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爸妈讲过去的故事

听爸妈讲过去的故事现代社会的生活多姿多彩,然而,在听了爸爸妈妈讲了过去的事情以后,我开始为现在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感叹!爸爸说,在还没有我们姐弟三个的时候,生活十分艰难,每天他和妈妈都要早早的在外面摆地摊,尽量为家里多挣一些钱。
妈妈说,后来,渐渐地,他们攒够了买一间规模较小的店铺的本钱。
为了不再遭受风霜雨打、日晒雨淋的辛苦,爸爸毅然决定用所有的积蓄买下了一间小店铺。
刚开始的时候,店里生意很辛苦,客人又少,又需要经常出去送货,所以爸爸请爷爷过来帮忙看店,自己天天四处奔波劳累。
爸爸说,在那个时候,他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家里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让妈妈不要再这么辛苦,同时也让我们姐弟三个以后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开心。
妈妈理解爸爸的想法,所以她也尽力地为这个家付出很多努力。
爸爸妈妈的愿望是一样的,他们都说过,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的美好,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
是啊,如果当初爸爸妈妈没有丝毫顾及这个幸福美好的家的话,那我们今时今日的美好生活又将从何而来呢?尽管爸爸妈妈对我们已经很好很好了,可是在今天,听了爸爸妈妈讲他们以前的事情时,心里感触良多: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谁又能理解那大山一般厚实的父爱、那清水一般柔和的母爱后面所隐藏起来的艰辛呢?爸爸说,当初他在因为店里生意繁忙而烦躁不已的时候,是妈妈告诉他,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辛苦在所难免,因为这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如果你能通过,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坚持成功了;可是当你选择放弃的话,这就代表着你之前的所有辛苦都白费了,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妈妈说,其实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她鼓励支持着爸爸,而是他们两个在互相鼓励支持着,用彼此的信念坚持下去,熬过这艰辛的岁月。
我很感动,不仅仅因为是爸爸妈妈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因为是他们的努力付出才成就了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当初你们希望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现在已经实现了;可是今天,为了我们的成长和以后,你们又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稳固住自己当初的理想。
2021初三作文听长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2021初三作文听长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有幸生在一个家族庭院宽敞的大院里,一到周末,我总是会找个地方坐下来,听长辈们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长辈们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们,轻轻地说:“孩子们,过去有一个温暖而激动人心的世界。
”他们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那个时候,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科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完全不同。
”曾祖父告诉我,他当年上学的时候是徒步去的,没有自行车,更别提是汽车了。
为了上学,他每天早上都要起得很早,而且还得走很远的路程。
每次听到这些,我总是心生敬佩,也会心疼地问:“曾祖父,那样走很辛苦吧?”他笑笑说:“嗯,的确很辛苦,但是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珍惜上学的机会。
”曾祖母则告诉我关于农村生活的故事,她曾经是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就帮父母劳动,种田、养鸡、照顾弟弟妹妹,每天都很忙碌。
她讲到自己小时候,每天凌晨起床,来到田地里,一次次耕种,感受着土地的孕育之力。
她说:“虽然当时很辛苦,但是我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她还告诉我,那时候社会上邻里互助的风气很盛行,大家互相帮助、支持,所以即使再辛苦,也没有觉得孤单。
爷爷则告诉我,他小时候的游戏都是靠亲友们一起创造和玩耍的。
他说,那时候还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所以孩子们只能用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
他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追逐捉迷藏,或者聚在一起听长辈们讲故事。
