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民间故事文字版分享
民间故事短篇文字版10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分享的民间故事短篇⽂字版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民间故事短篇⽂字版 在远古时代,有⼀个名叫夸⽗的⼈。
他⼒⽓⾮常⼤,⼀只⼿就能拔起⼀棵⼤树;抬脚⾛⼀步,就能跨过⼀条⼤河。
那个时候,⼈们住在树林⾥,穿树⽪,吃野果,⽣活⾮常艰难。
每到冬天的夜晚,⼈们⼜冷⼜饿,因此⼤家都害怕⿊夜,希望太阳在⽩天能停留得长⼀些。
善良的夸⽗决定追上太阳,请它在⽩天多停留⼀会⼉。
夸⽗站在⼭顶上,当太阳出现的时候,就⼤声喊道:"太阳,你能不能慢点⼉⾛,让⽩天更长⼀些呢?"太阳没有回答,,息急忙忙地⾛了。
第⼆天,夸⽗⼜来到⼭顶上,对着刚升起的太阳喊:"太阳,你能不能慢点⼉⾛,给⼈们多⼀些阳光和温暖呢?"太阳仍然没有理睬他。
夸⽗急忙拿起⼿杖,追了上去。
他发誓要捉住太阳,不让它落⼭。
太阳爬上了⼭顶,夸⽗就追上⼭顶。
太阳落到峡⾕,夸⽗就追到峡⾕。
夸⽗跑过⽆数座⼤⼭,跨过⽆数条⼤河,⼀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阳有点害怕了,跑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落⼭了。
夸⽗追啊追啊,跑啊跑啊,⼤阳这个⼤⽕球烤得他嗓⼦都快要冒烟了,他越来越渴,越来越累,快要倒下去了。
于是,夸⽗就跑到黄河边,⼀头扎进⽔⾥,咕咚咕咚,很快就把黄河⽔喝⼲了。
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边,咕咚咕咚,⼀⼝⽓把渭⽔喝光了。
夸⽗继续追赶太阳。
但是他实在太累太渴了,⾛着⾛着,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夸⽗死后,他的⾼⼤⾝躯变成了⼭脉,头发变成了树⽊,⾎液变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杖,变成了⼀⽚桃林。
2.民间故事短篇⽂字版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亲包仪,曾任朝散⼤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为⼈正直,少年时便以孝顺⽽闻名。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时,包公中了进⼠,当时28岁。
中国民间故事8篇少字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8篇简短的8篇中国民间故事:1.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孟家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3.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
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
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
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
梁祝化蝶双飞。
4.白蛇传传说南宋年间,白蛇修炼千年后化为人形,与青蛇化身的许仙在杭州西湖相遇,并相爱。
然而法海认为白蛇是妖精,欲加害许仙。
白蛇水漫金山被法海打败后被压在雷峰塔下。
最后小青收集了残碎的塔砖并重新修复了宝塔。
修复完成的宝塔映照出一条白蛇飞升向天空的影像。
许仙被释放了,然而白蛇的魔法都没有恢复,她被法海镇压在塔下……5.牛郎织女织女是王母的外孙女,为天空纺织云彩。
因与牛郎相会而私下凡间,触怒王母,被天河阻隔。
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相会。
6.八仙过海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7.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经典民间故事文字版大全【三篇】

经典民间故事文字版大全【三篇】导读:本文经典民间故事文字版大全【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金缸】从前,有一个老农,住在山脚下,开垦了点荒地,一个人过日子倒也没有什么难处。
一天,他从一块石头底下挖出了一个小金缸。
