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扩增

全基因组扩增
全基因组扩增

全基因组扩增——微量DNA分析的金钥匙

来源:青年人(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423129.html,) 更新时间:2010/3/8 19:51:27 【字体:小大】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微量甚至单个细胞DNA的分析成为可能,极大地促进了法医学、古生物学、分子诊断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但即便是对于非常敏感的PCR技术,许多材料所能提供的DNA量也只能用于一次或几次PC R反应。为能从少量细胞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应运而生。

一、全基因组扩增的概念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 WGA)是一组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的技术,其目的是在没有序列倾向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DNA的总量。常用的方法有IRS-PCR(interspersed repeat sequence PCR)[1]、LA-PCR(linker ada ptor PCR)[2]、T-PCR(Tagged-PCR)[3]、DOP-PCR(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 imed PCR)[4]、PEP-PCR(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 PCR)[5]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方法是DOP-PCR和PEP-PCR。

DOP-PCR和PEP-PCR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其随机引物与基因组DNA多处退火从而使大部分基因组序列得到扩增。DOP-PCR的引物是由其3′和5′端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和中间的6个核苷酸构成的随机引物组成。其PCR程序是先在低退火温度下进行几个循环的低严谨扩增,然后再提高退火温度,进行几十个循环的严谨扩增。由于DOP-PCR的引物3′端设计的是在基因组中高频出现的序列,因此,在首轮的低严谨扩增条件下能与基因组多处退火,从而将基因组普遍扩增。然后下一轮的严谨扩增中又将低严谨扩增的产物再次放大[4]。与DOP-PCR不同的是,PEP-PCR的引物是由15个随机核苷酸组成的完全随机引物。PCR由50个循环组成,每个循环的退火温度都是由37℃连续升温至55℃,从而确保不同组成的引物与尽可能多的基因组序列退火,使整个基因组得到放大[5]。

二、全基因组扩增的质量控制

全基因组扩增的主要目的是在如实反映基因组原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DNA 量。因此,扩增效率和保真性是衡量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准,此外,扩增片段的大小对于序列较长的基因片段分析来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扩增效率

DOP-PCR和PEP-PCR均能较大幅度地扩增模板DNA的量。据Cheung等[6]报道,DOP -PCR可将原模板扩大12至2万倍,而且,模板量越少,扩增倍数越高,这主要是由于

受到DNA聚合酶和引物量的限制。PEP-PCR的精确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但就Zhang等[5]的保守估计,一个单一基因组拷贝的精子在PEP-PCR后至少有78%的基因组序列可以扩增30倍以上。也有人报道,PEP-PCR的扩增效率可以在1 000倍以上[7]。不同的模板扩增效率差别很大,一般说来,新鲜完整的细胞,如体外培养的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等扩增效率最高,而组织切片,特别是经甲醛溶液固定的石蜡切片DNA扩增效率最低[8],可能是由于在切割制片及后续处理中DNA受损质量下降所致。但即便如此,其扩增效率仍然非常可观。Duddy等[9]报道,3 μm的石蜡切片上1 mm2的细胞经PEP-PCR扩增后,可进行10~100个位点的分析。

与特异位点PCR不同,DOP-PCR和PEP-PCR的引物在整个基因组上有多个退火位点,因此相同量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在前几个循环内便达到饱和而进入线性增长期,因此全基因组扩增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DNA聚合酶和引物的量[4,10]。实验也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引物和DNA聚合酶的量可以提高扩增效率,但过高的引物和酶量会由于引物自连形成过多非模板相关序列[4]。WGA和后续的PCR循环数较多,时间较长,这对于DNA 聚合酶的耐热性和保真性是一个考验。已有人用比Taq酶耐热性和保真性更好的DNA聚合酶Vent进行WGA[7],也有人证明用高保真聚合酶能提高WGA的产率[8],可能是由于后者的3′~5′的DNA外切酶活性可以校正在低严谨条件下不完全匹配的引物3′端,使之延伸更有效。另外,Dietmaier等[8]认为,细胞的裂解法对于WGA的扩增效率也有影响。

PEP-PCR和DOP-PCR相比较,DOP-PCR扩增效率可能高于PEP-PCR,Wells等[11]用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的方法可以在紫外光下看到DOP-PCR产物的弥散带,但却不能看到PEP-PCR的产物;利用DOP-PCR从一个细胞制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涂染探针可以呈现令人满意的杂交效果,而PEP-PCR制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探针的杂交信号非常微弱。

(二)序列保真性

WGA要求扩增DNA能如实反映模板原貌,这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全部或绝大部分基因组序列能被以相同的比例扩增,即覆盖率问题;二是尽量减少原模板中不存在的序列。PEP-PCR由于引物全部序列均为随机,其种类多达415,这便保证了它可以与基因组随机退火,从而使整个基因组得到放大[10]。实验也证实了PEP-PCR可以扩增几乎整个基因组[12]。DOP-PCR的引物并非完全随机,与基因组的退火有一定序列倾向性,对质粒和粘粒等复杂性低的模板的扩增也证实了这一点[4]。但就目前的多遗传位点的分析看,多数位

