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康复工程学概论
康 复 医 学

其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医疗 康复专家委员会(1969)对康复的定 义作了如下说明:“康复是指综合地 和 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 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
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经过数10年的发展康复的目的更加明 确,即所谓重返社会。因此,1981年 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又把康复定义 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
3、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指为复原患者功能,有目的、有针 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职业劳动、 文娱活动和认知(cognitive)活动中 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 以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 方法称为作业疗法。
二、 发展简史
(一)国内:康复搞得很早,但发展很慢 关于康复手段,祖国医学宝库中 有很多记载,如:在黄帝内经《内 经· 素向》中就提到应用针灸、导引 (医疗体育--呼吸体操和医疗体 操)、按、浴(水疗)、熨(热疗、 热敷)等。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文物中的《医 经方》,提到用针灸治疗髋关节运动 障碍和膝关节强直。其帛书《导引图》 绘有医疗体操多种,并注明各种体操 的名称及其主治的疾病(参图1-3)
从事作业疗法的康复治疗技术人 员称作业疗法师或士(occupational therapy, OT)
4、言语疗法(speech therapist) 是指对脑卒中、颅脑损伤、小儿 脑性瘫痪等伤病引起的失语症、 构音障碍、言语失用、言语错乱 和痴呆性言语等进行评定,并进 行训练和矫治的方法。
从事言语疗法的康复医学人员称为言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是 应用力、电、光、声、磁、热疗 同动力学等物理因素治疗疾病的 方法。
【2019年整理】康复医学概论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第一节康复医学的概念飞一、康复的概念(一)定义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rehabilitation)下的定义是:"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所谓各种有用的措施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等各方面的措施对病人进行治疗和训练。
在我国,康复与疾病后的恢复是同义的,一般是指患病后经治疗与休息,健康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亦即达到100%恢复。
但康复实质上是指伤病后虽经积极处理,但已形成残疾,健康恢复不到病前的水平,即达不到100%的恢复。
尽管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二)内容与范围康复是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综合、协调地对病人进行全面康复,使其丧失或削弱的身心、社会功能能尽快、尽最大可能地恢复、代偿或重建,使其能最大限度地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重新恢复做人的权利、资格和尊严。
对病人进行全面康复,就是包括医疗康复、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在内的一切手段,使病人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康复也是一种观念、一种指导思想,应该渗透到整个医疗系统的医疗计划中,使病人尽早康复、全面康复的观念深入到所有医护人员心中,并付诸行动,进而使病人受益、社会受益。
(三)方式康复的方式一般有专业康复和社区康复。
专业康复是指集中专门的康复专业人才,利用较科学、先进的设备,在康复医学中心、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大型职业康复中心、特殊教育部门等处进行康复工作。
其特点是规范化的先进康复手段,能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但费用高,服务面比较窄。
社区康复是指在城市街道或农村的村镇等基层,依靠社区的条件,以简便实用的方式向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
其特点是费用低、服务面广、简便易行、贴近社会生活。
专业康复和社区康复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专业康复,社区康复将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疑难问题也无处解决;没有社区康复,则广大残疾人不能受益,失去康复的基本需求。
康复医学概论第一章概述

制定康复目标时,遵循SMART原则: 制定康复目标时,遵循SMART原则: 特异性(specific)、 特异性(specific)、 可测性(measurable)、 可测性(measurable)、 可获得性(achievable 可获得性(achievable)、 achievable)、 相关性(relevant) 相关性(relevant) 时间性(time limited) 时间性(time limited).
康复医学概论
黄俊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安徽省立新安医院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康复 1.定义 1.定义 WHO: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 WHO: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 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 伤、残者的躯体、心理核社会的功能障碍, 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 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年代
学科总的发 展
学科技术 的发展 跨科性康 复治疗协 作组的工 作方法出 现
学会及医 疗机构的 发展
社会服务 的发展
1946~ 1946~ 康复医学 1969 (物理医学 与康复)成 为康复医学 的一个专科 得到医学界 的承认
美国物理 社会康复 医学与康 受到注意 复学会成 立(1952) 立(1952) 国际康复 医学会成 立(1969) 立(1969)
内容与特点: 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 1、康复医学(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 、康复医学(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 2、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 、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 3、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 、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 4、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 、社会康复( 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5、康复工程(最大限度的回复、代偿或重建 、康复工程(最大限度的回复、 躯体功能) 躯体功能)
康复医学ppt课件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3.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工作对象 主要使用方法 目的
临床医 学
疾病
药物、手术 治愈
康复医 功能障碍 训练、教育 回归社会 学 (残疾)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康复医学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 论
第一节 康复、康复医学 定义范围
一、健康 二、康复 三、康复医学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第二节 康复医学的发展
一、康复医学源于物理医学 二、发展简史
二一
第康 二复
节医
学
发 展
康 复
源 于 物
医理
学医
的学
物理医学是物理治疗和物理 诊断的总称。即用各种物理因子 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形 成了康复医疗。
正因康复医学是在物理医学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 物理医学是康复医学之母”的说 法。
一、健康的定义
WHO确定的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疾病 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 的完美状态。
这一定义体现了观念的更新,模式的转变:
医疗思维的转变:治病-救命→治病-救命-功能 医疗模式的转变:生物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