他说:“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丰富,但是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和友谊。
”这些故事让我感到惊叹和思考。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能排山倒海地使用各种科技产品。
我们是否也能从中获得和过去一样的快乐和友谊呢?缓释片曾祖父告诉我:“孩子,技术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忘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联系和沟通。
”他继续说:“从前,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是我们在互助、友情和家人之间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与安稳。
”这些过去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思考,科技带给我们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距离感。
初一写人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今天吃饭时,妈妈跟我讲述她过去的故事。
姥姥有五个孩子,妈妈排行老四。
妈妈和我说:她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好,都到了一双鞋和兄弟姐妹轮着穿的地步了,那时候,全靠我姥爷一个人挣钱,一个月只能挣一百多块钱,维持一家的。
那时候,妈妈非常好,在班里是学习委员,但是因为家里贫穷,惹来了的讥笑。
有一次,妈妈在代表大会上发言,挑了一双算是好的鞋,其中还有一只还露出了大脚趾,妈妈上台发言时,下面的人对她指指点点,说“看她家穷的,破破烂烂的!”。
妈妈听了心里可了,哭了一天一夜,求我姥爷给她买双新鞋“妈妈说完,眼睛红了,我的眼睛也被泪水朦胧了。
妈妈接着告诉我说:”你姥爷一狠心,向邻居借了13元钱,给我买了一双新鞋,那时候,家里欠了900块钱都觉得,活不下去了。
后来,我上了初三,家里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就跟你姥姥说‘我不念了,我要出去打工!’你姥姥说:“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你上学!”到后来,我还是退了学,我去了技术学校“。
我问妈妈:”你为什么去技术学校啊?“妈妈意味深长的说:”就为了快毕业,快点出去打工,好挣钱啊!“我点了点头,止不住的地下来。
妈妈说:”后来,我到了你爸的单位,一开始挣110元钱,我都交给你姥姥,后来涨点了,开130元,我还是交给你姥姥。
“我听了妈妈的故事,想到了我们,以前的衣服是姐妹几个轮着穿,现在,我们的衣服都是一柜子一柜子的;以前,就是一元钱都很舍不得花,现在,每次花钱都是十元二十元的,从来不当回事。
我们一定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不要大手大脚的花钱,节俭从生活做起。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_六年级作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今天,我坐在妈妈身边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
妈妈先说:“以前,我们的房子大多数是平房,很少能看见楼房。
而现在呢,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很难看见平房了。
有些人家穷,还地方、住着茅草屋呢!特别是,外面下起大雨来,茅草屋里就别有一番风景了。
大家把盆子呀,盘子呀,统统拿出来,接在漏水的地方。
”说完,我先起身,望了望窗外,根本看不见平房,只有各种各样的楼房。
我的脑海中有浮现出一幅下雨时的画面:一家人都拿着盆子,在漏雨的地方,放下盆子,再找另一处漏雨的地方。
如果不接雨,家里就会出现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样子。
妈妈说:“以前的孩子吃饱饭就很难,很少有零食吃,也很少吃肉。
而现在呢,有些孩子还挑食,甚至浪费。
以前抢着吃,现在都不吃。
以前不是什么时候都吃的着肉的,而是过年了才吃的上一块。
现在是什么时候都能吃到。
”妈妈还说:“还有,以前马路都是用石子做的,而不是现在的水泥路。
在石子路上很容易摔跤,许多车辆一过,会有很多的灰尘,使你睁不开眼睛,看不清前面的路。
在石子路上骑上一段路,回家后,就变成了一个“白毛女”了。
”说到这里我和妈妈就笑了,好一会才停止了笑。
妈妈向我做了一个“白毛女”的动作,我又“咯咯”地笑起来了。
第1页共1页。
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_优秀作文.doc

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_优秀作文听完爸爸妈妈讲那过去故事吴珊珊/福州市屏西小学/三年3班“月亮在白莲花般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歌声……”伴着动听音乐声,我躺在妈妈怀里,和妈妈聊着过去事情:“妈妈,妈妈,你十岁时候是什么样呀?那时候你在做什么呢?”妈妈摸摸我脸,说:“那时妈妈生活在江苏,江苏冬天特别冷,不管雪有多深,都是踩着雪一步一步地去上学。
妈妈家里有很多田,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干活,妈妈只能一个人在家做作业,肚子饿了也要等外婆回来煮饭,因为那时候都没有零食,不像现在,肚子一饿马上有巧克力、沙琪玛吃,想买什么东西向爸爸撒个娇就有了。
