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
国家级七大协会列表

1.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专科分会Special subject branch:1内科学分会2外科学分会3妇产科学分会4儿科学分会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6肿瘤学分会7心血管病学分会8麻醉学分会9骨科学分会10呼吸病学分会11消化病学分会12血液学分会13内分泌学分会14感染病学分会15老年医学分会16风湿病学会17糖尿病学分会18肝病学分会19变态反应学分会20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1妇科肿瘤学分会22.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地方医学会Provincial branch:1.安徽省学会 2.宁夏学会 3.南京学会 4.北京学会 5.上海学会 6.山东省学会7.武汉学会8.陕西学会9.香港学会10.云南学会11.大连学会12.台湾学会13.福建学会14.河南学会15浙江省学会2.中国医师协会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地方医师协会Provincial branch:1.深圳市医师协会2.江西省医师协会3.北京医师协会4.无锡市医师协会5.乌鲁木齐医师协会6.浙江省医师协会7.长春市医师协会8.云南省医师协会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师协会10.西安市医师协会11.武汉市医师协会12.天津市医师协会13.四川省医师协会14.沈阳市医师协会15.陕西省医师协会16.山西省医师协会17.山东省医师协会18.厦门市医师协会19.青海省医师协会20.青岛市医师协会21.宁波市医师协会22.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23.南京医师协会24.辽宁省医师协会25.江苏省医师协会 26.济南市医师协会27.吉林省医师协会28.湖南省医师协会29.湖北省医师协会30.黑龙江省医师协会31.河南省医师协会32.河北省医师协会33.杭州市医师协会34.海南省医师协会35.哈尔滨市医师协会36.广州市医师协会37.广西医师协会38.广东省医师协会39.甘肃省医师协会40.大连市医师协会专科医师分会Special subject branch:1.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2.呼吸医师分会3.儿科医师分会4.麻醉学医师分会5.消化医师分会6.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xiehuijieshao/zhuankeyishifenhui/2011-04-13/9476.html7.妇产科医师分会8.血液科医师分会9.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10.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11.骨科医师分会 12.感染科医师分会13.重症医学医师分会14.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15.肿瘤医师分会16.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专业委员会Specialty Committee:1.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2.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3.高血压专业委员会3中华预防医学会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分支机构Special subject branch:1妇女保健分会2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3卫生事业管理分会4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5医院感染控制分会6卒中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Provincial branch:1.北京预防医学会 2. 天津市预防医学会3.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4.山西省预防医学会 5.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医学会# 6.辽宁省预防医学会7.吉林省预防医学会# 8.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9.*上海市预防医学会10.*江苏省预防医学会11.*浙江省预防医学会12.*安徽省预防医学会# 13.*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14.*江西省预防医学会# 15.山东省预防医学会16.河南省预防医学会# 17.湖北省预防医学会# 18.湖南省预防医学会19.广东省预防医学会20.广西壮族自治区预防医学会21.海南省预防医学会22.*重庆市预防医学会# 23.四川省预防医学会24.贵州省预防医学会25.云南省预防医学会26.*陕西省预防医学会27.甘肃省预防医学会28.青海省预防医学会# 29.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医学会#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防医学会31.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32.大连市预防医学会33.*宁波市预防医学会34.厦门市预防医学35.青岛市预防医学会36.深圳市预防医学会#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各省市学会Provincial branch:1.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3.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4.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5.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6.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7.内蒙古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学会8.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9.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0.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1.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2.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3.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4.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5.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6.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7.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8.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19.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学会22.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3.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4.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5.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6.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7.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8.青海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9.宁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学会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学会31.