心理-社会康复学也正在兴起和发展。
康复医学发展基础
任何医学学科的发展,都是人类社会需要和医 学科学进步的结果。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得 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其原因有以 下几个方面:
1.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科技发展的巨大促进 4.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必要准备
1958年,Rusk教授主编的重要教科书《康复医学》正式面 世,这是康复医学专业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是一本 系统的、完整的教材,内容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康 复评定方法、各种康复治疗以及各种常见损伤、疾病的康 复治疗。
1960年成立了国际伤残者康复协会,1969年改称康复国际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RI); 同年,Licht成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IRMA);
发展期(1970年以后)
国际康复医学会于1976年发表了《教育与培训》白皮书。
美国目前已有81个康复医师培训点。 中山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地 建立了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各相关治疗师学会提出了相应的专业人员培训标准、制 度并设立培训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中国康 复研究中心建立了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
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之下,20多年来在原有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基 础之上,广泛吸取国际间现代康复的技术和系统 理论,已取得飞跃发展和显著成就,逐步建立起
《康复医学概论》PPT课件

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
8
三、简史 (一)发展与演变
1.物理治疗学阶段(1880-1919年) 这个阶段利用物理因子单纯治疗,
如按摩、矫正体操、直流电、感应电、 达松阀、日光疗法、太阳灯、紫外线等。 学会名称为按摩师学会。
.
9
(一)发展与演变
2.物理医学阶段(1920-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伤及小儿麻
3.语言治疗:对失语、构音障碍及听觉障碍的 患者进行训练。
4.心理治疗:对心理,精神,情绪和行为有异 常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调整或治疗。
.
5
(二)康复治疗
5.康复护理:如体位处理、心理支持、膀胱护 理、肠道护理、辅助器械的使用指导等,促 进患者康复、预防继发性残疾
6.康复工程:利用矫形器、假肢及辅助器械等 以补偿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
康 复 医 学 概 论
卫生保健专业
.
1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范围、简史
一、康复(Rehabilitation)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 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 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 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 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 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 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7.职业疗法:就业前职业咨询,职业前训练。
8.传统康复疗法—利用传统中医针灸、按摩、 推拿等疗法,促进康复。
.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 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 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 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 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 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 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 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 新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概论第一章

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萌芽期(1910年以前) 形成期(1910-1945年) 确立期(1946-1970年)
发展期(1970年以后)
西方发展简史
古罗马和希腊时代:日光浴、空气浴及水疗法
20世纪70年代 WHO估计全球残疾率约为10%
1980年WHO制定了《国际残疾分类》 1981年发表了《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修订通过了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 2004年发表了新的CBR联合意见书 2005年第58次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
《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
治疗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区别
项目内容 对象 目的
诊断或评价
治疗手段
治疗医学
疾病(患病的个体)
治愈疾病或稳定病情 疾病诊断(按ICD-10分类) 被动性医学处理为主(如各种 途径的药物治疗、手术等)
专业人员
未形成组
后果 社会性
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 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多
康复医学
功能障碍(病残的个体)
功能恢复(三个水平)
《残疾人权利宣言》 1982年第37次大会确定1983~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
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1993年12月20日通过了
《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 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联合意见
书 《社区康复——残疾人参与、残疾人受益》 200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 从“宣言”到“公约”,更具法律与行政责任,具有约束力
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
康复医学第一章