点都获得了成功[6,11,13],表明DOP-PCR可以覆盖大部分基因组。

对于双倍体的细胞来说,PEP-PCR、DOP-PCR均遇到一个能不能对两个等位基因同倍扩增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研究组都观察到在细胞数量较少时,DOP-PCR和(或)PEP-PCR 都会不均一扩增两个等位基因,造成人为的等位基因“缺失”(allele drop-out)从而被误认为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6-8,11,13,14],这种现象也见于单个细胞的DNA片段扩增[15]。虽然不能排除在WGA扩增后DNA总量仍很少的情况下,由于WGA 后续特异位点PCR偏差所致,但人们普遍认为造成等位基因“缺失”的主要原因是WGA 扩增过程中由于模板量少而退火偶然性增大所致[6-8],因为对相同标本进行多次WGA会出现不同等位基因的等位基因“缺失”[14];而同一WGA扩增产物多次取样进行PCR的等位基因“缺失”模式相同[11]。为减少这种人为误差,人们规定了原始标本量的低限。但由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的差别,不同研究组的标准相差很大,如Dietmaier等[8]用10个体外培养的SW480细胞经改进的PEP-PCR扩增便可以获得可信的结果;而Barret等[14]则需要50~100个流式细胞仪分选的食管癌细胞才能达到两个等位基因的同倍扩增。对于甲醛固定的石蜡切片,Dietmaier等[8]认为250个细胞就可以避免等位基因“缺失”的出现,而Kim等[13]则认为DNA量不应该少于20 ng(>1 000个细胞)。对只能获得单个细胞的标本,如从母体外周血分离到的胎儿细胞,人们建议通过多次独立的WGA扩增以减少人为偏差的可能[7]。

由于WGA的扩增和后续PCR反应的循环数有近百次或更多,因此,DNA聚合酶的保真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Taq酶有一定的错误率[16,17],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WGA中由Taq酶引入的点突变的比例并不高[7,8,11,18]。但仍有人用高保真聚合酶代替Taq酶,以减少这种可能性[8]。

对于微卫星等重复序列讲,在DNA量太少的情况下,除上述等位基因“缺失”和点突变外,还会产生微卫星片段长度的突变,一般表现为一个或几个重复单元的插入或缺失,这种现象有一定位点特异性,可能与位点所在区域的染色质结构、GC含量等因素有关[11]。据认为可能是由于在WGA低严谨扩增条件下的链的滑动所致,因为对于未经WGA 扩增的单细胞微卫星分析没有发现这种现象[19]。

(三)扩增片段的长度

片段长度是DNA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DOP-PCR、PEP-PCR的扩增产物对于500 bp以内的序列分析没有问题[6,11,14,19]。有报道PEP-PCR的扩增片段最多有800

bp[5],而DOP-PCR的扩增片段可达1.5 kb[11]。

综上所述,DOP-PCR与PEP-PCR相比,DOP-PCR在扩增效率和DNA片段长度方面优于PEP-PCR;而在覆盖率上不及后者,尤其是在DNA量少的情况下。

三、WGA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WGA是一种能大量增加原始模板DNA的技术,对于原始材料很少的法医学、古生物学;对于只能从母体外周血和羊水中获取单个细胞的产前诊断;对于从有限标本进行多个位点遗传分析的肿瘤分子病理学来说,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OP-PCR主要用于原位杂交[4,20]和比较基因组杂交[11,13]的染色体特异探针和涂染探针的制备,近来也被用于微量DNA的分子遗传研究[11]。PEP-PCR最早用于精子基因型分析[5],后来在遗传病的产前诊断[7,18]和微量纯化肿瘤细胞的遗传异常分析中广泛应用[8,9,1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WGA可以提高肿瘤杂合性缺失分析的敏感性[8,14],这可能是由于WGA的多次PCR 反应使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混杂的少量正常组织的差别更加显著。这对于在肿瘤病人的尿、痰等混杂有正常组织的临床标本上进行微卫星分析,从而无创性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WGA最主要的问题是人为的假象。因此在做结论前应该慎重,尤其是以诊断为目的时,应该尽量增加原始模板的量、分别多次独立检测和使用高保真的聚合酶以减少人为假象的出现。

四、展望

WGA已经在精子、胎儿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切片等标本的微量分析中显示出强大优势,但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小量标本的扩增假象将是今后一个重要课题。另外,对肿瘤病人血浆、尿、痰等体液中的DNA的扩增应用于肿瘤的无创性诊断及对经过处理的DNA 如转甲基后的DNA、RNA逆转录成的cDNA进行扩增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G1998051207)

作者单位:张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100021 北京)

高燕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10 0021 北京)

程书钧(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10

0021 北京)

