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及难题集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及难题集锦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1m2= dm21dm2= c m22m2= dm22dm2= c m23m2= dm23dm2= c m26m2= dm26dm2= c m2100cm2= dm2 100dm2= m2300cm2= dm2 200dm2= m216m2= dm2 9000cm2= dm2 12m= dm= cm6m2= cm2 3dm2= cm2 1500dm2= m2一个茶杯高约13 一支铅笔约长16 我走一步约是30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6 小红手指甲盖面积约为1 数学作业本的面积约是4 数学作业本长18 , 面积约4 一块正方形丝巾的面积400北京颐和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90000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60 操场面积约10000二、列竖式计算;39×11= 18×29= 37×64= 35×26=三、脱式计算;37×49-1703 25×8×7 136+72÷2280-100÷5 48×52÷2 18×27-320 78×59快乐填空;1、□46÷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2、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3、用一根长20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2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5、亮亮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6、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7、一块厚纸板长15分米,宽是4分米,把它们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形,周长是,面积是 ;8、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9.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3份是这条绳子的()(); 10.)(141> 11、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1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 13、错误!=1 错误!>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 =114、找规律,填一填;1 1,错误!,错误!, , ;2 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 , ;15、把51 61 71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 < ; 16、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三、在○里填上“>”,“<”或“=”;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元○错误! 元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1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千克○错误!千克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1、936÷6的商中间没有0.2、5吨水和5000千克大米一样重;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4、小猫围着一个正方形花坛跑了一圈,跑了40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100平方米;5、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只可以填8和9.6、把一根绳子剪3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其中1段是这根绳子的31;7、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总数的错误!8、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公顷;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15÷△=○……3,△里的数可能是2、1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A .相等 B.长方形比正方形大 C.正方形比长方形大3、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 .254、一块正方形场地与一块长方形场地面积相等,正方形场地的边长是30米,长方形场地的宽是20米,长是 米;A .405、一座限重9吨的桥梁可以通过载重量为 的车;A .10吨 千克 千克6、如果6□8÷6的商中间有一个0,那么□里可以填 A .67、8□3÷4,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应填A .比4大的数 C.比4小的数8、65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A .7 9、24□÷8,是一道除法计算题,它的商不可能是A .308、把一个长24米,宽12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A .1449、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相等的小正方形纸片,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 .2510、一块正方形场地与一块长方形场地面积相等,正方形场地的边长是30米,长方形场地的宽是20米,长是 米;A .4011、同样的两瓶果汁,小云喝了一瓶果汁的21 ,小丽喝了另一瓶果汁的31 , 喝的果汁瓶中剩下的多一些;A.小丽 B.小云 C.无法确定12、的图形是A.平移 B.旋转 C.轴对称13、一张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个面积是9cm2的小正方形;14、一棵白菜大约重克; A.300克千克千克1、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长是12米,宽是8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25千克,共收白菜多少千克2、、有一张长方形纸,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35厘米;把这张纸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元旦,同学们布置联欢会会场,按照顺序挂了一排气球,有6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气球个数相同;气球的数量在75—92之间;猜一猜,可能有多少个气球4、一桶油连桶重3千克,倒出一半油之后,剩余的油连桶重1800克,求桶的质量;5、在一个长60分米,宽40分米的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一个游泳池的地面长60米,宽12米;如果用每块9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8、张爷爷靠西墙围了一个羊圈,算出这个羊圈的占地面积.如果砌上围墙,围墙壁一周的长应该是多少米9、小芳绕着一块正方形地走了四圈,一共是160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将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10、一根铁丝能围成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11、图书馆的地面长9米,宽8米,若用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系地砖铺图书馆的地面,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若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12、王阿姨养了18只母鸡,平均每天能产蛋15个 ;7月份一共能产蛋多少个附加题;1、园园在做一道算术题时,把一个数除以9减去54,错看成除以5加上54,得到的结果是612,正确的结果是多少2、明明、芳芳和林林称体重,明明和芳芳共75千克;芳芳和林林共60千克,明明和林林共65千克,他们三人体重各是多少千克3、甲乙两筐苹果共有115千克,如果从甲筐中取出15千克放入乙筐后,甲筐比乙筐的2倍还多1千克;问,甲乙两筐各有多少千克苹果4、下图中①的阴影面积比②的阴影面积大36平方厘米,正方形②的边长是8厘米,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5、一个数除以4之后比原来的数少147,另一个数乘8之后比原来的数多168.问:原来这两个数相差多少6、王阿姨给小朋友们分苹果,按现在的人数算,若每人分3个苹果,则拿来的苹果会剩下14个;若给每人分5个苹果,则最后一个小朋友只能分到3个苹果;小朋友,请你算一下,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7、有一种水草,每天的生长速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到了第8天,这些水草就长满了整个水池;请问第7天时,水草长满了水池的几分之几9、一盒粉笔,第一次用去错误!,第二次用去剩下的错误!,一共用去这盒粉笔的几分之几10、精英小学举行队列表演,每排人数相同;表演者宁宁的前面有8排,后面有13排;从左数宁宁地第6列,从右数宁宁是第7列;你能算出参加队列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易错题:
题目: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到的新的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的和是88,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题目:一本书有92页,那么编页码时需要的数码总数是________ 个。