他赶忙把小金缸拿回家中,把一点小米放在了里面。
一连几天,光吃米也不见缸里的米少。
他心中奇怪,便用勺子一劲地向外挖,把所有能盛东西的都挖满了,可缸内的米还是不少,他就用布袋背着分给穷苦的农民,使穷人也吃顿饱饭,就不用给地主扛活了。
这事没隔几天,被地主知道了,便带着两个狗腿子气势汹汹地来到老农家,硬说小金缸是从他家偷来的,便命狗腿子去抢。
老农手抓金缸大声说道:“你们敢抢,我马上把它摔坏。
”财主一看老农要摔小金缸,这下心可慌了,赶忙说:“不抢,别摔!”就“哼”了一声领着狗腿子走了。
财主回家后,一心想把金缸弄到手,便又准备了金银,到县衙诬告说老农的小金缸是从他家偷的。
县官听说是个宝缸,连忙命衙役去带老农,不大会儿,衙役们把老农连小金缸一块带来了。
县官哪是审官司,一见小金缸,得意地两眼笑成了一条线,命衙役把米倒出来,可越倒越多。
县官一看真是宝缸,拿了一两银子放进缸里,又拿出来,里面还有,再拿出来还有。
他再也不理地主和老农了,光一个劲地往外拿银子,公堂里乱哄哄的。
县官他爹在后堂听说这事也赶来观看,他见儿子拿得慢,自己也亲自动手,时间长了把他累的也不轻,可他还不肯离开,结果一头栽进了金缸里。
县官赶忙去拉,可拉了一个又出来一个,怎么也拉不完,最后把县官气极了,命衙役把金缸砸了。
这时,县官可分不出那是真爹哪是假爹了,便用喊的办法,谁答应谁就是真爹,可一喊个个都答应,县官连气带吓一会儿便咽气了。
【神鼓】从前,有兄弟两个,很小就死了父母。
后来,老大娶了个媳妇,老二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整天让老二干重活,吃剩饭,穿破衣。
不久,就把老二分了出去,房子和地都让哥嫂霸占了,把老二赶到半间场园里去住。
中华经典民间故事文字版【五篇】

【导语】民间故事是从古⾄今⼀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和事。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华经典民间故事⽂字版【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华经典民间故事⽂字版 从前没有伞,出门⾏路不便当,碰到毒太阳,晒得要死;碰到⼤⾬,淋得像落汤鸡。
鲁班师娘看了,⼼⾥难过,对鲁班师说:“⼈⼈都说你⼿艺好,出门⼈⽇晒⾬淋的,你不能想个法⼦吗?” 鲁班师答应想办法,师徒们⼀合计,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脚亭,⼗⾥⼀个亭⼦。
亭⼦造好了,请鲁班师娘来看,鲁班说:“这法⼦不错吧,⼜遮太阳,⼜好躲⾬。
” 鲁班师娘看了摇摇头:“歇歇脚是不错,出门的⼈不能⽼登在亭⼦⾥不⾛啊!” 本来,鲁班师⼀团⾼兴,听这么⼀说,倒没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难不成要⼀步⼆个亭⼦吗?” “⼀步⼀个亭⼦!”鲁班师娘⼀听,倒真有好主意了,她⼀点也不⽣⽓:“好,我去试试看。
” 鲁班师娘⼜仔细看看亭⼦,回到家⾥,⽤⽵⼦做⾻架,扎成个⼩亭⼦样⼦,再糊上油纸。
这东西轻轻巧巧的,架⼦⼜是活的,要⽤就撑开来,不⽤就收起来,这就是伞,做好了,鲁班师娘撑着伞⾛到鲁班师⾯前:“你看。
这不是⼀步⼀个亭⼦吗!” 鲁班⼀看,⼜惊⼜喜,连说:“佩服,佩服!” ⼈从此就有了伞了。
直到现在,伞的花样多了,但撑开来,还是像个⼩⼩的亭⼦。
【篇⼆】中华经典民间故事⽂字版 清末年间,滕县有个名叫姚诗志的县令。
他清正廉明,爱民如⼦。
这位县令很有学问,写得⼀⼿好字。
据说他是坐着⼆把⼿来滕县上任的。
车⼦除了少量⾏李⾐物外,全是书籍和字帖什么的。
滕县南门⾥有家卖粥的⼩市民,⼀天,五更头,两⼝⼦抬着粥缸⼦、碗架去摆摊⼉卖粥。
不巧,被⼀块⼤⽯头绊倒,摔烂了粥缸⼦和卖粥⽤的碗。
⼩本营⽣,这⼀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就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天早晨,县令姚诗志,出了公馆,准备到南门城外游逛,正好碰上卖粥的两⼝⼦在痛哭。
他看了看泼得满地的粥和碎缸,⼜问了问卖粥的家境,就对卖粥的两⼝⼦说:“这样办吧,你俩把这块⽯头抬到衙门⾥去,⽼爷我要审问这块⽯头,叫他赔你的粥缸⼦。
民间故事精选文字版五篇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学中的重要门类之⼀。
从⼴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形式的⼝头⽂学作品。
下⾯是⽆忧考分享的民间故事精选⽂字版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民间故事精选⽂字版 泰⼭上有个舍⾝崖,关于其名称的来源,各有其说,不过在民间却流传着这样⼀个故事。