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组重测序 背景介绍 全基因组重测序,是对基因组序列已知的个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在个体或群体水平上进行差异性分析的方法。与已知序列比对,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 )、插入缺失位点(InDel ,Insertion/Deletion )、结构变异位点(SV ,Structure Variation )位点及拷贝数变化(CNV) 。 可以寻找到大量基因差异,实现遗传进化分析及重要性状候选基因的预测。涉 及临床医药研究、群体遗传学研究、关联分析、进化分析等众多应用领域。 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测序效率的数量级提升, 全基因组重测序已经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及动植物分子育种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 平台,将不同插入片段文库和双末端测序相结合,可以高效地挖掘基因序列差异和结构变异等信息, 为客户进行疾病研究、分子育种等提供准确依据。 重测序的两个条件:(1)该物种基因组序列已知;(2)所测序群体之间遗传性差异不大( >99% 相似度 ) 在已经完成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基因功能注释的基础上,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法(WGS )对DNA 插入片段进行双末端测序。 技术路线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送样要求 1.样品总量:每次样品制备需要大于5ug 的样品。为保证实验质量及延续性,请一次性提供至少20ug的样品。如需多次制备样品,按照制备次数计算样品总量。 2.样品纯度:OD值260/280应在1.8~2.0 之间;无蛋白质、RNA或肉眼可见杂质污染。 3.样品浓度:不低于50 ng/μL。 4.样品质量:基因组完整、无降解,电泳结果基因组DNA主带应在λ‐Hind III digest 最大条带23 Kb以上且主带清晰,无弥散。 5.样品保存:限选择干粉、酒精、TE buffer或超纯水一种,请在样品信息单中注明。 6.样品运输:样品请置于1.5 ml管中,做好标记,使用封口膜封好;基因组DNA如果用乙醇沉淀,可以常温运输;否则建议使用干冰或冰袋运输,并选择较快的运输方式。 提供结果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深度的信息分析结果。

全基因组扩增

全基因组扩增——微量DNA分析的金钥匙 来源:青年人(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423129.html,) 更新时间:2010/3/8 19:51:27 【字体:小大】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微量甚至单个细胞DNA的分析成为可能,极大地促进了法医学、古生物学、分子诊断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但即便是对于非常敏感的PCR技术,许多材料所能提供的DNA量也只能用于一次或几次PC R反应。为能从少量细胞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应运而生。 一、全基因组扩增的概念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 WGA)是一组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的技术,其目的是在没有序列倾向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DNA的总量。常用的方法有IRS-PCR(interspersed repeat sequence PCR)[1]、LA-PCR(linker ada ptor PCR)[2]、T-PCR(Tagged-PCR)[3]、DOP-PCR(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 imed PCR)[4]、PEP-PCR(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 PCR)[5]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方法是DOP-PCR和PEP-PCR。 DOP-PCR和PEP-PCR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其随机引物与基因组DNA多处退火从而使大部分基因组序列得到扩增。DOP-PCR的引物是由其3′和5′端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和中间的6个核苷酸构成的随机引物组成。其PCR程序是先在低退火温度下进行几个循环的低严谨扩增,然后再提高退火温度,进行几十个循环的严谨扩增。由于DOP-PCR的引物3′端设计的是在基因组中高频出现的序列,因此,在首轮的低严谨扩增条件下能与基因组多处退火,从而将基因组普遍扩增。然后下一轮的严谨扩增中又将低严谨扩增的产物再次放大[4]。与DOP-PCR不同的是,PEP-PCR的引物是由15个随机核苷酸组成的完全随机引物。PCR由50个循环组成,每个循环的退火温度都是由37℃连续升温至55℃,从而确保不同组成的引物与尽可能多的基因组序列退火,使整个基因组得到放大[5]。 二、全基因组扩增的质量控制 全基因组扩增的主要目的是在如实反映基因组原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DNA 量。因此,扩增效率和保真性是衡量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准,此外,扩增片段的大小对于序列较长的基因片段分析来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扩增效率 DOP-PCR和PEP-PCR均能较大幅度地扩增模板DNA的量。据Cheung等[6]报道,DOP -PCR可将原模板扩大12至2万倍,而且,模板量越少,扩增倍数越高,这主要是由于

