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规讲义稿

合集下载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

C级
D级
100%射线或者100%超声检测 (注4-1)P117
(1)P≥9.8MPa,100%射线或者 100%超声检测(安装工地:接 头数的50%); (2)P<9.8MPa,50%射线或者 50%超声检测 (安装工地:接 头数的25%) (1)外径大于108mm,100%超 声检测; (2)外径小于或者等于108mm, 至少接头数的20%表面检测
第一章


1.4锅炉设备分类为(以额定工作压力P,额定热功率Q.铭牌 )P13 1.4.1 A级锅炉(基本包括了所有电站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表压,下同)P≥3.8MPa的锅炉,包括: 1)超临界锅炉: 22.1MPa≤P; 2)亚临界锅炉: 16.7MPa≤P<22.1MPa; 3)超高压锅炉: 13.7MPa≤P<16.7MPa; 4)高压锅炉: 9.8MPa≤P<13.7MPa; 5)次高压锅炉: 5.4MPa≤P<9.8MPa; 6)中压锅炉: 3.8MPa≤P<5.3MPa。
— 10% 射线检测
锅筒、集箱上管接头 的角接接头

(表4-1 的注解) 注4-1:壁厚小于20㎜的焊接接头应当采用射 线检测方法,壁厚大于或者等于20㎜时, 可以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超声检测仪宜采 用数字式可记录仪器,如果采用模拟式超 声检测仪,应当附加20%局部射线检测; 注4-2:水温低于100℃的给水管道可以不进 行无损检测。



注:①相关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 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②编制检测工艺的要求:在《锅规》历史过程中, 这是首次在规程中完整提出制定无损检测工艺的要 求,NDE工艺包括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按相关法 规、产品标准和JB/T4730要求编制)。 ③本次规程首次明确允许利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 进行检测,但由于TOFD也有其局限性,如:对工件 近表面检测可靠性不够,不易检出横向缺陷等。所 以规程又规定TOFD要与PE进行组合检测,进行互补 。

锅规第一章.ppt

锅规第一章.ppt

第一章 总则
1.2.1 锅炉本体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 、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 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墙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 的整体。 1.2.2 锅炉范围内管道 (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 、再热蒸汽管道等; (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
1.3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 (1)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 (2)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 率小于O.1MW的热水锅炉; (3)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 装置。
第一章 总则
• 解释:对于余废热锅炉管理的问题,根据 设备的主要用途进行了界定。凡是生产工 艺流程不可缺少的设备均属于压力容器范 畴,以余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换热设备均 属于锅炉范畴。而属于锅炉范畴的余(废) 热锅炉的主要结构形式为烟道式余热锅炉 和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热锅炉。
第一章 总则
• 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 行了分级。 1.4 锅炉设备级别 1.4.1 A级锅炉 A级锅炉足指p(锅炉额定工作压力表压,下同,注: 1.3)≥3.8MPa的锅炉,包括: (1)超临界锅炉,p≥22.1MPa; (2)亚临界锅炉,16.7MPa≤p<22.1MPa; (3)超高压锅炉,13.7MPa≤p<16.7MPa; (4)高压锅炉,9.8MPa≤p<13.7MPa; (5)次高压锅炉,5.3MPa≤p<9.8MPa; (6)中压锅炉,3.8MPa≤p<5.3MPa。
第一章 总则
• 解释:技术委员会由专家组成,评议、审 查、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本规程鼓励创新和技 术进步,但是创新有风险,用技术委员会 评审这样的安全通道为创新保驾护航,回 避风险,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

锅规宣贯资料3.设计

锅规宣贯资料3.设计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第三章 设计
3.7 主要受压元件的连接 3.7.1 基本要求 (1)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主焊缝〔包括锅筒(锅壳)、集箱
、炉胆、回燃室以及电站锅炉汽水分离器、集中下降管 、汽水管道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封头、管板、炉胆顶和 下脚圈等的拼接焊缝〕应当采用全焊透的对接接头。 (2)锅壳锅炉的拉撑件不应当采用拼接。 条款说明:本条款是修改的条款。 原条款:《蒸规》第47、56条;《水规》第30条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第三章 设计 (三)条款说明与解释 3.1 基本要求 锅炉的设计应当符合安全、可靠和节能的要求。取得锅
。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E-mail:bgsh@ Tel:+86-010-59068800 Fax:+86-010-59068811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PPT课件

