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苹果套袋可显著地减少病虫危害,还能明显降低农药残留,并使果面光洁,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显著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苹果套袋技术,也收到了预期效果。

但由于近几年气候的异常变化和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水平的差异,使苹果套袋出现了诸多问题。

1易出现的问题1.1裂纹严重(1)“肩部”裂纹重。

在苹果生长后期,当果肉细胞仍在继续膨大时,如果此时温度下降,果皮就会收缩,而仍在继续膨大的果肉细胞则会撑开果皮,导致果皮出现裂纹。

苹果的“肩部”果皮嫩,所以裂纹重。

(2)苹果梗洼裂纹重。

摘袋不及时或苹果采收不及时,梗洼裂纹皆会加重。

如嘎拉苹果,摘袋后7天没有采收,20%以上苹果将产生裂纹。

另外,降雨多,苹果裂纹重;摘袋后,如果每天有露水且上午11时之前果面不干,苹果裂纹重;地下湿度大,苹果裂纹重;气温不稳定,苹果裂纹重;7~8月偏施氮肥的苹果园,苹果裂纹既多又重。

1.2萎缩不长长期干旱缺水、树势弱的苹果园和透风透气性差、温度高、湿度小的苹果园,易出现套袋后苹果萎缩不长的现象。

尤其是外层较厚而耐雨淋、内层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平日袋内无湿气,高温天气时袋内温度高达50℃,苹果内水分倒流到叶片中,引起苹果生长停止、甚至萎缩。

1.3发黄不上色或着色不匀(1)氮肥施用过量。

尤其是在7~8月,冲施氮肥过多或地下追施氮肥过多,都会出现摘袋后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2)硼中毒。

如果追施硼砂过多会导致硼中毒,使苹果发黄不上色,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连续3年苹果着色困难。

(3)环剥过重。

如果出现早期落叶严重,树体营养积累不足,仍继续加大环剥力度,结果将导致苹果发黄不上色的现象。

(4)持续高温。

连续超过30℃以上高温天气,套袋苹果袋内温度超过60℃,也会影响着色物质的形成。

(5)摘袋时间不合适。

若摘袋过早苹果会先着色后褪色,返为绿色,出现“绿腔”现象。

中熟苹果品种如嘎拉、珊夏等,如果与红富士同时摘袋,会出现发黄不上色现象。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孙太峰刘晋联来源:《山西果树》2008年第03期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苹果生产已由数量型转为质量型,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势在必行。

套袋是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绿色果品的有效技术措施,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套袋苹果生产出现了许多问题,达不到预期目的,如出现苦痘病、黑点病、日灼、上色差、果皮粗、害虫在袋内危害等问题。

现就套袋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归纳总结如下。

1 套袋苹果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 套袋果病害加重套袋后因缺钙引起的苦痘病和缺硼引起的缩果病加重。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与管理问题,套袋苹果的病害有上升趋势,尤其是黑点病的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果品的外观品质。

套袋果发生黑点病是由粉红聚端孢菌和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这两种病菌一般情况下不侵染果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繁殖侵染。

露水不干套袋、封口不严雨水露入袋内、降雨刚过即刻套袋都易引起该病害的发生,同时选用的纸袋质量低下、通透性和防水性差、套袋时操作不规范、套袋前喷药不当也是造成黑点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且凡是施氮肥过多、树势旺、树冠郁闭的密植园发生缺素症和黑点病都较重。

1.2 套袋果易发生日灼引起日灼的主要原因是:果袋质量差,果袋遮光透气性差,不能及时调节袋内的温湿度;套袋时间和方法不当,套袋过早,果实尚小,果皮细胞粗糙,套袋时纸袋未膨起,果实贴近纸袋也易发生磨伤或日灼;树势衰弱或连年环剥过重的树,套袋日灼现象严重,另外,树冠外围、枝干及叶片遮挡少的部位,因直射光强,也易发生日灼。

