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试题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2024年对口升学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新职业教育研究院2024年山西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3.考生须按规定正确涂卡,否则后果自负.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浓酣.(h ān ) 木讷.(nà) 佯.装(yáng) 着.恼(zháo) B.青蒿.(h āo ) 谙.习(ān ) 垂涎.(xián) 卑鄙.(b ǐ)C.衍.生(y ǎn ) 咆.哮(páo)粗犷.(kuàng) 挑衅.(xìn) D.呼啸.(xiào) 埋.怨(mái) 誊.写(téng) 踱.步(duo ó)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请帖 张皇 苛刻 运筹帷幄B.相悖 草窠 安谧 晶莹剔透C.寒碜 分辩 惊愕 狼籍满地D.妩媚 竞相 孤僻 沧海一粟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你我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在红尘中彼此守望.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学生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题的做题,没有人关注教室外的事情.C.你别看他衣冠楚楚,一本正经....,其实一肚子坏水,贪污受贿,鱼肉百姓,什么坏事他都敢做.D.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今天的教研会上,王主任要求参会人员要认真领会和学习会议精神。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是否勤奋。
C.导致青少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偏爱高糖饮料、吃油炸食品过多造成的.D.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书应该精读?还是该泛读?这需要根据我们阅读的目的来确定。
中等职校语文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窥视(kuī)沉默(mò)谨慎(jǐn)B. 沉默(mò)谨慎(jǐn)窥视(kuī)精湛(zhǎn)C. 沉默(mó)谨慎(jǐn)窥视(kuī)精湛(zhǎn)D. 沉默(mó)谨慎(jǐn)窥视(kuí)精湛(zhàn)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前赴后继(jì)遥不可及(jí)惊心动魄(pò)B. 前赴后继(jì)遥不可及(jǐ)惊心动魄(pò)C. 前赴后继(jǐ)遥不可及(jí)惊心动魄(pō)D. 前赴后继(jǐ)遥不可及(jǐ)惊心动魄(pō)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工厂每年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好,数量多。
B. 这个工厂生产的电视机,不仅质量好,而且数量多。
C. 这个工厂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好,不仅数量多。
D. 这个工厂每年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好,数量不仅多。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写了许多文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改为:他写的文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B. 原句:她的歌声优美动人,使听众陶醉其中。
改为:她的歌声优美,使听众陶醉其中。
C. 原句:这个方案需要我们共同商讨。
改为:这个方案需要我们商讨。
D. 原句: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成就。
改为:他年纪虽小,但是很有成就。
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妈妈的味道张晓风那一年,我六岁,父亲在昆明,我在重庆。
母亲带着我,还有我的弟弟妹妹,寄居在乡下外祖母家里。
每天早晨,母亲都会把我叫醒:“起来,起来,洗洗脸,喝点水,吃点东西,我带你去镇上赶集。
”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母亲也总是最后一个睡觉。
那是一个热闹的集市,赶集的人很多,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的弟弟,都穿得很破旧,然而我的母亲,却总是最美丽。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青荇.(xìng)缂.丝(kè)残羹冷炙.(zhì)金蜣.(qiāng)B.袅娜.(nuó)瘐.(yǔ)毙啁啾.(jiū)黯黮.(dǎn)C.眼翳.(yì)狐肷.(qiǎn)衙役.(yì)茗.(míng)烟D.攻讦.(jié)嘉猷.(yóu)煊.(xuàn)赫炽.(zhì)热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殓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B.适应风土,因地治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C.先生没后,此两种伟大文化在中国之寄象已亡矣!D.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那就是充满神奇传说的神女峰了。
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间或一轮”中“间”的读音和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先查“门”部,然后在“四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jiàn,意义为“偶尔”。
B.先查“、”部,然后在“七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jiān,意义为“时间”。
C.先查“门”部,然后在“七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jiàn,,意义为“时间”。
D.先查“、”部,然后在“九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jiān,意义为“偶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昨天的半决赛中,古巴队和秘鲁队以3:1和2:1分别战胜韩国队和捷克队。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拿到新书时,我们应该先看序言和目录,了解作者写书的意图、书的大致内容等,然后逐章细读。
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共4份)

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试卷Ⅰ(共6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奇葩(pā) 媲美(bì)祛除(q )休戚与共(qì)B.围绕(rào) 关卡(qiǎ)琴弦(xián)鬼鬼祟祟(suì)C.倔强(jué)泥淖(zhào)烙印(luò)强词夺理(qiǎng)D.埋怨(mái)喟然(kuì)蹒跚(pán)翘首远望(qiáo)答案:B【解析】A项中“媲”应读作“pì”,“戚”应读作“qī”。
C“淖”应读作“nào”,“烙”应读作“lào”。
D项“埋”应读作“m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碜报歉化妆受益非浅B.震憾拆封泄露怡笑大方C.申辩嘉奖既然集思广益D.妨碍松驰丰采名副其实答案:C【解析】A项“报”应为“抱”,“非”应为“匪”。
B项“憾”应为“撼”,“怡”应为“贻”。
D项“弛”应为“弛”,“丰”应为“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孙超重新回到陈教练麾下,两人破镜重圆,开始系统备战比赛。
B.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
C.连日来,华北持续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广大干部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恢复美丽家园。
D.中国男篮对阵德国队表现差强人意,这也不都是教练组的过错,应该公平看待。
答案:B【解析】A项“破镜重圆”只能用在夫妻之间。
C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贬义词。
D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对孩子们加以引导,网络热词不仅不会影响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还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2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贡.品/口供.膝.盖/油漆.济.南/人才济济.B.船舶./停泊.灯芯./花蕊.鞭炮./如法炮.制C.掰.开/分辨.裁.缝/栽.种艾.草/自怨自艾.D.鼻.孔/卑鄙.啤.酒/脾.胃吭.声/引吭.高歌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票券抱负炽热闲情逸致B.寒暄枢扭赝品唉声叹气C.竞争睿智枯燥流言非语D.端详通牒迁徙入不付出3.下列选项是四则“寻物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哪位同学错拿了放在体育馆储物柜的黑色羽毛球拍,恳请高抬贵手交还,感激不尽。