锅规.TSG G0001-2012.课件.2013.11PPT课件

4.5.4.3 无损检测标准 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NB/T47013(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管子对 接接头X射线实时成像,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定。
注:实时成像相关技术规定是指GB/T19293-2003《对 接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法》
注:NB/T47013 .1~6:JB/T4730.1~6(包含RT、UT 、MT、PT、ET部分)。 NB/T47013.7~10包含的是外观、气密、声发射、 TOFD部分。
接焊缝无咬边,其余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管子焊 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且不超过40mm 注:裂纹、夹渣、弧坑和气孔,咬边均属于疲劳裂纹源,直 接影响锅炉寿命。
4.5.4 无损检测
4.5.4.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①进行考核,取 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方法和技术等级的无损检测 工作 P110。
2.由材料使用单位验收人员在材料制造单位进行制造地验 收,并在检验报告上签字确认。
我国多年来一直对锅炉材料采取入厂复验方式,由于我 国钢材冶炼技术大幅提高,尤其是碳素钢已很少出现问 题。所以借鉴国际通用做法以及从我国锅炉材料行业行 情出发新增以上两个条款,减小了锅炉制造成本,缩短 制造工期.
第四章 制造 学习外观检验要求、无损检测、试件NDE有关条款
(2)用于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钢板、碳素钢钢 管以及碳素钢焊材,实物标识清晰、齐全,具有 满足本规程2.7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并且质量证明书与实物相符的。
注①:在国外材料验收有2种做法:中间方监检和制造地 验收。
1.由技术检验机构(中间方)在材料制造单位进行监督检 验,供需双方以合同为法律依据,一旦发生质量问题, 由供方全权负责,无需用户在使用前复验。

燃气锅炉锅规培训

燃气锅炉锅规培训

锅规规定了安装燃气锅炉的资质要求, 确保安装质量。
锅规提供了燃气锅炉安装验收的标准, 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安装流程
锅规明确了燃气锅炉的安装流程和规 范,确保安装过程符合安全标准。
锅规在燃气锅炉运行中的要求
操作规程
锅规规定了燃气锅炉的操作规程, 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操作。
维护保养
锅规要求对燃气锅炉进行定期维 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启动与关闭操作规程
01
02
03
04
先关闭锅炉主燃气阀, 确保燃气供应切断;
按下停止按钮,停止锅 炉运行;
检查锅炉及附属设备是 否处于安全状态;
关闭电源开关,确保设 备断电。
日常维护与保养规程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锅炉及附属设备外观 ,确保无严重腐蚀和损伤;
定期清理锅炉内部积灰,保持 热交换器清洁;
锅规在燃气锅炉设计中的作用
确保安全性能
锅规为燃气锅炉设计提供 了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 生安全事故。
提高能效
锅规对燃气锅炉的能效提 出了要求,有助于降低能 源消耗,节约成本。
促进环保
锅规要求燃气锅炉达到环 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
锅规在燃气锅炉安装中的指导
安装资质
验收标准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 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04
燃气锅炉操作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基本素质培训
1 2 3
了解燃气锅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构 造以及各部件的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设 备。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锅规》宣贯

《锅规》宣贯
超声波技术进步,在A、B级锅炉锅筒等部件 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射线或者数字式可记录 超声波检测; A级锅炉锅筒、集箱的长管接头被实践证明 存在问题,当今技术不采用长管接头已经没 有问题,所以不再提倡; 氩弧焊技术广泛应用。

