的截面积为S ,其活塞为梯形,它的一个面与气缸成θ角,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力F 推活塞,汽缸不动,此时大气压强为P 0,则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 为A .P=P 0+θcos S F B .P=P 0+S FC .P=P 0+S F θcosD .P=P 0+SF θsin11.如图所示,活塞质量为m ,缸套质量为M ,通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气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 ,缸套与活塞无摩擦,活塞截面积为S ,大气压强为p 0,则 A. 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 0-Mg /S B .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p 0+mg /SC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M +m )gD .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Mg12.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B.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等于-273.15 C. D.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13.若在水银气压计上端混入少量空气, 气压计的示数与实际大气压就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 )A.气压计的读数可能大于外界大B.C.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D.14、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 .气体的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D .气体的体积越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15. .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 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 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

高中物理【热学】专题分类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专题分类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专题分类题型一、【分子动理论内能】典型题1.(多选)下列有关热现象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B.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加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必定会随之增大C.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大解析:选AC.把物体缓慢举高,外力做功,其机械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不变,选项A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没有直接关系,选项B错误;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改变电阻内能的,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引力和斥力相等,不管分子间距离从r0增大还是减小,分子间作用力都做负功,分子势能都增大,故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错误.2.(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其运动规律遵循牛顿第二定律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D.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反映了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解析:选AD.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宏观的机械运动,故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它反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B、C错误;微粒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与方向不断发生改变,与接触的微粒进行能量交换,D正确.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布朗运动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解析:选AB.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选项C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错误.4.(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 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决定的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解析:选CD.“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大于氧分子尺寸的数量级,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共同决定的,C正确;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D正确.5.(多选)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B.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VV0 C.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不是布朗运动D.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解析:选C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还与分子平均速率有关,选项A错;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的体积可以占据很大的空间,故不能用摩尔体积除以分子体积得到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B错;布朗运动的微粒非常小,肉眼是看不到的,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布朗运动,选项C对;扩散可以在固体中进行,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选项D对.6.(多选)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mol,摩尔体积为V mol,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可表示为()A.N A=M molm B.N A=ρV molmC .N A =V mol V 0D .N A =M mol ρV 0解析:选AB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mol m =ρV mol m =V mol V,其中V 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V 0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故C 错误;D 中ρV 0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误的.故选A 、B .7.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 =1.6 L ,氙气密度ρ=6.0 kg/m 3,氙气摩尔质量M =0.131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1023 mol -1 .试估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 ,则n =ρV M, 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ρV MN A ≈4×1022个. (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 0=V N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 ,则有V 0=a 3,则a = 3V N≈3×10-9 m. 答案:(1)4×1022个 (2)3×10-9 m8.(多选)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 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a 、b 、c 、d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花粉颗粒的运动就是热运动B .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轨迹C .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等D .从花粉颗粒处于a 点开始计时,经过36 s ,花粉颗粒可能不在de 连线上解析:选CD .热运动是分子的运动,而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故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微粒在每个10 s内也是做无规则运动,并不是沿连线运动,故B错误;在这六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并不相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等,故C正确;由运动的无规则性知,D正确.9.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列A、B、C、D四个图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解析:选B.乙分子从A处释放受甲分子引力作用,一直到C点都是加速运动,而后受斥力作用而减速,所以乙到C点时速度最大而不是零.A项错误;加速度与力成正比,方向相同,故B项正确;从C图中可知,在A点静止释放乙分子时,分子势能为负值,动能为零,乙分子总能量为负值,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可能小于零,则分子势能不可能大于零,所以C图中不可能出现横轴上方的那部分,故C项错误;乙分子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D项错误.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解析:选AD.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选项B 错误;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 >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错误.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析布朗运动会发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C .分子间的距离r 存在某一值r 0,当r 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当r 小于r 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 (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 -1),体积为V (m 3)的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 =ρVN A M解析:选ACD .悬浮的颗粒越小,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越明显,温度越高,液体分子撞击固体颗粒的作用越强,故A 正确;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不一定增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一定增大,故B 错误;分子间的距离r 存在某一值r 0,当r 大于r 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整体表现为引力;当r 小于r 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整体表现为斥力,故C 正确;体积为V (m 3)的铜所含的原子数N =ρV M N A,故选项D 正确. 12.(多选)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时,固定甲分子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则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很远时,速度为v ,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 )( )A .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12m v 2 B .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12m v 2 C .