B.昨日鄙人在电教室遗失一个灰色单挎肩包,如有知其下落者,请速联系,定重谢。
C.本人上周在学校南苑食堂不慎丢失学生卡一张,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本人昨日于图书馆阅览室丢失《人间草木》一书、期盼拾到着璧还此书,感激涕零。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在民间广为________,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高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尽(jīng jīng lì lìn)B.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C.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D.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B. 这本书不仅对我有帮助,也对同学们有帮助。
C. 我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对我帮助更大。
D. 我对他的帮助很大,他也对我的帮助很大。
3.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舞蹈跳得非常优美。
C. 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D. 他的作文写得非常生动,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动听。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思维像闪电一样敏捷。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一举两得C. 一帆风顺D. 一马当先6. 下列句子中,使用“不仅……而且……”连接的两个分句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B. 他学习成绩好,不仅工作能力强。
C. 他工作能力强,不仅学习成绩好。
D. 他不仅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也好。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花朵笑得更加灿烂。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月亮悄悄爬上了天空。
D.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他工作认真,生活节俭,为人诚实。
C. 他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优秀。
D. 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洪亮,如雷贯耳。
2022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语文(试卷1)

2022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语文(试卷1) 《2022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语文(试卷1)》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B. 狡黠(xiá)C. 亘古(gèng)D. 炽热(zhì)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要诀亵渎鸠占雀巢B. 端详萧索走投无路C. 端祥聒噪断章取意D. 贸然糟塌相得益彰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演讲____,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②这部小说的情节____,吸引了众多读者。
③在困难面前,我们要____,不能退缩。
A. 精彩绝伦跌宕起伏勇往直前B. 美轮美奂此起彼伏前仆后继C. 无与伦比连绵不断奋不顾身D. 妙语连珠源源不断昂首阔步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哎呀。
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
”B.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
D. 我最喜欢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B. 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C.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D. 古代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7.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中等职业学校高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蹉跎岁月殚精竭虑腹背受敌B. 雕梁画栋漫不经心胸有成竹C. 贻笑大方豁然开朗纸醉金迷D. 草菅人命振聋发聩疾风骤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学校决定增加图书室藏书数量。
B.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努力。
C. 经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D. 由于天气原因,原计划上午进行的比赛推迟到下午进行。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他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周杰伦的歌曲,如《青花瓷》、《夜曲》等。
C. 小明说他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这三种运动他都很擅长。
D. 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乐于助人,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是()A. 书香四溢B. 鸡鸣狗吠C. 风和日丽D. 绿意盎然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们的笑声像春风拂过,让人心情愉悦。
B.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插天一柱。
C. 她的眼睛犹如黑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我的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默写,错一字不得分。
① ,,,。
(《滕王阁序》王勃)② ,,,。
(《出塞》王昌龄)③ ,,,。
(《春望》杜甫)④ ,,,。
(《登鹳雀楼》王之涣)7. 下列词语中,选出与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浪)A. 波涛汹涌B. 激流勇进C. 一帆风顺D. 稳如泰山(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风)A. 春暖花开B. 春意盎然C. 春回大地D. 春色满园8. 下列句子中,选出与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 分)1、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游目骋.怀(chěng)B.宁谧.(mì)C.眉黛.(dài)D.缥缈.(měng)2、下列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1)“……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___________ 地问。
(2)热腾腾香喷喷的荞麦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刻围着这碗面,___________ 地吃了起来。
(3)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些___________ 。
(4)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___________ 地将桌上那块“预约席”的牌子藏了起来。
A.①怯生生②头碰头③心神不安④若无其事B.①怯生生②头碰头③心神不安④若无其事C.①小心翼翼②兴高采烈③六神无主④煞有介事D.①小心翼翼②兴高采烈③心神不定④煞有介事3、对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1)“……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2)“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荞麦面三碗……”A.(1)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2)断断续续,不知怎样说才好,拿不定主意。
B.(1)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表现了一家人正处于困境中的心情;(2)继继续续不连贯的语气反映出老板娘见到母子三人时激动的心情。
