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性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球 结核性脑脓肿
❖ 转归:
抗结核治疗后,结核灶缩小、钙化、吸收 脑萎缩
临床与病理
病理
脑膜:
➢ 软脑膜大量炎性渗出物粘附 ➢ 脑基底部的鞍上池明显 ➢ 亚急性、慢性期脑膜增厚粘连,压迫神经、引起脑积水
脑实质:
单发或多发干酪样小结节,中心有坏死
脑结核球:
皮质内,结节或分叶状,2~6cm。 外围为纤维膜,中间有干酪坏死物,少数有钙化
影像学表现
❖ CT ❖ 平扫:可无异常发现
脑沟、脑池、大脑纵裂及脑基底部密度增高 脑回之间界限模糊 并发脑炎,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
❖ 增强扫描
细条状或脑回状强化 脑室壁条状强化或脑室呈分隔状
❖ 其他:
脑积水、硬膜下脓肿、硬膜外脓肿、室管膜或脑表面钙化
MRI
❖ T1WI:蛛网膜下腔变形,信号增强 ❖ T2WI:高信号 ❖ +C:蛛网膜下腔不规则强化 ❖ 邻近脑组织肿胀 ❖ 脑积水、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室内积脓
强化明显
CT
❖ 小脓肿:病灶小于1.5cm
脓肿与水肿融为一体,脓肿壁及腔显示模糊 增强扫描脓肿环形强化 多位于幕上皮质区 占位征象轻
MRI
❖ 急性脑炎期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
外→内 水肿 脓肿壁 脓腔
T1WI:低 等
低
T2WI:高 等
高
+C: 无 显著强化 无
右侧丘脑脓肿
右侧丘脑脓肿—CT增强
右侧丘脑脓肿—MR增强
小脓肿
脓肿?
腺癌脑转移
诊断和鉴别诊断
❖ 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 ❖ 典型脑脓肿的影像表现 ❖ 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转移瘤、放射性脑
《颅内感染性疾病》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原体有脑膜炎双球菌、结核 杆菌、隐球菌等。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传播、直接侵犯 或邻近组织蔓延等途径进入颅内,引 起炎症反应和脑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 碍等。
诊断
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
02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通过口服、 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以 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生长。
抗炎治疗
对于由炎症反应引起的颅 内感染,使用抗炎药物减 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营养支持
对于感染导致的身体虚弱 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 营养支持,如补充维生素 、微量元素等。
03
并发症影响
颅内感染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积水、癫痫等,这些并发
症可能影响预后,使恢复期延长或留下后遗症。
康复治疗
康复评估
在感染控制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功能评估 ,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师会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法,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注意心理支持
颅内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情 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况,因 此心理支持在治疗过程中也非常
重要。
THANKS。
其体液和血液。
注意安全注射
在接受医疗注射时,应选择正规的 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绪论颅内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进入颅内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影像学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二、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病原微生物⒈分类颅内感染性疾病可按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分为细菌性感染、真菌感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⒉常见病原微生物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隐球菌等。
三、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评估⒈CT表现颅内感染性疾病在CT上的表现包括颅内脑实质病变、脑膜炎、脑积水等。
⒉MRI表现MRI对于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显示颅内炎症病灶的分布、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四、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流程⒈临床症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包括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
⒉影像学检查准备将患者转入影像学科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考虑、病史的获取等。
⒊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等。
⒋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分析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包括病灶的位置、形态、范围等。
⒌影像学诊断报告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诊断报告的撰写。
五、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治疗方法⒈药物治疗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进行治疗。