分子引力比分子斥力多做的功为12m v 2 D .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的功为12m v 2 解析:选ABD .当甲、乙两分子间距离最小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当乙分子运动到分子力的作用范围之外时,乙分子不再受力,此时速度为v ,故在此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12m v 2,选项A 正确;在此过程中,分子斥力始终做正功,分子引力始终做负功,即W 合=W 斥-W 引,由动能定理得W 合=W 斥-W 引=12m v 2,故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的功为12m v 2,分子力做正功,选项B 、D 正确,C 错误.13.(2020·江西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一定温度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解析:选BC.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算出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大小,不能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错误;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B正确;容积一定,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壁的撞击次数越多,故C正确;用打气筒打气时,里面的气体因体积变小,压强变大,所以再压缩时就费力,与分子之间的斥力无关,故D错误.14.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____.解析:可认为地球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是由其重力引起的,即mg=p0S=p0×4πR2,故大气层的空气总质量m=4πp0R2g,空气分子总数N=mM N A=4πp0N A R2Mg.由于h≪R,则大气层的总体积V=4πR2h,每个分子所占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则有Na3=V,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3Mghp0N A.答案:4πp0N A R2Mg3Mghp0N A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典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解析:选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A对.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错.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错.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错.2.如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解析:选C.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玻璃裂口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即使液体表面绷紧,故C正确,D错误.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B.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C.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D.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解析:选AD.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选项A正确;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选项B错误;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选项C错误;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C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选项D正确.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理想气体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时,一定满足p 1V 1T 1=p 2V 2T 2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 0(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的距离)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固体微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D .如果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则在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解析:选BD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成立的条件为气体质量不变,A 错误;由分子力变化特点知,r <r 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 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 错误;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如水银对玻璃,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附着层中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D 正确.5.(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A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 .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选A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 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 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 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 正确.6. (多选)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温度T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解析:选ABD.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但是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解析:选A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于气体的流动造成的,这不是布朗运动,故A正确;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两头少”,故B正确;分子力的变化比较特殊,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减小,当分子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不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故D错误.8.(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之和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改变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物理性质各向异性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中,空中的水滴是个标准的球体解析:选BD.由热力学知识知: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势能之和,A错误;气体的温度变化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化,B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C错误;完全失重情况下,液体各方向的力都一样,由于表面张力所以会成为一个标准的球形,D正确.9.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下导热均匀的直玻璃管,通过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玻璃管下端浸没在固定水银槽中,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下列情况中能使细绳拉力增大的是()A.大气压强增加B.环境温度升高C.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D.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解析:选A.根据题意,设玻璃管内的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玻璃管质量为m,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F+pS=mg+p0S.解得:F=(p0-p)S+mg=ρghS+mg,即绳的拉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和管中高出液面部分水银的重力.选项A中,大气压强增加时,水银柱上移,h增大,所以拉力F增加,A正确;选项B中,环境温度升高,封闭气体压强增加,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F减小,B错误;选项C中,向水银槽内注入水银,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拉力减小,C错误;选项D中,略微增加细绳长度,使玻璃管位置相对水银槽下移,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平衡时水银柱高度h减小,故细绳拉力F减小,故D错误.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液体分子的撞击下越容易保持平衡B.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经等容降温,再经等温压缩,压强可以回到初始的数值解析:选BD.做布朗运动的微粒越小,在液体分子的撞击下越不容易保持平衡,故A 错误;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之和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 =C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经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经等温压缩,压强又增大,所以压强可以回到初始的数值,故D正确.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非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解析:选AC.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B错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C正确;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错误.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B.萘的熔点为80 ℃,质量相等的80 ℃的液态萘和80 ℃的固态萘具有不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势能大解析:选BCD.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选项A错误;80 ℃时,液态萘凝固成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选项B正确;由毛细现象的定义可知,选项C正确;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离大,故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变大时,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选项D正确.1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温度下,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B.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C.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D.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解析:选BC.不同温度下,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故A错误;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在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

