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的影响评价
优质护理服务对重症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效果与评价

分管不同轻重病情的患者。并实行护理组长负责的整
1 . 1 一般资料 1 1 5 例 均为我 院急诊科收治的脑 出 血 昏迷 的患 者 , 有 严 重 的 气道 阻塞 并 且 有 气 管 切开 手
术适 应证 , 均 采 用 常规 气 管 切 开 术 。按 随机 数 字 表 法 将 其分 为对 照 组 4 9例 和 观 察 组 6 6例 。对 照 组 中 男 2 9例 ( 年龄 l 8— 7 6岁 ) , 女2 0例 ( 1 9~7 5岁 ) ; 治 疗 组 中男 3 8例 ( 2 1— 8 0岁 ) , 女2 8例 ( 2 5~ 7 8岁 ) 。2组 患 者 的年 龄 、 病程 和伴 随疾 病相 比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P
因素 的影 响 , 如术后 护 理 不 当 , 不 细 致 的观 察 , 常 会 出 现 严重 并 发症 【 2 J 。我 院于 2 0 1 1年 1月起 在 我 科 开 始 实行 优质 护理 服 务 , 本 次 研 究选 取 1 1 5例 脑 出血 重 症 行 气 管切 开 术 后 患 者 , 对其进行优 质护理服务 , 结 果
昏迷患 者常 因 急性 喉 头 水 肿 、 舌后坠、 呼 吸 道分 泌 物 、
1 . 2 . 2 夯实基础护理 , 做精专科护理 : 提供整洁 、 温馨
的住 院环 境是 优质 护理 服务 的基 础 。脑 出血重 症 患者 的 常规 口腔 、 晨、 晚间 护 理 是基 础 护 理 中 的重 点 , 而 由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吸人等 _ 3 ] 。应及时根据患者状态应用一 种或联合应
用 几种 湿化 气道 的方 法 , 有效 预 防痰痂 的形 成 。
1 . 2 . 3 改变工作模式 , 实行责任分组护理工作落实到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效果评价

事项 及夜 班护 士 的延续 性服 务 , 病人感 到被 尊重 、 使
关心 , 而更 配合 护理 , 从 促进康 复 。 三 张服务 卡 : ② 每 位病 人在 住 院期 间均会 收到 三张 卡片 。刚人 时就会 将一 张粉 红色 的服 务承 诺卡交 给病 人 ,上面有 服务 承诺 , 以便 于 病人 监 督 ; 待病 人 手 术前 , 士除 了仔 护 细交 代注 意事 项外 , 还会 交 给病人 一张蓝 色关 怀卡 , 注 明了特 别注 意事 项 ; 病人 出 院时 , 待 病人 还会 收到
11 完 善 服 务 措 施 ① 二 张 温 馨 告 示 : 于 辅 .. 2 对 助 检查 需要 空腹 的病人 , 了 口头 告知 注意 事项外 , 除 还在 病人 床 头挂 一张 粉红 色 的温馨 告示 牌 ,以防病 人遗 忘 注意 事项 而延误 检 查 ; 一 张温馨 告示 牌 , 另 用 于责 任 护士下 班 时还 未 回房 的手术 病人 ,告 知注 意
问 ; 宝满 月时 , 宝 也会 接 到科室 的祝福 与 喂养指导 电
话 ,让 宝宝 健康 科学 地成 长 。④ 出院病人 满意度 调
查 : 持对 每位 出 院病 人 发放满 意度 调查 表 , 录病 坚 记 人 对工 作 的认 可 程度 。
方 式进 行科 室 的青年 文 明号 星级 护士评 比 ,并 给予
分娩 过程 中始 终有 一双 温暖 的手在 支持 ;坚持 每天 为危 重 病 人 、 一级 护 理病 人 擦 身 、 更衣 , 特别 是 产科 病人 , 阴部 的血 迹很 难 擦 净 , 护理 人 员不 怕脏 , 会 但
1 优 质 护理 服务 的 实施 方法
11 履 行好 护士 职 责 . 11 强化 服 务意识 .. 1 开展优 质 护理 , 键在 于 护 关 士是 否 热 心参 与 , 极参 与 , 积 并履 行 好 各 自的职 责 。 因此 , 开展 之初 , 理部 给全 体人 员 召开 了护士 动员 护
优质护理服务

提供全面、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关注团队协作,倡导医护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03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保障
制定实施计划
01
02
03
明确目标
制定实施计划时,首先要 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和目标,以便为后续的行 动提供指导。
制定方案
为实现目标,需要制定具 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所需 的资源、时间表、责任人 等。
目标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是提高病人的满 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医 疗效果。
护理服务的重要性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 质量。
提升医疗效果
通过为病人提供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服务,医生可以更好地观 察病人的病情,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升医疗效果。
为衡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 ,需要设立相应的监控指标,以 便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
实时监控
通过对监控指标的实时监测,及 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反馈与改进
针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 相关责任人反馈,并采取相应的 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
务的质量。
04
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与评价
提高患者满意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升护理质量
标准化操作流程
01
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
标准化,提高护理质量。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02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水平,增强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质量监控与改进
03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毕业论文选题】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
神经外科护理有效性对于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康复效果与神经外科护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下来是学术堂为大家整理的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一:1、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2、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研究3、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4、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家庭赋权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6、早期康复护理对颅神经损伤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心得8、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9、亚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10、细节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11、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12、分析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13、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要点体会14、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评价15、大面积背部烧伤患者术中俯卧位的护理进展16、程序化管理应用对神经外科ICU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分析17、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18、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局部备皮对颅内感染的影响119、神经外科ICU过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及实施20、奥地利萨尔斯堡SALK医院神经外科重症护理见闻21、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临床观察22、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2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瘤的护理干预24、护理路径在胶质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25、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26、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27、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中的效果研究28、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29、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潜在的问题和对策30、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31、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分析32、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神经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前后使用效果观察33、解剖结构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实践课的效果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二:34、目标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35、预见性护理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36、神经外科吸入性肺炎预见性护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37、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分析38、延续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39、集束化护理对动脉瘤破裂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防治的影响40、Orem自护理论对脑出血术后病人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41、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242、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影响43、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44、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45、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46、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47、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48、多联合切除伴颈部扩展的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49、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50、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监护与护理51、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5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53、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54、观察心理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55、探讨居家护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56、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57、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足下垂的护理策略58、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进展59、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观察60、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褥疮的预防61、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