1.3 套袋果被虫危害而腐烂主要原因是套袋前没有喷杀虫剂或药剂喷布不均匀,未杀死害虫,将其套在袋内,套袋后继续危害果实,致使果实腐烂。

1.4 果实在袋内萎缩不长在天旱或弱树不浇水的情况下,会使果内水分向叶片倒流,致使果实萎缩不长。

1.5 果实着色差或呈暗红色果面着色好坏与品种、管理及纸袋种类有关。

树冠郁闭、施氮肥过多的旺树、套遮光性差的纸袋、套袋晚等均会造成脱袋后难上色。

水果套袋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果套袋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这 时的果 实不仅个头 大而且 果皮 也 比较 厚 :梨 在 5月上
有些则可以不摘袋.比如.苹果的摘袋时机应为采摘前
半个月 ;而梨则可 以不摘袋 。
中旬疏果结束后套袋 :荔枝应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经 疏果 、定果后套袋;葡萄以果粒有玉米大时经疏果、定 果后套袋 ;芒果一般在采收前 4 5 —6 o天套袋 ;脐橙 、
[ 3 】 刘国强, 李 元 新 .“ 解 放 钟 ”枇 杷 幼 果 期 套 袋 技 术 . 中国
果袋的颜色则通常为土黄或浅褐色。选购果袋时,应根 据各地的地理位置 、气候 、水果的类型、品种等选择适
南 方果 树 ,2 0 0 0 ,( 3 ) : 3 4
中国农 业 信 息 / 2 0 1 5 . 0 ; 3 9 7
时应先将底部撕开,3 — 5 天后再摘袋,若果袋为双层袋 ,
则应先去外袋 .3 — 5 天再 去内袋 2 . 4 选择合适的摘袋时机
由于套袋时间不同会对水果造成不同影响.选择最
因摘袋时机对果质影响重大 . 选择合适的摘袋时机
佳时机给水果套袋尤为重要。水果套袋一般应在定果前 极其重要。但不同的水果所套果袋不同,有些需要摘袋 , 后 .如苹果的最佳套袋时机应在苹果花谢后 4 O - 4 5天 。
而且上色缓慢 。 底色不亮,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
2 解决方法
摘袋 套袋栽培存在各种问题,但若选错解决办法,不仅 择合适的摘袋时间,比如苹果,若果袋为单层袋 ,
不能 改善 问题 ,反而会 造成更 严重 的后果 ,因此 ,针 对 不 同的栽培 问题应选择不 同方法解决 .便变得尤为重要 。 2 . 1 选择最佳套袋时机
造成 日灼果的原因诸多.针对不同日灼原因 . 有不

苹果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苹果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苹果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苹果套袋生产现状、目前苹果套袋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进一步完善苹果套袋栽培技术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苹果套袋;问题;建议苹果套袋具有增进果面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改善外观品质、防止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增加商品果率等优点,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和无公害苹果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在生产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往往套袋效果不能充分表现。

为了更好了解苹果套袋情况,掌握套袋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国内外苹果套袋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1苹果套袋生产现状日本是实行苹果套袋最早的国家,最初目的是预防病虫危害。

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以促进果实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果袋。

目前已研制开发了两层和三层、适用于多品种的多种果袋。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而极力推广无袋栽培,但套袋苹果外观美丽,商品价值高,因而套袋栽培仍占重要地位,套袋栽培面积占栽培总面积的47.0%,其中青森县高达63.5%。

韩国苹果的套袋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史较短,由于劳动力缺乏,套袋费用高,套袋栽培仅占栽培总面积的5%,套袋果主要用于出口创汇。

美国的苹果套袋栽培尚未进行推广,仅处于试验阶段。

我国苹果套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引进的是防病、防虫的日本小林袋和韩国袋,主要应用集中于山东烟台、威海等主产区。

进入90年代,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山西、陕西、江苏、辽宁、河南等地相继应用。

尽管我国苹果套袋栽培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成为苹果栽培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全国苹果套袋栽培面积已占栽培总面积的50%以上,山东省苹果套袋栽培面积已超过90%。

但由于进口纸袋价格昂贵,限制了我国大部分果区套袋栽培的发展。

山东、河北、大连等地先后引进日本先,进设备,研制开发苹果果袋,现已相继研制出系列果品纸袋,建立了合资、集体、个体制袋厂,纸袋种类丰富,推动了我国苹果套袋生产的发展。

