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慢性咳嗽75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75例临床分析
华 报 道 , 性 咳 嗽 患 儿 中 肺 炎 支 原 体 阳性 率 明 显 高 于 急 性 慢
③根据病史和体检提供 的诊断线索选 择相 应的辅助 检查 , 包
括 耳 鼻 喉 科 检 查 、 部 x线 检 查 、 炎 支 原 体 、 原 体 抗 体 检 胸 肺 衣
测 、P P D实 验 、 功 能 测定 、 液 嗜 酸 粒 细 胞 检 查 、 敏 原 检 测 肺 痰 过 等 , 要 时进 行 气 管镜 检 查 、 管 2 H 值 测 定 或 诊 断性 治 必 食 4hp 疗 , 逐 步 评 估 。在 明 确 诊 断 后 给 予 相 应 治 疗 , 根 据 治 疗 效 并 并 果再 次 评估 诊 治 方案 。各 种 疾 病 的诊 断 标 准 及 治 疗 方 法 参 照
杨 苹 , 细晶 , 汪 刘洪全
( 北航天 医院 , 湖 湖北 孝感 4 2 0 ) 3 10
[ 要 ] 目的 探 讨 儿 童 慢 性 咳 嗽 的 病 因分 布 。 方 法 采 用 中 华 医学 会 儿 科 学 分会 呼 吸 学 组 制 定 的 《 童慢 性 摘 儿
咳嗽 诊 断 与 治 疗指 南》, 7 对 5例 慢 性 咳 嗽 患 儿进 行 程 序 式诊 断 。 结 果 7 5例 患 儿 , 吸 道 感 染 后 咳 嗽 3 呼 3例 ( 4 ) 4% , 上 气 道 咳嗽 综合 征 2 3例 ( 1 ) 咳嗽 变异 性 哮 喘 1 3% , 2例 ( 6 ) 其 他 原 因如 先 天 性 呼 吸 系统 发 育 异 常 、 1% , 气道 异 物 、 胃 食 管反 流 、 酸 粒 细 胞 性 支 气 管 炎 等 7例 ( % ) 嗜 9 。结 论 小 儿慢 性 咳 嗽 病 因复 杂 , 诊 率 高 , 床 医 生 要 根 据 年 龄 特 误 临 点 、 史 询 问 、 格 检 查 、 宜 的辅 助 检 查 等达 到确 诊 , 病 体 适 采取 针 对性 的 治 疗 。

儿童慢性咳嗽88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88例临床分析

杂, 涉及面广 , 诚 如古人 《 素 问 ・咳症 》 云: 五脏六 腑 , 皆令 人
咳 。非 独 肺 也 。 ” 的经 典 论 述 。慢 性 咳嗽 若 不 能 及 时 确 诊 , 将
延误治疗 , 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痛苦。现本 文总结了 2 0 0 8年 1 月 一 2 0 1 1 年 1月我院儿科 门诊及 住 院部诊治 的 8 8例 慢性 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病 因进行 回顾性分析 。
在着对抗 生素 , 激素及 中枢镇咳药物的运用 等诸 多问题 。
本 组 病 例 中可 以看 出 第 一 , 呼 吸 道 感 染 及 反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占慢 性 咳 嗽 的 重要 原 因 。其 中反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是 小 婴 儿 慢 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 特征为感染反复发生 , 在 1 次 感 染 的恢 复
疗, 抗生素非 主要选用药物 , 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弊大于利 。结核感染需警惕。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 的临床症状 , 也 是基层儿科 医师 时 常面临 的棘手 问题之一 , 据文献 报道 以咳嗽为就诊 原 因约 占 儿科 门诊病人 的 9 0 %, 由于 咳嗽作 为一个症 状表 现 , 病 因复
7 5 0
临床肺科 杂 志
2 0 1 3年 4月 第 1 8 卷 第 4期
儿 童慢 性 咳嗽 8 8例 临 床 分 析
曹丽
【 摘要 】 目的 探讨/ b) L 慢性咳嗽的病 因、 临床特点及诊 治经验。方法 通过详细 的病史 询问 、 体格检 查 、 相关辅助 检查
儿 童 慢 性 咳 嗽 应 针 对 病 因 治
通常是感染导致气道损 伤及免疫 病理变 化 , 激 发神经 源性疾
存在 , 2 0 0 8年 中华 医学 会 儿 科 分 会 呼 吸组 制 定 了我 国 第 一 部