人类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6 首页 科技服务 医学检测 科学与技术 市场与支持 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提供领先的基因组学解决方案 Providing Advanced Genomic Solutions 诺禾致源 人类疾病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图3 Circos 图 人类基因组重测序分析6项升级 Novo-Zhonghua Genomes 数据库注释 一些位点的突变可能在千人基因组中或在欧美人群中属于低频突变,但是对于中国人群来说却是常见突变。诺禾致源自建中国人数据库 Novo-Zhonghua Genomes,数据库中的所有样本均来自正常中国人群。已有研究表明,与国际通用的多人种数据库相比,使用单一人种数据库进行疾病研究,可以有效减少假阳性现象。 图2 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6] 复杂疾病变异分类标准 DamLevel Variant Calling Variant Annotation Benign Likely Benign VUS Likely Pathogenic Custom knowledge Clinical Data Pathogenic Family Testing Published + in house data Population frequency Predictions: PolyPhen, SIFT, etc Amino acid conservation Published Disease Information Variant classification Candidate Variants Novo-Zhonghua Genomes 数据库注释 复杂疾病突变位点有害性分类 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分析 疾病基因组 CNV/SV 分析 基于基因(Gene-based)的 Burden Analysis (复杂疾病散发样本) 可视化的数据结果展示 基于健康中国人群的千人测序数据,测序深度 > 30× 参考 ACMG 等,推出针对复杂疾病变异位点有害性的分类标准 应用 ENCODE 数据库最新内容,并结合国际通用数据库、自建数 复杂疾病突变位点有害性分类 基于美国医学遗传学会 ACMG[2]与 Duzkale H[3]提出的变异分类标准,诺禾致源疾病基因组信息分析团队推出了一套针对复杂疾病变异位点有害性的分类标准 DamLevel(如下图所示)。DamLevel 将变异位点的有害性分为5个层级:Pathogenic、Likely Pathogenic、VUS(Variant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Likely Begnin、Begnin,更好地鉴定个体遗传变异与疾病的相关性。 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分析 基因组非编码区变异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类疾病、糖尿病、癌症、肥胖症等[4,5],但目前对非编码区突变的筛选和功能描述仍具挑战性。诺禾致源非编码区分析,应用 ENCODE 数据库最新内容对非编码区突变进行注释,通过国际通用数据库和自建的 Novo-Zhonghua Genomes 数据库进行频率筛选以及保守性过滤,精确定位非编码区中低频且保守的突变,筛选到与疾病相关的非编码区突变。 疾病基因组 CNV/SV 分析 CNV/SV 与基因表达、表型、人类疾病发生发展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7,8],诺禾致源疾病基因组信息分析团队研发了一整套 CNV/SV 筛选方法,包括有害性 CNV/SV 筛选和 de novo CNV/SV 分析(基于成三或成四家系)等。利用 DGV、DECIPHER、CNVD 等数据库对变异检出结果进行标记,从结果中进一步过滤掉良性 CNV/SV,经过一系列筛选后,准确鉴定个体 CNV/SV 遗传变异与疾病的相关性。 图4 CNV 分布图 表1 本次产品升级亮点 图5 Burden 分析结果的热图展示 1 2 3 4 5 Novo-Zhonghua Genomes 数据库注释 Novo-Zhonghua Genomes 数据库是诺禾致源自建针对 中国正常人群的数据库,助 力中国人群基因组信息解析。 复杂疾病突变位点 有害性分类 诺禾致源推出的复杂疾病变 异位点有害性的分类标准 (DamLevel),准确标识复杂 疾病的致病性突变位点。 非编码区 (Non-coding region)分析 应用 ENCODE 数据库最新内 容对非编码区进行注释、筛 选,精确定位非编码区中低 频且保守的突变。 疾病基因组 CNV/SV 分析 完整的有害性 CNV/SV 筛选 和 de novo CNV/SV 分析, 准确鉴定个体 CNV/SV 遗传 变异与疾病的相关性。 基于基因 (Gene-based)的 Burden Analysis 针对复杂疾病的研究,通过 检测疾病状态与基因变异的 相关性,寻找特定疾病(或 性状)的易感基因。 可视化的 数据结果展示 灵活易用的测序数据结果展 示,使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 变得轻松而高效,提高数据 可读性。 ? log 10 ( P ? value ) Mutations of Genes Prioritized by Burden Analysis CIR1 PIGP CTSE PRB2 CYP HDAC1 GRK6 PIGK MYL6B EHD2 0810 246 Mutations 4 3 2 1 基于基因(Gene-based)的 Burden Analysis 关联分析是研究复杂疾病的1个重要方法,其通过检测疾病状态与基因变异的相关性,寻找特定疾病(或性状)的易感基因。通常是在具有不同表型的2组个体(一般为患病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基于遗传位点(或基因、单体型)的频率分布差异,间接反映该遗传位点(或基因)可能与疾病(或性状)存在关联性。 Burden Analysis(Gene-based)基于复杂疾病的 case 和 control 散发样本,通过 Fisher's exact test 以及 SKAT 统计方法分析得到候选基因,针对候选基因可以进行富集分析(KEGG 富集分析和 GO 富集分析)与蛋白网络互作分析。 可视化的结果展示 诺禾致源疾病基因组信息分析团队,会为客户提供不断更新的变异注释、项目特异性分析和灵活易用的“变异-基因-疾病”可视化结果,让科学研究更轻松。 图6 疾病与基因关联性展示图 产品名称升级亮点 引领行 业新 标杆 参考文献 [1] Nagasaki M, Yasuda J, Katsuoka F, et al. Rare variant discovery by deep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1,070 Japanese individual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阅读原文 >> [2] Richards S, Aziz N, Bale S, et 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quence variants: a join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J]. Genetics in Medicine, 2015. 阅读原文 >> [3] Duzkale H, Shen J, McLaughlin H,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variants[J]. Clinical genetics, 2013, 84(5): 453-463. 阅读原文 >> [4] Yoshinari M, Akihiko M, Dongquan S, et al. A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n the 5' UTR of GDF5 i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osteoarthritis.[J]. Nature Genetics, 2007, 39(4):529-33. 阅读原文 >> [5] Kjong-Van L, Ting C. Exploring functional variant discovery in non-coding regions with SInBaD.[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2, 41 (1):e7-e7. 阅读原文 >> [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423129.html,/wiki/Regulatory_sequence 阅读原文 >> [7] Sudmant P H, Rausch T, Gardner E J, et al. An integrated map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2,504 human genomes.[J]. Nature, 2015, 526 (7571):75-81. 阅读原文 >> [8] Birney E, Soranzo N. Human genomics: The end of the start for population sequencing.[J]. Nature, 2015, 526(7571):52-3. 阅读原文 >> 免费升级7-9月 新签合同 免费升级数据分析