套袋苹果常见问题与纠正

套袋苹果常见问题与纠正
灭 幼 脲 类 杀 虫 剂 ; 落 花 后 3 星 期 认 真 药 ,反对 直接使用 刚从井里 提上 来的水 ~4
疏 果 并 开始 套 袋 ,大 型果 一 律 留 中心 配药 ;喷片喷 孔大 ,喷 出的药液在 果面 果 ,使 树体 负载量合理 ,对元帅 系、富 上 呈 点状 分 布 , 由于 局 部 农药 浓度 过 士 系、金冠 系等 品种 的枝 果 比要调 整到 高 , 即 形 成 果 锈 , 因此 , 要 使 用 喷 孔 小 4 ~5:l ,叶果 比应 为5 ~7 0 0:1 ,疏除 的喷 片 ,使药 液充分雾 化 ,均匀分 布 ; 病虫果 、畸形果 ;套袋 时白天气 温稳定 套袋 时遇到大 雾或有露水 的天气 ,或果 在2 ~2 ℃时最佳 ,气 温达N2 ℃以上 园浇 水过多过 勤 ,喷药 后立 即套袋 ,都 2 6 8 月 时 不宜套袋 ,躲过高 温后再套 ;对 生理 会 加剧 果锈 的形 成 ;8 前后 ,雨 前或 落 果较重的 品种 ,要 延迟 套袋时 间 ,待 雨后 大量 使用 尿素 、碳 酸氢铵等 氮肥和 生理 落果之 后再 套袋 ,中长果枝上 的梢 未经 充分腐熟 的鸡粪 、猪粪等 ,天晴后 头 果一 般不套袋 ;要严格 选用标 准袋 , 产生 氨气 ,刺 激果面产 生果锈 、果 灰 ; 由于 目前生产 纸袋厂 家较多 ,有 些是不 前期 干旱 ,八 九月连续 阴雨 ,果 园排水 合 格产品 ,存在透光 不好 、防水 不好 、 不 畅 ,桑拿 天气延 长,都会使果 锈 、果
2 % 以 上 苹 果 0
喷 药 不 到位 ;
二 是 使 用 了 质
将产生裂纹 。
另 外 , 降
量 差 的纸 袋 ,
雨多 ,苹 果裂纹 重 ;摘 袋后 ,如 果每天 这 种纸袋 透气 、透水性 能不好 ,也不抗 有 露水且上 午 l 时之前果 面不干 ,苹果 雨水冲刷 ,为黑 点病病菌 的侵染 传播提 l 温 裂 纹重 ;地 下湿度 大 ,苹果裂纹 重 ;气 供 了 “ 床” ;三是套袋 技术差 ;四是

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在 日本 ,红 富士 苹 果 的正 常采 收 时 间是 l 1月 上旬 。山东 招远 市 1 9 9 0年 以 前要 求 的采 收期 是 l 0 月底 至 l 月 初 。那 时 昼夜 温 差 大 , 1 上糖 快 , 实 的 果 可溶 性 固形 物 含量 可达 到 l%左 右 ,果 肉黄 色 , 6 果 心显 蜜 , 果 口味特 佳 。 烟 台 , 苹 在 近几 年 因受 南 方 市
杨聚 德
年 经 验 证 明 , 于果 园 条件 、 培措 施 、 袋 质 量 、 由 栽 果 套 袋 技 术 、 产 目的 、 培 管 理 、 虫 害 防 治 、 袋 生 栽 病 套 果 质量 等 多 方面 的 差异 和 影 响 , 国生 产 的红 富 士 我 苹果 质 量 、 值 远 远落 后 于 日本 。套 袋 果 的质 量 如 价
右 。垄 两 边 挖 2条 深 1 ~ 0c 宽 2 - 0e 的排 5 2 m、 0 3 m
地 膜 )行 间生 草 ( , 以三 叶 草 、 麦草 为 主 ) 黑 。 3新 建果 园 。沿行 向挖 定植 沟 回土微 压 填平 后 )
充分 灌 水 ,而 后 在 行 内按 上 述 要 求 起 垄 并 挖 排 灌 沟。 有条 件 的地 区可 在垄 上 安装 滴 灌 。 垄 上挖 定 在 植 穴 , 后 用 桶 向定 植穴 适 当灌水 。 栽 垄上 覆 草 ( 垄 在
营思 想 影 响 , 般 红 富士 苹 果 国 庆 节前 后 , 实脱 一 果
袋 5 7天 即 开始 边 采边 卖 。 时 的果 实 尚未 达 到 生 ~ 那
乎 9 %以上 的红 富 士 苹 果 园进 行 全 套 袋 栽 培 。多 0
理 成 熟 期 , 面 呈 淡 淡 的 粉 红 色 , 肉硬 艮 , 爽 果 果 不