⼭脚下⼀户⼈家爷俩相依为命,⽗⼦都⽼实本分,朴实厚道,为⼈善良,只是后⽣的脾⽓很倔强。
因为家境贫寒,后⽣⼀直未娶。
这⼀年,年关将⾄,爷俩赶赴集市办点年货,忽见前⾯⼈群簇围,但闻唏嘘怜叹之声。
⽗⼦俩过去⼀瞧,只见⼀个长相清秀的姑娘眼⾓挂泪跪在地上,⾯前“卖⾝葬母”⼏字赫然⼊⽬。
寒冬腊⽉,⾐衫单薄的姑娘冻的瑟瑟发抖。
看到此情形,爷俩顿⽣怜悯之⼼,想家中亲⼈离去之时,⾃⾝⼀贫如洗,在好⼼⼈的相助才得以安葬。
于是,爷俩拿出仅有的微薄积蓄,放在姑娘⾯前转⾝就⾛,姑娘起⾝追寻爷俩,⼈群熙熙,俩⼈已不见了踪影。
好在有⼈认识爷俩,告诉了姑娘,姑娘铭记在⼼,回家葬母去了。
⼀⽇,在村⼈的引领下,姑娘寻上门来谢恩,欲兑现卖⾝之约,爷俩不肯答应。
村中长辈者闻之前后,慨然做媒,撮合佳缘,后⽣与姑娘遂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当年年景不好,村⼈多有结伴异乡做⼯,后⽣亦随前往。
⼀年的光景过的也快,⼜到寒冬,⼤爷的腿受过风寒,今年好似更重了,媳妇看在眼⾥,⾃⼰先把被窝暖了再让公公去睡,公公不胜感激。
不料,村⼈⼼术不正者由此传谣,说媳妇不守妇道云云,风⾔风语很快就传开了。
不久,谣⾔也传到了后⽣那⾥,后⽣忍受不了如此污名之辱,不问青红皂⽩就决意休妻。
这⼀⽇,先回来的⼈告诉说后⽣明⽇就到,并暗暗告诉⼤爷⼉⼦欲休妻之事,媳妇也细细听到了。
良缘途上现坎折,乌云遮⽇风⾬来。
公公好⽣愁苦,想那⼉⼦如此⽆福受这姻缘,想到伤⼼处,啜泣哽咽。
媳妇这⾥,陡增磨难,何去何从,两全之策难有,思量前后,主意定下。
媳妇劝慰公公不必如此难过,并告诉公公,明天丈夫到家,告诉他若相信媳妇是清⽩的,就在⽇落之前到某崖那⾥来找。
民间小故事短篇文字版【5篇】

民间小故事短篇文字版【5篇】【篇1】民间小故事短篇文字版“耕读世家,勤俭立业”,在位于崆峒岛和芝罘岛之间的扁担岛上,春节人们很喜欢张贴这样的对联。
据说,这背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每年七夕之夜,牛郎都用一条扁担,挑着一双儿女,来到天河畔与织女相会,这种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痴情男女,在七月初七之夜,仰望星空,为他俩祝福。
太白金星知道后,驾云前去考察,在乡间草房,见老实巴交的牛郎,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不易,很是同情,便让牛郎到天宫学府读书深造,待取得文凭,安排工作,将他和孩子,调到天宫和织女团圆。
牛郎到学堂后,看见学友你邀我请,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初时很不习惯。
久之,心生羡慕,渐渐起了花心,对那条随身携带的扁担也越看越不顺眼:“比比人家,看看自己,咱以前过的那叫什么日子!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等我金榜题名,戴上乌纱帽后,金钱有了,地位有了,天上仙女可着我娶,织女也该休了,这扁担还有啥用……”他随手把那条扁担扔出窗外。
于是,伴他十余年的扁担,忽悠悠直落在崆峒岛和芝罘岛中间,派上新用场,担起了这两座岛屿。
牛郎丢了扁担后,这年的七月初七,他自然没有挑着一双儿女,到鹊桥上与织女相会。
牛郎毕竟年岁大了,读书实在不行。
但是,一辈子做个牛倌,他又于心不甘。
为过一把官瘾,他把书撕了,折叠成一个精致纸制的乌纱帽。
又找来剪子,用硬纸板剪成两根长长的乌纱帽翎子,插在帽子两侧,戴在头上,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太白金星得知牛郎当年七月初七之夜未按期赴约,织女悲痛欲绝的信息,便来找牛郎责问。
正巧,看见牛郎头戴纸制乌纱帽子,踱着方步,口中还念念有词:“当官好,当官好,天上仙女任我挑……”他怒不可遏,上前狠狠地扇了牛郎一巴掌,打落了乌纱帽左边那根翎子。
只见那官翎飘飘悠悠地往下掉,落进大海,刚好与牛郎的扁担叠在一起,成了一座扁担状的岛屿。
后来,扁担岛上人家春节张贴对联,多用“耕读世家,勤俭立业”,就是告诫子孙读书识字,考取了功名,也不要忘了耕种人家的本分。
民间小故事短篇文字版【5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分享的民间⼩故事短篇⽂字版【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民间⼩故事短篇⽂字版 “耕读世家,勤俭⽴业”,在位于崆峒岛和芝罘岛之间的扁担岛上,春节⼈们很喜欢张贴这样的对联。
据说,这背后有⼀个美丽的传说。
每年七⼣之夜,⽜郎都⽤⼀条扁担,挑着⼀双⼉⼥,来到天河畔与织⼥相会,这种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数痴情男⼥,在七⽉初七之夜,仰望星空,为他俩祝福。