最新动物育种与繁殖

动物育种与繁殖 本试题一共四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不写或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动物的育种值不等于它们的基因型值:( ABCD ) A.完全显性B.部分显性 C.上位性D.环境效应 下列哪些性状可认为是数量性状( BCD ) A.安格斯牛的颜色 B .马的体高C.羊的角长D.肉色的评分 下列哪些措施会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改变( BC ) A.迁移B.突变C.小群体D.非随机交配 以下哪一个不是配套系( A )。 A. DLY B.PIC C.迪卡猪D.天府肉鹅 以下哪些因素所导致的基因频率改变是可预测的( BD ) A.非随机交配B.选择C.小群体规模 D.迁移 以下哪些能准确表述优良基因数目与数量性状模型间的关系:( A ) A.携带优良基因数目越多的动物其育种值A就越高 B.携带优良基因数目越多的动物其基因型值G越高 C.携带优良基因数目越多的动物其表型值P越高 D.携带优良基因数目越多的动物其上位效应I越高 当性状( A )时,家系内选择可能比个体选择效果更好。 A.低遗传力B.中等遗传力C.高遗传力 D.变异程度大 杂交改良品种的方法有( AB )。 A.引入杂交B.改良杂交C.轮回杂交 D.三元杂交 两个全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B )。 A.25% B.50% C.12.5% D.6.25% 10、品系繁育的作用主要有( ABD )。 A.加速现有品种的改良B.促进新品种的形成 C.鉴定远缘优秀个体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11、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A )。 A.选优去劣B.打破了平衡 C.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创造变异 12、选择指数EBV与BLUP EBV相比,前者的优势是:( C ) A.说明了当代的遗传价值B.说明了群体的遗传趋势 C.更少的计算量D.可以矫正环境效应的影响 13、综合育种值是通过计算( AB )而得来。 A.性状的育种值B.性状的经济价值 C.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D.性状的重复率 14、综合选择指数包括所有性状的育种值与下列哪项:( A )

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

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 1. 简介(Introduction) 通过高通量测序识别发现de novo的somatic和germ line 突变,结构变异-SNV,包括重排 突变(deletioin, duplication 以及copy number variation)以及SNP的座位;针对重排突变和SNP的功能性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分析基因功能(包括miRNA),重组率(Recombination)情况,杂合性缺失(LOH)以及进化选择与mutation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将怎样使 得在disease(cancer)genome中的mutation产生对应的易感机制和功能。我们将在基因组 学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综合层面上深入探索疾病基因组和癌症基因组。 实验设计与样本 (1)Case-Control 对照组设计; (2)家庭成员组设计:父母-子女组(4人、3人组或多人); 初级数据分析 1.数据量产出:总碱基数量、Total Mapping Reads、Uniquely Mapping Reads统计,测序深度分析。 2.一致性序列组装:与参考基因组序列(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的比对分析,利用贝叶斯统计模型检测出每个碱基位点的最大可能性基因型,并组装出该个体基因组的一致序列。3.SNP检测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提取全基因组中所有多态性位点,结合质量值、测序深度、重复性等因素作进一步的过滤筛选,最终得到可信度高的SNP数据集。并根据参考基 因组信息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注释。 4.InDel检测及在基因组的分布: 在进行mapping的过程中,进行容gap的比对并检测可信的short InDel。在检测过程中,gap的长度为1~5个碱基。对于每个InDel的检测,至少需 要3个Paired-End序列的支持。 5.Structure Variation检测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 能够检测到的结构变异类型主要有:插入、缺失、复制、倒位、易位等。根据测序个体序列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检测全基因组水平的结构变异并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注释。

动物育种与繁殖-复习题-FXT322037-1606

动物育种与繁殖复习题 (课程代码322037)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2. A. 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 公母各半,随机留种 3. C. 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 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 4.保种群体中,一般不进行()。 5. A. 防疫 B. 扩繁 C 选择 D. 选配 6.采取人工授精一年后,群体的平均1-2岁体重比人工授精前高出50%,这是因为人工 授精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 7. A. 准确性 B. 遗传变异 C. 世代间隔 D. 选择强度 8.采用引入杂交的方法改良品种时,引入的外血以()为宜。 9. A. 1/2 B. 1/4~1/8 C 1/16 D. 1/32 10.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11. A. 选择间隔太长 B. 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 12. C. 选择强度太小 D. 育种值估计不准 13.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14. A. 导入杂交 B. 育成杂交 C. 配套杂交 D. 级进杂交 15.、 16.动物驯化的途径可分为()。 17. A. 驯养和驯化 B. 狩猎和饲养 C. 饲养和培育 D. 饲养和繁殖 18.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保存。 19. A. 原地 B. 易位 C. 异地 D. 冷冻 20.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观察到一牛群有64%的无角牛,假定无角牛受单一的显性基因 控制,则该牛群“无角”基因的频率为()