鼻后滴流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鼻后滴流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8& 例
中 慢 性 鼻 窦 炎 9! 例 ( :%;# < ) , 慢 性 鼻 炎 !$ 例 ( !=;: < ) , 变 应 性 鼻 炎 #9 例 ( #=;# < ) ,急性腺样体炎 9 例 (:;: <) ,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 8$ 例 (&&;! < )咳嗽 症状消失, & 例 (##;& < )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
(7J’’- :,O:#!87A#9$7; [! ] 4,-(2P0+0 @Q,R0--,+(I, QF,F/,JS( T,3* ,-; F ’,*K(!
[ #$] QK,+H F@, 53C2,+ ?W, Q,/-0+ E@, 3* ,-; 7JPS3G*0I3
H3+0G */0,. 0+ GK/(+0G G(JHK: ,)*K2,, ’()*+,),- ./0’ ; )1+./(23, ,+. H,)*/(3)(’K,H3,- /3L-JN .0)3,)3 [E ]
理性咳嗽 # 例,支气管异物 # 例。
!$$< 年 : 月 至 !$$9 年 : 月 在 我 院门诊就诊,确诊为 3456 致慢性咳嗽患儿 9: 例。 年龄 ! = #< 岁;男 >: 例,女 >$ 例 。 均 以 慢 性 咳 嗽为主诉,连续咳嗽时间为 # = : 个月。所有病例 肺部均无阳性体征,胸部 ? 线检查正常。 #;!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咳嗽发生的时间、诱因、
4567 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特 点 ,而 不 表 现 出 典 型 的 鼻 > 鼻 窦 疾

6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析

6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析
根据各年龄咳嗽特点 、辅助检 查、治疗效果等力争得 到确切诊治 。
【 键 词 】 慢 性 咳 嗽 ;小 儿 ; 因 关 病
小儿 慢性咳 嗽是儿 科 门诊就诊 中非 常常见 的症 状 ,严重 影响儿 童 生长发 育及 生活质 量 ,临床 上通 常将 以咳 嗽为 唯一症 状或 主要症 状 , 时间超 过 3 ~8
法 , 将我 院近 2 收治 的 6 例慢 性咳 嗽患 儿 的诊 1 2 诊断方法 对选取 的病例详细询 问病 史,体格 现 年 8 . 治资料总结分析如 下。 检查 , 常规摄胸片 , 查外周血常规及嗜酸粒细胞, 并针 对不 同疾病选择如 下方法确诊:① E I A L S 法检测血清 肺炎支原体 I ②副 鼻窦瓦 氏位x g 线摄片和 ( C 检 或) T
点剌试验 ;⑨ 血清 I E测 定 。 g
13 诊断标准 .
3 讨论
慢 性 咳嗽 的病 因复 杂 ,通过病 史பைடு நூலகம்、体征 和胸部
13 1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①2 以内的小 x 摄片 作 出病 因诊 断有 时较 困难 ,同时 因症 状轻 .. 2 ] 岁 线 儿每年上 呼吸道感染 7 次, 下呼吸道感染 3 次;② 3 ~ 而 不 受家 长 重 视 , 因而 往往 得 不 到 及 时正 确 的 治 6 岁的小儿每年上 呼吸道感染6 , 次 下呼吸道感 染2 次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选择我 院 2 0 年 4月 ̄2 0 年 4月 06 08
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完整 的慢性咳嗽病例6 例 , 中男 8 其
周, 胸部x 检查无 明显异 常者称 为不 明原因 的慢 性 4 线 3例 ,女 2 5例 ,< 3岁 2 例 ,3 2 ~6岁 2 9例 ,>