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各专业委员会Specialty Committee:1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2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3肝病专业委员会4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5血液学专业委员会6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7呼吸病专业委员会8肿瘤专业委员会9骨伤科专业委员会10妇产科专业委员会11儿科专业委员会12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13内分泌专业委员会14神经科专业委员会15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16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17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5中国医院协会Chinese Hospital Association分支机构Special subject branch:1儿童医院管理分会 2.妇幼保健院管理分会3.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4.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地方协会Provincial branch:1.安徽省医院协会2.北京医院协会3.重庆市医院协会 4.福建省医院协会5.甘肃省医院协会6.广东省医院协会7.广西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筹)8.贵州省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9.海南省医院协会10.河北省医院协会11.河南省医院协会12.黑龙江省医院协会13.湖北省医院协会14.湖南省医院协会15.吉林省医学会(筹)16.江苏省医院协会17.江西省医院学会18.辽宁省医院协会19.内蒙古医院协会20.宁夏医院管理协会21.青海省医院协会22.山东省医院协会23.山西省医院协会24.陕西省医学会医院管理学分会25.上海市医院协会26.四川省医院协会27.天津市医院协会28.西藏自治区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2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协会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31.云南省医院协会32.浙江省医院协会6中华医院管理协会CHINA HOSPITAL MANAGEMENT of ASSOCIATION地方协会Provincial branch:1.福建省医院管理协会2.云南省医院协会3.安徽省医院协会 4.重庆市医院协会 5.天津市医院协会 6.广东省医院协会7.湖南省医院协会8.江苏省医院协会9.黑龙江省医院协会10.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11.上海市医院协会12.四川省医院协会13.云南省医院协会14.浙江省医院协会15.甘肃省医院协会16.海南省医院协会17.河北省医院协会18.山东省医院协会7.中国药学会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专业委员会:Specialty Committee1.药剂专业委员会2.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3.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2024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2024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后,可发展为急性乙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
儿童感染HBV的慢性化率远高于成人,且慢性化率与儿童感染时年龄密切相关。
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已明确推荐肝炎活动期的患儿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对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儿童的治疗态度较为保守。
然而,近年多项临床研究证据显示,HBV感染儿童启动抗病毒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例如HBeAg阳性的CHB儿童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随着年龄增高显著下降,提示启动治疗的年龄是影响儿童临床治愈(定义见附录1)的重要因素。
虽然包括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在内的母婴阻断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儿童HBV 感染率,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阻断母婴传播和预防接种等措施难以普及,导致HBV感染儿童数量较多。
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决议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建议儿童HBV感染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延缓患儿疾病进展,对减轻我国肝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为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助力儿童HBV感染者尽早获益,共识撰写团队基于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结合近年来儿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制定本共识,对儿童乙型肝炎的防治意见进一步补充和明确。
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联合统计学、药物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
共识起草过程中参考了PICO(participant, 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原则和国际通用的共识制定流程。
2020.04.10-孟庆兰

首诊医生问诊技巧
第二关:诊室必须二次测温,医生详细问诊是
否来自于自然疫源地?鼠疫临床特征? 一、发热要问三句话 1.您周围的人还有发热的吗。
六、鼠疫处置三部曲 隔离、采样加治疗。
2.您发热前接触过发热的病人吗。
五、鼠疫防控三句话
隔离、甄别、快报告。
预检分诊及筛检流程流程医
防护升级:医用防护 口罩隔离衣、防护服 用防护、双层手套
防控要点
患者管理:疑似鼠疫的患者进行隔离,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治疗。 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医用外科口罩,带双层手套,当需要对肺鼠疫患者近距离护理操作,有分 泌物等喷溅的风险时,推荐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眼罩、面罩等防护,以避免颜面部的暴露。 消毒措施 空气消毒:通风,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 物表消毒:环境可采用有效氯浓度1000-2000mg/L的溶液擦拭、拖地。 患者的衣物:患者的衣服等织物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溶液浸泡30min后清水洗净。
鼠疫病例的诊断应根据以下三部分综合判断:
◼鼠疫流行病学依据 ◼鼠疫临床特征 ◼鼠疫实验室检查结果
2011版《鼠疫诊疗方案》
流行病学依据(接触史)
◼ 患者发病前10d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 ◼ 在10d内接触过来自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进入过鼠疫实验
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室用品。 ◼ 患者发病前10d接触过具有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
立即上报。
传染源
鼠疫与新冠肺炎
鼠疫
新冠病毒肺炎
自然疫源性疾病,患者,肺鼠疫患者最为重要
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CDC部分导师简介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简介(仅供参考)。
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关1、刘剑君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常务理事等。
科研及论著:主持多项科技部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有关循证医学和疾病控制策略的文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其中“Analysis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tuberc ulosis in China”于2005年4月发表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Progress of DOTS in 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和”Progress in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the evolving public-health system in China”分别于2006年3月和2007年2月发表在《Lancet》。