21. A. B. C. D. 22.合并选择可以利用()的信息。 23. A. 家系 B. 个体 C 个体和家系 D. 亲属 24.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25. A. 繁育体系 B. 杂交 C. 选择 D. 繁殖 26.家系选择比个体选择更有效的条件是,当性状()时。 27. A. 中等遗传力 B. 高遗传力 C 低遗传力 D. 遗传力接近1 28.家畜四肢骨的生长波是()。 29. A. 从上到下 B. 从左到右 C. 从前到后 D. 从下到上 30.假定奶牛的乳脂含量与乳蛋白含量的相关系数为,都有中等遗传力。那么只选择乳蛋 白含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 31. A.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不变。 32. B.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也有少量的增加。 33. C.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以同样速度增加。 34. D.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增加更快。 35.假设一头母牛的育种值为+40,一头公牛的育种值为+60,设遗传力为,则它们的后代 期望育种值为(): 36. A. +15 B. +30 C. +100 D. +50 37.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38. A. 个体选择 B. 家系选择 C. 家系内选择 D. 合并选择 39./ 40.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进行。 41. A. 亲缘关系 B. 体型 C 品质 D. 外貌 42.全同胞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43. A. 25% B. 50% C % D. % 44.人类驯化动物的顺序是()。

_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_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叶华,郑曙明,黄辉 (西南大学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研究中心,重庆402460) 摘要介绍了《水产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征,以及其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在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引入理论教 改探索和实践教学革新等方式,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进行了长期教学跟踪,即通过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形象化的内容以解释抽象的概念;通过问题导向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开发性实验、自主实验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产遗传育种;教学方法改革;问题导向学习;开放性实验教学;自主实验设计;生产实践教学;成果评价中图分类号S -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36-17933-02 作者简介 叶华(1981-),女,四川广元人,讲师,博士,从事水产动物 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 ,E-mail :yhlh2000@126.com 。收稿日期2012-10-11《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内容。遗传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覆盖面广,涉及细胞、分子、个体、群体的遗传现象,具有极强的理论性。水产动物育种学是应用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包括传统方法中的鱼类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及细胞工程育种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 长期以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主要是采用理论讲授教学,多数同学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而且,要用有限的课时完成遗传育种学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这客观上要求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要从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个性与思维发展的能力为主。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性改革。1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中,遗传学从个体遗传学入手,引申到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及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两个分支,其中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和理论。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只能通过短暂的记忆和复述来学习。这种被动学习使得知识的遗忘率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差。同时,传授式教学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出,缺乏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灌输式的教学也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老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性和具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科研复合型人才 [1]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实验内容和水产养殖生产密切相关,其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设置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通过实验改革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及数据整理分析,巩固和加深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理论知识,加强 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同时,还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2教学方法改革2.1理论课改革 2.1.1 灵活引用谚语、成语,强化基本概念。遗传学中大量 的基本概念靠死记硬背只能是短暂记忆, 无法长期根深于学生的脑海中,因此引用谚语,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例如,讲解“遗传”概念时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等,解释“变异”时引用“母生九子,九子各别”等。 对于对立性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遗传与变异、染色质与染色体、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遗传力与育种值等概念,通过列出表格的比较法进行讲解,必要时配上相应图片或实例加以说明,并在不同章节中涉及相关概念时加以重复,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重要概念的印象。2.1.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合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问 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于1969年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针对性的、实践性的学习[2-3] 。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医学院采用PBL 方法教学 [4] 。而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介绍和在教 学中引入PBL 方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医学教学中,农业院校较少采用PBL 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次教改探索中进行了PBL 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2.1 设置问题。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 容相关的、趣味性浓的热点内容设置问题,例如在转基因技术一章中设置转基因水产动物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问题不是让学生理解与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是锻炼学生推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关该问题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以及团队协作可解决问题的程度;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关此问题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将被动传授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维的科学素质,以有效增加学习动力。2.1.2.2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由4名左右的学生组合成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36):17933-17934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卢瑶

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中 测序深度,覆盖度

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中,什么是测序深度和覆盖度? 1G=1024M 测序深度是指测序得到的总碱基数与待测基因组大小的比值。假设一个基因大小为2M,测序深度为10X,那么获得的总数据量为20M。(测序深度=总数据量20M/基因组大小2M=10X) 覆盖度是指测序获得的序列占整个基因组的比例。由于基因组中的高GC、重复序列等复杂结构的存在,测序最终拼接组装获得的序列往往无法覆盖有所的区域,这部分没有获得的区域就称为Gap。例如一个细菌基因组测序,覆盖度是98%,那么还有2%的序列区域是没有通过测序获得的。 1、全基因组重测序是对已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不同个体的基因 序的个体,通过序列比对,可以找到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插入缺失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结构变异位点(SV, 技术路线 提取基因组DNA,利用Covaris进行随机打断,电泳回收所需长度的DNA片段(0.2~5Kb),加上接头, 进行cluster制备(Solexa)或E-PCR (SOLiD),最后利用Paired-End(Solexa)或者Mate-Pair(SOLiD)的方法对插入片段进行重测序。图1-1,以SOLiD为例,说明整个实验方案。