那时候很多东西都要用粮票、布票等各种票来换。
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己经会干很多事情了,比如:帮外婆洗碗、扫地……做很多很多家务活。
哪像你现在这样,几乎啥事情都没有做呢。
还在那天天嚷嚷着,作业好多,考试好难。
”“啊,怎么和我们不一样呢?那爸爸呢?他那时候在干什么呢?”我着急地问。
“你怎么不去自己问问他呢?”妈妈笑着说。
于是,我跑下床问爸爸,爸爸笑了笑,说“我十岁呀,那时候,生活在农村,农村里也有学校,但是没有电脑,课桌讲台都是用木头做。
操场没有跑道,()都是黑黑煤灰渣,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书看,放学了就和几个小伙伴在水边抓鱼,鱼儿都喜欢躲在石头洞,我还把手伸进洞里抓鱼呢。
不过到了冬天就不能抓鱼了,农村冬天特别冷,时不时还下着雪呢,我那时衣服也没有几件,更别提新衣服了,都是穿你大伯穿旧呢。
”我听了惊讶地说:“原来你们那时生活和我现在生活差别那么大!”耳边又响起了熟悉旋律“经过了多少苦难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好光景……”妈妈接着说:“是呀,就像歌词里说那样,妈妈小时候可比你现在辛苦多了呢……”“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生活,认真读书,努力学习!”我看了爸爸一眼,抢着说。
爸爸听了我回答,慢慢地说:“希望我们祖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富裕国家,让许许多多小朋友都和你一样,有漂亮衣服穿,有新鲜水果吃,能在漂亮学校里上课、学知识,不要再像我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故事_高二作文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回到家后,妈妈早已准备好了晚餐,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油光光的烤鸭,还有一盘碧绿碧绿的青菜。
这些都是我喜欢吃的菜。
在桌角边放着“辉的历程”这本书,我就边吃饭,边看书。
“绮钰,别看了,这样对视力不好。
”爸爸边说边往我的碗里加了好多好菜。
这时,我突然问:“爸,你说在30年前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生活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穷苦。
”于是,妈妈就开始讲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小时侯,很久才来一次卖糖吃的糖贩子。
我那时唯一的零食就是地里的番薯,所以糖贩子一来,我很多时候都要买来吃。
家里当然不舍得给我那么多钱买糖吃,常常都没得吃或只有一颗吃。
有一次,糖贩子来了,我向外公要钱买糖,外公没给我钱,不知道是舍不得还是没有那么多钱。
那时我还幼小,不懂得太多事,外公便拿一张纸给我,糊弄我,我还以为是钱呢,拿着纸兴冲冲地去买糖吃。
结果糖贩子说这不是钱,糖就又没吃成了。
”
我听了,暗暗想,再穷,不会连糖也买不起吧!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一大堆的零!再想想现在,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吃糖,而且是专挑贵的吃,比如:德芙巧克力呀,可比克呀,有时不和胃口,刚进嘴的的“金钱”,马上就吐了出去。
现在之所以有这天壤之别,是因为——想必大家都明白,那是传奇千古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无限的幸福!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
幸福,这是中国的顶梁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这是邓小平爷爷的心血,这是中国的心血!改革开放拯救了中国!。
【一年级作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_550字

【一年级作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_550字
今天,我坐在妈妈的旁边,听她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妈妈说,过去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它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妈妈说,她小时候,生活条件很艰苦,家里没有电视、手机、电脑,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但是妈妈说,那时候她们过得很快乐,因为他们有很多玩伴,一起玩耍、一起学习。
而且,他们每天都要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洗碗等等。
妈妈说,这
些经历让她懂得了勤俭节约,懂得了如何独立生活。
妈妈还说,那时候的学习条件也很艰苦,没有那么多的书、笔,但是他们每天都很用
功地学习。
即使在课余时间,他们也会自发地组织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妈妈说,这种学习方式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妈妈还说,那时候的食物也很简单,没有奶油、巧克力等零食,但是他们吃的很健康。