题目:用1~9这9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题目: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

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到的新的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和是88。

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归纳

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归纳

三年级下数学易错题归纳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易错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计算类1、除法计算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同学们容易忘记“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则。

例如:□÷7 =9……□,余数最大是(),此时被除数是()。

很多同学会错误地认为余数可以等于除数,从而得出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是余数最大是 6,此时被除数是 69。

2、混合运算在做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容易出错。

比如:48 + 12×2 18,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有些同学会先算加法,导致计算错误。

二、图形类1、周长和面积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同学们容易混淆。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部分同学会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弄混,周长应该是 16 厘米,面积是 16平方厘米。

2、方向与位置在判断方向时,有些同学容易出错。

比如:小明面向东,向左转后,他面向()方。

正确答案是北方,而有的同学会误答为西方。

三、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时,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2 千米=()米,有些同学会写成 200 米,正确答案应该是 2000 米。

2、质量单位对于质量单位的换算,也常常出错。

如:5 吨=()千克,错误答案可能是 500 千克,实际上应该是 5000 千克。

四、时间计算1、经过时间计算经过时间是一个难点。

比如:一列火车 8 时 30 分出发,16 时20 分到达终点,行驶的时间是()。

同学们可能会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正确答案是 7 小时 50 分。

2、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转换在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时,也容易出错。

比如:把 20 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应该是晚上 8 时,有的同学会写成下午 8 时。

五、解决问题1、倍数问题关于倍数的问题,容易理解错误。

例如:苹果有 8 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 3 倍,梨有多少个?应该用乘法计算,8×3 = 24(个),但有些同学会用除法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重点题汇总1、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东)方,你的后面是(南)方。

改写:在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左侧为东方,你的背后为南方。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4)位数,最多是(5)位数。

改写: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积的位数最少为4位,最多为5位。

3、【易错题】□730÷5,要使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填(5)。

改写:在730÷5的运算中,为了得到一个四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3.而为了得到一个三位数的商,应该在空格中填入5.4、【重点题】一年中有(12)个大月,(12)个小月,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二月份有(29)天,5月份有(5)个星期零(3)天。

改写:一年中有12个大月和12个小月。

在平年的上半年中,共有181天。

而在闰年的二月份中,则有29天。

5月份共有5个星期零3天。

5、小东1991年2月21日生,到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改写:小东出生于1991年2月21日,今年2月21日刚好满29周岁。

6、【重点题】60个月=(5)年(5)日=()分1星期=(168)时改写:60个月等于5年5天,也等于分钟。

1星期等于168小时。

7、【易混题】660的3倍是(1980),990是30的(33)倍。

改写:660的3倍为1980,而990是30的33倍。

8、【难点题】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天他工作了(7)小时(50)分。

改写:某营业员上午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20分下班,这一天他共工作了7小时50分钟。