也称目标外显子组捕获,是指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 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是一种选择基因组的编码序列的高效策略,外显子测序相对于基因组重测序成本较低,对研究已知基因的SNP、Indel 等具有较大的优势。 外显子(expressed regi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Splicing)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外显子是最后出现在成熟RNA中的基因序列,又称表达序列。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在人类基因中大约有180,000外显子,占人类基因组的1%,约30MB。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_百(精)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孟德尔遗传、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与基因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等。 1.参考教材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遗传学》(第二版),赵寿元、乔守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鱼类育种学》(第二版),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考试内容比例 经典遗传学内容70%,育种学内容3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配子形成和受精 (二)孟德尔遗传 1.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2.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3.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三)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连锁与互换 2.交换值的测定及基因定位3.性别决定与性连锁(四)遗传物质的改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突变 (五)基因与基因组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组的DNA 序列组成3.转座因子及其结构特性4.基因组研究进展 (六)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叶绿体遗传 3.线粒体基因及遗传

(七)数量遗传 1.数量遗传特点 2.遗传率估算 3.近交系数计算 (八)群体遗传与进化 1.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魏伯格定律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九)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2.育种性状的选择 3.选择育种的方法 (十)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2.杂种优势的利用 (十一)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十二雌核发育1.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发

群体进化-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

DNA样品总量: ≥3 μg 适用范围 样品要求 文库类型测序策略与深度 分析内容项目周期 群体进化(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 标准分析时间为120天,个性化分析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HiSeq PE150推荐测序深度≥5X/个体350 bp小片段DNA文库 1. 已有参考基因组序列的物种中不同亚群(自然群体) 2. 各亚群间划分明显,同一亚群内的个体有一定代表性 3. 每个亚群选取10个样本左右(推荐动物≥10个,植物≥15个) 4. 总体不少于30个样本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群体SNP检测、注释及统计系统进化树构建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群体主成分分析连锁不平衡分析选择消除分析候选基因GO和KEGG富集构建单体型图谱种群历史和有效群体大小 技术参数 针对已有参考基因组的物种,对其各亚种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基因组信息,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得到大量高准确性的SNP、InDel、SV等变异信息,讨论群体的遗传结构、遗传平衡和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从而从分子层面揭示该物种的进化机制、环境适应性等系列问题。该技术能精准地得到全基因组内所有遗传信息,最大程度地挖掘出群体内遗传变异。诺禾具有丰富的群体遗传学项目经验,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Li, M, et al. 2013& Zhou, XM, et al. 2014)等。参考文献 [1] Li M, Tian S, Jin L, et al .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distinct patterns of selection in domesticated pigs and Tibetan wild boars [J]. Nature genetics, 2013, 45(12): 1431-1438. [2] Zhan S, Zhang W, Niitepo ~ld K, et al . The genetics of monarch butterfly migration and warning colouration [J]. Nature, 2014.案例解析 [案例一] 家猪和藏猪的群体进化分析[1] 2013年,诺禾致源科技服务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研究者合作发表 该成果。本研究对6个代表性藏猪群体、5个四川盆地特有猪种, 共48个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55个欧亚野猪及家猪的 基因组数据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在藏猪中鉴定出低氧适应、能 量代谢等共268个适应高原环境的快速进化基因,揭示了藏猪高 原适应性的遗传机制。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可更有效地塑 造驯养动物基因组;欧亚猪种存在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欧亚地 理隔离造成的遗传结构差异甚至超过了野生和驯化的差异。[案例二] 帝王蝶长距离迁飞遗传机制被解密[2] 北美地区的帝王蝶具有迁飞习性,而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帝王蝶及 其近缘种不具有迁飞特性。该研究从涵盖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帝王 蝶分布区域中,选取了包括迁飞型和非迁飞型的22个地理种群、 5个近缘种的101只班蝶属蝴蝶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群体遗传 学分析。结果表明,现存的帝王蝶起源于北美地区,且祖先属于 迁飞型,打破了先前认为包括鸟类等在内的迁飞物种均是热带起 源的普遍认知。其次,利用群体遗传学分析对全基因组进行精细 扫描发现,与飞行相关的肌肉发育进化是帝王蝶实现长距离迁飞 的主要适应性选择。 图1 藏猪及其它猪种的群体遗传结构 图2 帝王蝶样本分布及系统进化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

福建农林大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学、科研及企事业管理、生产部门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献身农业;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学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 4、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目前有: 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3、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开发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制一般为3年。因客观原因,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研究生处审核,校长批准,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少于两年半)或延长(全脱产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原则上不超过3年半,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1、思想政治工作 硕士生除了学习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尤其在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等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具有一票否决权。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与导师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做到教学相长。 3、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好的实验技能,必须学好必修课和选修课。注意因材施教。课程学习采用百分制,形式上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及导师指导下自学指定书刊、撰写学习报告等方式,培养独立获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修课必须通过考试,选修课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 硕士研究生既要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掌握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入学考试大纲

