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附答案《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

(4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2)《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小题4】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已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乙文通过赞美,说明爱莲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1)我只(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小题3】(1)赞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莲,花之君子者也【小题4】B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

一、《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1.(4分)(1)鸿: 大(2)劳:使……劳累(3)蕃:多(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陋室铭爱莲说》译文-字词解释(含习题)

《陋室铭爱莲说》译文-字词解释(含习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惟:同介词“以”,起强调原因的作用。

德馨(xīn):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乱耳:使听力紊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没有嘈杂的音乐使听力紊乱,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清涟: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古今异义:(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真题二:《陋室铭》《爱莲说》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真题二:《陋室铭》《爱莲说》

《陋室铭》——刘禹锡[唐]一、精要笔记:(1)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形容其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类比衬托。

山、水----陋室诸葛庐、子云亭----陋室二、解释下列词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沿。

2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3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6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三、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参考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四、默写填空:.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⑤《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答案: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4、孔子云:何陋之有?5孔子云:何陋之有?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阅读:读原文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新编《陋室铭》《爱莲说》课内与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检测(含答案译文)

新编《陋室铭》《爱莲说》课内与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检测(含答案译文)

《陋室铭》《爱莲说》课内与课内外比较阅读专项练习检测陋室铭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可以调.素琴( ) (2)无案牍.之劳形(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善作者小档案。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七下】班级:姓名:1、《陋室铭》刘禹锡①、《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2、《爱莲说》周敦颐①、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全文的中心句,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空白打印版:1、《陋室铭》刘禹锡①、《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③、《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④、《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⑤、《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⑥、《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2、《爱莲说》周敦颐①、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②、全文的中心句,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是:③、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记与欧公言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

”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

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
德馨()淤()泥洗濯()清涟()
隐逸()亵()玩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
5.渔人甚异之。

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
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1)名:(2)灵:
(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3分)
(1)(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

(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5分)
①妖:②益:③植:
④鲜: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2、衣冠()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4、徒见金()
2、选出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22.《陋室铭》《爱莲说》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淤濯涟逸鲜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唐代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谥号
7、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
(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
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

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

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

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

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