二、修订原则
• 二是为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预留了出 路,即:规程第1.6条:总局特种设备安 全技术委员会评审,总局核准。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情况和第一章总则解释修订情况和第一章总则解释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2013年年0101月月0606日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修订过程一修订过程二修订原则二修订原则三主要变化三主要变化四第一章总则四第一章总则一修订过程一修订过程??20072007年年55月总局下达制修订月总局下达制修订锅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立项计划
二、修订原则
4、与压力容器规程尽可能一致原则。
• 在规程结构上,尽量与压力容器规程一 致; • 在具体内容上,尽量与压力容器规程协 调,如:材料入厂验收、无损检测等等。
三、主要变化
1、增加了锅炉级别。
• 从锅炉事故危害及失效模式角度,突出 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行了分级。
2、增加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四、第一章 总则
• 四是余热锅炉的管理。考虑到实际工作 中,理解和执行上存在的偏差,这次进 行了修改。主要是按照设备用途进行界 定。以余热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的属于 锅炉,凡是生产工艺流程不可或缺的设 备属于压力容器范畴。
四、第一章 总则
第1.3条,不适用范围。
• 一是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 锅炉。主要考虑原来规程“水容量”在 实际执行中产生理解上的分歧。 • 二是额定出水压力(《条例》是出口水 压)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 0.1MW的热水锅炉。

《锅规》释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PPT课件

《锅规》释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PPT课件
2、计算最高液膜温度上根据锅炉设计条件在传热计算中所得的最高液膜温度。 3、在锅炉设计中应该对两个温度进行比较来确定二者的合理关系。 4、锅炉制造单位提供锅炉最高液膜温度和最小限制流速的计算结果,是为设计文件鉴定机构
鉴定设计文件和锅炉使用单位指导运行操作的。
第十一章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11.2.5 锅炉的计算最高液膜温度 锅炉的计算最高液膜温度不应当超过所选用的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在锅
是指有机热载体在对流传热过程中与金属表面摩擦而产生有机热载体边界层的温度梯度,边界 层内紧贴金属表面的流速最低、温度最高的有机热载温度。
二、对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液膜温度的规定
1、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小于或者等于320℃时,其最高允许液膜温度应当不高于最 高允许使用温度加20℃。
2、有机热载体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高于320℃时,其最高允许液膜温度应当不高于最高允许使 用温度加30℃。
机热载体饱和压力。 二、理由: 1、参考热水锅炉的相关规定 2、防止气相有机热载体在强制循环液相锅炉中发生汽化,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章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11.2.3 火焰加热锅炉的炉管布置 火焰加热锅炉的炉管布置应当使锅炉内有机热载体受热均匀,不应当出现火焰直接与受热面接触的现象。 解释:对火焰加热锅炉炉管布置的规定 一、规定: 1、火焰加热锅炉的炉管布置应当使锅炉内有机热载体受热均匀。 2、火焰加热锅炉的炉管布置不应当出现火焰直接与受热面接触的现象。 二、理由: 1、炉膛内热流密度分布的偏差,造成局部辐射受热面热流密度过大。 2、布置在炉膛内的受热面受到火焰的直接冲刷。 3、两种状态都会使有机热载体长期处于过热超温状态,最终会导致炉管局部结焦或缩短有机热载体的使

火锅店后厨管理讲课稿范文

火锅店后厨管理讲课稿范文

火锅店后厨管理讲课稿范文尊敬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课的主题是火锅店后厨管理。

作为一家火锅店,后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店铺的运营和管理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到食物的质量和食客的体验。

因此,对于后厨管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接下来,我会从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工作流程和安全卫生等方面详细介绍火锅店后厨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人员管理在后厨工作中,人员是最关键的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员数量与工作量相匹配。

首先,我们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纪律。

同时,要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其技术和操作水平。

定期组织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要重视员工的激励和薪酬福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物料管理火锅店的后厨物料十分丰富,包括食材、调料等。

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物料采购和管理制度。

首先,要确保物料的良好储存环境,避免食材受潮、受尘污染。

其次,要走正规的采购渠道,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物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要进行物料的验收和入库管理,对每批物料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记录。