9、小学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一共放寒假(26)天。

小红在寒假中每天练写25个毛笔字,她一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改写:小学从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月12日开学,寒假共计26天。

小红在寒假期间每天练25个毛笔字,总共写了650个毛笔字。

10、【重点题】3400平方厘米=(0.34)平方分米;1平方米=7平方分米;300公顷=(3)平方千米;平方米=(5)公顷;2000平方分米=(0.2)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易错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一.(共50题,共359分)1.算一算。

0÷16+25=32-32×0=13×4-42= (7+13)×50=20×(70÷14)= (10+15)×4= 65-(15+27)= (34-8)×2=(36-6)÷5=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

(1)732÷6(2)798÷7(3)805÷5(4)774÷2(5)624÷4(6)369÷33.看谁先找到好朋友。

4.6+3.3= 8.7-3.6= 7.9+2= 6.8-4.2=6+0.2= 5.8-3.4= 1.8+2.9= 8.3-2.2=4.用竖式计算。

(1)58÷7=(2)29÷3=(3)28÷5=(4)74÷8=5.列竖式计算。

2.8+1.6= 7.2-1.7= 0.9+4.4= 2.1-1.5= 10.2+9.8= 5.4-0.6= 6.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时刻或时间。

7.用竖式计算。

(1)37÷8=(2)50÷6=(3)73÷9=(4)39÷4=8.脱式计算。

430+124÷4 3500-65×26 33×7-2109.用竖式计算。

(1)65÷7=(2)37÷5=(3)46÷9=(4)56÷8=10.估算。

79÷8≈()412÷8≈()627÷9≈()190÷9≈()34÷5≈()812÷9≈()542÷6≈ ()427÷6≈()11.用竖式计算。

(1)66÷7(2)43÷8(3)57÷9(4)39÷612.口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易错题集锦,快速解决丢分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1~4单元易错题集锦,快速解决丢分问题

一、填空。

1、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

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左数,她站在第6个位置,从右数,她站在第4个位置。

这个班共有()人。

2、①1,1,2,3,5,8,(),()。

②3,9,27,81,(),(),2187。

③8547×13=111111 8547×26=() 8547×78=()8547×()=999999 8547×()=333333④○●●△○●●△……第123个是。

3、一个数乘10,比原来的数大279,原来的数是()。

4、甲有78本书,乙有36本书,丙有48本书,甲给乙()本,给丙()本后,甲乙丙三人本数相等。

5、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得到的1小段长是4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6、一列火车上午6:34从北京开往沈阳,当天下午5:15到达,路上共用了()时()分。

7、请用6,3,5,8四张牌,凑成24点:①②8、△+○=9 △+△+○+○+○=25 △=( ) ○=( )9、用12根长1分米的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分米。

10、在下列乘法竖式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

4 2×3 511、12、500张白纸的厚度为50毫米,那么()张白纸的厚度是 750毫米。

13、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张华想赶上王冬。

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14、某数除以5,减去10,再乘2,最后加上20,结果等于40,这个数原来是()。

15、小徐买了一本书和一包糖,买书用了5元6角,买糖用的钱数是买书所用钱数的5倍多4角,她带去的50元钱还剩()元。

16、在4×5的棋盘上,已经放了3枚棋子,如果将它变成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形,最少还要摆几枚棋子(在图中画出来)?17、选一选: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5、1、2、3、4、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人报的数是2,这一排同学有( )人。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些常见易错题:
一头小象每天需要122千克的食物,而一头大象每天的食量是小象的3倍。

如果饲养员为它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那么他需要准备多少食物?
一个制衣厂计划每天生产12套套装,但实际每天多生产了3套。

那么他实际用了多少天来生产600套套装?
一个托儿所买了10箱桃子,每箱有36个,然后他们吃了256个。

那么他们还剩下多少个桃子?
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36米长的绳子,做了100根跳绳,每根跳绳2米。