小儿慢性咳嗽168例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168例分析

小 儿慢性咳嗽 18例分析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尚春 华
河南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河南 新乡4 30 500
【 摘要 】 目的: 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 因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 04年 1月- 07年 1 对20 20 2月在本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 1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 6 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 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 因为肺 炎支原体感染, 其次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鼻后滴流综合征、 咳嗽变异性哮喘。另外 胃食道 返流、 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异物、 肺结棱也均可导致慢性咳嗽。结论: 治慢性咳嗽患儿首先要根据不同病史特点行相应检查, 诊 查明病 因, 然后针对病 因
1病 例 报告 .
患者女性 ,0岁, 2 农民, 因停经 3 4周 , 2+ 腹部迅速胀大 2周, 阴道流水 5小时 , 20 7月 8日 1 2 于 09年 5:O急诊人 院 , 次 月经 20 末 08年 1 月 2 t 1 3E, 患者孕期经过顺利, 未定期作产前检查 , 2周自觉腹部迅速增大, 近 腹胀难 忍, 无头痛头 昏, 无腹痛, 无恶心呕吐, 20 7月 7日到外院彩超检查 于 09年 所见 : 儿孕 3 大小 , 指 数右 上 1. c 右 下 7O m, 胎 3周 羊水 0 9m, .e 左上 99 m, .c 左下 93m, .c 胎盘边缘见82 m×84m类胎盘回声包块, .e .c 超声提示: 晚 ① 孕单活胎头位; ②羊水过多; ③胎盘占位病变?查体 T6CP 6次/ R1 3" 9 分, 8 次/ 。P 459 p , 情况 良好 , 未见 异常 , 围 8e , 分 B 1./ ka一般 心肺 腹 0 r 官高 3e a 0m, 纵产试 , 头入 盆 , 规律 ,0 4 " 5 , 胎 宫缩 3 一 0/ 一 胎心 12次/ , 颈 管消 , 4 5 分 宫 官 口开 大 2m, 破 , 清 , c 胎膜 羊水 头先 露 S一2 骨 盆外 测 量正 常 , , 胎儿 估 重 20 20 , 院 B超 检查 B D .c 头位 、 水指数 右上 58m, 下 3 4 0± 5 g入 P 84 m, 羊 .e 右 . 2m, e 左上4 6m, .e 左下 3Om( .c 胎膜已破 )胎盘 Ⅱ级, , 胎盘上极边缘见 8 . 8mX .c e 7 6m向宫内突出物等 回声光团, 超声提示: ①晚孕单活胎头位 ; ② 胎盘肿瘤。化验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 IO孕 3 4 O GP 2+ WL A早产临产; 胎盘肿瘤 ; 羊水过多; 胎膜早破 , 人院待产观察, 产程进展顺利, 09年 7 于20 月 9日 0 :0自然 分娩 一 活女 婴 , 育 可 , 声差 、 lO 发 哭 皮肤 青 紫 、 理 吸 吸 道 清 分泌物后转儿科治疗 , 新生儿体重20 g 胎盘胎膜自然娩 出, 00 , 检查娩出完 整 , 盘大小 1c 胎 6m×1e x e 重 50 , 4r 4 m, 4 g脐带 附 着胎 盘 正央 , 胎 盘 边缘 a 在

鼻后滴流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鼻后滴流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参 考文献 :
[ ] I i R ,Ma i nJ 1 rn S w ds M.A a mcl i nscpo cl o nt i da ot rt o o a g i o

医学 :耳 鼻 喉 科 学分 册 , o5 2 ( ) 14 16 2o , 9 3 :6—6.
[ ] Zm em nB i e nF ,T r M。e a Idcd 9 i m r a ,S vr S al S l ma o t .n ue 1
t eoh ga r u i ae [] A e ,20 , 18 r sp aele xd es J. m JM d 00 0 o f l s (up 4 ) 2 S 10 . S p l a:16 - 3S [ ] P o bn B 2 l a m ii C,Vl nv A,Aaj iaoaC l r oE,e a. ah — u t Ap t 1 o
维普资讯

l ・ 2
临床儿 科杂 志 第 2 5卷第 1 20 期 07年 1 JCi eitV1 5N . Jn2 0 月 l nP d t o. o a .0 7 a 2 J
[ ] 李丽 ,王 宁宇 ,葛晓辉 . 8 鼻后滴漏 综合征 [] 国外 J.
( 1 :7 8 7 4 1) 3—4.
[] 刘秀云 ,江载芳 ,申昆玲 ,等. 7 4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 炎临床分 析 [] J.中华儿科 杂志 , 0 3 4 ( 1 : 3 — 20 , 11 ) 8 9
2o O 4,4 ( :10 0 . 2 2) 0 -16
[ ] Mo c H,F naa G 4 i r eA otn A,Sv aoi R oi rv j A A,e a. h t 1T e