他们每天都吃一些粗粮、蔬菜,而且他们知道饥饿的滋味,所以他们很珍惜每一顿饭,不
浪费食物,也不挑食。
妈妈说,这些经历让她懂得了珍惜食物,珍惜每一次机会。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深深地感到,过去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它们也教会了人们很多
东西。
我们现在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但是我们也要懂得节俭,要学会互相帮助,要
珍惜食物,要珍惜每一次机会。
希望我们可以从妈妈的故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我们的
生活更加美好!。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言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言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深感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
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今在妈妈的口中变得生动而鲜活。
在妈妈的讲述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纯真无暇的年代。
那时,我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快乐和温馨。
妈妈用她那朴实的语言,描述着那些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让我感受到了那份纯真的幸福。
同时,妈妈的讲述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她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曾经的艰辛与不易,也看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努力奋斗的意义,也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此外,妈妈的讲述还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那些曾经的风俗习惯、生活场景和社会现象,如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
这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更加关注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遗产。
总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这不仅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传承这些美好的故事,让历史的长河永远流淌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约莫是小学四五年级,音乐程老师给我们教了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程老师是我大妈家的侄女,声音特别好听,这首歌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时年纪小,只管歌好听,没留心歌词。
随着年纪的增大,懂得的事情也越多,回头读读歌词的内容,心中的柔然不禁被触动,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由来。
(一)发家奋斗史
我的爸妈是典型的山里人。
妈妈娘家贫困,只读了小学一年级,便辍学回家放牛捡柴。
外婆贤良淑德,妈妈自小耳濡目染。
由于勤快爽朗,妈妈被安排到林场煮饭,之后在林场邂逅我爸爸,恋爱结婚。
我爷爷也是从山里小村庄搬到乡里小村庄,家境也不好。
一家人都住一起,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大姑二姑细姑。
妈妈出嫁之时,大伯已经成家,大姑二姑也已经嫁人,剩下细姑在读卫校。
妈妈虽是山里人,外婆也只让她放牛捡柴,其实没有吃多少苦。
嫁人之后,要学习很东西。
比如说耕地、插田。
当时流行的是一年二季水稻,全家人一起出动,耕地、播种、插秧和割稻。
爸爸妈妈都是新手,做事效率低,没少挨爷爷批评。
我出生之后,妈妈便辞去了工作,在家照顾我和姐姐。
红砖平房盖好,分家之后,爸爸妈妈仅有一脸盆米和两壶油。
仅靠爸爸三十几块钱的工资是不足以养活一家四口人的,这也间接导致了爸爸妈妈辛酸的发家奋斗史。
当时,二姑头脑伶俐开了杂货店,已先一步致富。
在二姑的赞助之下,爸爸妈妈经营起了肉摊和木业。
起早贪黑,勤俭节约,妈妈每
天不仅要忙生意,忙农活,还要照看我和姐姐以及处理家务琐事。
妈妈每当和我讲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眼泪直下,嘴上却说:那个时候虽然辛苦,却是最开心的时候。
九六年,大伯家和我家在五祖镇盖楼房。
九七年,正式入住新楼。
这也导致爸爸妈妈欠了一笔不小的债务。
因此,木业生意得继续经营下去。
搬家之后,没有了农田,为了节约,爸爸在后院承包了一片梨园,还种植了桃树、李子树、葡萄树等等,妈妈也在后院翻地种菜。
有了这些,我家基本不用去市场买水果和蔬菜。
经常还有剩余,便送给亲戚朋友。
特别是黄花梨,不仅甜,而且水分多,到现在都怀念那时候的味道。
从事木业,特别辛苦。
我读书的时候,爸爸妈妈从不让我干重活。
每当进货几车材料,为了省钱,爸爸妈妈都是亲自搬进搬出。
高中的暑假,我体验了一次搬树。