三、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
作业疗法(OT):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 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针 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
三、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工程:是运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或 重建患者的功能。
三、康复治疗技术
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
三、残疾分类
(二)中国残疾人实用标准 3.智力残疾的分级
分类 轻度
级别 四级
与平均水平差距SD 2.01-3
中度
三级
3.01-4
重度
二级
4.01-5
极重度
一级
>5.01
IQ值
50-70或 55-75
35-50或 40-55
20-35或 25-40
20或25以 下
适应能力பைடு நூலகம்轻度适应缺陷 中度适应缺陷 重度适应缺陷 极重度适应缺陷
隋、唐至清代为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发展期:
➢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均重视饮食在康复治疗中的
作用。 ➢ 清代汤灏的《保生篇》、唐千倾的《大生要旨》、曹滋山的《老老恒言》等
均保存了大量的康复理论与实践经验。
三、康复医学发展的基础 1.社会的迫切需求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 4.医学进步促进康复需求
类别 重听
聋
级别 二级重听 一级重听 二级聋 一级聋
言语频率平均听力损伤 >41dB,≤55dB >56dB, ≤70dB >71dB,≤90dB >91dB
注:①“语言频率平均损失”是指语言频率为500Hz、1000Hz、2000Hz 的平均数。②重听和聋均指双耳,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则以损失 程度轻的一耳为准。③若一耳是聋或重听,而另一耳的听力损失≤40dB, 不属于听力残疾范围。④单纯的语言残疾不分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康复工程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康复工程与康复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的共同 目标都是帮助功能障碍者改善功能障碍,回归社会 和生活。康复工程学为康复医学提供了技术和工程 方法,解决了一些原来康复医学范围内无法解决的 问题。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落实医工结合的理念是 康复工程技术取得康复疗效的关键之一。
1. 提高产品研发普及率 2.要适应新时代社会特点 3.体现中国特色
我国“十二五规划”对康复工程学发展的影响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 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 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 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加大对 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 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 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 控制残疾的发展。这是在国家科技规划中,首次将 康复辅具纳入。“十二五规划”将极大地推动我国 康复工程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
第三节 康复工程产品
康复工程产品
利用康复工程学研制出来的产品,即能帮助残疾人 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和参与社会 活动的能力而开发、设计、制作或者改制的特殊产 品都是康复工程产品。
康复工程产品与康复工程的关系:
康复工程产品与康复工程的关系:从学科上看,康 复工程产品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康复工程范畴, 是以康复医学、生物力学、工效学、仿生学、机械 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 等领域为基础,以人体功能评定、诊断、恢复、补 偿、训练和监护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设施、设备。
第一章 康复工程学概论
第一节 康复工程学概述
一பைடு நூலகம்定义和任务
康复工程学是指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中,利用工程 学的原理和手段,通过功能代偿和适应的途径来矫 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和预防功能进一步退化,使 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一门 学科。
康复工程学是工程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新 兴交叉学科,其宗旨是研究人体功能康复的工程原 理和方法。
11主类
135次类
741支类
众多规格产品
辅助器具按使用人群分类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需要不同的辅助器具。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 我国有六类残疾人, 分别需要不同的辅助器具。如视力残疾者需要助视 器和导盲辅助产品; 听力残疾者需要助听器和专为 聋人的辅助产品; 言语残疾者需要语训器、沟通板; 肢体残疾者需要假肢、矫形器、轮椅; 智力残疾者 需要智力开发的物品和教材; 精神残疾者也需要手 工作业辅助产品或感觉统合辅助产品等。老年人也 需要辅助产品, 如老花镜、手杖等。
由于康复工程是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理论基 础其组成结构如图所示。
第二节 康复工程学的发展
一、康复工程学的历史
康复工程的真正起源是在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 促进了假肢尤其是下肢假肢行业的发展。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为了服务于战争时期的伤残者,欧洲国 家出现了一些小型的、以手工制造为主的假肢制造 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复工程有了较快的发展。
6.34%
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4月1
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
其他 93.66%
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比例为6.34%。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412 2004
1233
1352 554 614
0 数量
残疾人 其他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残疾人辅助器具国家标准分类
1. 个人医疗的辅助用具 2. 技能训练辅助器具 3. 假肢、矫形器 4.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5. 个人移动辅助器具 6.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7.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 8. 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9. 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10. 用于环境改善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11. 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我国康复工程学的历史
我国民政、残联、卫生系统的各个康复机构的成立 直接推动了康复工程的整体发展,但就总体水平而 言,我国康复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除了经济上的原因,观念是一个 重要原因,尤其是对辅助技术和辅助产品的认识还 存在明显差距,这是制约我国辅助器具发展和应用 的原因之一。总得来说,康复工程科技水平从20世 纪60年代以后日趋科学化、现代化,80年代后更以 智能化为特征体系。科学技术和全面康复事业的发 展是推动康复工程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社会文化和 观念对康复工程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康复工程的主要任务
康复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和功能代偿所需要的康复工程产品的原理 和设计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二、康复工程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 的关系
生物医学工程学
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多学科的交叉和 渗透,而生物医学工程学正是在多学科相互交叉与 渗透中产生的新学科的最突出代表,是多种工程学 科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
康复工程产品与医疗器械的区别:
医疗器械是用来治病和挽救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 具和手段,医疗器械的好坏关系到诊断的精准、手 术的成败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病 人的生命安危。而康复工程产品则是在医疗器械完 成其独有的治病、挽救生命的使命之后,根据个人 意愿额外提供的辅助性工具和手段,在整个医疗过 程和后续康复进程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加 快服务群体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工程产品的分类
康复工程产品按使用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康 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用具和设备,另一类是各种辅 助技术装置,又称辅助器具,辅助器具是指可用于 增加或改善功能障碍者功能的任何技术项目、设备 或产品。本书将着重介绍辅助器具。
残疾人基本状况
目前,残疾人每年的消费
残疾人
总值达到2000亿,并以每年15%
二、康复工程学的发展
(一)康复工程学的新进展
随着康复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康复工程技术在许 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个方面:
1.假肢技术 2.截瘫助行的原理与方法 3.功能电刺激 4.视、听功能康复 5.环境控制系统和护理机器人 6.人体运动信息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二)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康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