体会62、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影响6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64、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65、品管圈在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66、舒适护理干预对侧卧位患者术中压疮及舒适度的效果观察67、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家庭环境及血脂控制的影响3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三:68、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69、醋淬海螺壳与芝麻油调和剂外敷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观察70、123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71、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72、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体会73、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留置尿管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74、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75、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外科ICU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76、浅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77、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压疮管理中的应用78、神经外科术后早期癫痫的护理干预79、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80、神经外科进行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81、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82、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83、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84、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研究85、实时超声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护理配合86、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体会87、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研究88、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89、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490、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安全管理分析91、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92、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病例中的护理效果93、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94、护理质控前移在神经外科压疮管理中的应用95、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影响96、神经外科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97、神经外科监护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98、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99、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观察100、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101、无缝隙模式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四:102、神经外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103、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104、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专项护理效果分析105、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效果研究106、细节化管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107、基于护理活动评分下的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量与人员配置的研究108、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109、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110、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111、重症病房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112、浅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5113、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114、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15、集束化PVC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成效116、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117、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作用118、浅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119、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家属护理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120、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121、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工作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122、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123、浅析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124、护士对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及其对策125、标准护理流程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控制作用126、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127、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128、探讨程序化管理应用在神经外科ICU护理管理的有效性129、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130、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的效果探讨131、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132、神经外科女患者的导尿护理干预效果分析133、浅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及护理对策134、疼痛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外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135、舒适护理对提高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研究神经外科护理论文题目五:6136、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137、中药雾化护理方案防治全身麻醉插管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喉部不适的效果观察138、早期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昏迷患者失禁性皮炎治疗效果的影响139、生物肌电反馈治疗仪联合刺激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140、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防意外拔管的应用效果141、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效果142、神经外科ICU患者疼痛与焦虑的护理干预策略143、浅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144、神经外科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145、苦丁茶冲洗口腔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46、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147、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心得148、神经外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应对149、神经外科患者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方法研究150、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因素与护理体会151、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152、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153、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应用154、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方法155、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策略156、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157、循证护理对神经外科长期昏迷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158、非语言沟通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性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159、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160、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61、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研究7162、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负面情感的影响163、加强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164、个体化肺部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作用研究165、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66、预防神经外科吸入性肺炎护理管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167、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168、神经外科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分析169、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170、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指引的临床应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8。
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

脑出血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给予患者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关于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探究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80例病人,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