高考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物体温度的单位?A. JB. WC. ℃D. m答案:C2.将100g的水加热,当水温从25℃升高到50℃时,已吸收的热量为3000J,求水的比热容。

A. 2J/g℃B. 4J/g℃C. 6J/g℃D. 8J/g℃答案:A3.以下哪种情况能使物体的温度降低?A. 吸热B. 放热C. 等热D. 绝热答案:B4.一块物体受到300J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10℃,求该物体的热容量。

A. 3J/℃B. 10J/℃C. 30J/℃D. 3000J/℃答案:C5.以下情况中,将加热器和冷凝器内的水混合会发生温度变化的是:A. 两器内水温度相同B. 加热器内水较热C. 冷凝器内水较热 D. 两器内水温度不同答案:D二、填空题1.物体放热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传导,传播2.热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焦耳(J)3.热平衡是指处于同一温度下的物体之间没有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交换4.若一个物体的热容量为100J/℃,已知该物体温度变化为5℃,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答案:500J5.热传导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导热、对流、辐射三、计算题1.一块200g的铁块温度为20℃,将其放入100g的水中,水的温度由15℃升高到30℃,求铁和水的热平衡温度。

解答:设最终热平衡温度为x℃。

根据热平衡定律,有:[m(Fe) * c(Fe) * (Tf - 20)] + [m(water) * c(water) * (Tf - 30)] = 0其中,m(Fe)为铁的质量,c(Fe)为铁的比热容,m(water)为水的质量,c(water)为水的比热容。

代入已知数据,得:[200 * 0.45 * (x - 20)] + [100 * 4.18 * (x - 30)] = 0化简方程,得:90(x - 20) + 418(x - 30) = 0解方程,得:90x - 1800 + 418x - 12540 = 0508x - 14340 = 0x = 28.22所以,铁和水的热平衡温度约为28.22℃。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热学(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测定分子大小的油膜实验中,下面的假设与该实验无关的是()A.油膜的体积等于总的分子体积之和B.油膜为单层分子且都是球形C.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它们间的间隙可忽略D.油膜中分子沿直线排列2、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3、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当r等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4、气体的温度升高了30℃,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了()A. 30KB. 273+30KC. 243KD. 303K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C.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都可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冰熔解成水,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6、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

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A.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B.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7、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它的压强增加量()A. 相同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成正比例增大8、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如图,实线是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单调变化D、保持不变9、两个容器A、B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玻璃管相通,如图所示,A、B中所装气体温度分别为100ºC和200ºC,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温度都升高100ºC,则水银将()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C.不动 D.无法确定10、在密闭的四壁绝热的房间里,使房里长期没工作的电冰箱开始工作,并打开电冰箱的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之后()A.房间内的温度将降低 B.房间内的温度将不变C.房间内的温度将升高 D.无法判断房间内温度的变化,铝的摩尔质量为M,铝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1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正确的是( )A.1kg铝所含原子数为ρN A B.1个铝原予的质量为M/N A/(ρM) D.1个铝原子所占的体积为M/(ρN A) C.1m3铝所含原子数为NA14、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B.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C.机械能与内能总量减小D.机械能与内能总量不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量永不枯竭,不必节约能源C.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任何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16、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哪个属性有关?A. 压力B. 体积C. 分子热运动的快慢D. 质量答案:C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数学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C. 吸收热量同时不做功D. 放出热量同时不做功答案:C二、填空题4.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热的传导具有________方向性,即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答案:单向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物质的量,R是________常数,T代表温度。

答案:气体三、简答题6. 简述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并给出转换公式。

答案: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t + 273.15 K,其中T是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t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C)。

四、计算题7.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体积从V1 = 2m³变化到V2 = 3m³,压强P = 1 atm。

求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功W。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做功的公式W = PΔV,首先计算体积变化ΔV = V2 - V1 = 3m³ - 2m³ = 1m³。

由于是等压过程,压强P = 1 atm = 101325 Pa。

带入公式得W = 101325 Pa × 1m³ = 101325 J。

五、实验题8. 实验目的:探究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中温度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器材:定容容器、温度计、压强计、加热器。