套袋苹果发生的问题及克服途径

套袋苹果发生的问题及克服途径

套袋苹果发生的问题及克服途径1、给弱树套袋:山沟地、高原地等浇不上水的苹果树及连年环剥主干的结果弱树,一般果实个头小、形不正、底色黄、易返糖、口味差、果肉硬涩,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应套袋。

2、使用了劣质袋:未经国家商标注册的杂牌纸袋和塑膜袋,透光、透气、透水性不当,温度、湿度的稳定性差,塑膜袋不抗老化,纸袋风雨天破碎,套袋效果往往比不套袋还差,千万不要使用。

3、幼果期发生日灼果:幼果期干旱、高温,套透气性差的塑膜袋或纸袋,易发生日灼果。

套袋后2一5天是日灼高峰。

套袋早,日灼重。

凡套袋前浇水,用可靠名牌袋的果园,日灼果都很少。

4、缺钙症、黑点病加重:凡施氮肥过多、树势旺、留果少树冠郁闭的密植园,套袋果发生苦痘病、痘斑病和黑点、红点病都较严重。

花后4O天内喷两次3OO倍的氨基酸钙或腐殖酸钙和喷两次正宗的多抗霉素是防治关键。

5、果实在袋内腐烂:果在袋内腐烂是因套前未喷防治轮纹烂果病的特效药(如甲基托布津、大生等)。

套袋越晚,烂果率越高。

因此套袋前一定要喷特效药,并要尽早套袋。

6、害虫进袋为害:主要原因是套袋前没有打好杀虫药。

袋口封的不严。

入袋的主要害虫有黄粉虫、梨圆介壳虫、蚜虫、卷叶虫等。

防治的最好办法是套袋前喷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类杀虫剂,严封袋口。

7、果皮粗糙裂口:主要原因是外层纸袋雨后破碎,遇连阴天或套透水、透气性差的袋,纸袋吸水干的慢,或袋内进水短期不干,袋内湿度变化太大所致。

严封袋的上口,雨季剪开2个下角防效较好。

8、果在袋内萎缩不长:表现在旱天、弱树不浇水的果园。

特别是外层纸厚而耐雨淋,内为非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高温天气袋内温度达5O摄氏度以上,平日袋内又无湿气,果内水分向叶片倒流造成的。

不要给浇不上水的旱地弱树套袋,不要用紫、红色的塑膜袋,慎用内层不是压光黑纸的双层纸袋。

9、上色差或暗红色:密植园树冠郁闭,施氮肥过多的旺树,套这光性差的纸袋,套袋太晚,果实难脱绿,脱袋后难上色。

套透气性过强,不含紫外线转化剂的塑膜袋,果实易呈紫红色,底色黄,易返糖,袋易破碎。

影响套袋果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影响套袋果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影响套袋果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套袋果易出现的病症1.黑点病。

由粉红聚端孢菌侵害果实或康氏粉蚧危害果实所致。

2.果实红点病。

由斑点落叶病菌(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

3.果实苦痘病和痘斑病。

为生理性病害,由缺钙引起。

4.果实日灼。

与除袋时间及土壤干旱有关。

5.果锈。

与套袋时间、使用药剂、喷药方法、树势强弱等有关。

6.果皮裂口。

与纸袋质量如透气性、生长季节水分状况、去袋时气候干燥有关。

二、套袋果的病症成因1.虎皮。

也就是果锈,主要表现是锈斑、锈点。

产生原因:如黄冠、黄金等果皮薄的品种,果皮受刺激易产生果锈。

树势弱时易发生。

花芽质量差发病率高。

腋花芽果锈率高于长梢顶花芽,长梢顶花芽高于中短枝顶花芽。

花期或幼果期遇晚霜,花托或幼果的表皮层及其内部组织受冻后,会在受害部位产生环状或片状锈斑,严重时幼果冻裂。

风害、雹害、果袋内湿度过大等均是诱发锈斑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缺钙、肥水管理不科学、营养比例失衡、等均可使果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相对缺失,出现生理病害,果面粗糙、无光泽并加重果锈。

