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入门复习题答案
第1章 科学入门 复习题含答案

选项
测蚩范围
最小刻度/OC
最r¾温度/℃
最低温度/。C
A
42
35
0.1
B
100
-40
1
C
200
-10
2
D
100
-100
1
7(2分).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 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 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 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0℃,的温度定为IoO°C,在0和IOO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就表示1摄氏度。
(2)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17.1(1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做“观察加热水时温度如何变化”的实验过程
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
17.2(1分)同学们在实验时发现水沸腾的温度是98℃,尽管继续加热,水仍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2分)「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 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9(2分).甲、乙两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1厘米3和2厘米3,用它们来测量等 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厘米3和13.9厘米3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然在沸腾,但温度没有升高,三位同学据此现象作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3节精选练习及答案

第 1 章科学入门(第 1~3节)精选练习班级:学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 分。
)1、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观察就是用眼看,用脑记C.观察不包括用耳朵听D.观察一定要借助仪器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植物生长B .经济危机C.海底地震D.火山爆发3、下列现象和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A. 吊灯的摆动——摆钟B. 水沸腾顶起壶盖——蒸汽机C. 火山爆发——人造卫星D. 苹果落地——万有引力定律4、科学老师在做“乒乓球实验”时,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然后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 )A. 变瘪B. 鼓起C. 不变D. 无法确定5、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C.小夏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D .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6、今年暑假,小珂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西安旅行。
在高铁运行过程中,广播里不断播放着这样一段话:高铁运行速度快、人员高度密集、空间高度封闭,车上设备对烟、火非常敏感,有人吸烟报警器就会报警,列车马上减速运行甚至停车,打乱铁路运输组织、危及行车安全。
下列标志中是禁止吸烟的标志的是( )A. B . C .7、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A .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D.实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A、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9、小科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焰心位置,C、滴加液体等待约 3 秒后取出,可以观D 、取适量液体宗到火柴A .B .C .D .E .F .G .H .I .① 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② 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 ③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④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火焰的 ( )A .外焰B .内焰C .焰心 D. 中上部10、为了更好地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你会选下列哪种工具 A .显微镜 B .放大镜 C .天平 D11、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集气瓶12、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一定要借助于工具进行B. 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C. 观察除了用眼看,用耳听外,更需用脑想D. 为了扩大观察范围,可以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13、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时,必须 (A .问老师,获得结果B .查资料和参考答案C .借助工具测量结果 D .等同学说出答案14、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右手食指的指纹完全是相同的B .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 .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 D .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15、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 果绘制如下,则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是()刻度尺、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第 16、17每空 2分,其余每空 1分,共 23 分)16、说明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 热程度: 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 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 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科学入门 复习卷(答案)

科学入门选择题1.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测量者决定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尺测量桌子长度,他记录的下列数据中是不合理的是()A、1.1275 m B 、1.128 m C 、1.130 m D 、1.125 m3.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测量的方法中正确是……………………………()4.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5.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0.543m 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6.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要用镊子,这是为了………………………………()A、使用方便B、防止弄脏砝码或防止砝码锈蚀C、镊子能夹紧砝码D、有利轻拿轻放7.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A、一块铝变成铝壶B、一块冰熔化成水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D、自行车补胎日久磨损8.用托盘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正确方法是……………………………()A、取质量为M的铜块加上一枚大头针,称量所得。
B、取一枚大头针,用游码称量即可得。
C、取30枚大头针称得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计算出。
D、无法测出。
9.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3)(4)(5)B、(3)(2)(1)(4)(5)C、(3)(1)(4)(2)(5)D、(1)(5)(3)(2)(4)10.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0.4g。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训练(含答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你认为小张()A.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2.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
在疫情期间,小张出去买必须的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向超市。
在超市门口,保安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张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随后小张进入超市买完东西后就迅速回到家。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正常体温约为37.3o CB.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升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10﹣5m﹣1.2×10﹣4mD.小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1m/s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4.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装入固体粉末B.加热液体C.添加酒精D.处理废弃药品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A.米勒实验B.研究宇宙膨胀C.研究磁场实验D.研究分子间有间隔实验6.将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的读数为-5℃。
将温度计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稳定后读数为105℃,将该温度计放入一杯水中,稳定后发现读数为39℃,则这杯水实际温度为()A.34℃B.39℃C.40℃D.44℃7.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B.若将血管⑥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C.用③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D.显微镜调焦时,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8.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A.反应所需条件和药品的状态B.气体的性质C.气体的验满方法D.气体的用途9.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A.用吸尘器吸尘B.使用破损空调降温时,氟利昂排入大气C.使用LED节能灯代替白炽灯D.用计算机上网查资料10.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姓名: ______班级: 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两支温度计一起插入烧杯的水中,当水温在上升的过程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液体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2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小B.偏大3 . 下列危险警告标志正确的是()C.易燃D.腐蚀性4 .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5 .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嘴吹灭6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为8mm C.不变D.都有可能D.用湿布扑灭)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 ()A . 22 号半B .23 号8 . 下列四个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为 1 立方厘米 B .科学教科书长为 3 分米 C .洗澡用水温度接近 70℃ D .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 1.5 米9 .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 25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液面读数为 l3 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12 毫升B .大于 12毫升C .小于 12 毫升D .无法判断10 . 关于 0 ℃的水和 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低B .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高C . 0 ℃的冰与 0 ℃的水温度一样高D .状态不同,无法比较11 . 2012 年 10月 13日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烟花节隆重开幕,众多游人观赏了斑斓绚丽的烟花。
科学入门第1-3节_练习(答案)