那树是又粗又重,压得腰身都直不起来,没搬几颗已经汗如雨下。
第二天早上,直接肩膀酸痛无力,手都抬不起来。
想想数十年如一日的经营,妈妈识字不多,煎熬了半生。
勤俭持家是爸爸妈妈发家的武器。
说到勤俭持家,我爸爸这辈的兄弟姐妹,都是如此。
爸爸妈妈更是从不乱购置东西的。
家里煤气灶已经用了十多年,打火都存在问题。
每次我提到要更换煤气灶的事,妈妈总是对我说:虽然是旧东西,但是可以使用,干嘛要换!今年过年回家,我家用了十八年的煤气灶终于退休了,结果换上了叔叔家厨房装修换下来的旧煤气灶,排风扇还是前几年二姑家装修换下来的。
生活中有更多细微末节的更不必说。
父辈的发家史都是一段辛酸的奋斗史,这都和他们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家庭美德——勤俭持家息息相关。
茶余饭后,妈妈一边洗碗,一边对我讲这些过去的事情,有时候坐在饭桌前听爸爸讲。
虽然有些事情已经听了许多遍,但是我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我想他们需要一位忠实的倾听者。
(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不时会讲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我对爷爷的记忆只有几个片段。
爷爷年轻的时候,应征入伍,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
奶奶说,应征入伍的那天,她站在路边认识了爷爷。
我爷爷能文文物,善于言辞,又会写东西,当时是乡里的名人。
爷爷的爆脾气也是闻名乡里乡外,附近乡里乡外的人都特别怕他,家里人特别是大伯爸爸更是怕他敲脑门,我堂哥姐姐也是怕的不得了。
唯独我出生之后,爷爷立马买了鞭炮庆祝。
此后,但凡有空余时间都会抱我,三天两天把我放在秤上称重。
听妈妈说,夏天的时候,爷爷会边摇边扇风哄我入睡。
我依稀记得爷爷经常教我数数字认钱,我很快就记住。
他时常夸我聪慧。
我三岁的时候爷爷病逝,那时候对于死亡的概念还不清楚。
在灵堂之上,我和表姐躲在桌子底下玩闹窃笑。
可是,当二姑姑抱着我看躺在棺材里面的爷爷,我害怕极了,不敢睁眼去看。
最亲最疼爱我的爷爷离开了我,或许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吧。
爷爷吃了一辈子苦,在最贫穷的年代,当兵打仗,保家卫国,养儿育女,还没好好享受如今幸福的年华,就早早离开了我们。
我奶奶是一个正直独立、敢作敢为的人。
奶奶的一生奉献给了何家,做事公正公平,因此无论是何家诸多亲戚,还是娘家亲戚对奶奶都尊敬无比。
奶奶眼里揉不得半粒砂子,遇到不正的事情就会当面指正,甚至会当面指责,有时还会出口大骂。
当然她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发扬正气正能量,同时也是为了家族兴旺。
奶奶生前都会坚持看新闻联播、黄梅新闻和戏剧。
看新闻,能让她了解国家大事,不被时代抛弃;看戏剧,能充实她晚年的生活。
在她老年的朋友中,她一直是能说会道的,有理有据。
附近的老人都很喜欢和她交谈。
奶奶原本可以享受好日子,奈何她被时光压完了腰,走路都只能弓腰蹒跚。
奶奶在去世之前,都坚持自己洗衣做饭。
尽管她的二个媳妇多次要求她不要劳作,但是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只是怕麻烦儿女。
奶奶去世的时候,镇里乡里的人都烧纸放炮为她送行。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操劳了一生,享受了几年的幸福生活,也随着爷爷去了天堂。
今年年初,表姐来我家吃年饭,看着奶奶曾经住的老房子,不禁潸然泪下。
奶奶生前最疼爱我们这些孙儿孙女。
每次回家,我都会去她那陪她聊聊天。
我一去她都非常开心,并且拿出她珍藏的零食。
奶奶去世的前一年,我过生日,正好在家,奶奶塞给我八百块钱,叮嘱我,努力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
我没接受。
她告诉我,再不给就怕以后没机会了。
当时我还不明白,只是笑笑说,奶奶还要看着你最小的孙子立业成家抱曾孙子呢。
她喃喃道:会的,会的!还硬是把钱塞给我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自我记事对外公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他老人家去世的早。
根据妈妈的回忆,外公也是应征入伍,当过兵打过仗的。
后来外公为了照顾他年幼的弟弟,不得不请求回家给人做工,养活家人。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外公被冤枉被批斗,因此落下了病根。
如果和外公接触,想必他也是一个顾家慈祥的好人。
外婆是一个善良贤惠的女人。
平时话不多,都是轻声细语,笑脸迎人。
不忍杀生,因此不沾荤腥。
我和她最深刻的记忆是一次我和她从五祖,翻山越岭,中间还乘船到她老家望江,整整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一路上,她都耐心照看我这个还没十岁的小屁孩。
妈妈回娘家比较少,也因此我见外婆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近年她搬到我舅舅家住了,才见了几次面。
今年过年,我去舅舅家拜年,顺便给她封了个红包,她的听力已经大不如以前,身体也似乎没有以前硬朗。
她也是操劳了一生,如今子孙满堂,四世同堂,也可以安享晚年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辈人都是吃了很多苦的一辈人,他们在战争未熄、物质缺乏的年代作出了许多贡献,无论是保家卫国、生儿养女还是勤俭持家、养儿育女,都是值得被我们尊敬的。
莫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