早上带露水套袋,雨后不补喷杀虫杀菌剂就进行套袋,雨水或药液未干就进行套袋,套袋扎口不严,致使后期雨水、药水以及害虫、病菌侵入,疏水口未张开,降雨后袋内积水排不出去,套袋时纸袋贴在果面上等,均可诱发果锈。

2.黑斑。

一是由药害引起的黑斑。

由于套袋前药剂选择不当(如使用铜制剂,含硫的混合剂、乳油制剂、代森锰锌类、劣质过期农药);套袋前喷药质量不高(如药剂混用种类过多,浓度过高,喷洒量过大,雾滴过大,喷头距果实太近或停留时间过长,炎热中午喷药等);果袋质量差及套袋技术不规范。

二是由病虫害侵染引起黑斑。

由于雨水过多、湿度过大诱发黑星病造成的黑斑;由其他真菌侵染所产生的黑点又称梨黑点病,多发生在膨大期果实的萼洼处、胴部、肩部。

三是由虫害引起的黑斑。

如由梨木虱、黄粉虫、绿盲蝽等危害引起的黑斑。

三、防治措施1.科学用药。

选择对果面刺激性小的药剂如大生M~45、阿维菌素、吡虫啉,并注意使用悬浮剂水乳剂,少用可湿性粉剂、乳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分析在水果生长期间,对果实进行套袋是程序之一,其在提高果实质量和外观等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减少农药残留等方面亦如此。

因此,广泛推广应用套袋技术仍然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方法。

标签: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问题及对策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330 引言辽宁省是第一批引用果实套袋的省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

梨出口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葫芦岛市绥中县得到推广应用。

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即便如此,当前我省水果套袋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1 现有水果生产套袋技术及推广存在的问题1.1 果袋进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时间打药,或装袋没有足够细心的打药,留下隐患,后幼果在袋中被虫害,虫灾开始之前打药;袋封口不严,粉虫,蚜虫,卷叶虫,易危害果实。

另外,水果套袋过早,会造成果袋内高温,根据往年果实定型期时间测定,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外界2.3~3.5℃,当遇到干燥、高温天气时,如果不及时灌溉果园,加之果袋通风性能差。

收获前,不按操作规程,将双层袋一次摘除,或过早摘除可以一次摘除的复合内壁袋,当温度,日照强烈,幼嫩水果也容易灼伤。

1.2 幼果脱落套袋后,可能会出现幼果脱落的现象,这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好蔬果的工作就套袋,致使果树超负荷的工作,枝果比与叶果比都不尽合理,营养不良使其落果。

因此,套袋后以便其更好地生长。

1.3 果袋封口不严雨水轻松入袋,果实梗洼水,使得梗洼内药尘淀积、裂口;塑料袋粘贴果面,使果实表面粗糙度高;纸张重量增加,很容易导致大量雨水的情况下落果;果袋上下通气口串气,很难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袋内湿度,当天气干旱,果在袋内莠蔫不膨大,影响颜色,久旱后降雨易造成果实开裂。

1.4 着色不均在采收时发现套袋的果实着色不均,这是由于纸袋的质量不佳所造成的。

园介壳虫等常见入袋害虫易进袋繁殖,污染、损害果面。

1.5 农业技术在推广经费上缺失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中大部分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上都要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个百分点,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该经费上也占到了0.5个百分点左右。

这都是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在技术推广上的经费却只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0.22个百分点,平均到个人身上就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使得很多核心技术人员离岗,造成了人才及重要资源的流失。

1.6 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推广效率低下针对不同的地区,推广的项目和技术也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不同地区的文化水平和果农的素质参差不齐,并且不同地区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也都不均,在物资的供应上和市场的需求上,也都各不相同。

在对不同地区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技术先进性、合理性以及当地生态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推进,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对其科学技术推广的成果进行考核和筛选,最终选择最适合相关地区的推广方案。