太⽩⾦星知道后,驾云前去考察,在乡间草房,见⽼实巴交的⽜郎,拉扯着两个孩⼦⽣活,⼗分不易,很是同情,便让⽜郎到天宫学府读书深造,待取得⽂凭,安排⼯作,将他和孩⼦,调到天宫和织⼥团圆。
⽜郎到学堂后,看见学友你邀我请,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初时很不习惯。
久之,⼼⽣羡慕,渐渐起了花⼼,对那条随⾝携带的扁担也越看越不顺眼:“⽐⽐⼈家,看看⾃⼰,咱以前过的那叫什么⽇⼦!不是说书中⾃有黄⾦屋,书中⾃有颜如⽟吗?等我⾦榜题名,戴上乌纱帽后,⾦钱有了,地位有了,天上仙⼥可着我娶,织⼥也该休了,这扁担还有啥⽤……”他随⼿把那条扁担扔出窗外。
于是,伴他⼗余年的扁担,忽悠悠直落在崆峒岛和芝罘岛中间,派上新⽤场,担起了这两座岛屿。
⽜郎丢了扁担后,这年的七⽉初七,他⾃然没有挑着⼀双⼉⼥,到鹊桥上与织⼥相会。
⽜郎毕竟年岁⼤了,读书实在不⾏。
但是,⼀辈⼦做个⽜倌,他⼜于⼼不⽢。
为过⼀把官瘾,他把书撕了,折叠成⼀个精致纸制的乌纱帽。
⼜找来剪⼦,⽤硬纸板剪成两根长长的乌纱帽翎⼦,插在帽⼦两侧,戴在头上,对着镜⼦,⾃我欣赏。
太⽩⾦星得知⽜郎当年七⽉初七之夜未按期赴约,织⼥悲痛欲绝的信息,便来找⽜郎责问。
正巧,看见⽜郎头戴纸制乌纱帽⼦,踱着⽅步,⼝中还念念有词:“当官好,当官好,天上仙⼥任我挑……”他怒不可遏,上前狠狠地扇了⽜郎⼀巴掌,打落了乌纱帽左边那根翎⼦。
只见那官翎飘飘悠悠地往下掉,落进⼤海,刚好与⽜郎的扁担叠在⼀起,成了⼀座扁担状的岛屿。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文字版【精选汇编】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文字版【篇一】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仙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仙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这种为了乡亲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便封后羿为天将,于中秋佳节日使二人重逢团圆。
从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文字版【篇二】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名叫夸父的人。
他力气非常大,一只手就能拔起一棵大树;抬脚走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民间故事文字版分享
【放羊娃与牡丹花】
有一天,太阳偏西了,放羊娃赶着羊群回家。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上丢着一枝碗口大的粉红色的牡丹花,那花儿又嫩又俊。
一会儿,那花儿开得又大又俊,放羊娃把花儿拾了起来,插在自己的破毡帽上,带回家了。
到了山洞边,放羊娃连忙在洞门口挖了个小坑,把牡丹花栽了下去,还浇了点清水。
有了牡丹花作伴,他觉得自己再不是那么孤单,这一夜,放羊娃睡得又香又甜。
第二天早晨起来,放羊娃先跑去看牡丹。
花儿开得比昨天还大,美丽极了。
他又给牡丹浇了两碗清水,便赶着羊群放牧去了。
晚上,放羊娃回到洞里,洞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炕上铺着新毡,一头放着新被子、新褥子和花枕头,另一头是两个大红木箱子,铜扣、铜环,亮闪闪的。
炕当中还放了一个小炕桌,炕桌上面放着两碟菜,三大碗扯面条,还有一双筷子,那碗面还冒着热气哩。
他心想:这样好铺盖、好吃喝也许是谁可怜我,给我准备下的吧。
于是,他美美地吃了一顿。
晚上,生平第一次在炕上睡了个舒服觉。
第二天早上,他照样给牡丹花浇了两碗清水,就去放羊了。
晌午回家一看,不知是谁又给他把饭做好了。
晚上,他下决心,要在明天弄个清楚。
天麻麻亮放羊娃赶着羊群走了。
可是走不多远,便丢下羊群,一个人回来,蹲在洞门口一个大石头背后,偷偷地朝洞门口望着。
忽然,门口的那朵牡丹花动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姑娘。
那姑娘又是扫地,又是做饭,一会儿,就全做好了。
放羊娃上前喊道:"阿姐!这两天是你给我做饭哩!"那姑娘就向放羊娃说了实话:"我不是人,也不是花,我是月宫里的仙女。
"那姑娘慢慢地说:"我在天上看见你日子过得难肠得很,想下来给你帮忙,我认可不当神仙,也要变成一朵牡丹,来帮你。
"
从此以后,小两口就过起好日子来了。
【屙金子的石牛】
从前,四川的西部有个叫作蜀国的国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是富庶。