实验步骤:a. 将一定量的气体充入定容容器中,并记录初始压强和温度。

b. 使用加热器对容器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观察并记录压强的变化。

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2023年高考真题(热学部分)一、单选题1.(北京卷)夜间由于气温降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

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D.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2.(海南卷)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D.分子间距离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3.(江苏卷)如图所示,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

该过程中()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减小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4.(江苏卷)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

下列改变空气柱体积的操作正确的是()A.把柱塞快速地向下压B.把柱塞缓慢地向上拉C.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快速推动该注射器柱塞D.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缓慢推动该注射器柱塞5.(重庆卷)密封于气缸中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ab、bc和cd三个热力学过程达到状态d。

若该气体的体积V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应的气体压强p随T变化的p-T图像正确的是()A.B.C.D.二、多选题6.(全国乙卷)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下列过程,其初始状态的内能与末状态的内能可能相等的是()A .等温增压后再等温膨胀B .等压膨胀后再等温压缩C .等容减压后再等压膨胀D.等容增压后再等压压缩E .等容增压后再等温膨胀7.(全国甲卷)在一汽缸中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下列缓慢变化过程,气体一定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过程是()A .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B .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C .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E .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8.(新课标卷)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 、g 、h 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

高考物理专练题热学(试题部分)

高考物理专练题热学(试题部分)

高考物理专练题热学(试题部分)考点一分子动理论1.[2018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16(1)](多选)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大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并非所有的能量都能利用E.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BCD2.(多选)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C.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答案ABE3.[2020届河南五校联考,33(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amL的纯油酸配制成bmL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

现在让其中一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cm2,则:(1)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是cm。