儿童慢性咳嗽100例临床分析

儿童慢性咳嗽100例临床分析
浙 江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 1 0 0年 第 2 0卷 第 6期
Z e agJ C hj n I WM( o.0N . 00 i T V 12 o62 1 )
3 77
4 5岁 ; 病程 0 5~ . 3年 , 均 1 5年 。 两组 一 般 资料 平 .
具 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月 ~ 0 9年 l 20 0月儿科 门诊患儿 , 中男 5 其 4例 , 女 4 6例 ; 年龄 3个 月 一l 3岁 , 均 6 9 4 5 平 . 9± . 8岁 , 其
中 3个月 一1 1 岁 , 3岁 2 l例 ~ 8例 , 6岁 4 一 4例 , 一
征 /3 % , > 0 功能 活动改 善 ; 无效 : 痛 、 疼 压痛症 状 体征
减少 < 0 , 能活动 无 明显 改善 。 3% 功 3 2 临床 疗效 . 治疗 组 3 5例 中 , 显效 2 5例 , 有效 8 例, 无效 2例 , 总有效 率 9 .% ; 照组 3 43 对 5例 中, 效 显 9例 , 有效 1 , 4例 无效 1 2例 , 总有 效率 6 . % ; 5 7 两组疗 临安 3 2 13 1 1
部 软组织 疼 痛可 作鉴 别 。治疗 上 常用 非 甾体 激素或
止 痛药等 , 效果 不 理想 。 但 利百素凝胶 主 要成 分 是 七 叶皂苷 和水 杨酸 二 乙
两组 均 根据 痛 性 硬结 和局 部 肌 肉紧 张情 况 , 在 压痛 明显 的部位 , “ 即 激痛 点 ” 处进 行 手 法 按摩 和推
胺 。水杨 酸二 乙胺 可提 高血 浆 内促 肾上腺 皮质 激素 和皮 质 类 固 醇 的 浓 度 , 有 较 强 的镇 痛 和 抗 炎 作 具

小儿慢性咳嗽68例病因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68例病因分析
( 4 , 中 <1 6 ,~3 3 , - 6 5 , ~1 2 %)其 岁 例 1 岁 例 >3 岁 例 >6 2岁
2例 ; 诊 为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1 例 ( 1 % ) < 1 1 , 确 1 占 6 。 岁 例
年龄 1 ~3岁 8 , ~6岁 2例 ; 诊 为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j 例 >3 确 3
反 复 呼 吸 道感 染 与 婴 幼 儿 免 疫 功 能 差 、 和 维 生 素缺 乏 、 气 锌 空 污 染 以 及 居 住 环 境 不 良等 易感 因素 有 关 , 次 呼 吸 道感 染 均 每 可损伤气道黏膜 , 经 4 需 ~6周 才 能 修 复 , 道 高 反 应 性 可 持 气 续4 ~6周 , 咳 嗽 可 持 续 4 故 ~6周 , 反 复 感 染 则 咳 嗽 迁 延 不 如 愈 , d J 慢 性 咳 嗽 的常 见 原 因 。 本 组 占 1 % 。④ 咳 嗽 变 异 是 ,L 6
9例 (3 ) >3 1 % , ~6 5例 , ~ 1 岁 >6 2岁 4例 。 患 儿 一 年 四 季 均有 发 病 , 冬 季发 病 较 多 , 嗽 是 唯 一 症 状 , 间 最 短 1个 秋 咳 时 月 , 长 3a经 临 床 、 部 x 线 摄 片 、 声 心 动 图检 查 确 诊 先 最 ; 胸 超 天 性 心 脏 病 3例 ( 4 )其 中年 龄 <1岁 2例 , ~3岁 1 ; 占 % , 1 例 室 间隔 缺 损 2例 , 脉 导 管 未 闭 1 。 1 4岁 患 儿 长 期 咳 动 例 例 嗽 , 气 促 、 长 发 育 迟 缓 , 片 检 查 示 肺 结 核 , P 试 验 阳 伴 生 胸 PD
性 哮 喘 , 年 来 随着 认 识 的不 断 深 入 , 近 发现 咳嗽 变 异 性 哮 喘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儿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3例,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14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核感染1例。

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

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胃食管反流性综合征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年龄特点为多见于2~6岁。

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年龄分布特点。

标签:儿童;慢性咳嗽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甚至有不少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为呼吸系统的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持续时间4周以上[1],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

咳嗽时产生胸内压和腹内压增加,可以影响心血管、神经、胃肠道、泌尿生殖、肌肉骨骼和呼吸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感觉不适、疲惫无力、夜间失眠、肌肉酸痛、声音沙哑和尿失禁等。

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患儿常常被误诊误治,病程长达数年,导致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且诊断标准不一。

笔者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无肺部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患儿6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儿,男35例,女33例;年龄8个月~14岁,其中8~12个月5例,13~24个月10例,25个月~3岁20例,4~6岁27例,7~14岁6例;咳嗽持续时间4周至1年不等。

入选标准: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1.2方法
1.2.1详细询问病史,喂养史,既往疾病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过敏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近期有关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1.2.2进行全面体检。

1.2.3据病史、体检提示的诊断线索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无明确诊断线索者首选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过敏原检测及耳鼻喉科体检,PPD试验,必要时进行胃食管反流及支气管镜检查或诊断性治疗,逐步评估。