离它不远的秦国早就对这块富饶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划归自己所有。
可是通往蜀国的道路非常险峻,有陡峭的悬崖绝壁和万丈深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去就会摔个粉身碎骨,进军的路线无法畅通,任凭秦国虎视眈眈,可一时也无可奈何。
蜀国的国君生性贪婪,总是大肆搜刮民间财富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的贪欲,有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秦国的国王秦惠王从派去探听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觉得有机可乘。
苦苦思索了很久以后,秦惠王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头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放了好多金银绸缎,放出消息说这头石牛会屙金子。
蜀国的探子把关于这头屙金子的名牛的奇闻告诉了蜀王,蜀王听了羡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这么一头石牛,天天给我屙金子,那该有多好啊!正在这时候,秦国的使者来了,他向蜀王说,秦惠王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诚意,决定把会屙金子的石牛送给蜀王。
蜀王大喜过望,他听使者说石牛的身形巨大,要从秦国运到蜀国来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证说:"这个不成问题,贵国国君既然肯把石牛迭给我,我哪里有不想办法把它运到我国来的道理呢,就请你们的国君放心好了。
"
蜀王也不顾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在国内征调了大量民工,把悬崖挖开了,把深谷也填平了,为了能让石牛顺利到达,把通向蜀国的险径都修成了平坦大道。
然后他派了五个大力士到秦国去迎接石牛。
贪心的蜀王哪里料得到,秦惠王早已派遣军队悄悄跟在石牛后面,随着石牛蜂拥而入,一举灭掉了蜀国。
蜀王为贪一点小便宜反而吃了大亏,失掉了整个国家,被天下人耻笑。
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以免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而利令智昏,损害了整体的利益。
【夸父追日】
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名叫夸父的人。
他力气非常大,一只手就能拔起一棵大树;抬脚走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
那个时候,人们住在树林里,穿树皮,吃野果,生活非常艰难。
每到冬天的夜晚,人们又冷又饿,因此大家都害怕黑夜,希望太阳在白天能停留得长一些。
善良的夸父决定追上太阳,请它在白天多停留一会儿。
夸父站在山顶上,当太阳出现的时候,就大声喊道:"太阳,你能不能慢点儿走,让白天更长一些呢?"太阳没有回答,,息急忙忙地走了。
第二天,夸父又来到山顶上,对着刚升起的太阳喊:"太阳,你能不能慢点儿走,给人们多一些阳光和温暖呢?"太阳仍然没有
理睬他。
夸父急忙拿起手杖,追了上去。
他发誓要捉住太阳,不让它落山。
太阳爬上了山顶,夸父就追上山顶。
太阳落到峡谷,夸父就追到峡谷。
夸父跑过无数座大山,跨过无数条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阳有点害怕了,跑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
夸父追啊追啊,跑啊跑啊,大阳这个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烟了,他越来越渴,越来越累,快要倒下去了。
于是,夸父就跑到黄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咕咚咕咚,很快就把黄河水喝干了。
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水边,咕咚咕咚,一口气把渭水喝光了。
夸父继续追赶太阳。
但是他实在太累太渴了,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夸父死后,他的高大身躯变成了山脉,头发变成了树木,血液变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