⒉外科治疗部分颅内感染性疾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颅内引流、脑脓肿清除等。
六、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病历等,具体见附件一、附件二等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病原微生物:指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
⒉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多个角度的X射线影像进行重建而形成的断层图像。
⒊MRI:即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解剖细节的图像。
颅内感染性疾病(1)

颅内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 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表现与其他病菌引 起的脑膜炎表现相似,必须结合临床才 能作出定性诊断。
➢ 脑底池钙化斑的出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 结核瘤的定性诊断困难,同样必须结合 临床。50%的病人可无结核病史,与颅 内原发瘤及转移瘤等鉴别困难。
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 诊断主要靠CT与MRI,急期脑炎期 表现类似脑水肿,诊断需结合临床。
➢ 脓肿形成后,可清楚显示脓腔、脓 肿壁及周围水肿,增强扫描可见脓 肿壁环形强化。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 单发脑脓肿需与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 坏死、脑内血肿吸收期、手术后残腔鉴 别;
➢ 多发脑脓肿需与脑转移瘤鉴别。 ➢ 主要鉴别点是强化环的完整、均匀及光
MRI诊断
1 急性脑炎期: MRI平扫见脑实质内不规则形片状异 常信号影,边界模糊不清,T1WI上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区不强化。有时也可呈 不规则片状或脑回状强化 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脓肿
MRI诊断
2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
在T1WI上脓肿为低信号,周围水肿呈 低信号,两者之间可见等信号脓壁,呈圆 形或类圆形,环厚度均匀(约5mm左右) 在T2WI上脓肿和周围水肿呈为高信号, 两者之间可见等或低信号脓壁
左额叶脑脓肿 --增强扫描
左侧顶枕叶脑脓肿
右额后顶前脑脓肿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脓肿
鉴别诊断
1 星形胶质细胞瘤: 临床无中毒症状,环形强化时环不规则, 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
2 转移瘤:临床表现不同,小瘤结大水肿 为其特点。
3 脑梗塞: 4 放射性脑病:有放射病史,强化及不规则
颅内感染ppt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 疾病、外伤等。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脑脊液等途径 侵入颅内,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颅内 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碍、抽 搐等。
诊断
颅内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脑 脊液检查可发现病原微生物或炎症细胞,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颅内病变。
力等。
05
02
详细描述
脑炎的康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4
2. 语言康复
对患者进行语言评估,针对语言障碍 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口语表达、听 力理解、阅读和书写能力等。
06
4. 心理康复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 提高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对压 力的能力等。
05 颅内感染的未来研究方向
案例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炎的康复过程
总结词
脑炎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感染,康复过程包括认 知康复、语言康复、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等,
以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01
1. 认知康复
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针对认知障碍 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
力、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等。
03
3. 运动康复
对患者进行运动评估,针对运动障碍进行训 练,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
。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颅内感染的应急预案 ,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够迅速
采取有效措施。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颅内 感染的全球威胁。
科研支持
支持颅内感染防控相关的科学 研究,不断更新防控策略和技
颅内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一、流感病毒感染 二、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埃可病毒)
三、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
1
一、神经系统流感病毒感染和 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感染
1
概述:
1. 是一种病程短、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期患者,通过飞沫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关 3. 急骤起病,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病后 有一定的免疫力 4. 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发热性抽搐、多发性 神经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脑病, Reye综合症、病毒性肌炎等
1
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 别是脑组织内之所以持续存留, 长期潜伏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脑组织是致密的实质性结构, 由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血管 通透性差,即有利于阻止病毒侵 入。然而一但病毒侵入脑组织, 也防碍病毒的清除;
1
脑组织缺乏免疫系统,对外源 性抗原只能产生低水平的抗体, 不能阻止病毒入侵把细胞,却能 阻止有中和作用的抗体或免疫淋 巴细胞对病毒或病毒感染的靶细 胞的杀伤作用,有利于病毒的持 续存留;
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分类
感染部位分类:
• •
• •
软脑膜炎(脑膜炎):感染或炎症性反应 仅累及软脑膜; 脑炎: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炎症性反 应; 颅内脓肿:病原体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 炎症,继而形成脓腔。 脑膜脑炎:不论是脑炎或是脑膜炎,在疾 病的过程中,脑膜及 脑实质往往均有不 同程度的受累,称之为脑膜脑炎。
1
不同的病毒所感染的细胞类型 不同,并可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宿主的遗传因素是病毒持续 存留的相关因素; 脑内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 且缺乏再生能力,为病毒提供了 一个安全的生活场所;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2023版)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颅内感染性疾病是指发生在颅内的疾病,并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
影像学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表现。
二、脑膜炎⒈浸润型蛛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⒉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⒊乳状分泌物性脑膜炎的影像学表现三、脑脓肿⒈化脓性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⒉真菌性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⒊寄生虫性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四、脑脓肿周围脊膜炎⒈化脓性脑脓肿周围脊膜炎的影像学表现⒉真菌性脑脓肿周围脊膜炎的影像学表现⒊寄生虫性脑脓肿周围脊膜炎的影像学表现五、脑脓肿脑膜炎复合体⒈化脓性脑脓肿脑膜炎复合体的影像学表现⒉真菌性脑脓肿脑膜炎复合体的影像学表现⒊寄生虫性脑脓肿脑膜炎复合体的影像学表现六、脑室内感染⒈化脓性脑室内感染的影像学表现⒉结核性脑室内感染的影像学表现⒊隐球菌性脑室内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七、颅骨髓炎⒈化脓性颅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⒉结核性颅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八、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A: 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案例图片九、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颅内感染性疾病:指发生在颅内的疾病,并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
⒉影像学:指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方法,包括X线、CT、MRI等。
⒊蛛网膜炎: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以脑蛛网膜炎最为常见。
⒋化脓性脑脓肿: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脓肿形成。
⒌真菌性脑脓肿: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脓肿形成。
⒍寄生虫性脑脓肿:指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脓肿形成。
⒎脊膜炎:指脊髓膜的炎症,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⒏脑脓肿周围脊膜炎:指脑脓肿周围的脊膜出现炎症反应。
⒐脑脓肿脑膜炎复合体:指脑脓肿伴有脑膜炎同时存在。
⒑脑室:指脑内含有脑脊液的空腔结构。
1⒈脑室内感染:指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进入脑室内。
颅内感染性疾病

精选ppt
15
不同的病毒所感染的细胞 类型不同,并可随年龄的变化而 变化,因此宿主的遗传因素是病
毒持续存留的相关因素; 脑内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并且缺乏再生能力,为病毒提供 了一个安全的生活场所;
精选ppt
16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 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使机 体的抵抗力下降,免疫应答能 力下降,使持续存留在体内的 病毒的致病机理可能发生变化。
精选ppt
25
免疫机制
Cox-V进入体内
补体结合抗体
中和抗体
循环抗体
永久免疫力
肠道
血液
阻止病毒侵入
中和病毒 防止病毒进入器官
精选ppt
26
Cox-V病毒进入人体后1-3天 内血液中开始出现IgM抗体,1月时达 高峰,2-3月后消失,1月后出现IgG 抗体,维持时间较长。一般认为早期 的组织损伤是由病毒的直接侵袭和复
柯萨奇病毒和埃克病毒为一RNA肠 道病毒,分为A组23个血清型,B组6个 血清型。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传染 源为病人和健康携带者。病毒进入人 体后潜伏期1-2周,大多数为亚临床