获奖情况:于2004、2005、2006、2007年分别获得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奖”、世界银行行长奖(结核病控制杰出贡献)、卫生部全国结核病先进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奖项;获200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王黎霞女,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主任,中盖结核病项目执行主任等职务。
兼任卫生部结核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理事,全球基金技术评估顾问组成员,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DOTS扩展工作组核心组成员。
研究方向:结核病流行病学及结核病实施性研究。
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

DOI:10.12138力.issn.1671—9638.20216197标准-规范-指南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2021年版)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摘要]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尚无预防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治愈95%以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加强HCV感染者的筛查,针对确诊HCV 感染者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消除传染源,阻断HCV传播的有效措施。
本指南在2012年版《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主要内容包括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及医院感染现状,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等,为预防和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提供帮助。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中图分类号]R197.323.4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tss C virus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2021edition)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Infectious Disease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Infection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Abstract]Hepatitis C i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issue threatening people's health.At present,there is no vaccine to prevent hepatitis C virus(HCV),but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direct antiviral drug can cure more than95%of chronic hepatitis C.Strengthening the screening of HCV-infected person and conducting effectiv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liminat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block the transmission of HCV.This guideline is revised and updated on the basis of2012edition of Chines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lthcare-asociate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epidemiolog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C,laboratory detec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CV nfection,as we ll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pre-ventonofhepattsChealthcare-assocated nfecton.[Keywords]hepatitis C;hepatitis;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docXXX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以下工作要求。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感控工作。
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发风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要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
各级医疗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机构要切实发挥本机构感控委员会的作用,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感控工作。
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感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感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
第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
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如新生儿病房、XXX、手术室等,要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
重点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明确其岗位责任,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要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感染风险。
医疗机构要开展定期感控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感染病例信息,评估感染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以上是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感控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感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确保各项要求有效落实。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促进全员参与感控工作,形成共同抵御感染的合力。
对于不遵守感控规定、存在感染控制不力等问题的医疗机构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和问责,确保感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感谢您参加观看员培训、指导评估和督导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促进了感控水平的持续提升。
感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现状与前景

感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逐渐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关注焦点,因为感染性疾病一旦爆发,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