C.(1)(2)都表示语气的不连贯。
D.(1)表示语言继续续续;(2)表示语意的省略。
4、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其中加点字的意思是()A.叹气 B.赞成 C.比较 D.不要6、选出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分析不正确( ) A.“怅”的原意是失意,这里含有思绪万千百感交集的意思。
B.“谁主沉浮”可理解为:到底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C.前句通过对大自然的发问,表现了诗人作为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
D.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巧妙回答,即我们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之月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7、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浪遏飞舟(è)峥嵘(zhēng)沁园春(xīn)寥廓(liáo)B.百舸争流(gě)摇曳(yè)惆怅(chóu)彷徨(páng)C.颓圮(jǐ)挥斥方遒(qiú)明澈(chè)嬉游(xī)D.跃动(yào)瞳孔(tóng)驯服(xùn)混浊(hùn)8、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B.居则曰闲居C.如或知尔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③非曰能.之,愿学焉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10.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与“夫子何哂由也”中的“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1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可使足.民…”其中加点字的意思是()A.可以B.治理C.足够D.使……富足13.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
”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4.下面对于孔子和曾皙的对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B.孔子提问曾皙时,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这些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显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C.曾皙的答辞不同一般,他用非常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表现出他高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地方。
D.曾皙的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
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构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15.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
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
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
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二、阅读:(每题2分,共10分)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甲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迷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这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
“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哝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我也得了我兄弟的施舍。
(俄屠格涅夫《乞丐》)乙我走过繁华的闹市,四通八达的人行天桥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并不十分衰老的女乞占去了大半边人行道。
她的头埋在两膝之间。
身边放着一帧相片,是一个穿军装的男人头像,只是四边打着墨框。
地上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着:自幼眼盲,父母双亡。
戍守边关,丈夫阵亡……读着,读着,我的心紧紧地向她倾斜了。
“过路君子,抬手一帮。
”我想做一回“君子”,可囊中羞涩,只摸出了一个五分硬币,丢进她身前的杯中。
她听到声音,向我磕了一个头,嘴里喃喃地说了些话,大概是“祝你发财”之类吧。
我并不理会这些话,照样走我的路。
忽然听到一声金属的撞击声,一回头,正看见那位盲女瞄准离她一尺远的硬币,用手撮起,然后准确无误地投入杯中。
我呆住了。
我感到悲哀,为自己,为照片上的军人,更为那位戴墨镜的妇女。
我头也不回地走开了,但我的希望却留在了她身边。
我等待着……(《乞丐》)16.甲、乙两文的体裁是()。
A.甲文是写人的散文,而乙文是小小说。
B.甲文是小小说,而乙文是散文。
C.甲文和乙文都属于写人的散文。
D.甲文和乙文都是小说。
17.甲乙两文都写乞丐,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两文使用了()A.甲文:外貌、动作、语言;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和环境。
B.甲文:外貌、动作、语言和环境;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
C.甲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乙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
D.相同的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
18.甲乙两文都写了乞丐乞讨,但两人乞讨的内容却不相同,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只是金钱。
B.“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与施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只是金钱。
C.“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施舍;“女乞”向路人乞讨的是金钱。
D.“乞丐”向路人乞讨的是兄弟般的尊重与施舍;而“女乞”向路人乞讨的却是欺骗与金钱。
19.甲文中“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的句式及其含义是()。
A.感叹句,揭示“乞丐”值得同情的根源是因为他年老、多病和贫穷。
B.感叹句,揭示沙皇反动统治势力是造成“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社会根源。
C.陈述句,陈述值得同情的“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下场和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沙皇反动统治势力。
D.陈述句,揭示沙皇反动统治势力是造成“乞丐”年老多病和贫穷的社会根源。
20.乙文“我感到……妇女”一句的修辞手法及其含义是()。
A.排比,“为自己悲哀”是因为轻信了表面,未看到实质;“为军人悲哀”是因为他被当做骗人的幌子;“为那个妇人悲哀”是因为她有能力去赚取合法收入却不劳而获。
B.对比,我的同情心和军人的无私奉献都与那个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赚取合法收入却不劳而获、骗取他人同情和施舍的“女乞”相比。
C.排比,我的同情心和军人的无私奉献都被那个不劳而获骗取他人的同情和施舍的“女乞”所利用,因而“悲哀”。
D.对比,将无私奉献的军人和那个不劳而获骗取同情与施舍的“女乞”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女乞”灵魂的肮脏。
三、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并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2 分,共 10分)21、“我很重要”强调的是突出个性。
“我不重要”强调的是个体服从集体,两者角度不同,并不矛盾。
()22、孟子倡导“保民而王”,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述而》。
()24“以吾一日长乎尔,勿无以也”句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的意思。
()25、“夫子哂之”“哂”的意思是笑。
()四、作文(65分)请以“诚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语言流畅③要积极向上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