》入学考试大纲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一、考试说明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孟德尔遗传、基因定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基因与基因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等。 1.参考教材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现代遗传学》(第二版),赵寿元、乔守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鱼类育种学》(第二版),楼允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考试内容比例 经典遗传学内容70%,育种学内容30%,共计10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配子形成和受精 (二)孟德尔遗传 1.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2.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 3.孟德尔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三)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连锁与互换 2.交换值的测定及基因定位 3.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四)遗传物质的改变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突变 (五)基因与基因组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2.基因组的DNA序列组成 3.转座因子及其结构特性 4.基因组研究进展 (六)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叶绿体遗传 3.线粒体基因及遗传 (七)数量遗传 1.数量遗传特点 2.遗传率估算 3.近交系数计算 (八)群体遗传与进化

1.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魏伯格定律 3.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九)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2.育种性状的选择 3.选择育种的方法 (十)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2.杂种优势的利用 (十一)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产生的机制 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十二) 雌核发育 1.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发 2.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 (十三)育种实践中的标记技术1.遗传标记概述 2.分子标记的类型和原理 3.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4.人工标记

全基因组扩增技术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mome amplification,WGA)是一组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 的技术,其目的是在没有序列倾向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DNA的总量。其基本原理为:采用 的多重置换扩增(MDA)技术,能对基因组DNA进行稳定的扩增。利用随机六碱基引物在多 个位点与模板DNA退火,接下来在高扩增效率和保真性的Phi29 DNA聚合酶在DNA的多个位 点同时起始复制,它沿着DNA模板合成DNA,同时取代模板的互补链。被置换的互补链又成为 新的模板来进行扩增,因此最终我们可以获得大量高分子量的DNA。 全基因扩增中使用独特的Phi 29 DNA聚合酶,该酶对于模板有很强的模板结合能力,能连续扩增100Kb的DNA模板而不从模板上解离。同时这种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可以保证扩增的高保真性。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Qiagen公司的Repli-g Mini Kit 系列全基因组试剂盒。本试剂盒的开发对国内用于全基因扩增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从少量样本中稳定扩增全基因组DNA。该试剂盒的开发过程包括分离和扩增DNA的试剂,适用的样本广泛,包括已纯化的基因组DNA、全血、组织培养细胞、显微切割得到的细胞、速冻的组织切片、血浆血清中的细胞、口腔细胞、血斑。具有以下特点: 1.产物应用途径广阔 PCR(包括多重PCR、长片段PCR以及定量PCR)、克隆、文库构建、单倍型确定、测序、基 因芯片、遗传分析(片段差异、微卫星差异、单碱基差异、SNP、STR等)。 2、高产量 10ng基因组DNA经扩增后可产生〉15ug(20ul反应体系)的DNA反应产物,扩增倍数可达上 万倍。 3、扩增产物长度以及覆盖率有保证 这是我们公司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多重置换扩增技术),这不是一个PCR过程。目前这个 技术比较流行,之前的技术已经有些过时。我们试剂盒里的BUFFER已经包含了引物,客 户无需另外购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应用基因组中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SNP)为分子遗传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对照分析或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影响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的一种新策略。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通过GWAS方法发现并鉴定了大量与复杂性状相关联的遗传变异。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筛查和鉴定中得到了应用。 全基因组关联方法首先在人类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是其在复杂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使许多重要的复杂疾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得到重视。 人类的疾病分为单基因疾病和复杂性疾病。单基因疾病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的定位克隆方法,人们已发现了囊性纤维化、亨廷顿病等大量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这些单基因的突变改变了相应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或者产量,从而产生了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疾病表型。复杂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与人类复杂性疾病相关联的SNP位点有439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的重大革新及其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医学的发展。(2005年, Science杂志首次报道了年龄相关性视网膜黄斑变性 GWAS结果,在医学界和遗传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一系列GWAS陆续展开。2006年,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联合哈佛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报道了基于佛明翰心脏研究样本关于肥胖的 GWAS结果 (Herbert等. 2006);2007年, Saxena等多个研究组联合报道了与 2型糖尿病( T2D )关联的多个位点, Samani等则发表了冠心病 GWAS结果( Samani 等. 2007); 2008年, Barrett等通过 GWAS发现了 30个与克罗恩病( Crohns ' disrease)相关的易感位点; 2009年, W e is s等通过 GWAS发现了与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神经发育疾病——自闭症关联的染色体区域。我国学者则通过对 12 000多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GWAS发现了 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并确定了 4个新的易感位点( Han 等. 2009)。截至 2009年 10月,已经陆续报道了关于人类身高、体重、血压等主要性状, 以及视网膜黄斑、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精神分裂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几十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的 GWAS结果, 累计发表了近万篇论文, 确定了一系列疾病发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基因、易感区域和 SNP变异。)标记基因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