那么他还剩下多少米的绳子?
一个水果店运来了600个西瓜,每6个装一箱。

他们把装好的箱子送给了托儿所25箱,然后他们还剩下多少箱西瓜?
这些题目都是基于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细心和耐心,同时也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

如果孩子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困难,你可以引导他们先理解问题的背景,然后一步步地分析问题,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易错题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中,易错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

以下是该单元中一些常见易错题及解析:
1. 题目:如果小明从1加到10,然后再从11加到20,最后再从21加到30,
那么他一共加了多少?
答案:题目中要求小明分别从1到10,11到20,21到30依次相加,所以答
案为10+20+30=60。

2. 题目:用两个相同的数字可以组成多少对数字?
答案:题目中没有规定数字的范围,所以可以用任意两个相同数字组成一对,
比如11、22、33等,答案是无限对。

3. 题目:下列数字中,哪一个数是4的倍数:27,32,36,42?
答案:4的倍数是指能够被4整除的数,所以答案是36,因为36÷4=9。

4. 题目:小华有5元钱,小红有3元钱,两个人一共有多少钱?
答案:题目中要求求两人钱数的总和,所以答案是5+3=8元。

5. 题目:在一条长为10米的绳子上,有4个小虫,每个小虫之间相隔多少米?
答案:题目中要求求出相邻两个小虫之间的距离,所以答案是10÷(4-1)=3米,
相邻两个小虫之间相隔3米。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些易错题及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
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
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 每包书有20套
③ 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
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
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
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
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
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
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
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
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
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
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
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
最少呢?” 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
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
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
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
列式为:8+6=14(元) 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
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
5。
【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
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
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错例5]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与110-36-24相等的是( )
A.110-36+24
B.110-(36-24)
C. 110-(36+24)
【错因分析】
学生看到选项A的时候,一看后面36与24的和,就忽略了括号;或者看到选项
B,一看加了括号,没注意括号里的减号没有变加号。
【思路点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学生对于减法的这一
性质,虽然已经记在心里,但在运用的时候,就会忽视括号或符号的使用。特别
是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选项看清楚,看仔细,正确选项应该为C。

[错例6]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与360÷6÷3相等的是( )
A.360÷(6÷3)
B. 360÷(6×3)
C. 360÷6×3
【错因分析】
和易错题五是一样的问题,括号和符号的使用没有彻底弄明白。
【思路点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学生对于除法的这一
性质,和减法的性质一样,在运用的时候,就会忽视括号或符号的使用。一定要
把选项看清楚,看仔细,正确选项应该为B。

[错例7]
50-50÷10
=0÷10
=0
【错因分析】
一看到50-50,马上想到结果是0,没有完整地看整道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
【思路点拨】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根据规则来进行计算。
50-50÷10
=50-5
=45

[错例8]
小军和小华看一本同样的书,小军看了这本书的,小华看了这本书的。他们
谁没看完的部分多?

【错误解答】< 小华没看完的部分多。
【“病因”分析】这里错在把看完的部分当作没看完的部分。小军看了这本书的,
他没看完的部分就是这本书的1-=;小华看了这本书的,他没看完的部
分就是这本书的1-。>,因此,小军没看完的部分多。
【正确解答】小军没看完的部分:1-= 小华没看完的部分:1-

答:小军没看完的部分多。

[错例9]
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沿折痕剪开,每段是原来绳长的。
【错误解答】
【“病因”分析】把绳子对折三次,沿折痕剪开后并不是将绳子平均分成3份,而

是将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2×2×2=8(份)。因此,每段是原来绳长的。
【正确解答】

[错例10]
小红看了一本书的,小明看了一本书的,他们都看了30页。请问谁看的那
本书的总页数多?

【错误解答】> 小红看的那本书的总页数多。
【“病因”分析】本题比的是谁看的那本书的总页数多,而不是比较题中给出的两
个分数的大小。如果把小红已看的部分看作1份,那么小红所看的这本书共有2
份;小明已看的和小红已看的同样多,也看作1份,那么,小明所看的这本书共
有3份。因此,小明看的那本书的总页数多。
【正确解答】小明看的那本书的总页数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