就目前来看,水果套袋技术就比较符合当地果农在水果生产上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的对水果的产量和质量进行提升。

当然,在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果农的素质,实现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1.7 农业技术推广手段不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是处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所以该体系的建立,更加符合计划经济的特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计划经济已经逐渐走向市场经济,这种农业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同时也满足不了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

这种农业推广体系主要与我国之前的政治及经济体制进行了结合,主要是讲行政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形式,上下级之间的工作也需要繁杂的手续,不能实现高效的沟通,相关技术人员也不能够进行上线流动。

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还逐渐的产生和一个乡镇一个站点的格局,产生了许多类似机构分散、服务范围无法扩大等不利的因素,无法真正发挥其管理、培训、扶持的职能。

1.8 生产中只重视套袋,轻视配套措施有些农民套袋之前不喷预防病害的药剂来预防治疗,或仅喷1~2次保护性的防病药剂,再加上套袋时间晚。

一些农民无法跟上配套措施,没有严格的疏花,蔬果,坐果,导致果实整个尺寸不一致,一些果园出现郁闭。

在调查中发现,透气性较差的果园都普遍存在郁闭的问题。

由于树枝叶繁茂,光线不好,摘袋后泛绿现象严重;有些果园不注意钙和叶面喷施,对套袋果摘袋后的采摘也不够重视,进而使套袋果实中的水分严重流失,对整个果实的质量都有消极的影响,还有一部分果农不注重套袋技术的科学性,盲目套袋,也成为水果质量和产量的克星。

2 促进辽宁省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着重找出问题关键之处,进而促使水果套袋技术推广稳步进行。

2.1 提高各级干部和果农对水果套袋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纵观整个水果生产历史,水果套袋技术的实施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革,但是该技术的出现并没有在果农之间实现普遍认可,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对果农的意识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将国内外的水果种植、生产以及销售的过程进行充分的结合。

将果农以及农业相关干部对水果套袋技术的认可及学习意识进行提升是发展水果生产产业的重中之重。

许多水果如果不通过水果套袋技术进行保护,很难实现水果的增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红富士,其对生产条件要求极高,如果不套袋,无法实现无公害、绿色的果品,所以如果想要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提升,套袋技术的实行是非常必要的。

2.2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众所周知,第一生产力就是科学技术,而对于农民来说,科学技术就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对于果农来说,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将有这种途径有效的转化为替农民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

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所以对于辽宁省来说,各个以水果为主要生产力的乡镇,应通过对果业协会进行建立的方式,来实现集中培训,各级市场监督部门要加强果品行业协会的培训。

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这种技术的交流及培训,该协会应不定期的对农民的水果套袋及种植等技术进行培训,并且对一些重要的业务骨干进行组织,将最新的技术更快、更好的在农民之间进行普及、船舶,对果农的整体技术素养进行提升,加快技术专项生产力的进度。

2.3 强化政府职能,正确引导果农应用套袋技术政府应该加强其职能的发挥,正确的对果农的套袋技术进行指导,不仅仅要提倡套袋技术的使用,还要对套袋技术使用后的配套技术进行加强,并且还要对病虫害的防治和土壤的营养进行管理,保证水果能够健康的发育。

2.3.1 加强水肥管理技术地下管理的重点是6,7,8月份,此时应对土壤的水分调节进行重点关注,对土壤的湿度大幅度变化进行防护。

主要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包括四个部分,首先就是地下生草的措施。

该措施能够有效的对地下土壤的湿度进行保持,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起到降低土地温度的作用,能对果树的根部进行很好的保护,对药量也能起到节约的作用;其次就是需要对果树进行及时的浇水,保证果树能够及时获得充足的水分,尤其在干旱天气下更要保证;接下来就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保证排水的良好进行,减少洪涝灾害;最后就是要在雨水丰富季节,注意增加土壤营养,减少土地营养流失。

2.3.2 果树的病虫害管理对于果树来说,病虫害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夏天来说。

套袋技术的使用就能够有效的对夏天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树叶和恩粉蚧入袋的作用,主要需要预防和治疗三种蚜虫(蚜黄,蚜虫肿瘤,苹果绵蚜),棉铃虫,红蜘蛛,潜叶蝇和小卷叶蛾和类似物。