(2)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酸的。

A.摩尔质量B.摩尔体积C.质量D.体积(2)B答案(1)abSn考点二固体、液体、气体1.[2019广西梧州联考,33(1)](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定量气体吸热时,其内能可能减小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着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增大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E.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使得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导致的答案ACD2.[2015课标Ⅰ,33(1),5分](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答案BCD3.[2016课标Ⅲ,33(2),10分]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热学部分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所含的热量就增多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4.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r1<r0<r2,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对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如果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A.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C.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若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6.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内能E与该气体分子总数N和热力学温度T的乘积成正比,即E=kNT.现对一有孔的金属容器加热,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加热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内能E之比为[]A.m1/m2B.m2/m1C.1D.无法确定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R出发,分别经历如图2-1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的状态变化到状态A、B、C.有关A、B、C三个状态的物理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1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A>vB>vCB.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nA<nB<nC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IA<IB<IC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nA<nR,nB<nR,nC<nR8.如图2-2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闭合路径abcd又回到a,已知bc垂直于OT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2A.a→b过程中气体放热B.b→c过程中气体放热C.c→d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D.d→a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9.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容器本身的膨胀忽略不计)[]A.密度和压强均增大 B.密度不变,压强增大 C.密度和压强均减小 D.密度增大,压强不变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T图象如图2-3所示,由图象可知[]图2-3A.气体在a、b、c三个状态的密度ρa<ρc<ρbB.在a→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在b→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在c→a的过程中,气体放热11.如图2-4所示,p-T图中的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关于气体a、b两个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4A.密度之比为8:1B.密度之比为9:1C.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为1:2D.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为1:312.如图2-5所示,将一只倒置的试管竖直地插入盛水容器内,这时试管内原有空气将被压缩,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若使试管插入水中的深度增大一些,则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将[]图2-5A.增大B.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13.如图2-6的示,一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均匀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水银与玻璃管间摩擦力不计,开始时玻璃管处于静止状态,当玻璃管竖直落下时,在最初的很短时间里[]图2-6A.水银和玻管的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B.水银和玻管的加速度都不等于重力加速度gC.水银的加速度在变大D.玻管的加速度在变小14.如图2-7所示,轻弹甲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使两段水银柱及该两段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合在一起,如图2-7乙所示.若此过程中温度不变,水银柱与管壁密封很好,则乙管水银柱的下端面A'与原来甲管水银柱的下端面A相比,将[]图2-7A.在相同一高度B.稍高C.稍低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5.在恒温水池中,一个气泡(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缓缓向上浮起,在上升过程中[] A.气泡的内能减少,外界对气泡做功,放出热量B.气泡的内能不变,不放出热量也不吸收热量C.气泡的内能不变,对外做功,吸收热量D.气泡内能增加,吸收热量16.如图2-8所示,一试管开口朝下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在某一深度处静止时,管内封有一定的空气.若向广口瓶中再缓慢倒入一些水,则试管将[]图2-8A.加速上浮B.加速下沉C.保持静止D.绕原静止位置上下振动17.如图2-9所示,质量不计的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汽缸中,活塞上堆放细砂,活塞处于静止,现在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不断取走细砂,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砂全部取走,则在此过程中[]图2-9A.气体温度可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B.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对外不做功C.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D.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18.如图2-10所示为一个圆筒形容器的横截剖面图.a、b两汽缸内充有初始温度相同的理想气体,孔c、d与大气相通,活塞E不漏气且光滑,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图2-10A.活塞E静止不动B.活塞E向左移动C.活塞E向右移动D.无法确定活塞是否移动19.一物理实验爱好者利用如图2-11所示的装置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量间的变化关系.导热良好的汽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汽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图2-11A.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加二、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阿伏加德罗常量是N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ρ,摩尔质量为μ,则1m3的该物质含有的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该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2.假设人在正常生活中每次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体积一定,单位时间内需要吸入的空气质量也是一定的.如果在山脚下大气压强p1=76cmHg,气温t2=27℃时,每分钟要呼吸20次;在大气压强p2=60cmHg,气温t2=-1℃的山顶上,每分钟要呼吸_______________次.3.一只汽车轮胎,充足气体时的体积是0.8m3,压强是5.7×105Pa.