感染,
精选ppt
23
流感病毒感染发病机理
鼻咽部 粘膜破坏
嗅神经
脑内
细胞因子
线粒体呼吸衰竭
肿瘤坏死因 子受体-1
白介素-6
免疫机制
程。
精选ppt
8
临床共同特点:
发热、头痛、神经受损征和脑 膜刺激征,颅内压轻度增高或正常。 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轻至中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部分脑脊液中某 种病毒抗体阳性,影像学检查正常
或发现坏死灶。
精选ppt
9
病理变化
炎性细胞侵润:以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浆细胞 为主,常环绕小血管呈套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顶叶脑脓肿
多发脑脓肿
(二)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 软脑膜、蛛网膜及硬膜受化脓性细菌感染 ★ 致病菌
◆ 新生儿:β链球菌、大肠杆菌 ◆ 儿童: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 ◆ 成人:肺炎球菌 ★ 感染途径 ◆ 血源性 ◆ 直接
临床与病理
病理: ◆ 脑膜充血水肿,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 ◆ 血管周围侵润,动脉炎或静脉窦栓塞 ◆ 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脓)、室管膜炎、 脑炎、脑脓肿
脑室型:四脑室最常见 脑膜型:脑池、脑室扩大;脑膜及蛛网膜下腔增大
影像学表现(MRI)
★脑实质型,圆形囊性病变,内有偏心点状影 附壁头节,水肿轻, ★死 亡 后 头 节 显 示 不 清 , 水 肿 加 重 ; 囊 壁 增 厚,强化 ★T2WI“白靶征” ★脑室、脑池和脑沟囊虫,局部囊性病变
急性期脑炎型
★ 化脓和包膜形成 ◆ 囊壁,T1等、T2等或低信号 ◆ 囊腔,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 ◆ 环状强化 ◆ 水肿及占位明显
鉴别诊断
与囊性肿瘤鉴别 ★ 临床 ★ 环壁特点 ★ DWI信号特点 ★ 随访
左颞叶 脑脓肿
左枕叶脑脓肿
左顶叶脑脓肿
左顶叶脑脓肿
右丘脑脑脓肿
右丘脑脑脓肿
右顶叶脑脓肿
临床表现: ◆ 全身中毒、颅压高、脑膜刺激征,癫痫、偏瘫
影像学表现(CT)
★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蛛网膜下腔密度增 高,以脑底池最明显;晚期钙化;脑底池 强化;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
★ 脑实质粟粒性结核,等或低密度结节,可 强化
★ 脑结核球,等、高或混杂密度结节,可钙 化,轻度水肿;结节或环状强化
影像学表现(MRI)
颗粒结节期:囊泡退变卷缩,囊壁增厚,虫体和囊壁 钙化,形成肉芽肿,周围水肿仍存在
钙化结节期:是病变终末期,囊虫形成钙化结节 临床:复杂,意识和精神障碍,癫痫,颅高压
影像学表现(CT)
脑实质型 ◆ 急性脑炎,大脑半球低密度 ◆ 多发小囊,半球小圆形低密度,其内等密度 头节;无强化 ◆ 单发大囊,脑内圆形低密度,环壁可轻度强 化 ◆ 蜕变期:结节及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明显 ◆ 多发钙化
★ 感染途径 ◆ 邻近炎症蔓延 ◆ 血源性 ◆ 直接感染 ◆ 隐源性
★ 致病菌:金葡、链球菌、肺炎球菌
临床与病理
病理 急性脑炎期:水肿、白细胞侵润、点状出血 化脓期:液化坏死,脓腔形成 包膜形成 1~2周初步形成;4~8周形成良好 炎症细胞;肉芽和纤维组织;胶质增 生
临床表现 ◆ 感染、颅压高、癫痫、神经症状
颅内感染性疾病 ppt课件(9)
颅内感染性疾病分类
★ 先天性 ◆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 ◆ 风疹(rubella) ◆ 巨 细 胞 包 涵 体 ( 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 ◆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 后天性 ◆ 细菌 ◆ 病毒 ◆ 其他:寄生虫,立克次体,真菌
影像学表现(CT)
★ 急性脑炎:边界不清低或混杂密度, 无或斑点状强化
★ 化脓和包膜形成:脓肿壁为等密度; 脓腔为低密度;化脓期包膜轻度强 化;包膜期环状强化,光滑、均匀、 薄壁;水肿较重,占位效应明显
★ 单发或多发,病灶急性脑炎期,皮层或皮髓质交界区长 T1长T2信号
临床表现: ◆ 急性感染症状,脑膜刺激,脑脊液
影像学表现(CT)
★ 平扫,早期正常;脑沟、脑池模 糊,密度增高
★ 增强,脑表面线状或脑回状强化, 脑室壁强化
★ 并发症,脑积水、硬膜下积脓、脑 室内积脓、室管膜炎、脑炎、脑脓 肿、脑梗死
影像学表现(MRI)
★ 蛛网膜下腔变形、模糊,T1WI信号增高 ★ 增强后脑池、脑沟、脑膜强化 ★ 并发症
脑膜炎:脑底池模糊,T1信号增高;脑 底池异常强化
结核球:T1低信号,包膜为等信号;T2信 号不均匀,包膜低或高信号;钙化低 信号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并左侧基底节区梗塞
结核球
颅内多发结核球
三、脑寄生虫
脑囊虫病
(Cerebral cysticercosis)
★ 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猪绦虫幼虫寄生于 脑内所致
化脓性脑膜炎
左顶叶脓肿累及脑膜
二、颅内结核
(Intracranial tubercluosis)
★ 继发于肺或其他部位结核血行播散 ★ 儿童和青年人常见 ★ 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或结核性脑脓
肿
临床与病理
病理: ◆ 脑膜,早期脑膜炎性渗出及小的结核结节;脑 底池多见;慢性期脑膜增厚粘连,脑积水 ◆ 脑实质,单发或多发干酪样结节 ◆ 脑结核瘤 ◆ 脑动脉炎
★ 误食猪绦虫卵,虫卵在胃内发育成六钩 幼,进入肠壁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皮 下、肌肉、脑、眼、心、肝),演变为囊 尾幼
★ 脑囊虫病占囊虫病80%
临床与病理
病理:囊泡期:囊虫头节在含清晰囊液的囊腔内,囊 壁薄,周围炎症反应轻微
胶样囊泡期:虫体死亡,蚴虫头节开始退变,囊内液 体变混浊,囊壁变厚,脑组织炎性反应和水肿
多发小囊型
多发脑囊虫病(脑实质型)
单发大囊型
结节和环形强化型
脑室型
慢性期多发钙化
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邻近蔓延 ★直接侵入 ★隐源性感染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炎症性改变
◆ 脑脓肿(brain abscess) ◆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一)脑脓肿 (brain abscess)
★ 幕上多见,颞叶(40%),额、顶、枕叶, 可见于小脑,偶见于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