尽管在预防和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本文从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现状1.预防手段的进步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面,医学界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的预防手段,例如疫苗接种、个人防护措施等。
疫苗接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感染性疾病预防方法。
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全球科学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迅速研发出了多款COVID-19疫苗,并曾经救助了大量的感染者。
同时,个人防护措施在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2.检测技术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对于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染至关重要。
近年来,医学界发展出了多种快速检测技术,如PCR检测和免疫层析检测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感染性疾病,同时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和治疗患者。
3.防疫措施的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感染性疾病中,有许多得到了及时有效地防控。
政府和医疗机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封锁等级、疫苗接种和不同的检测措施,它们的宣传和预防拓宽了救人的路子,让整个世界更快地摆脱了新冠疫情。
二、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前景1.疫苗技术的进步疫苗作为最有效的感染性疾病预防方法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疫苗技术也在逐步完善。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新的疫苗研究,这些疫苗具有更高效、安全等特点,在预防疾病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数据的整合和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国各种药品的有效经验和治愈病例数据都逐渐进行着数字化、现代化的整合应用。
很多医疗机构将采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分析大数据,进一步完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具,扩大防治的规模和范围。
3.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招生导师简介一、个人简介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卫生系,毕业后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工作,1999年毕业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2年在德国Max-Plank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Biology做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疫情及灾害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曾三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等研究课题。
在国际期刊以责任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0余篇,另作为参与作者发表40余篇。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分委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委员、北京市微生物学会理事等职。
二、主要研究方向从事病原生物学和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开展肠道致病菌的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研究,主要包括霍乱弧菌和沙门菌的基因组变异和微进化、分子分型、环境适应机制、毒力基因调控、以及霍乱弧菌噬菌体基因组及其感染受体识别等。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传染病实验室监测核心技术和技术体系研究(十二五期间);病原体网络化监测技术研究(十一五期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重要病原细菌关键生物学特性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致病性弧菌微进化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霍乱弧菌致病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环境生存机制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感染论坛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学术研讨会大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大会顾问:庄辉、徐建国、王福生、杨瑞馥、夏宁邵名誉主席:王陇德、杨希忠大会主席:高志良大会共同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崔富强、窦晓光、鲁凤民、李进、任红、王世文、张文宏大会秘书长:林炳亮秘书处成员:刘静、卢庆彬、谢冬英、彭亮、张晓红、李新华、朱建芸、揭育胜、周韵、马燕珊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协办单位:中国病毒病杂志、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会议时间:2019年5月10~12日会议地点: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大会议程2019年5月10日时间 内容 主持 10:00-10:30 常委会 学会领导 10:30-11:00 全体委员会学会领导 11:00-11:50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学会领导 11:50-12:00 合影学会领导13:30-18:00迎接大感染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项目) 会议地点:一层 北江厅+东江厅时间 内容讲者 主持 13:30-13:50 感染科医生在抗生素管理中的角色 李大川 高志良 韦 嘉 赵彩彦 13:50-14:10 “大感染”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王贵强 14:10-14:30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解读 李太生 14:30-14:50 中国血流感染的诊治指南张文宏 尹炽标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陈 仁 朱 英14:50-15:10 多重耐药G+细菌的发现和治疗对策 陈佰义 15:10-15:30 我国CRE 耐药的情况和应对策略王明贵15:30-15:40 茶歇15:40-16:00 如何开展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俞云松 郑欢伟 路青华 赵 鸿 16:00-16:20 HAP 和VAP 的诊治胡必杰 16:20-16:40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和最新进展 卓 超 16:40-17: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黎 元 刘映霞 吴寰宇 邢卉春 张彦平17:00-17:20 抗真菌药物的PK/PD肖永红 17:20-17:40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进展刘 静 17:40-18:00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陈志海19:30-21:45青年论坛 论坛主席:林炳亮 会议地点:一层 北江厅+东江厅时间内容讲者 主持 19:30-19:45 青年医生如何开展临床研究 彭 亮 邢学森 鲍倡俊 丁 洋 张巧利19:45-20:00 肺部特殊病原菌感染程璘令 20:00-20:15 当前形势下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诊治 瞿婷婷 20:15-20:30 用于HIV 研究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廖宝林 20:30-20:40答疑与讨论20:40-20:55 合并SS 对PBC 患者预后的影响杨 松 张 权 