装在汽车上后,受到车身的压力而发生形变,体积减小到0.76m3,温度保持不变,这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图2-124.用“油膜法”可以估测分子的大小:滴入盛水培养皿中的油酸溶液所含纯油酸体积为4.0×10-6mL,将培养皿水平放在边长1cm的方格纸上,水面上散开的油膜轮廓如图2-12所示.该油膜面积为S=_______________cm2,由此可以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约d=_______________m.图2-135.如图2-13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管开口向下放置,左管插在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水银柱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于管中,两边管内水银柱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为5cm.现将U型管向上提升1cm,设温度不变,则稳定后两边管内的水银柱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将为_______________.三、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实验读数过程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2.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在同一实验室内根据两组学生实验的数握在p-1/V坐标上描出的两条直线Oa、Ob,如图2-14所示.图2-14(1)Oa和Ob直线,它们的斜率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在室温为27℃的情况下,测得一组p、V值,如下表所示:①根据测量值,在p-V坐标上画出曲线图(如图2-15甲所示)②根据所给条件,在p-T坐标上画出曲线图(如图2-15乙所示)图2-153.实验室现有下列器材:一根长约50cm、一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米尺和千分尺(螺旋测微计)各一把,天平一台,温度计一支,量杯一个,水银若干.(1)能否在这些器材中挑选几件来测定大气压强?如能,说明至少应挑哪几件,如不能,说明理由.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3)列出计算式,在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事项?4.“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中所用的注射器刻度总长为L,最大容积为V,活塞与勾码支架总质量为M,弹簧秤读数为F(如图2-16甲所示),大气压强为p.图2-16注射器内气体的压p=____________.实验时水银气压计的水银柱液面与标尺如图2-16乙所示,游标10小格的总长等于主尺9小格的总长,大气压强p0=____________cmHg.图2-175.验证查理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2-17所示,在这个实验中测得压强和温度的数据中,必须测出的一组数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首先要在环境温度条件下调节A、B管中水银面____________,此时烧瓶中空气压强为____________.再把烧瓶放进盛着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瓶中空气温度下降至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样,此时烧瓶中空气温度为____________K,B中水银面将____________,再将A管____________,使B管中水银面____________,这时瓶内空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_.四、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图2-18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两个状态A(p1,V1)、B(p2,V2)如图2-18所示.它们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图中的曲线为等温线.请你利用理想气体实验定律证明:p1V1/T1=p2V2/T2,要求在图上标出与证明过程相应的状态变化图线.2.如图2-19所示为用导热材料制成的两端开口的U形管ABCD,其中AB管高为L1=24cm,CD管高为L2=20cm,截面积分别为SAB=1cm2,SCD=2cm2.开始时两管均有高为h=16cm的水银柱.现用两个橡皮帽将两个管口封闭,打开下方的阀门K,用注射器从底部缓慢抽出水银,当其中的一个管内的水银被抽完时立即关闭阀门K.(已知大气压强p=75cmHg)图2-19(1)请你判断首先被抽完的是哪一管中的水银?(2)另一只管中剩余的水银柱高度为多少?图2-203.如图2-20所示,一粗细均匀的圆筒,B端用塞子塞住,A端可用一无摩擦滑动的活塞封闭,筒壁C处有一小孔,小孔距B端25cm.现在向B端缓慢移动活塞,若大气压强为1.0×105Pa,筒内壁的横截面积为1.2cm2,塞子与筒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8N,温度保持不变,要使塞子不会被顶出,活塞推到离B端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图2-214.在如图2-21所示的装置中,A、B和C为内径相等的玻璃管,它们都处于竖直位置.A、B两管的上端等高,管内装有水,A管上端封闭,管内密封部分气体,B管上端开口,C管中水的下方有活塞顶住.A、B、C三管由内径很小的细管连接在一起.开始时,A管中气柱长度L1=3.0m,B管中气柱长度L2=2.0m,C管中水柱长度L0=3.0m,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将活塞缓慢向上顶,直到C管中的水全部被顶到上面的管中,求此时A管中气柱的长度,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计算时取重力加速度g=10m/s2.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圆筒形的金属汽缸内如图2-22所示,活塞的质量为30kg,截面积为S=100cm2,活塞与汽缸底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开始使汽缸水平放置,连接活塞和汽缸底的弹簧处于自然长度l0=50cm.经测量,外界气温为t=27℃,大气压为p0=1.0×105Pa,将汽缸从水平位置缓慢地竖直立起,稳定后活塞下降了10cm;再对汽缸内气体缓慢加热,若活塞上升30cm(g=10cm),求:图2-22(1)弹簧的劲度系数;(2)汽缸内气体达到的温度.6.如图2-23所示,截面均匀的U形玻璃细管两端都开口,玻璃管足够长,管内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若气体温度是27℃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则,A、B两点之间封闭着的空气柱长为15cm,U形管底长=10cm,高为5cm.已知此时的大气压强为75cmHg.图2-23(1)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U形管左侧管口处缓慢地再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则管内空气柱长度为多少?(2)为了使这段空气柱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A、B两点之间,可以向U形管再注入一些水银,且改变气体的温度.问;应从哪一侧管口注入多长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图2-247.如图2-24所示是一种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测温泡B内贮有一定气体,经毛细管与水银压强计的左壁M相连,测温时,使测温泡与待测系统作热接触,上下移动压强计的右壁M′,使左壁中的水银面在不同温度下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O处,以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已知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强为p0,左右壁水银面高度差为h0.实际测温时,大气压强为p,左右壁水银面高度差为h,试用上述物理量推导所测摄氏温度t的表达式.(压强单位都是cmHg)图2-258.如图2-25所示,质量为mA的圆柱形汽缸A位于水平地面上,汽缸内有一面积S=5.0×10-3m2、质量mB=10.0kg的活塞B,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气体的质量比汽缸的质量大得多,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不计,大气压强p0=1.0×105Pa.活塞B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mC=2.0kg的圆桶C相连.当活塞处于平衡时,汽缸内的气柱长为L/4,L为汽缸的深度,它比活塞的厚度大得多.现在慢慢地向C桶内倒入细沙粒,若汽缸A能离开地面且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则汽缸A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10m/s2)9.如图2-26所示,横截面积为S的汽缸A与容器B用一个带有阀门K的细管相连,K闭合时,容器B为真空.用密闭且不计摩擦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A中,活塞上放有若干个质量不同的砝码.当汽缸A中气体的压强为p、温度为T时,活塞离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现打开阀门K,活塞下降,同时对气体加热,使A、B中气体温度均升至T′,此时活塞离汽缸底高度为4/5H.若要使A、B中气体的温度恢复到T,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仍然为4/5H,可将活塞上的砝码取走少许,问:图2-26(1)容器B的容积VB多大?(2)取走的砝码的质量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