结果:通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在护理后得到提升相比对照组较多,其中脑功能评分为6.8±1.3,高于对照组的4.6±0.6。
肢体功能评分7.4±1.3高于对照组的6.3±2.1。
结论:手术前后护理对脑出血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相对较多,在治疗期间使用手术前后护理的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前后护理;脑出血;疗效评价脑出血主要是受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重症脑出血病情危重,同时病死率相对较高[1]。
引发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在重症脑出血治疗中,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在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并发症。
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是当前一种多发及常见疾病,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直接造成经济负担的明显增加。
本文给予患者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关于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措施,探究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以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随机选取我院脑出血病人80例,分为两组。
表1两组病人基本个人资料分组n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天)男女对照组4221862.12±5.4736.37±4.02观察组4231762.58±6.3638.25±3.26P-0.2200.1750.2410.1521.2方法1.常规护理被应用在对照组中。
手术前后护理被应用在观察组中。
术前由护士长进行负责管理工作,带领临床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后要对其基本资料和有关术后结果做到了解和掌握,找出并分析脑出血患者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制定施行参与式分层管理的实施目标。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解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解析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5.68±5.8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4±8.74)天,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观察组的MBI的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质护理;脑血栓【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59-02脑血栓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一般患者脑动脉壁发生病变就被称为脑血栓,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有34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其中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48岁,其平均年龄为61.8岁,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其中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有33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其中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7岁,其平均年龄为62.4岁,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脑血栓;护理;效果脑血栓是因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或红细胞增多症及其他阻碍脑供血的病症而诱发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的脑血管疾病。
该病损害患者神经,进而导致患者智力严重下降或偏瘫,生活无法自理[1]。
目前,临床治疗脑血栓主要以溶栓、消除或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组织为主,当然除了必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外,还会辅以早期康复治疗,而无论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还是早期康复治疗,均需要优质护理的全程配合。
有资料显示,优质护理可改善脑血栓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2]。
为此,我院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4~70岁,平均(66.0±5.5)岁。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4~71岁,平均(66.4±6.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均经MRI确诊为脑血栓;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首次发病;均为24h内入院治疗;排除伴脑出血、肝肾功能异常、其他严重并发症及脑血栓既往病史者。
1.2 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溶栓、降压、预防脑水肿、抗凝等治疗,其中,溶栓主要使用尿激酶;血压达到220mmHg以上的患者可服用降压药,而低于220mmHg的患者则不会使用,以防血流量因血压过低而不足,加重患者病情;预防脑水肿主要为静脉滴注甘露醇(浓度20%);抗凝针对的是脑血栓进展者,而合并高血压或出血性脑梗死者则不进行抗凝治疗。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10-11T10:10:28.8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葛爱娟[导读] 对优质护理应用到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葛爱娟(江苏省沭阳县中山医院;江苏沭阳223600)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到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本次对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2例)、参照组(32例),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则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塞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梗塞;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神经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临床以往采取的一般护理(即常规护理模式),较为片面,缺乏针对性,所以难以收获理想的护理效果[1]。
而对于优质护理,其“优质”体现在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对患者提供全面、温馨、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使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本次重点分析评价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内容及成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对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56岁、73岁,均值为(61.8±1.2)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10个月、5年,均值为(2.6±0.2)年。
参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57岁、71岁,均值为(61.6±1.4)岁;病程最短、最长分别为10个月、5年,均值为(2.7±0.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评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床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当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标签:重症脑血管病;优质护理;生活质量;免疫功能;预后效果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梗死等,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供血不足或突然中断而引起脑组织坏死的一种急症[1]。
因此,为了帮助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与机体免疫功能,我院对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并对其中的35例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的方式,效果较为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资料取自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通过病床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均在50~75岁之间,平均(62.5±3.7)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5例、出血性脑卒中12例、颅脑损伤8例,且均经由头颅MRI确诊为脑血管病患者,排除存在意识不清、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比对。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
①情绪方面。
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状况,积极的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的具体方法,促使患者正确的看待疾病,帮助
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②环境方面。
由于本次选取的患者均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所以要时刻保持病房的安静与整洁,可以定期在特定病区播放轻松的乐曲或者生活小常识,起到放松心情、缓解焦虑的作用。
③特殊护理。
对于孤独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时刻陪伴患者身边,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
包括生活能力、心理功能以及身体功能三方面的内容。
②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
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为(49.22±3.47),对照组为(40.78±2.12),t值为12.2792,P值为0.0000;实验组心理功能为评分为(50.57±5.29),对照组为(42.36±4.87),t值为6.5082,P值为0.0000;实验组身体功能评分为(44.31±4.21),对照组为(35.46±4.05),t=8.9625,P=0.0000;
2.2 患者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
实验组护理前的C反应蛋白(CRP)为(8.21±5.07),对照组为(8.11±4.87),t=0.0842,P=0.9332;实验组护理后为(1.84±4.77),对照组为(5.48±5.02),t=3.1098,P=0.0027;实验组护理前CD3+CD4+为(60.22±2.78),对照组为(61.37±2.26),t=1.8990,P=0.0618;实验组护理后为(37.48±2.45),对照组为(50.79±2.61),t=21.9968,P=0.0000;
3 讨论
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症状,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从而促使机体的康复。
因此,本文主要采取了优质护理方法来开展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①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通过心理上的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继而有效的降低了机体CD4+,达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②经过在环境方面的护理,使得患者得到了较为安静的治疗空间,利用舒缓的音乐放松了心情,减少了抑郁情绪,保持了良好的治疗心态,对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丽君.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195-196.
[2] 谢玉艳.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7(a01):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