此外,要根据店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食材的存货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三、工作流程火锅店后厨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备料、切配、火锅烹饪、出菜等环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菜品的质量,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根据菜品的种类和数量,合理安排备料时间和过程。

备料时要注意食材的清洁和储存方式,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

切配环节要注意切工的规范和速度,确保切菜的质量和效率。

火锅烹饪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保证菜品的熟度和口感。

出菜环节要注意菜品的摆盘和配料的搭配,增加菜品的美感和口感。

四、安全卫生在火锅店后厨的工作中,安全卫生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食材和菜品的安全。

要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定期进行卫生培训,确保员工的个人卫生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 3.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完善了型式试验内容,降低了锅
片最小壁厚; 3.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总则 2.材料 3.设计 4.制造 5.安装、改造、修理 6.安全附件和仪表 7.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8.使用管理
9.检验
10.热水锅炉及系统
天津国棉一厂(1955年4月25日)锅炉爆炸严重伤亡事故(8死69伤)。 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劳动部设立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实行国家安全 监察;1979年,由于连续发生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奠定了法制基础;2003年国务院颁布 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对“条例”修改:明确特种设备安全 检查范围;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内容;增加锅炉水处理要求等。
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调整和简
化了一些过繁的检验要求,减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主要内容变化
3.1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 3.2 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 3.3 新增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 3.4 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 3.5 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3.6 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 3.7 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小了无损检测比例; 3.8 曾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 3.9 删除了锅炉房章节;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修订原则
连续性原则 即新的《锅规》保持我国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连续性,对成熟和 行之
有效的条款予以保留。
先进性原则 即新的《锅规》与时俱进,充分采纳我国近些年发展形成的新技术和
新方法,并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预留出路。
与国际接轨原则 即新的《锅规》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
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基本制度。
分类监管原则 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
将锅炉按照不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监管内 容。
充分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行政审批程序,既方便了企业又落实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
11.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12.铸铁锅炉
13.附表a 锅炉产品数据表 附件 B 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本章结构 1.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不适用范围 1.4 锅炉设备级别 1.5 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 1.6 特殊情况的处理 1.7 监督管理 1.8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1.9 章节关系说明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3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设备: ⑴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 ⑵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 炉; ⑶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臵。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承压蒸 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 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1.条款说明:修改条款。 2.条款来源:《蒸规》、《水规》、《有机规》、《小型规》第2条。 3.固定式锅炉:指在运行时本体处于固定状态的锅炉。如油田注汽锅炉等。 4.承压锅炉:是指表压力大于零的锅炉。如带水封管的汽水两用锅炉。 5.余(废)热锅炉按国质检特函[2007]402号文执行。管壳式余(废)热锅炉 按“容规”设计制造;烟道式余(废)热锅炉按“锅规”设计制造。余(废 )热锅炉中的过热器与省煤器按“锅规”设计制造。 6.明确分汽(水、油)缸要按照锅炉集箱的技术要求(设计、制造)执行。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德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黄朝富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演变过程
⑴《蒸汽锅炉安全规程》(颁布施行:1960年10月22日) ⑵《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颁布施行:1965年10月12日) ⑶《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颁布:1980年7月11日,1981年1月1日施行) ⑷《热水锅炉全监察规程》(颁布:1983年6月3日,1984年7月1日施行) ⑸《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87年2月17日,1987年10月1日施行) ⑹《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1年5月22日,1992年1月1日施行) ⑺《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3年11月28日,1994年5月1日施行) ⑻《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1996年8月19日,1997年1月1日施行) ⑼《热水锅炉全监察规程》(修订印发:1997年2月14日) ⑽《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第11号局长令颁布) ⑾《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2012年10与23日,2013年6月1日施行)
本章主要变化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划分的内容 调整了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 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 定,制定本规程。
1.条款说明:修改条款,明确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依据。 2.条款来源:《蒸规》、《水规》、《有机规》、《小型规》第一条 3.本规程制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 年5月1日执行)。 4.“条例”诞生过程: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主要内容变化
3.10 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和使用管理要求; 3.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安全技术要求; 3.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 3.13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范围及结论; 3.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