各种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参照《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1]。

2结果
2.1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
见表1。

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①咳嗽变异性哮喘。

本组27例,其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教材[2],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

秋季和春季多见。

本组病例中有湿疹史20例、过敏性鼻炎病史10例,有过敏性家族史7例,IgE增高15例。

②肺炎支原体感染。

本组13例。

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有效,并根据痰涂片或咽拭子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或ELISA测支原体抗体阳性及病史特点等确诊6例。

以5~8岁儿童多见。

秋冬季发病多见。

③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

根据诊断标准[1],并排除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

本组确诊14例。

以1~3岁儿童多见。

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

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超过8周以上,胸部X线摄片正常。

其中4例年龄在1岁以下,有溢乳史,或食奶呛咳史。

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过去称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3]。

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或咽喉部、或反流入声门及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儿科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常见疾病为慢性鼻炎(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慢性鼻窦炎及腺样体炎。

本组3例。

年龄为3~14岁。

⑥支气管异物2例,其中1例误吸入一无色透明中空的塑料笔帽,普通X线检查未能发现,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

⑦结核感染1例,为外来打工人员子女,无卡介苗接种史。

2.2患儿年龄分布特点
见表1。

1岁以内少见,1~6岁呈随着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多集中在2~6岁,6岁以后逐渐减少。

1岁及以内多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13~24个月以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为主,4~6岁多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见于4岁及以上。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形式,此类患儿咳嗽病程中无喘息,常被临床忽略而误诊。

病初大多按呼吸道感染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本组27例经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咳嗽渐减轻至停止。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原因之一,其炎性分泌物经鼻后滴流,刺激咽后壁引起咳嗽。

诊断必须重视请耳鼻咽喉科会诊行鼻部检查、摄华氏片等。

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局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3]。

本组3例经耳鼻喉科协助治疗,咳嗽症状减轻至消失。

支原体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咳嗽可以是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不明显,甚至全无[2]。

临床表现不一,咳嗽形式多样,诊断应根据临床诊断、MP-IgM、冷凝集试验等综合判断。

本组13例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

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健全,尤其是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故小儿易患病毒性、细菌性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且每次感染均需消耗免疫物质,常致继发性免疫低下,秋冬及冬春之交气候骤变、疲劳可使患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

治疗除抗感染外,使用免疫增强剂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进行健康宣教。

本组14例患儿经抗感染,给予胸腺肽,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免疫支持综合治疗后咳嗽逐渐减轻,直至停止。

胃食道反流时由于反流的酸性食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或者食管内容物微量吸入喉或气管、支气管直接剌激气道受体触发迷走反射,使气道收缩,引起咳嗽[5]。

因此,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慢性咳嗽患儿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及时行钡餐检查、24 h食管pH测定等检查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

本组8例经改进哺乳方式并给予抗酸抗反流治疗后,症状均缓解。

本组患儿1岁以下5例,有经常溢乳和食奶呛咳史。

与患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有关。

婴儿胃呈水平位,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因自主神经调节差,易引起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

另外婴儿吮奶时吞咽空气过多,易发生溢乳[2]。

小儿处于动态发育之中,不同年龄阶段慢性咳嗽的病因也有明显差异,这就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

1岁以下患儿慢性咳嗽发病率低,与其体内尚存从母体携带的各种抗体,不易被感染有关,1岁以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感染几率随之增加,发病率增加。

6岁以后,患儿抵抗力逐渐提高,适应外界能力增强,患病率相应降低。

由于儿童活泼爱动,喜欢将小的物品含在口腔内,极易造成误吸。

一些中空的物品不易造成气道梗阻和呼吸困难,因为可透X线,普通X线检查不易发现,造成误诊。

病程迁延者,应及时作支气管镜检查。

总之,慢性咳嗽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询问病史和详细检查,根据病史特点,选择相关的检查,如有典型病史可先行病因诊断性治疗。

但应避免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和镇咳治疗。

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吸入。

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年长儿童,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疗效差者,要查支原体抗体,并改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排除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免延误治疗。

经过相应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才能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结核近年发病率有所回升,长期的慢性咳嗽,要常规行PPD检查,特别是对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更应全面检查,及时诊断。

近年来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心因性咳嗽较前增多,诊断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心理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7,318.
[3]李丽,王宁宁,葛晓辉.鼻后滴漏综合征[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2005,29(3):164-166.
[4]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5]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96.
[6]郑福建.慢性咳嗽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