对于防治病虫害主要需要将预防作为主要环节。

第一步就是针对不同的果树以不同的方法保证果树的强劲,对果树的应激能力和抵抗力进行提升;第二步就是在农药的选取上,要选取高效的、利于环境的农药,在起到杀虫作用的同时,保证土壤和环境的生态发展。

套袋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方法(约6月10日之后),连喷后三次波尔多液(第一批公式后的公式相同数量的),但是不管怎样进行防治,都要以保护叶片为主,叶片的健康生长也是果实质量、产量的重要保证。

2.3.3 注重树体修剪树枝的修剪也是保证果树健康发育的重要举措。

每年的6月下旬,果树都需要进行一次修剪,修剪的主要作用是为新长出的萌芽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茁壮的成长。

其次,剪去下端光照差的树叶,保证果树的整体光照,增加果实产量。

最后需要对密生枝冠进行修剪,并且要讲没有果实或果实较少的枝干修剪掉。

2.3.4 套袋技术后摘袋后的管理对于果树的种植来说,想要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除了套袋技术之外,摘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正确的方法是在摘袋之后进行反光膜的铺设,这样一来能够使各个果实之间更容易着色,提升果实的品相。

除了加快着色之外吗,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果实的光照,使得着色变得更加均匀。

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反光膜铺设的效果就变得更加明显。

所以对于果农来说,其需要掌握的不仅是套袋技术,套袋后相应的摘袋技术也要进行熟练的掌握。

2.4 建立示范园,扩大宣传效应制定果品质量标准,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加工水果丰收的商业化。

在对水果商品化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一套流程的规范进行实现,果实要分别经过清洗、消毒以及包装等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还要对水果的仓储条件进行改善,减少烂果率,进而对整个销售价格进行提升。

在仓储方面,还要对仓储的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利用合理的温控和预冷处理来保证水果的品质,进而对水果的价格进行提升。

最重要的是要在该行业中对其龙头企业进行培养,并对水果的整个加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你想集中在水果种植企业,各种形式的果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领域,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

在对果农的培训上,需要协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相关技术及业务骨干进行组织,并且找一种能够让果农快速接受和认可的方法,对果农的技术进行培训,真正的实现将科学技术,传送到每一个果农的手中,使得果农们能够快速的通过科学技术的学习发家致富。

因此,在日后建立辽宁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注重强化政府所处的主导地位,对资源整合思想进行升入强化,对多元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及强化,对多元化的推广主题进行培养,实现“因地制宜”的目标。

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针对其自身情况对创新模式进行建立。

除了以上几个要素之外,还应该在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时建立新的机制,通过鼓励、扶持、解决的方式,对农民的积极性和规范性进行促进。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打理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对目前的这种方式进行规范;同时还应高对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完善及推进,同时还要对相应的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构建,力求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够与国际上技术水平相当,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1]张士刚,高兴文,徐加利等.茄果类蔬菜套袋技术研究进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2,(22):49 50.[2]陆丹,刘厚铭,欧桂兰等.香蕉抹花、蔬果、垫把及套袋技术在南宁市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2,(12):2020 2024.[3]何朝飞,张耀海,田景华等.套袋对柠檬香气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04):144 149.[4]吴中侠,孙仁信.葡萄套袋技术[J].现代园艺,2013,(05):25.[5]郑舒丹.寒富苹果套袋技术[J].新农业,2013,(15):12.[6]黄丹萍.日本甜柿果实套袋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19,121.[7]于斌,尹克林.枇杷套袋技术及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3,(08):200 201.[8]刘清国,钱晓刚,欧珍贵等.贵州珍珠番石榴套袋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02):58 59,62.[9]李慧峰,王海波,李林光等.套袋对“寒富”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04):843 847.[10]雷登红,周贤文,付世军等.早熟梨套袋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11):30 31.[11]张淑云.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12]王昭.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13]孙继军.阜新地区苹果梨套袋对果实品质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14]刘蕾庆.套袋对厚皮甜瓜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15]李桂祥.套袋对“霞晖6号”桃果实品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16]毛翔.基于价值链的苹果关键生产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