《科学》第一章1~3节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纳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 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应是……………………………()A 1米B 1厘米C 1毫米D 1微米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4、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 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5、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决定……………………………………………………()A最小刻度 B 准确值 C 估计值 D 量程6、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 15毫米B 0.5厘米C 0.8分米D 0.2米7、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A更大 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8、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烧杯 B 100ml的量筒C 100ml 的烧杯和滴管D100ml的量筒和滴管9、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科学入门浙教版习题精选八十二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科学入门浙教版习题精选八十二
第1题【单选题】
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为20mL
D、无法判断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现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
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
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
A、建立假设
B、合作与交流
C、提出问题
D、检验与评价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与合作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与合作
C、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
与合作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
与合作
【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科学入门
1.科学的主要特征是探究活动。
2.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六个步骤:①发现问题;②提出假设;
③设计实验;④观察,记录数据;⑤进行实验;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另一种答案见书总结)
3.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学习科学也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验。
4.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
5.实验时发生意外,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立刻向老师报告。
处理意外方法如下:
①烫伤手指: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并涂抹蓝油烃。
②化学试剂沾手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③化学试剂进入眼睛:用蒸馏水冲洗。
④实验中发生着火:用湿抹布扑盖,或用沙子覆盖,还可用灭火器扑灭。
6.科学家发现人类的感觉不尽可靠,因此发明了许多测量工具。
下列工具的用途是:
①天平: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克g 千克㎏。
②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厘米cm 米m 千米km 。
③量筒: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单位是升L 、毫升CL 。
还可以利用排水法,采用量筒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固体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 立方厘米cm3 ,1m3 =1 000cm3 。
一个50立方厘米的石块放入水中,它排开的水的体积是50mL 。
④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或气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完全/部分)插入待测物中,待温度稳定后方可读数。
⑤电子停表:用来测量时间,单位是时h 分min 秒s 。
⑥听诊器:用来测量人的心跳。
每个人的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人自己的心跳和脉搏是相同的。
运动后,心跳和脉搏加快。
7.量筒必须平放在桌上才能使用,读数时,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如果俯视,读数会比实际体积偏大;如果仰视,读数会比实际体积偏小。
8.一个容器最多所容纳的液体体积称为这个容器的容积。
9.酒精灯和煤气灯都是实验时常用的加热仪器。
10.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用外焰来加热。
点燃酒精灯的操作步骤是:取下灯帽,用火柴点燃。
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
11.实验室里盛装液体的容器常用细口瓶和滴瓶。
移取液体的方法是:
①用滴管移取少量液体。
将滴管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不要接触到试管内壁。
②倾倒液体。
瓶盖倒放于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容器口相互接触。
12.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磁棒的两端性最强称为磁极。
磁棒静止时,S极始终指向南方,N极始终指向北方。
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13.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会使橡胶棒带电,靠近水流会使水流弯曲。
14.进行实验时,我们所见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都称为现象。
15.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把实验的数据、现象等客观地记录下来。
实验完毕,应尝试对这些数据、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6.科学家如对某些现象产生疑问,便会先做出假设/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
17.给烧杯里的水加热用到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带铁圈)等仪器。
18.室内常温约为24 ℃;人体温度约为36.5 ℃;冰水的温度0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继续加热已沸腾的水,水的温度100 ℃。
(0 / 100 / 36.5 / 24)
19.表示楼房高度的单位用m ,表示面积的单位可用cm2,表示书本长度的单位用cm ,表示尚德学校到上海南京路的距离用km 。
(mm/cm/m/km/cm2)20.两块小铁块相互吸引,表明它们至少一块有磁性。
若两块铁都有磁性,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异名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