刘 菲 钟渊斌20:55-21:10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BV 相关肝衰竭的研究 朱 冰 21:10-21:25 遗传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 李新华21:25-21:35 答疑与讨论21:35-21:45 总结19:30-21:30 Workshop-1疑难感染头脑大风暴专场 论坛主席 卓 超 会议地点:三层 相见欢+满江红时间 内容 讲者 主持19:30-19:35 开场19:35-20:05 棘白菌素在侵袭性曲霉菌病中的治疗地位 郑 波 卓 超20:05-20:35 MRSA 肺部感染的处理策略卓 超20:35-20:45 答疑与讨论20:45-21:00病例1 雷姿颖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1:00-21:05 嘉宾点评 李玉芳 张缭云 谢仕斌 21:05-21:20 病例2曾振华 南方医院21:20-21:25 嘉宾点评 王明贵 胡莉华 朱建芸 21:25-21:30大会总结19:30-21:30 全国高等院校传染病教学研讨会 论坛主席 张晓红 会议地点:三层 天露厅时间内容讲者 19:30-19:5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经验王庭槐 19:50-20:10 传染病教材建设经验阮 冰 20:10-20:20 传染病视听教材的建设与推广设想张 卡20:20-21:20 讨论 全 体 21:20-21:30总结高志良19:30-21:30 第二届《中国病毒病杂志》编委会 会议地点:三层 步步高厅时间 内容讲者主持19:30-19:35 开场 19:35-20:0520:05-20:3520:35-20:4520:45-21:0021:00-21:05 21:05-21:2021:20-21:2521:25-21:30大会总结2019年5月11日开幕式及高峰论坛讲者 主持 8:00-8:20 正视乙肝临床治愈的难点高志良 贾继东 侯金林 王贵强8:20-8:40 对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作用的再认识 鲁凤民 8:40-9:00 乙肝病毒cccDNA 调控机制研究黄爱龙9:00-9:10 答疑与讨论9:10-9:20 茶歇9:20-9:40 开幕式崔富强 9:40-10:00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庄 辉 高志良 李太生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0:00-10:20艾滋病免疫治疗与功能性治愈王福生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0:20-10:40单克隆抗体治愈乙肝的研究夏宁邵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40-10:50 答疑与讨论10:50-11:30专题会111:30-12:10 专题会2分会场一:病毒性肝炎专场 大会主席 任 红 教授 会议地点:一层 北江厅+东江厅题目 讲者 主持 13:00-13:30 专题会3 13:30-14:00 专题会414:00-14:20 乙肝母婴零传播小贝壳项目:新数据及新目标侯金林 林 锋 张岭漪 14:20-14:40 乙肝临床治愈新药的研究进展及评价任 红 14:40-15:00 ESLD 合并感染的专家共识宁 琴 安纪红 崇雨田15:00-15:20 肝癌组织PD-L1的表达、调控与临床意义郑利民15:20-15:30 答疑与讨论15:30-15:40 茶歇15:40-16:00Toward HIV and HBV Cure: Molecular Tests forAntiviral Therapy Monitoring朱托夫 易建华 毛 青16:00-16:20 非一线NAs 治疗患者治疗策略调整的专家共识 窦晓光 16:20-16:40 高仿真乙肝病毒感染致人肝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 李 君 胡 鹏 任万华 王 晖 16:40-17:00 2018年版肝衰竭指南解读 黄建荣 17:00-17:20 丙肝治疗-可及与未及的目标张晓红 17:20-17:30 答疑与讨论17:30-17:50 核苷类似物对于HCC 发生率的影响17:50-18:30对话:乙肝治愈非优势人群怎么办?崇雨田、张欣欣、杨东亮、李智伟、汪茂荣会议地点:三层 满江红+相见欢厅题目 讲者 主持 13:00-13:30 专题会5 13:30-14:00 专题会614:00-14:20 如何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全程管理 蔡卫平 去掉尹炽标 祝小平 李 慧14:20-14:40 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毒副作用和合并症的检测预处理曹 玮14:40-14:50 答疑与讨论14:50-15:10 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疫情与防控策略王环宇 邵祝军 宋 铁 去掉符振旺15:10-15:30 人感染动物流感病毒研究朱闻斐15:30-15:40 答疑与讨论15:40-15:50 茶歇15:50-16:1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治贾战生陈爱平分会场三:研究热点专场 大会主席 鲁凤民 教授 会议地点:三层 步步高厅题目 讲者 主持 13:00-13:30 专题会7 13:30-14:00 专题会8 14:00-14:20 脑肝肠轴与感染杨瑞馥 李 杰 任丽丽14:20-14:40 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方法和策略陈 涛14:40-14:50 答疑与讨论14:50-15:10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性肝病 马 雄 曾义岚 李 宜15:10-15:30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高海女15:30-15:40 答疑与讨论15:40-15:50 茶歇15:50-16:10 脂肪肝的成因及在代谢紊乱综合征的交互作用范建高 胡莉华 金清龙 徐 龙16:10-16:30 遗传代谢性肝病的研究方法 王建设 16:30-16:50 干细胞在肝脏领域的研究热点林炳亮 16:50-17:00 答疑与讨论17:00-17:20 非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思路潘 晨 潘红英 尹华发 党双锁 林 春 17:20-17:40 选择性IgG+浆细胞极化对肝癌进展的影响及临床意义邝栋明 17:40-18:00 揭开疑难肝病面纱-组织学病理 赵景民 18:00-18:20 电镜在肝脏病理中的应用张继平18:20-18:30 答疑与讨论19:30-21:30 Workshop-2疑难肝病沙龙时间内容讲者主持19:30-19:35 主席致辞19:35-19:55 PBC早诊早治及获益马雄19:55-20:15 迟来的诊断之黄疸待查张明20:15-20:25 讨论及嘉宾点评20:25-20:45 病例2 赖荣陶20:45-20:55 讨论及嘉宾点评20:55-21:15 病例3 曹慧娟21:15-21:25 讨论及嘉宾点评21:25-21:30 大会总结19:30-21:30 Workshop-3 感染与免疫时间内容讲者主持19:30-19:35 主席致辞谢青19:35-19:55 慢加急性肝衰竭流行病学-中国数据李海19:55-21:15 新指南、新共识-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的免疫治疗赵鸿21:15-21:25 讨论21:25-21:45 病例121:45-21:55 嘉宾点评潘晨毛青21:55-21:15 病例2 杜虹21:15-21:25 嘉宾点评胡瑾华黄建荣21:25-21:30 大会总结2019年5月12日热点争议会议地点:一层 北江厅+东江厅时间 题目讲者和点评嘉宾主持08:00-08:50 流感疫苗接种专题王世文 08:00-08:15 流感季节流感疫苗防控建议 何剑峰 08:15-08:35 争鸣:流感疫苗是否需要接种?舒跃龙/邓子德 08:35-08:50讨论陈恩富、黄 燕 黄 飙、李 萍罗林云08:50-09:40 乙肝抗病毒篇张文宏08:50-09:05 不同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的长期预后 唐 红 09:05-09:25 争鸣:初治乙肝患者,ETV vs (TDF/TAF )彭 劼、江建宁 09:25-09:40讨论尚 佳、赵英仁李成忠、谢冬英代永安09:40-10:10 肝病技术新进展09:40-10:00 肝硬化临床治疗进展徐小元 廖柏明 雷学忠10:00 -10:10 经颈静脉肝组织穿刺术在临床应用郑玉宝10:10-10:20 茶歇10:20-11:10 肝衰竭篇高志良10:20-10:35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时相 林炳亮 10:35-10:55 争鸣:免疫增强剂应用的利和弊潘 晨、毛 青 10:55-11:15讨论孟庆华、林 锋 龚作炯、邬小萍何 艳11:15-12:05 消除病毒性肝炎篇窦晓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15-11:30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WHO 目标 贾继东 11:30-11:50 是否可以达到WHO 目标?崔富强、谢 青 11:50-12:05 讨论张伦理、石 荔 龚国忠、李 军贾战生12:05-12:20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高志良等12:20-12:30 闭幕式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